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行为 小结 机构的组成原理 杆组:不可拆分的自由度为零构件组合。 机构的组成原理:把若干个自由度为零的15-bc 基本杆组依次联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 机构的组成|通过分析实 就组成一个新的机构,其自由度数与原 原理和结构例,介绍基本\举例 1.6f 动件数目相等。 (学时)/机构结构分/分析/讲述 分析 杆组的概念、 、机构的结构分析 选作) 掌握机构 析的目的。 机构结构分析就是将已知机构分解为结构分析 原动件、机架和若干个基本杆组,进而了的目的和 解机构的组成,并确定机构的级别 方法 1、基本类型一铰链四杆机构 按照连架杆的运动形式又分为 1.曲柄摇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通过分析实 2.双摇杆机构 了解四杆 3.双曲柄机构 构的类型及例,介绍机器举例讲述二、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方法 机构的基 其演化 中使用的各 本型式及 (1学时)种连杆机构。 1.转动副转化为移动副 演化方 2.选取不同3.构件为机架 法 4.变化构件形态 5.扩大转动副的尺寸 《机械原理》教案4 授课章节 第2章连杆机构 §2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 §3.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及功用 、教学目的及要求 对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和传力性能有明确概念。 、教学重点: 1.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性能 2.平面连杆机构的传力性能 四、教学难点: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和传力性能。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教学 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 作业及 模式行为
模式 行为 小结 机构的组成 原理和结构 分析。 (1学时) 通过分析实 例,介绍基本 杆组的概念、 机构结构分 析的目的。 举例 分析 讲述 一、机构的组成原理 杆组:不可拆分的自由度为零构件组合。 机构的组成原理:把若干个自由度为零的 基本杆组依次联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 就组成一个新的机构,其自由度数与原 动件数目相等。 二、机构的结构分析 机构结构分析就是将已知机构分解为 原动件、机架和若干个基本杆组,进而了 解机构的组成,并确定机构的级别。 1.5-b,c, e *1.6 f (选作) 掌握机构 结构分析 的目的和 方法。 平面连杆机 构的类型及 其演化。 (1学时) 通过分析实 例,介绍机器 中使用的各 种连杆机构。 举例 讲述 1、 基本类型------铰链四杆机构 按照连架杆的运动形式又分为: 1. 曲柄摇杆机构 2. 双摇杆机构 3. 双曲柄机构 二、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方法 1. 转动副转化为移动副 2. 选取不同3. 构件为机架 4. 变化构件形态 5. 扩大转动副的尺寸 2.1 了解四杆 机构的基 本型式及 演 化 方 法 《机械原理》教案4 一、授课章节 第2章 连杆机构 §2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 §3.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及功用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对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和传力性能有明确概念。 三、教学重点: 1.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性能; 2. 平面连杆机构的传力性能。 四、教学难点: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和传力性能。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内容及学时 设计思想 教学 模式 教学 行为 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 作业及 小结
转动副为整转副的条件 1、杆长条件:最短杆+最长杆小于等于 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2、组成转动副的两个构件中,必有一个22 通过铰链四 为最短杆 2.6 平面连杆机杆机构的分 2、急回运动特性 构的工作特析,引出平面举例 连杆机构的分析|讲述 1、极位夹角θ:从动件处于两极限位置 时,曲柄两位置之间所夹锐角 掌握平面 (1.6学时)四个工作特 2、行程速比变化系数 连杆机构 k=180°+ 的工作特 征,应用 三、压力角与传动角 自如 四、机构的死点位置 2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 1、连杆机构中构件以低副相连,可用来 传递较大的动力 平面连杆机通过实例介 2、构件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 3、连杆曲线具有多样性 构的特点及绍平面连杆举例讲述|3、平面连杆机构的功用 功能 机构的特点分析 (04学时)及功能 1、实现有轨迹、位置或运动规律要求的 运动 2、实现从动件运动形式及运动特性的改 变 《机械原理》教案5 授课章节 第2章连杆机构 §4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教学目的及要求 能对二级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图解法、解析法)。 教学重点 1.速度分析的瞬心法 2.杆组法在运动分析中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 速度分析瞬心法的应用(图解法);用杆组法进行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解析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教学 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 作业及 模式行为 小结
平面连杆机 构的工作特 征 (1.6学时) 通过铰链四 杆机构的分 析,引出平面 连杆机构的 四个工作特 征。 举例 分析 讲述 一、转动副为整转副的条件 1、杆长条件:最短杆+最长杆小于等于 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2、组成转动副的两个构件中,必有一个 为最短杆。 2、 急回运动特性 1、极位夹角θ:从动件处于两极限位置 时,曲柄两位置之间所夹锐角 2、行程速比变化系数 − = + 180 180 k 三、压力角与传动角 四、机构的死点位置 2.2 2.4 2.6 掌握平面 连杆机构 的工作特 征,应用 自如。 平面连杆机 构的特点及 功能。 (0.4学时) 通过实例介 绍平面连杆 机构的特点 及功能 举例 分析 讲述 一、2 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 1、连杆机构中构件以低副相连,可用来 传递较大的动力; 2、构件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 3、连杆曲线具有多样性 3、 平面连杆机构的功用 1、实现有轨迹、位置或运动规律要求的 运动 2、实现从动件运动形式及运动特性的改 变 《机械原理》教案5 一、授课章节 第2章 连杆机构 §4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能对二级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图解法、解析法)。 三、教学重点: 1.速度分析的瞬心法; 2.杆组法在运动分析中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 速度分析瞬心法的应用(图解法);用杆组法进行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解析法)。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内容及学时 设计思想 教学 模式 教学 行为 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 作业及 小结
2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与方法 方法:图解法、解析法 二、速度分析的瞬心法 1.速度瞬心 2.8 复习理论力 2.机构中瞬心的数目 2.10 速度分析的/学瞬心的概 瞬心法 念,进而导出举例 3.机构中瞬心位置的确定 (1学时)|瞬心法在速分析/讲述 掌握速度 4.瞬心在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 心在机 度分析中的 构速度分 应用。 析中的应 三、杆组法及其应用 1、杆组法 通过对基本 1)单杆构件的运动分析 课外大作 杆组的运动 业:2.12 2)RRR杆组的运动分析 杆组法及其分析,介绍用 应用 杆组法对二举例 3)RRP杆组的运动分析 了解杆组 (15学时)级机构进行/分析讲述 4)RPR杆组的运动分析 法在机构 运动分析的 2、杆组法在运动分析中的应用 运动分析 方法。 中的应 用 《机械原理》教案6 授课章节 第2章连杆机构 §5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设计 教学目的及要求 能按已知连杆三位置、两连架杆三对应位置以及行程速比系数等要求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教学重点 1.平面连杆机构的图解设计 2.平面连杆机构的解析设计。 四、教学难点: 平面连杆机构的图解设计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内容及学时设计思想教学教学 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 作业及 模式行为 小结
速度分析的 瞬心法 (1学时) 复习理 论 力 学瞬心的概 念,进而导出 瞬心法在速 度分析中的 应用。 举例 分析 讲述 一、2 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与方法 方法:图解法、解析法 二、速度分析的瞬心法 1. 速度瞬心 2. 机构中瞬心的数目 3. 机构中瞬心位置的确定 4. 瞬心在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 2.8 2.10 掌握速度 瞬心在机 构速度分 析中的应 用。 杆组法及其 应用 (1.5学时) 通过对基本 杆组的运动 分析,介绍用 杆组法对二 级机构进行 运动分析的 方法。 举例 分析 讲述 三、杆组法及其应用 1、 杆组法 1) 单杆构件的运动分析 2) RRR杆组的运动分析 3) RRP杆组的运动分析 4) RPR杆组的运动分析 2、杆组法在运动分析中的应用 课外大作 业:2.12 了解杆组 法在机构 运动分析 中的应 用。 《机械原理》教案6 一、授课章节 第2章 连杆机构 §5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设计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能按已知连杆三位置、两连架杆三对应位置以及行程速比系数等要求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三、教学重点: 1.平面连杆机构的图解设计; 2.平面连杆机构的解析设计。 四、教学难点: 平面连杆机构的图解设计。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内容及学时 设计思想 教学 模式 教学 行为 详细教学过程和内容 作业及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