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水体污染监测 第一节概述 水资源及水质污染 ●水质污染:分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生物型 污染。 水体自净: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大量水 稀释,随后经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其 结果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发生质的变化。 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一)监测对象:环境水体、水污染源 二)监测目的:
第二章水体污染监测 第一节 概述 一、 水资源及水质污染 ⚫ 水质污染:分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生物型 污染。 ⚫ 水体自净: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大量水 稀释,随后经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其 结果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发生质的变化。 二、 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一)监测对象:环境水体、水污染源 (二)监测目的:
1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3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采取对策提 供依据。 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标准 和规划,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 有关数据和资料。 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进行 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
1 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 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3 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采取对策提 供依据。 4 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标准 和规划,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 有关数据和资料。 5 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进行 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
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制订流程: 明确监测目的——确定监测对象——设计监测 网点——安排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选定采 样方法和分析测定技术—提出监测报告要 求——制订全过程质量保证措施和方案实施的 进度计划。 (一)基础资料收集 (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1、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1)布设前,摸清监测河段内水流出入情况;
三、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制订流程: 明确监测目的——确定监测对象——设计监测 网点——安排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选定采 样方法和分析测定技术——提出监测报告要 求——制订全过程质量保证措施和方案实施的 进度计划。 (一)基础资料收集 (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1、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 (1)布设前,摸清监测河段内水流出入情况;
(2)应有代表性; (3)选择优化方案,以较少的断面、垂线 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样品。 °(4)避开死水区及回水区,选择河段顺直 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无急流湍滩且交通 方便处
⚫ (2)应有代表性; ⚫ (3)选择优化方案,以较少的断面、垂线 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样品。 ⚫ (4)避开死水区及回水区,选择河段顺直、 河床稳定、 水流平稳、无急流湍滩且交通 方便处
2、监测断面设置 (1)河流监测断面种类(17页图2-1): 对照断面:反映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具有参 比和对照作用,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 控制断面:反映本地区排放的废水对河段水 质的影响,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削减断面: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 况,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 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2、监测断面设置 (1)河流监测断面种类(17页图2-1): ⚫ 对照断面: 反映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具有参 比和对照作用, 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 。 ⚫ 控制断面:反映本地区排放的废水对河段水 质的影响,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 削减断面: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 况,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 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