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因瓶装液化石油气泄漏引起火灾。液化石油气火灾,火势迅 猛,具有爆燃性。猛烈的火焰使咖啡厅内3名员工,毫无反应地烧 〓如啡厅 起火点 死在工作岗位上。店主严重烧伤后和其他6名员工逃出火场。火焰 很快将咖啡厅和旅馆大厅烧毁,并沿2~4层的敞开楼梯延烧到餐 馆和宴会厅。浓烟火焰充满了楼梯间,封住了上部旅客和工作人员 疏散的途径。管道井也向上传播着火焰。二层旅馆大厅和公司办公 大厅的连接处,设置普通玻璃门,阻止不了火势的蔓延,导致公司 办公部分也成火海,本来东、西部之间有一道厚2cm的钢筋混凝 土墙,但每层相通的门洞未设防火门,成了火灾水平蔓延通道,使 整幢大楼犹如一座火笼,建筑全部烧毁,仅62人逃离火场 图1-13旅馆起火位置 1.5.3主要经验教训 (1)关键部位未设防火门。如上所述,该大楼的旅馆区与办公区之间虽然用20cm厚的 钢筋混凝土板墙,但相邻的两个门厅分界处未用防火门分隔,而采用了玻璃门,起不到阻 火作用,却成了火灾蔓延的主要途径 (2)开敞竖井。大楼内的空调竖井及其它管道竖井都是开敞式的,并未在每层采取分 隔措施,以致烟火通过这些管井迅速蔓延到顶层,目击者看到21层的公共娱乐中心很早就 被火焰笼置,全大楼很快形成一座火笼。 (3)楼梯间设计不合理。楼梯间的平面设计是一般多层建筑所使用的形式,加快了竖 向的火灾蔓延。旅馆部分2~4层是敞开楼梯,5层以上是封闭楼梯。公司办公部分的楼梯 也是一座敞开楼梯。旅馆部分5层以上虽然是封闭楼梯,但由于没有采用防火门,从阻止 烟火能力方面与敞开式楼梯基本相同。楼梯间没有按高层建筑防火要求没计,既加速了火 灾的传播,又使起火层以上的人员失去了安全疏散的垂直通道。 (4)不应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本次火灾是使用液化石油气瓶爆炸燃烧引起的,足见 在高层建筑中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危险性。因为它的爆炸燃烧不仅引发了火灾,而且其 爆炸压力波以及高温气流是火灾迅猛蔓廷的动力所在 高层综合办公大厦火灾 2.1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火灾 1975年2月13日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夏发生火灾,损失200万美元 2.1.1建筑概况 世界贸易中心,是110层、高412m的一对双塔摩大大楼。高塔平面为63m×63m的正 方形,每个塔楼建筑面积为44600m2。内部除了竖直交通、管道系统外,基本上为办公面 积。采用筒中筒结构,外筒为密柱,9层以下的密柱间距为3m,9层以上的密柱间距为1m, 系列互相紧密排列的钢柱和窗过梁构成空间筒体。内筒由电梯井及辅助用房组成,呈矩 形,与外筒距离分别为18m和10.7m 内外筒用楼板作联系,用石膏板墙按需要分隔办公空间,该楼每日上班人数在5000 人以上,每天联系工作及游览者30000人以上。 每座塔楼设有108部电梯。为了防止电梯过多而占用建筑面积,将大楼竖直运输系统 分成三段
2.1.2火灾发展情况 这次火灾发生在北面大楼的11层,该层建筑面积的20%被烧毁,并烧毁8层的电话线。 这次大火是当天晚上23点45分从11层的一间内部装有家具的办公室烧起的,火焰通 过走廊蔓延至公共办公区。一位行李搬运工看到门下有火焰就拉响了火灾报警器。由于空 调系统夜里关闭,]1层楼的空调通风系统中的感烟探测器启动得较迟。 到达现场的消防队发现火势很大。当时没有立即了解到火势蔓延途径是楼板中的电话 缆线孔洞(3mm×450mm)。而发现了9层至19层的小火,并马上扑灭了。有125名消 防队员参加了这次灭火,其中28人因高温和浓烟而受伤。火灾的原因不明 2.1.3主要经验教训 (1)该大厦采用钢结构,主要构件(如柱、梁)采取了防火保护措施,耐火能力较高, 而且室内装修采用不燃材料,火势蔓延受到阻止,值得设计者学习 (2)发现火苗早,扑救得法。由于发现了楼板中有电话缆线孔洞,控制了火势蔓延扩 大。 (3)大楼工程师将通风系统置于送风加压防烟状态,把新鲜空气吹人核心区,并从11 层所有办公室排气,烟气得到了有效控制,值得我们学习。 2.2巴西焦玛大楼火灾 1974年2月1日上午,巴西圣保罗焦玛大楼发生火灾,造成179人死亡,300人受伤, 经济损失300余万美元。 2.2.1建筑概况 焦玛大楼于1973年建成,地上25层,地下1层。首层和地下1层是办公档案及文件 储存室。2~10层是汽车库,11~25层是办公用房。标准层面积585m2(图1-14)。设有 座楼梯和四台电梯,全部敞开地布置在走道两边。建筑主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隔墙和房 间吊顶使用的是木材,铝合金门窗。办公室设窗式空调器,铺地毯 2.2.2火灾发展情况 1974年2月1日上午8:50,第12层北侧办公室的窗式空调器起火。窗帘引燃房间吊 顶和隔断墙,房间在十多分钟就达到轰燃。9:10消防队到达现场时,火焰已窜出窗外沿外 墙向上蔓延,起火楼层的火势在水平方向传播开来。烟、火充满了唯一的开敞楼梯间,并 使上部各楼层燃烧起来。外墙上的火焰也逐层向上燃烧。消防队到达现场后仅半个小时·大 起火房间 火就烧到25层。虽然消防局出动了大批登高车、水泵车和其 它救险车辆,但消防队员无法到达起火层进行扑救。10:30, 2~25层的可燃物烧尽之后,火势才开始减弱 2.2.3主要经验教训 焦玛大楼火灾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极大的经济损失, 设计人员应从中吸取教训 (])楼梯间设计不当,是造成众多人员伤亡的一个主要原 因。总高度约70m集办公和车库成一体的综合性高层建筑,从 图1-14标准层平面看,楼梯和电梯敞开在连接东、西两部分 图1-14巴西圣保罗市的走道上,是极其镨误的。根据高层建筑的火灾规律,楼梯间 焦玛大楼标准层平面示意的作用是保证起火层及起火层以上人员疏散的安全,阻止起
火层的烟、火问其它楼层传播。为此,设计时要釆取技术措施,使之成为防烟楼梯何。这 样焦玛大楼的楼梯宽度是1.2m,满员时,每层为70人,第1~25层的总人数约为1060人。 按加拿大有关研究机构的推算,这帷建筑里的人用20min,即可通过楼梯硫散出来。何况火 灾时楼内入员在700人左右,所用的时间还会低于20min 2)焦玛大楼火灾失去控制的重要原因,在于消防队员无法到达起火层进行火灾扑救 因为建筑设计中,没有设置火灾时能保证消防队员迅速到达起火层的消防电梯。消防电梯 可保证发生火灾情况下正常运行而不受到火灾的威胁,电梯厅门外有一个可阻止烟火侵袭 的安全地区,即前窒,并以此为据点可开展火灾扑救。由于设计时没有这样考虑,消防队 到达现场后,只能望火兴叹,一筹莫展。 (3)焦玛大楼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层建筑,但隔墙和室内吊顶使用的木材,是可燃 物。当初期火灾不能及时扑灭,可燃材料容易失去控制而酿成大灾。可见选材不当所造成 的严重后果。这是建筑设计中应该认真记取的经验教训。焦瑪大楼火灾当天8:50听到窗 式空调器发出的爆裂声,查看时发现了窗式空调器起火,关掉电源没能中止燃烧,当即用 灭火器扑救不起作用。假如隔墙使用不燃烧体材料,初期火灾还是可以被限制在一定范围 内的 (4)火灾时因消防设备不足,缺少消防水源,导致火灾蔓延扩大。焦玛大楼无自动和 乎动火灾报警装置和自动喷水灭火设备,无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虽然设有消火 栓给水系统,但未设消防水泵,也无消防水菜接合器 (5)狭小的屋顶面积,不能满足直升飞机救人的要求,是这次火灾暴露的又一个教训 为抢救屋顶上的人员,当局虽出动了民用和军用直升飞机,但在浓烟烈火的燎烤下,直升 飞机无法安全接近和停降在狭小的屋顶上救人,以致疏散到屋顶的人员不能安全脱险,有 9人死于屋顶,在火灾平息后,直升飞机从北部较大的屋顶降落,救出幸存的81人。 23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火灾 1989年3月1日零时许,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塔楼的宴会厅发生火灾,大火延燃了2h以 上,经济损失20余万元, 3.1建筑概况 该中心位于北京建国门外大街和东三环十字路口的西北角上,场地总面积12×10m2 该中心由国际贸易中心塔楼、展览厅和陈列室、会议厅和谈判室,餐厅和商店、四季厅、办 公楼、国际宾馆、国际公寓、信息中心等建筑组成,发生火灾的中心塔楼共39层,建筑高 度156.4m。 2.3.2火灾发展情况 中心塔楼的柱、梁等承重构件采用钢结构,喷涂LG钢结构防火涂料,涂层厚2.5cm, 耐火极限2h。着火时,该办公塔楼正处于室内装修阶段,宴会厅(800m2)堆了大量保温用 的珓璃棉(纸箱包装)。由于火焰温度高,将现浇钢筋混凝土褛板的保护层烧銎脱落,最深 脱落达4~5cm,唯独钢结构防火喷涂材料只有少量裂缝,均未脱落,经鉴定,钢结构(柱、 梁)强度没有大的影响。事后将部分涂料铲除,重新喷涂新涂料。经分析,可能是电线短 路或者乱扔烟头引起火灾。 北京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先后派出十几辆消防车赶到火场,经过100余名消防干警 和大楼内人员的奇力扑救,于3时半将火灾慕本扑灭 2
2.3.3主要经验教训 (])LG钢结构防火涂料经受住了实际火灾的考验,是可靠的,可以推广采用。 (2)大楼在整个施工阶段,尤其进人室内装修阶段,必须加强安全制度,不能松懈麻 痹 (3)施工用的电缆、电线,严禁损伤、损坏,必须严格管理,防止发生事故 3高层商业大夏火灾 31沈阳商业城火灾 1996年4月6日凌晨1时57分左右,号称亚洲第一、中国之最的沈阳商业城发生了火 灾。损失之严重,创建国以来全国商场火灾的最高记录 31.1建筑概况 沈阳商业城位于沈阳市沈河区中街路212号,始建于1988年7月15日,于1991年1 月28日开始营业。商业城建筑长120m,宽100m,总建筑面积6.9万m2,商场营业面积4.2 万m2,商业城共8层,其中地上6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348m;1至6层为商场,地 下1层为停车场,地下2层为商品仓库。商业城呈回字形平面,其中庭长45m,宽26m,面 积达1170m2,中庭顶部为半球面玻璃顶。商业城设有12樘门,8部楼梯,分别设在大楼和 中庭的四角;设有5部自动扶梯,7部电梯,其中有2部消防电梯,直通地下车库和仓库。 火灾发展情况 据调查,火灾从商业城一楼西北角商场办公室烧出,并烧穿了板材隔墙,烧到了营业 柜台、中庭。当夜风力6级,风助火威,火很快在中庭内升腾起来从1层窜到6层。火 灾高温烤爆了中庭半球顶的玻璃,火光冲天。燃烧物借风力升腾飞窜,烈火通过窗户、中 庭、炸破的玻璃幕墙不断向外喷出,在短时间内使商业城陷人一片火海。 在火灾中,商业城内原设置的一流的自动报警装置、自动洒水灭火装置,以及自动防 火卷帘等,均未能发挥一点作用 凌晨2时24分,沈阳市消防支队接到附近群众报警后,在1min内有30多辆消防车 到场,并增加到50多辆。然而,大火已进人旺盛期,熊熊烈火已充满整个商业城空间,帮 射热使消防队员无法靠近灭火。现场的3部云梯车载着消防队员向火场射水,20支水枪同 时射水打击火势。但是,由于用水量大,水网供不应求,火场时而出现断水情况,即使不 断水,杯水车薪,难以迅速扑灭,6时30分左右,大火被控制,上午10时许,扑灭残火。 经过消防队员奋力抢救,保住了商业城地下一、二层、商场金库以及相邻的盛京宾馆。经 过6个小时大火焚烧,沈阳商城地上6层只剩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 3.1.3主要经验教训 (1)沈阳商业城大火虽然持续了6个小时,但由于主体釆用了钢筋混凝士框架结构,大 火扑灭之后,主体结构基本完好,各种设备及围护结构(门窗、隔墙、幕墙)等均被烧毁。 由此可见,对于重要的商业建筑,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一级耐火建筑,是具有充分的 耐火能力的。 (2)沈阳商业城设有一流的自动报警、自动喷淋、防火卷帘、防火防盗监控装置。然 而这些先进的设备在火灾时没有发挥作用,以致大火成灾。由于1996年1月份,商业城1 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个别喷头和水管阀门冻坏漏水,而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第1层全部
和第3层部分供水管道阀门关闭,1993年3月将自动报警系统集中控制器关闭(因故障 故火灾前自动喷水和自动报警系统均处于关闭状态。长期不作联动操作试验,更未对职工 进行防火与扑救初期火灾的训练,导致巨额投资的现代消防设备在大火烧来之时成为摆设, 最终连这些设备也葬身火海。这起火灾很重要的教训是:消防设备不仅投资了就算完事,而 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设备的管理,使它始终保持完好有效。 (3)沈阳离业城于1991年12月28日井业,是在没有得到消防主管部门验收合格的情 况下强行开业的。为此,消防部门曾做过劝阻工作、多次向商业城发出火险隐患整改通知 书,召开现场办公会,直至火灾发生,问题依然。所以,未经验收合格不得开业,发现火 险隐患不进行整改不得继续营业,是防止恶性火灾事故必须坚持的制度 (4)商业建筑中设计中庭,可以使顾客赏心悦目,豪华大方。但如果设计、使用不当 也会助长火势的蔓延。中庭建筑设计,是建立在火灾必须控制在初期阶段的前提下的,否 则,中庭将会导致火灾扩大。此外,各种销售柜台可燃商品布置在中庭的周边,有的甚至 将巨幅广告条幅从屋顶一直垂到底层,一旦火灾突破防火分区,很快经中庭形成立体火灾, 并失去控制。因此,对中庭商业建筑的防火问题,还应进行认真地研究,更应认真地防范。 3.2美国纽约市第一商场火灾 1970年8月5日,美国纽约市第一商场发生火灾。该大楼第33层和第34层的室内装 修和设备基本烧毁,死2人,伤30人,经济损失1000万美元。 32.1建筑概况 该大楼于1970年初竣工。地上50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在20层以下部分,每层 为5829m2(87m×67m),20层以上部分,每层为3828m2(87m×44m),全大楼为钢筋混 凝土结构。建筑物的中心核设有11部电梯、5座楼梯、空调竖井和其它公用设施。建筑外 墙是用铝框玻璃幕墙,在墙柱中心线立有一道15cm厚,0.m髙的混凝土墙板 3.2.2火灾发展情况 火灾可能是从第33层吊顶的隐蔽空间开始。在吊顶空间內有许多裸露电缆、小风管和 其它可燃物。烟火扩散蔓延有三个渠道:一是空调系统;二是火可能延烧到外墙的聚苯乙 烯泡沫塑料衬垫,形成带火的熔滴,并释放出可燃气体进入办公室,而办公室内的塑料家 具、装饰及其它可燃物品,又加速了火蔓延;三是空调系统把烟火带到了建筑内的服务 心部位,然后烟火通过电梯井、楼梯间、送回风竖井等竖向管井迅速蔓延。当消防队接 警后3min内到达火灾现场,但第33层和第34层已被滚滚浓烟和熊熊的烈火所笼罩,消防 队员只能在这些地方进行短暂的灭火战斗,一直烧了5个多小时,火势才被控制住。 3.2.3主要经验教训 (1)该大楼的柱、梁、楼板、屋面板等承重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较高,虽然大火延烧 了5个多小时,室内装修和办公用具等设备基本娆毁,但主要承重结构基本完好,可修复 使用。 (2)大楼外墙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衬垫,火由室内窜出室外,引着泡沫塑料衬垫,烟 火很快蔓延到室内,迅速将室内的泡沫塑料家具、装饰品和其它可燃物、办公用品等全部 烧毁,因此,釆取防火分隔措施很有必要 (3)建筑内电梯井、楼梯间由于没有设置前室进行严密的防火分隔;送回风竖井没有 采用良好的阻火阀门,导致烟火迅速蔓延,在设计中应引起注意。但在通风系统内装有感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