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分析方法在水质监测中所占比重 方法 我国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美国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 测定项目数比例(%)测定项目数比例(%) 重量法 7 3.9 13 7.0 容量法 35 19.4 41 21.9 分光光度法 63 35.0. 70 37.4 荧光光度法 3 1.7 原子吸收法 4 3.3 12.3 火焰光度法 2 1.1 2.1 原子荧光法 3 1.7 电极法 2.8 4.3 极谱法 5.0 离子色谱法 59611 3.3 气相色谱法 6.1 3.2 液相色谱法 0.5 其他 6.1 22 11.8 合计 180 100 187 100
方法 我国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美国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 测定项目数 比例(%) 测定项目数 比例(%) 重量法 7 3.9 13 7.0 容量法 35 19.4 41 21.9 分光光度法 63 35.0, 70 37.4 荧光光度法 3 1.7 原子吸收法 24 13.3 23 12.3 火焰光度法 2 1.1 4 2.1 原子荧光法 3 1.7 电极法 5 2.8 8 4.3 极谱法 9 5.0 离子色谱法 6 3.3 气相色谱法 11 6.1 6 3.2 液相色谱法 1 0.5 其他 11 6.1 22 11.8 合计 180 100 187 100 各类分析方法在水质监测中所占比重
五、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制订流程: 明确监测目的——确定监测对象——设计监测 网点——安排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选定采 样方法和分析测定技术—提出监测报告要 求——制订全过程质量保证措施和方案实施的 进度计划。 (一)基础资料收集 (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1、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1)布设前,摸清监测河段内水流出入情况;
五、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制订流程: 明确监测目的——确定监测对象——设计监测 网点——安排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选定采 样方法和分析测定技术——提出监测报告要 求——制订全过程质量保证措施和方案实施的 进度计划。 (一)基础资料收集 (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1、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 (1)布设前,摸清监测河段内水流出入情况;
(2)应有代表性; (3)选择优化方案,以较少的断面、垂线 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样品。 (4)避开死水区及回水区,选择河段顺直 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无急流湍滩且交通 方便处
⚫ (2)应有代表性; ⚫ (3)选择优化方案,以较少的断面、垂线 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样品。 ⚫ (4)避开死水区及回水区,选择河段顺直、 河床稳定、 水流平稳、无急流湍滩且交通 方便处
2、监测断面设置 (1)河流监测断面种类: 对照断面:反映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具有参 比和对照作用,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 控制断面:反映本地区排放的废水对河段水 质的影响,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削减断面: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 况,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 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2、监测断面设置 (1)河流监测断面种类: ⚫ 对照断面: 反映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具有参 比和对照作用, 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 。 ⚫ 控制断面:反映本地区排放的废水对河段水 质的影响,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 削减断面: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 况,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 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2)湖泊(水库)监测断面设置 a.主要出入口、中心区、滞流区、饮用水 源地、鱼类产卵区和游览区 ●b.主要排污口汇入处,在下游100~1000m 设1~5个断面。 C.湖泊(水库)网格法均匀布设断面,与 附近水流方向垂直
(2)湖泊(水库)监测断面设置 ⚫ a.主要出入口、中心区、滞流区、饮用水 源地、鱼类产卵区和游览区。 ⚫ b.主要排污口汇入处,在下游100~1000m 设1~5 个断面。 ⚫ c.湖泊(水库)网格法均匀布设断面,与 附近水流方向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