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了解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的含义和作用,理解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之间的联系,以及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经验教训,关注中国金融改革的现状和前景。【重点与难点】1、金融与经济的关系2、金融抑制、金融深化理论3、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的实践第一节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程度【教学准备】课件资料【教学内容】一、衡量金融发展的基本指标(一)金融内部结构指标1.主要金融资产(如长短期债券和股票)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2.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与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的比率:3.在非金融机构发行的主要金融工具中,金融机构持有的份额;4.主要金融机构如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储蓄机构及保险组织的相对规模:5.同类金融机构资产之和与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率;6.主要非金融部门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相对规模;
第十二章 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了解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的含义和作用,理解金融抑制 和金融深化理论,掌握 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之间的联系,以及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经验教训, 关注中国金融改革的现状和前景。 【重点与难点】 1、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2、金融抑制、金融深化理论 3、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的实践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程度 〖教学准备〗 课件资料 〖教学内容〗 一、衡量金融发展的基本指标 (一)金融内部结构指标 1.主要金融资产(如长短期债券和股票)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 2.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与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的比率; 3.在非金融机构发行的主要金融工具中,金融机构持有的份额; 4.主要金融机构如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储蓄机构及保险组织的相对规模; 5.同类金融机构资产之和与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率; 6.主要非金融部门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相对规模;
7.在外源融资中,不同金融工具在已发行的各类债券和股票中所占的比重。(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指标l.金融相关率(financialinterrelationsratio)2.货币化率(monetizationrate)讲解上述基本指标要把握以下几点:(1)定性分析,指标的含义;(2)定量分析,指标的计算;(3)举例说明及国别比较。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金融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本的积聚与集中,帮助实现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实现规模经济的效益。2.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率。3.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用金融资产进行储蓄的比例,进而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投资水平。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的作用可以做以下归纳:1.经济发展会带来社会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人们对金融投资和理财服务的需求,进而推动金融业的发展。2.经济的发展会促使越来越多大的企业集团的形成,三、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制度的特点
7.在外源融资中,不同金融工具在已发行的各类债券和股票中所占的比重。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指标 1.金融相关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s ratio) 2.货币化率(monetization rate) 讲解上述基本指标要把握以下几点: (1)定性分析,指标的含义; (2)定量分析,指标的计算; (3)举例说明及国别比较。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金融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本的积聚与集中,帮助实现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实现规模经济 的效益。 2.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率。 3.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用金融资产进行储蓄的比例,进而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投资水平。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的作用可以做以下归纳: 1.经济发展会带来社会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人们对金融投资和理财服务的需求, 进而推动金融业的发展。 2.经济的发展会促使越来越多大的企业集团的形成。 三、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制度的特点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和金融的关系更多不是表现为相互促进,而是相互制约,金融的落后导致了经济发展的迟缓。西方发展经济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进行详细介绍之前,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制度的特点,可概括如下:1.货币化程度低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内市场彼此分割,商品交易的规模和范围受到很多限制。因此,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程度低,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受到限制,这反过来又导致了经济效率低下。2.货币金融制度呈二元结构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二元性相联系的是金融的二元性,即现代化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与落后的钱庄、当铺之类的传统金融部门并存。现代金融部门多集中在经济和交通发达的大中城市,而传统金融机构多集中在经济较落后的乡镇农村,这种状况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使得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受到严重的限制,难以发挥预期的效果。3.金融市场不完善,进一步导致储蓄不足,投资率低下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一般都不完善,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不发达。此外,货币化程度偏低限制了金融交易的规模: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压制了直接投资的发展,使得金融工具种类单一、数量有限,不足以形成专门的金融市场。由于金融市场的落后、金融工具的缺乏,使得资金融通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调,资本形成不足。4.金融体系发展不平衡且效率低下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中,一般都是商业银行占据绝对优势,非银行金融机构极不发达。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为国家所有,民间金融机构很少,而且政府对金融业的控制较严。在官僚主义和缺乏竞争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金融机构效率低下,不能正确发挥其调节资源分配合理分配资金的功能:甚至变成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工具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和金融的关系更多不是表现为相互促进,而是相互制约,金融的 落后导致了经济发展的迟缓。西方发展经济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进行详细介 绍之前,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制度的特点,可概括如下: 1.货币化程度低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内市场彼此分割,商品交易的规模和范围受到 很多限制。因此,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程度低,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受到 限制,这反过来又导致了经济效率低下。 2.货币金融制度呈二元结构 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二元性相联系的是金融的二元性,即现代化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与落 后的钱庄、当铺之类的传统金融部门并存。现代金融部门多集中在经济和交通发达的大中城市, 而传统金融机构多集中在经济较落后的乡镇农村,这种状况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使得 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受到严重的限制,难以发挥预期的效果。 3.金融市场不完善,进一步导致储蓄不足,投资率低下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一般都不完善,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不发达。此外,货币化程度 偏低限制了金融交易的规模;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压制了直接投资的发展,使得金融工具种类单 一、数量有限,不足以形成专门的金融市场。由于金融市场的落后、金融工具的缺乏,使得资金 融通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调,资本形成不足。 4.金融体系发展不平衡且效率低下 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中,一般都是商业银行占据绝对优势,非银行金融机构极不发达。 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为国家所有,民间金融机构很少,而且政府对金融业的控制较严。在官僚主 义和缺乏竞争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金融机构效率低下,不能正确发挥其调节资源分配、 合理分配资金的功能;甚至变成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工具
5.政府对金融实行严格管制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发达,市场的竞争与调节机制不完善,因此,政府长期对金融活动进行种种行政性限制。包括对利率和汇率进行过分的管制,导致利率和汇率发生扭曲,难以真正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状况:实行金融业的国有化经营,限制或取消民营金融业的发展等。思考:1.上述问题在中国都存在吗?2.政府应该对金融实行严格管制吗?四、金融压抑和金融深化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展经济学在研究经济发展机理时,一般注重实物因素而忽略了货币金融因素。20世纪60年代前后,美国经济学家托宾、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逊等人先后提出“货币增长理论”,开始研究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经济学家E6·肖和RI麦金农在1973年出版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两本著作中,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问题作了开拓性的研究,形成金融理论中著名的“金融深化论”和“金融压抑论”。(一)金融压抑(Financialoppression)麦金农和肖等人将金融压抑归结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资产、金融机构形式单一,存在较多的金融管制(包括利率限制、信贷配额、汇率及资本流动管制等),和金融效率低下的现象。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制度上存在缺陷,在政策上也存在错误导向,表现为不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在金融领域中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和管理。主要体现在1.金融当局硬性规定存放款的最高利率,进行利率管制2.对外汇市场进行管制,使得汇率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3.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发展进行限制
5.政府对金融实行严格管制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发达,市场的竞争与调节机 制不完善,因此,政府长期对金融活动进行种种行政性限制。包括对利率和汇率进行过分的管制, 导致利率和汇率发生扭曲,难以真正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状况;实行金融业的国有化经营, 限制或取消民营金融业的发展等。 思考:1. 上述问题在中国都存在吗? 2.政府应该对金融实行严格管制吗? 四、金融压抑和金融深化理论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发展经济学在研究经济发展机理时,一般注重实物因素而忽略了货币 金融因素。20 世纪 60 年代前后,美国经济学家托宾、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逊等人先后提出“货币 增长理论”,开始研究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经济学家 E·S·肖和 R·I·麦 金农在 1973 年出版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两本著作中, 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问题作了开拓性的研究,形成金融理论中著名的“金融深化论”和“金 融压抑论”。 (一)金融压抑(Financial oppression) 麦金农和肖等人将金融压抑归结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资产、金融机构形式单一,存在较 多的金融管制(包括利率限制、信贷配额、汇率及资本流动管制等),和金融效率低下的现象。 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制度上存在缺陷,在政策上也存在错误导向,表现为不重视市场机制的 作用,在金融领域中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和管理。主要体现在: 1.金融当局硬性规定存放款的最高利率,进行利率管制 2.对外汇市场进行管制,使得汇率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 3.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发展进行限制
金融压抑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1.负储蓄效应在落后国家,由于经济货币化程度和收入水平低,金融工具种类很少,资产的选择余地很小,金融当局的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无法弥补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使得人们被迫采取购买实物、增加消费支出以及向国外转移资金的办法来规避风险,使国内储蓄率受到影响。2.负收入效应在金融压抑条件下,当通货膨胀削减公众所持货币的实际价值时,人们的储蓄倾向降低,使得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减少,国民收入的增长也会受到影响,这又会反过来影响储蓄和投资的增长,形成恶性循环。3.负投资效应在金融压抑的政策条件下,一国的投资重点往往是耗资巨大的重工业,而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并不能带来较高的效率,使投资的边际生产力大大降低。同时,农业和轻工业等传统部门的发展由于投资不足而受到限制,并进一步影响到出口。这反过来导致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投资动力,并更多地依赖外援。4.负就业效应在金融压抑的条件下,由于缺之必要的资金投入,传统部门与小规模生产受到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得不到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寻找工作;在城市中,由于进口替代政策的实施,资本密集型产业得到大力发展,但其对劳动力的吸纳十分有限。这样,大量未经专业培训的简单劳动力只能寻找更低工资的职业,甚至处于失业状态,形成大中城市特有的贫民阶层与贫民区。值得指出的是,金融压抑不仅存在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中也广泛存在,其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与发展中国家类似
金融压抑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 1.负储蓄效应 在落后国家,由于经济货币化程度和收入水平低,金融工具种类很少,资产的选择余地很 小,金融当局的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无法弥补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使得人们被迫采取购买实 物、增加消费支出以及向国外转移资金的办法来规避风险,使国内储蓄率受到影响。 2.负收入效应 在金融压抑条件下,当通货膨胀削减公众所持货币的实际价值时,人们的储蓄倾向降低, 使得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减少,国民收入的增长也会受到影响,这又会反过来影响储蓄和投资的增 长,形成恶性循环。 3.负投资效应 在金融压抑的政策条件下,一国的投资重点往往是耗资巨大的重工业,而由于技术条件的 限制,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并不能带来较高的效率,使投资的边际生产力大大降低。同时,农业和 轻工业等传统部门的发展由于投资不足而受到限制,并进一步影响到出口。这反过来导致经济发 展缺乏必要的投资动力,并更多地依赖外援。 4.负就业效应 在金融压抑的条件下,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传统部门与小规模生产受到限制,劳动 密集型产业得不到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寻找工作;在城市中,由于进口替代政策的实 施,资本密集型产业得到大力发展,但其对劳动力的吸纳十分有限。这样,大量未经专业培训的 简单劳动力只能寻找更低工资的职业,甚至处于失业状态,形成大中城市特有的贫民阶层与贫民 区。 值得指出的是,金融压抑不仅存在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国家中也广泛存在,其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与发展中国家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