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排污渠:全年采样不少于3次。 5、背景断面:每年一次。 6、底泥:每年在枯水期采样一次
4、排污渠:全年采样不少于3次。 5、背景断面:每年一次。 6、底泥:每年在枯水期采样一次
(四)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 要根据监测对象的性质、含量范围及测定要求等因 素选择适宜的采样、监测方法和技术。 (五)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进度计划 对监测中获得的众多数据,应进行科学地计算和处 理,并按照要求的形式在监测报告中表达出来。 质量保证概括了保证水质监测数据正确可靠的全部 活动和措施。质量保证贯穿监测工作的全过程 实施进度计划是实施监测方案的具体安排,要切实 可行,使各环节工作有序、·协调地进行
(四)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 要根据监测对象的性质、含量范围及测定要求等因 素选择适宜的采样、监测方法和技术。 (五)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进度计划 对监测中获得的众多数据,应进行科学地计算和处 理,并按照要求的形式在监测报告中表达出来。 质量保证概括了保证水质监测数据正确可靠的全部 活动和措施。质量保证贯穿监测工作的全过程。 实施进度计划是实施监测方案的具体安排,要切实 可行,使各环节工作有 序、协调地进行
六、地下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地下水( ground water):储存在土壤和岩层空隙 中的水统称地下水。 )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 二)采样点的设置 1、背景值监测点的设置 污染区外围不受或少受污染的地方 在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的上方
六、地下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地下水(ground water):储存在土壤和岩层空隙 中的水统称地下水。 (一)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 (二)采样点的设置 1、背景值监测点的设置 污染区外围不受或少受污染的地方。 在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的上方
2、监测井的布设: (1)点状污染区:距污染源最近的地方 (2)块状污染区:地下水流向的平行和垂直 方向上。 (3)条(带)状污染区:网格布点法。 一般监测井在液面下03~0.5m处采样 (三)采样时间与采样频率的确定 1、每年在丰水期、枯水期分别采样测定; 四季采样;月采样
2、监测井的布设: (1)点状污染区:距污染源最近的地方。 (2)块状污染区:地下水流向的平行和垂直 方向上。 (3)条(带)状污染区:网格布点法。 一般监测井在液面下0.3~0.5m处采样。 (三)采样时间与采样频率的确定 ⚫ 1、每年在丰水期、枯水期分别采样测定; 四季采样;月采样
●2、每一采样期至少监测1次,饮用水每 采样期监测2次,其间隔至少10天。 3、对有异常情况的井点,应适当增加采样 监测次数 七、水污染源监测方案制订 (一)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二)采样点设置 1、工业废水 (1)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备的废水排放口设 置采样点,测一类污染物
⚫ 2、每一采样期至少监测1次,饮用水每一 采样期监测2次,其间隔至少10天。 ⚫ 3、对有异常情况的井点,应适当增加采样 监测次数。 七、水污染源监测方案制订 (一)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二)采样点设置 1、工业废水 (1)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备的废水排放口设 置采样点,测一类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