第七章 数量遗传学基础
第七章 数量遗传学基础
第一节性状的分类 一、质量性状 能够从表型明显区别的性状,如牛、羊的 有角、无角;猪、鸡的黑色、白色。 这类性状的遗传基础为单基因,表型变异 是间断的
一、质量性状 能够从表型明显区别的性状,如牛、羊的 有角、无角;猪、鸡的黑色、白色。 这类性状的遗传基础为单基因,表型变异 是间断的。 第一节 性状的分类
二、数量性状 可以计数和度量的性状,如牛奶的产量、 猪的日增重。 这类性状的遗传基础是多基因,表型 变异是连续的
二、 数量性状 可以计数和度量的性状,如牛奶的产量、 猪的日增重。 这类性状的遗传基础是多基因,表型 变异是连续的
三、阈性状 可以用等级或分类表示的性状,如猪肉 颜色分为5级;蛋黄颜色分为9级 这类性状的遗传基础是多基因,表型变 异是间断的。 最极端的阈性状是“两者居 ”性状,又 称“全或无”(all or none)性状。如发病与不发 病,存活与死亡等只有一个阈的性状
三、 阈性状 可以用等级或分类表示的性状,如猪肉 颜色分为5级;蛋黄颜色分为9级。 这类性状的遗传基础是多基因,表型变 异是间断的。 最极端的阈性状是“两者居一”性状,又 称“全或无”(all or none)性状。如发病与不发 病,存活与死亡等只有一个阈的性状
第二节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 一、多基因假说 (polygene hypothesis) 假说的提出 瑞典植物遗传学家Nilsson-Ehle(19O8) 通过对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研究发现有三对不 同的基因控制着小麦籽粒的红色与自色
第二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 一、 多基因假说 (polygene hypothesis) 假说的提出 瑞典植物遗传学家Nilsson-Ehle (1908) 通过对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研究发现有三对不 同的基因控制着小麦籽粒的红色与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