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结构 般把土壤颗粒的空间排列方式及其 稳定程度,空隙的分布和结合的状况称为 土壤的结构。 1、土壤结构体的类型 似立方体结构类型、似柱状结构类型、 似片状结构类型
二、土壤的结构 一般把土壤颗粒的空间排列方式及其 稳定程度,空隙的分布和结合的状况称为 土壤的结构。 1、土壤结构体的类型 似立方体结构类型、似柱状结构类型、 似片状结构类型
、土壤的结构 2、土壤结构体的形成 其形成途径: (1)土壤颗粒通过凝聚形成复粒;复粒再 通过有机质等胶结物质的作用进一步形成 团聚体,从而形成土壤结构。 (2)土壤颗粒直接通过有机质等胶结物质 的作用形成团聚体
二、土壤的结构 2、土壤结构体的形成 其形成途径: (1)土壤颗粒通过凝聚形成复粒;复粒再 通过有机质等胶结物质的作用进一步形成 团聚体,从而形成土壤结构。 (2)土壤颗粒直接通过有机质等胶结物质 的作用形成团聚体
、土壤的结构 (3)致密的土壤通过植物的根系活 动、干湿交替和冻融交替等外应力的作 用而崩解形成团聚体
二、土壤的结构 (3)致密的土壤通过植物的根系活 动、干湿交替和冻融交替等外应力的作 用而崩解形成团聚体
、土壤的结构 3、土壤结构体的基本指标 (1)土粒密度:以实体考虑,不计空 隙时,土壤的单位体积的质量(以克/立 方厘米表示)。 (2)土壤密度:单位体积的土壤质量 (以克/立方厘米表示)
二、土壤的结构 3、土壤结构体的基本指标 (1)土粒密度:以实体考虑,不计空 隙时,土壤的单位体积的质量(以克/立 方厘米表示)。 (2)土壤密度:单位体积的土壤质量 (以克/立方厘米表示)
、土壤的结构 (3)土壤孔隙度:通过土粒密度和 土壤密度二者之差得出的土壤中孔隙的 含量状况。具体算式如下: 土壤总孔隙度(%)三(士粒密度 土壤密度)×100/土壤比重
二、土壤的结构 (3)土壤孔隙度:通过土粒密度和 土壤密度二者之差得出的土壤中孔隙的 含量状况。具体算式如下: 土壤总孔隙度(%)=(土粒密度 -土壤密度)×100/土壤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