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了。 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 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要泡一 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 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 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 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 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己请邻居来 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 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 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 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 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 “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 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 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 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③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 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地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 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 助兴。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 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 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 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 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 ①〔薏(y)仁米〕即“薏米”,白色,可食用,②〔巴结〕方言,指做事勤快。 也可入药。 2春酒 阅读11
说:“大约莫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 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 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 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 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 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 醅②呢? 思考探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称喝春酒、会酒是“节目”?这 样的“节目”表现了怎样的风俗人情? 二文章写春酒、会酒,穿插运用了记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试从文中 找出一两例,体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好处。 三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层的意蕴?文章以这句话作为结束语,具有怎样 的表达效果? G 积累拓展 四本文以“春酒”为中心叙写故事,描绘细节,在浓浓的酒“味”中,体现 出丰富多彩的“美”。参照示例,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品析 其中的“美”。 示例 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 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邻里乡亲,轮流邀请 没有隔膜,只有热情。小孩子乘兴而来,主人一视同仁,不仅殷勤招待,还馈赠礼 ①〔大约莫)方言,大概的意思。 ②〔家醅(pd)自家酿的酒。醅,没有滤去酒糟的 酒,这里泛指酒。 12阅读 第一单元
物。作者的描述不过寥寥数笔,就向我们展现了富足、安定的生活之美和淳厚、质 朴的人情之美。) 五课外阅读琦君的《水是故乡甜》《泪珠与珍珠》《酒杯》等作品,体会作者 细腻的情感,品味作品纯净、蕴藉的语言。 读读写写 斟落幕碗盏拘来无宵凹荔枝 枸杞榄衣襟过癮酬谢口乐惫 陞场助头挑笑眯眯一马当先 顾名思义如法炮制十十 语序要合理 读读下面这两个句子,看看它们存在什么问题: (1)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 能力。 (2)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 这两个句子的问题都在于语序不合理。句(1)中的“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和分析问题”尽管是一组并列成分,但从逻辑上说是有先后顺序的。碰到问题 总要先“观察”,后“分析”,“分析”完了才有可能“解决”,因此正确的语序 应该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句(2)中,“礼物”有三个定语, :“一件”是数量,“珍貴”是描述,“妈妈从北京买来的”是限定条件,它们的顺 序有点儿乱,可改为:“这是妈妈从北京买来的一件珍贵的礼物。”如果有多项定 语,合理的顺序大致是:所属+数量+形容或描写。 2春酒 阅读
3安塞腰鼓° 刘成章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 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 的衣衫。 “沉稳而安静”,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 蓄势待发。 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 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 从沉静陡然转为热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烈。体会那种动感。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③;乱蛙一样,是蹦跳的 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 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 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 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 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 ①选自1986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⑤〔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语出唐杜甫《后 ②〔茂腾腾〕陕北方言,形容有活力的样子。 出塞》(其二)。萧萧,形容风声。 ③〔流苏〕装在车马、楼台、帐幕、锦旗等上面⑥〔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一首信天游(一种陕 的穗状饰物。 北民歌)中的词句。 ④〔亢(kang)奋〕极度兴奋。 ⑦〔晦(hu)暗〕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14阅读 第一单元
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①,容不得闭塞。是 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鼓!”在文中重复多 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②变成牛皮鼓面了,只次,注意体会其作用。 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 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 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 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 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 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 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 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 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 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 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 样的腰鼓。 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 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 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④。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①〔羁(j)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羁,约束。 冗(rong)杂〕繁杂 ②〔蓦(mo)然〕突然,猛然。 ④〔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3安塞腰鼓 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