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集中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海,相信你就是海中的鱼;如果这份试卷是船 相信你就是船上的帆。请放松你的心情,顺利地驶向那成功的彼岸! 积累运用(4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逶迤( wei yi)皑皑(ai'ai)草毡(zhan) 骨碌(gulu) B.酣然(han)蜷(qun)澎湃( peng pal)踉跄( ( liang qiang) C.蔫巴(nin)咴咴(hui)蹊跷( q1 qIao)嫣红(yan) D.郝叟(ho)诧异(cha)券门(quin) 延袤 mao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位作家对自然界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各种动物在他的笔下无不栩栩如生。 B.他办事不与别人商量,喜欢别出心裁,不考虑后果,常常妨碍大家的利益。 C.如何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代表们见仁见智,达成共识。 D.同志们在宣传员的鼓舞下,一个接一个争先恐后地奔向堤岸。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活动,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 B.学生不但喜欢这种游戏,而且青年教师也喜欢 C.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妈妈,你看嘛,这树好漂亮呀!比圣诞树还要好看。”一个七、八岁的小男 孩说 B.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动笔之前要想清楚,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按照一定的 顺序有条有理地进行记叙。 C.在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指筑长 城) D.今年的校园《艺术节》,我们班也选送一个节目一—《龙的传人》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三五年十月所作,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 几幅长征途中的“征难图”。 B.《老山界》作者陆定一,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文章以时间的转变和地点 的转移为序,写红军翻山的经过 C.《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小说反映了二战后期,法国战败被 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的事情 D.《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6、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4分) 万水千山千锤百炼围追堵劫掐指一算 风烛残年故弄玄虚珍珠玛硇据理力争 壁磊森严安居乐业懵懵懂懂无与人比
马集中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海,相信你就是海中的鱼;如果这份试卷是船, 相信你就是船上的帆。请放松你的心情,顺利地驶向那成功的彼岸! 一、积累运用(40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逶迤..(wēi yí)皑皑..(ái ’ái) 草毡.(zhān) 骨碌..(gū lu) B.酣.然(hān) 蜷.(quán) 澎湃..(péng pài) 踉跄..(liàng qiàng) C.蔫.巴(niān) 咴咴..(huī ) 蹊跷..(qī qiāo) 嫣.红(yān) D.郝.叟(hǎo) 诧.异(chà) 券.门(quàn) 延袤.(mào)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这位作家对自然界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各种动物在他的笔下无不栩栩如生 ....。 B.他办事不与别人商量,喜欢别出心裁 ....,不考虑后果,常常妨碍大家的利益。 C.如何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代表们见仁见智 ....,达成共识。 D.同志们在宣传员的鼓舞下,一个接一个争先恐后 ....地奔向堤岸。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 A.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活动,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 B.学生不但喜欢这种游戏,而且青年教师也喜欢。 C.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妈妈,你看嘛,这树好漂亮呀!比圣诞树还要好看。”一个七、八岁的小男 孩说。 B.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动笔之前要想清楚,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按照一定的 顺序有条有理地进行记叙。 C.在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指筑长 城) D.今年的校园《艺术节》,我们班也选送一个节目——《龙的传人》。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 A.《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三五年十月所作,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 几幅长征途中的“征难图”。 B.《老山界》作者陆定一,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文章以时间的转变和地点 的转移为序,写红军翻山的经过。 C.《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小说反映了二战后期,法国战败被 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的事情。 D.《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6、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4 分) 万水千山 千锤百炼 围追堵劫 掐指一算 风烛残年 故弄玄虚 珍珠玛硇 据理力争 壁磊森严 安居乐业 懵懵懂懂 无与人比
错别字 7、默写(每句一分,错、漏、添任何一个字均不给分)(7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 律·长征》) (2)烽火连三月, (《春望》) (3)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辛苦遭逢起一经, (《过零丁洋》) (5)人生自古谁无死, 同上) (6)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老山界》 (7)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今方来……”《晏 子使楚》 8、依照例句续写两组句子。(4分) 例句: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 的树林。请仿照上面句子续写两句: 9、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 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那你知道长城的一些知识吗?(5分) ①明长城东起 西至 ②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人物、一个传说、一句俗语或诗句 人物 传说 俗语或诗句 ③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长城吗? 10、《西游记》是我国著称古典小说,关于它的故事家喻户晓,请你用一句话概 括这部小学的故事情节,再谈谈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3=5分) 情节: 启示: 二、诗歌鉴赏(5) 鉴赏杜牧的《泊秦淮》,回答问题(5分)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l1、联系全诗,如何理解“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寒”?(2分) 12、后两句有何深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三、阅读理解(45)
7、默写(每句一分,错、漏、添任何一个字均不给分)(7 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 。(《七律·长征》) (2)烽火连三月, 。(《春望》) (3)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辛苦遭逢起一经, 。(《过零丁洋》) (5)人生自古谁无死, 。(同上) (6)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老山界》 (7)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 ,今方来……”《晏 子使楚》 8、依照例句续写两组句子。(4 分) 例句: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 的树林。请仿照上面句子续写两句: 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 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那你知道长城的一些知识吗?(5 分) ①明长城东起 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__ 。 ②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人物、一个传说、一句俗语或诗句。 人 物 ___________ 传 说 ___________ 俗 语 或 诗 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长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西游记》是我国著称古典小说,关于它的故事家喻户晓,请你用一句话概 括这部小学的故事情节,再谈谈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3=5 分) 情节: 启示: 二、诗歌鉴赏(5) 鉴赏杜牧的《泊秦淮》,回答问题(5 分)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联系全诗,如何理解“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寒”?(2 分) 12、后两句有何深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 分) 三、阅读理解(45) 错别字 订 正
(一)阅读《晏子使楚》完成下列各题(22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 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对曰:“婴 闻之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工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 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 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 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 13、在甲文空缺处填句。(2分) 14、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2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得无楚之水使民善盗耶?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坐盗 婴闻之( 齐人固善盜乎( )齐之习辞者也( 吏二缚一人诣王( )晏子使楚( 16、翻译下列句子(8分)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得无楚之水土使工善盗耶?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17、从以上两篇短文中,你觉得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取得胜利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2分) 18、乙文中可引出的成语很多,你能写出一个并解释出来吗?(2分) (二)(11分)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 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 见过的奇观
(一)阅读《晏子使楚》完成下列各题(22 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 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 闻之,---------- ,----------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工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 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 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 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 13、在甲文空缺处填句。(2 分) 14、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2 分) (1) 叶 徒 相 似 , 其 实 味 不 同 。 (2) 得 无 楚 之 水 使 民 善 盗 耶 ?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 分) 坐盗 ( ) 婴闻之( ) 齐人固善盗乎( ) 齐之习辞者也( ) 吏二缚一人诣王( ) 晏子使楚 ( ) 16、翻译下列句子(8 分)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得无楚之水土使工善盗耶?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17、从以上两篇短文中,你觉得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取得胜利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2 分) 18、乙文中可引出的成语很多,你能写出一个并解释出来吗?(2 分) (二)(11 分)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 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 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 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 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 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 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 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 常不平,睡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 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节选自《老山界》) 19.选文第①⑦自然段两次提到了“火把”,说说它们在文中各自的作用 是什么?(2分) 第①自然段 第⑦自然段: 20.“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作者什么心情?句中的“奇 观”指什么?(2分) 21.在艰难的爬山过程中不断传出红军的喊声笑声,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2分) 2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陡山高,试举例说明。(2分) 23.选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很传神,试举例分析心理活动的作用。(2 分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 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 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 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 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 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 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 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节选自《老山界》) 19.选文第①⑦自然段两次提到了“火把”,说说它们在文中各自的作用 是什么?(2 分) 第①自然段: 第⑦自然段: 20.“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作者什么心情?句中的“奇 观”指什么?(2 分) 21.在艰难的爬山过程中不断传出红军的喊声笑声,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2 分) 2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陡山高,试举例说明。(2 分) 23.选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很传神,试举例分析心理活动的作用。(2 分)
(三)、阅读《木笛》,完成21-25题。(12分) 木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有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一一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 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 再砍一半,二比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 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 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 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官正襟危坐、不苟言笑,那个态势,与其 说是艺术检测,倒不如说是法律裁决。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威名远扬的丹麦 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 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一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席深深鞠了 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 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一时,主考席有些茫然失措起 来。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说:“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顽强果决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 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 出的木笛小心谨慎地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 城之别 朱丹鬼使神差一般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 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三)、阅读《木笛》,完成 21-25 题。(12 分) 木 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有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 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 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 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 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 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官正襟危坐、不苟言笑,那个态势,与其 说是艺术检测,倒不如说是法律裁决。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威名远扬的丹麦 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 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席深深鞠了一 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 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一时,主考席有些茫然失措起 来。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 12 月 13 日。” 大师问:“12 月 13 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 ,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说:“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顽强果决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 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 出的木笛小心谨慎地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 城之别。 朱丹鬼使神差一般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 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