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 教 案 课程名称: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授课对象: 2019级药学、中药学 授课学时: 54理论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 教 案 课程名称: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授课对象: 2019 级药学、中药学 授课学时: 54 理论
《细胞生物学》,丁明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版: 教材版本: 《分子生物学》,朱玉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版 主讲教师: 章良、王义鹏、孙雄华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制 2020年9月1日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王义鹏授课日期:2021.03.02 课程名称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所属学科 药学 《细胞生物学》 2019药学 教材名称 授课年级 丁明孝,王喜忠,张传茂,陈建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版 中药学 第一章绪论 授课章节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授课时间 150分钟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教材版本: 《细胞生物学》,丁明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5 版; 《分子生物学》,朱玉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5 版 主讲教师: 章良、王义鹏、孙雄华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制 2020 年 9 月 1 日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王义鹏授课日期:2021.03.02 课程名称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细胞生物学》 丁明孝,王喜忠,张传茂,陈建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 5 版 授课年级 2019 药学、 中药学 授课章节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授课时间 150 分钟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细胞的基本生物学意义的内容;细胞的基本共性;细胞的化学组 成;原核细胞的基本特点;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电子显微镜的结构特点、 分类及与光学显微镜的异同;常用细胞化学技术的概念及原理;常用的离心方法及其不同;流式细胞仪细胞培养相关概念;细胞工程概 念;酵母双杂交原理。 2. 了解: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病毒的相关知识;细菌和蓝藻的结构特点;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显微镜的分类;常见 的光学显微镜;显微技术在药学领域的应用;细胞化学的概念、原理和常用技术;细胞工程常用技术;细胞及生物大分子的动态变化常 用研究技术;模式生物与功能基因组研究现状。 2. 技能(能力)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发展历史及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细胞的基本生物学意义和共性,与非细胞的生命体病毒进行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 细胞的异同点;细胞生物学常用的重要研究技术。 (2)培养学生联想、分析、总结的能力。 2.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绪论(50分钟)
1. 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细胞的基本生物学意义的内容;细胞的基本共性;细胞的化学组 成;原核细胞的基本特点;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电子显微镜的结构特点、 分类及与光学显微镜的异同;常用细胞化学技术的概念及原理;常用的离心方法及其不同;流式细胞仪细胞培养相关概念;细胞工程概 念;酵母双杂交原理。 2. 了解: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病毒的相关知识;细菌和蓝藻的结构特点;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显微镜的分类;常见 的光学显微镜;显微技术在药学领域的应用;细胞化学的概念、原理和常用技术;细胞工程常用技术;细胞及生物大分子的动态变化常 用研究技术;模式生物与功能基因组研究现状。 2. 技能(能力)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发展历史及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细胞的基本生物学意义和共性,与非细胞的生命体病毒进行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 细胞的异同点;细胞生物学常用的重要研究技术。 (2)培养学生联想、分析、总结的能力。 2.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绪论 (50 分钟)
1.细胞的发现 2.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 3.从经典细胞学到实验细胞学时期 4.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的基本类型 3.病毒及其与细胞的关系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100分钟) 第一节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光学显微镜 2.电子显微镜 3.扫描隧道显微镜 第二节细胞及其组分的分析方法 1.离心技术
1. 细胞的发现 2. 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 3. 从经典细胞学到实验细胞学时期 4. 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 细胞的基本类型 3. 病毒及其与细胞的关系 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100 分钟) 第一节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1. 光学显微镜 2. 电子显微镜 3. 扫描隧道显微镜 第二节 细胞及其组分的分析方法 1. 离心技术
2.特异蛋白抗原的定位与定性 3.细胞内特异核酸的定位与定性 4.细胞成分的分析与细胞分选技术 第三节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 1,细胞培养 2.细胞工程 第四节细胞及生物大分子的动态变化 【.荧光漂白恢复技术 2.酵母双杂交技术 3.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 4.放射自显影技术 第五节模式生物与功能基因组的研究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2. 特异蛋白抗原的定位与定性 3. 细胞内特异核酸的定位与定性 4. 细胞成分的分析与细胞分选技术 第三节 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 1. 细胞培养 2. 细胞工程 第四节 细胞及生物大分子的动态变化 1. 荧光漂白恢复技术 2. 酵母双杂交技术 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 4. 放射自显影技术 第五节 模式生物与功能基因组的研究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