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胶体金免疫渗析方法进行孕检 (5)显微镜观察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6)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7)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8)火箭电泳 (9)对流免疫电泳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通过视频播放、PPT展示和操作路线简图向同学们介绍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结果解读。 (2)示教法:演示实验操作步骤。 (3)分析讨论法: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实验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及其原因。 5.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6. 复习思考题 什么是凝集反应?直接凝集反应和间接凝集反应有何区别?
(4)胶体金免疫渗析方法进行孕检 (5)显微镜观察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6)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7)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8)火箭电泳 (9)对流免疫电泳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讲授法:通过视频播放、PPT 展示和操作路线简图向同学们介绍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结果解读。 (2)示教法:演示实验操作步骤。 (3)分析讨论法: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实验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及其原因。 5.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6.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凝集反应?直接凝集反应和间接凝集反应有何区别?
2. 血清学反应需要哪些条件? 7.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郑毅然陈燕 授课日期:2021-4-26、2021-4-29、2021-5-7 课程名称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 所属学科 医学 教材名称 暂无,参考《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指导,房红莹、顾冠彬、徐培君、王蕾 授课年级 2019级药学、中药、生物制药班 模块二细菌的基本特性一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授课章节 (二)细菌的培养法及代谢产物的检查 授课时间 600分钟 (三)细菌的分布、理化因素及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四)细菌毒素的测定
2. 血清学反应需要哪些条件? 7.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郑毅然 陈燕 授课日期: 2021-4-26、2021-4-29、2021-5-7 课程名称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 所属学科 医学 教材名称 暂无,参考《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指导,房红莹、顾冠彬、徐培君、王蕾 授课年级 2019 级药学、中药、生物制药班 授课章节 模块二 细菌的基本特性—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二)细菌的培养法及代谢产物的检查 (三)细菌的分布、理化因素及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四)细菌毒素的测定 授课时间 600 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掌握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方法 2. 掌握细菌的培养法及代谢产物的检查 3. 掌握细菌的分布以及理化因素及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掌握细菌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定义、检查原理和检查方法。 2. 技能(能力)目标:结合实验课程目标 1. 掌握显微镜特别是油镜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细菌涂片及革兰氏染色方法 3. 掌握普通和特殊培养基的用途 4. 掌握常用的细菌生化反应类型 5. 掌握细菌在咽喉、土壤、空气、手指的分布情况 6 掌握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掌握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方法 2. 掌握细菌的培养法及代谢产物的检查 3. 掌握细菌的分布以及理化因素及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4. 掌握细菌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定义、检查原理和检查方法。 2. 技能(能力)目标:结合实验课程目标 1. 掌握显微镜特别是油镜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细菌涂片及革兰氏染色方法 3. 掌握普通和特殊培养基的用途 4. 掌握常用的细菌生化反应类型 5. 掌握细菌在咽喉、土壤、空气、手指的分布情况 6. 掌握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7. 掌握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鲎试验 8. 掌握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细菌外毒素 2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显微镜特别是油镜的使用原理和操作(20') 2. 细菌涂片的制作(观看视频和操作)(30') 3. 革兰氏染色原理讲解和操作(60') 4. 革兰氏染色结果的观察和记录(20') 5. 细菌特殊结构示教片观察(20’) 6. 特殊培养基示教(20') 7. 四种培养基的细菌接种方法示教和操作(60') 8. 细菌生化反应原理、示教和操作(60') 9. 细菌生化反应结果观察和记录(10') 10. 采集咽喉、土壤、空气、手指的细菌,接种于不同培养基培养(40') 11. 紫外线杀菌试验原理及操作(35') 12. 药物敏感试验原理及操作(25')
7. 掌握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鲎试验 8. 掌握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测定细菌外毒素 2.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显微镜特别是油镜的使用原理和操作(20’) 2. 细菌涂片的制作(观看视频和操作)(30’) 3. 革兰氏染色原理讲解和操作(60’) 4. 革兰氏染色结果的观察和记录(20’) 5. 细菌特殊结构示教片观察(20’) 6. 特殊培养基示教(20’) 7. 四种培养基的细菌接种方法示教和操作(60’) 8. 细菌生化反应原理、示教和操作(60’) 9. 细菌生化反应结果观察和记录(10’) 10. 采集咽喉、土壤、空气、手指的细菌,接种于不同培养基培养(40’) 11. 紫外线杀菌试验原理及操作(35’) 12. 药物敏感试验原理及操作(25’)
13. 化学消毒剂敏感试验原理及操作(25’) 14. 消毒仪器介绍(观看视频)(25') 15. 在实验的等待间隙,对上次课程四种培养基培养结果的观察和记录 16. 细菌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定义及细菌毒素试验简介(10') 17. 细菌内毒素的测定:鲎试验(40') 18. 细菌外毒素的测定: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100') 19. 在细菌外毒素测定试验步骤中的等待时间,完成细菌分布实验,紫外线杀菌试验,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化学消毒剂抑菌 作用试验的观察和结果记录。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 w 革兰氏染色的操作步骤、原理和结果观察 3. 培养基的应用 4. ELISA双抗体夹心法的操作步骤、原理和结果分析 2. 教学难点
13. 化学消毒剂敏感试验原理及操作(25’) 14. 消毒仪器介绍(观看视频)(25’) 15. 在实验的等待间隙,对上次课程四种培养基培养结果的观察和记录 16. 细菌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定义及细菌毒素试验简介(10’) 17. 细菌内毒素的测定:鲎试验(40’) 18. 细菌外毒素的测定:ELISA 双抗夹心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100’) 19. 在细菌外毒素测定试验步骤中的等待时间,完成细菌分布实验,紫外线杀菌试验,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化学消毒剂抑菌 作用试验的观察和结果记录。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 显微镜的使用 2. 革兰氏染色的操作步骤、原理和结果观察 3. 培养基的应用 4. ELISA 双抗体夹心法的操作步骤、原理和结果分析 2. 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