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大海域水质状况 渤海 二类海水比例为38.5%,四类和超四类海水占 44.9%。近岸海域水质主要受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化学需氧量、石 油类和铅污染; 黄海 类海水比例为58.1%,四类和超四类海水为 31.4%。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是影响黄海近岸海域水质的主要污染 因子;铅超标较普遍;局部海域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和铜超标。 东海 二类海水比例为19.0%,四类和超四类海水占 72.0%。无杋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率高,污染面广;铅普遍超标; 局部海域受到铜、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污染 南海 二类海水比例为54.7%,四类和超四类海水占 30.2%。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部分海域化学需 氧量、石油类和铅超标
1.四大海域水质状况 渤海 一、二类海水比例为38.5%,四类和超四类海水占 44.9%。近岸海域水质主要受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化学需氧量、石 油类和铅污染; 黄海 一、二类海水比例为58.1%,四类和超四类海水为 31.4%。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是影响黄海近岸海域水质的主要污染 因子;铅超标较普遍;局部海域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和铜超标。 东海 一、二类海水比例为19.0%,四类和超四类海水占 72.0%。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率高,污染面广;铅普遍超标; 局部海域受到铜、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污染。 南海 一、二类海水比例为54.7%,四类和超四类海水占 30.2%。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部分海域化学需 氧量、石油类和铅超标。 4
一卖海水 超四类海水 超四类海水 一类海水 38.5% 四类海水 124% 105% 渤海 黄海 兴海水 超四类海水 类海水 超四类海水 四类海水 3.8%6 四类海水 9094 东海 南海 图2四大海域海水水质评价 四大海域中,黄海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58.1%,南海 为54.7%,渤海为38.5%,东海占19.0% 东海近岸海域超四类海水所占比例为52.0%,其次是渤海,占 38.5%,南海和黄海分别占26.4%和19.0%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图3四大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 图4四大海域超四类海水比例 5
四类海水 6.3% 三类海水 16.7% 二类海水 18.0% 一类海水 20.5% 超四类海水 38.5% 超四类海水 19.0% 一类海水 19.1% 二类海水 39.0% 三类海水 10.5% 四类海水 12.4% 渤海 黄海 超四类海水 52.0% 一类海水 0.0% 二类海水 19.0% 三类海水 9.0% 四类海水 20.0% 超四类海水 26.4% 一类海水 17.0% 二类海水 37.7% 三类海水 15.1% 四类海水 3.8% 东海 南海 图2 四大海域海水水质评价 四大海域中, 黄海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58.1%,南海 为54.7%,渤海为38.5%,东海占19.0%。 东海近岸海域超四类海水所占比例为52.0%,其次是渤海,占 38.5%,南海和黄海分别占26.4%和19.0%。 图 3 四大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 图 4 四大海域超四类海水比例 0% 10% 20% 30% 40% 50% 60% 渤 海 黄 海 东 海 南 海 0% 20% 40% 60%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5
2.重点区域水质状况 全国33个重点区域中,葫芦岛、长岛、湄州湾等8个重点区域 水质较好,其中葫芦岛、长岛和湄州湾一、二类海水所占比例均 达100%,丹东、南通、三亚、海口和长海均为80%左右。 100% 80% 60% 40% 20% 长大背盘锦葫天烟威长青胥连兩长杭象舟浙新三乐湄泵厦九东深 江州山山江江门清州州门 沿湾沿沿 沿口湾港海中南湾湾湾湾港江湾沿 岸岸岸岸岸沿岸岸岸 图5全国重点区域一、二类海水比例
2.重点区域水质状况 全国33个重点区域中,葫芦岛、长岛、湄州湾等8个重点区域 水质较好,其中葫芦岛、长岛和湄州湾一、二类海水所占比例均 达100%,丹东、南通、三亚、海口和长海均为80%左右。 图 5 全国重点区域一、二类海水比例 0% 20% 40% 60% 80% 100% 丹 东 沿 岸 长 海 沿 岸 大 连 湾 营 口 沿 岸 盘 锦 沿 岸 锦 州 沿 岸 葫 芦 岛 沿 岸 天 津 近 岸 烟 台 沿 岸 威 海 湾 长 岛 沿 岸 青 岛 风 景 区 青 岛 河 口 区 连 云 港 沿 岸 南 通 沿 岸 长 江 口 杭 州 湾 象 山 港 舟 山 海 区 浙 江 中 部 浙 江 南 部 三 门 湾 乐 清 湾 湄 州 湾 泉 州 湾 厦 门 港 九 龙 江 河 口 东 山 湾 深 圳 沿 岸 珠 海 沿 岸 广 西 沿 岸 海 口 沿 岸 三 亚 沿 岸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