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溶液 REina 0= 1+ lny△=yN y△ RTInxa n A lnxA=xA-1-(xA-1)/2+…≈xA-1 x ≈1-wM MA +vb 1+VbMA A ny RTyoM vbM 版权所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上一页下一页节首
版权所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上一页 下一页 节首 A A A A ln ln 1 ln ln xxRT aRT γ φ = += A A A AA ln 1 RTvbM vbM μμ γ φ −= − −= ∗ 稀溶液 ln 2/)1(1 1 A 2 AA xxx A L x −≈+−−−= 1 ln 1 A A − +≈ x γ A A 1 A 1 A A 1 1 1 vbM vbM vbM M x −≈ + = + = − −
25℃下b=2 mol kg"的KCl水溶液 ya=0.573y4=1006 0=0.912 版权所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上一页下一页节首
25℃下 b ⋅= kgmol2 -1 的KCl水溶液 γ b,± = 573.0 006.1 γ A = 版权所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上一页 下一页 节首 φ = 0 912
6.如何得到活度因子和渗透因子 表16-2KCl、MgCl,溶液渗透因子和平均活度因子,25℃ KCI MgCI molkg- y士 y士 0.1 0.9270.7700.8610.528 0.2 09130.71808770.488 070.8970.6261.0040.505 2 08990.5931.1840.630 2.0 09120.5731.5231.051 4.5 0.9800.5832783872 5.0 3.04813.92 注:引自RA. Robinson,RH. Stokes,“ Electrolyte Solutions” 2nd ed. Butterworth. 1970 版权所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上一页下一页节首
版权所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上一页 下一页 节首 表 16-2 KCl 、 MgCl 2 溶液渗透因子和平均活度因子,25℃ KCl MgCl 2 1 kgmol − ⋅ b φ ± γ φ ± γ 0.1 0.927 0.770 0.861 0.528 0.2 0.913 0.718 0.877 0.488 0.7 0.897 0.626 1.004 0.505 1.2 0.899 0.593 1.184 0.630 2.0 0.912 0.573 1.523 1.051 4.5 0.980 0.583 2.783 8.72 5.0 3.048 13.92 注:引自 R.A. Robinson,R.H. Stokes,“Electrolyte Solutions”, 2nd ed.,Butterworth, 1970. 6.如何得到活度因子和渗透因子 如何得到活度因子和渗透因子
|·在稀溶液中y±主 0.2 要决定于浓度和 2电解质的价型, 04 与离子的本性关 ≌-0.6 系较小。 Nao浓度较高时,同 0.8 一价型中不同电 1.0 解质的差异才逐 渐显著起来。 -1.2 8 当浓度很稀时, 1.4 00.2040.60.81.0 33gy:与√b还近似 b/ (mol kg ") 表现出线性关系 版权所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上一页下一页节首
版权所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上一页 下一页 节首 • 在稀溶液中 主 要决定于浓度和 电解质的价型, 与离子的本性关 系较小。 • 浓度较高时,同 一价型中不同电 解质的差异才逐 渐显著起来。 • 当浓度很稀时, 与 还近似 表现出线性关系 ± γ ± lgγ b
gxb1gy=-B√ 离子强度 I2∑bz =2∑ C: Z 第一类电解质溶液 6 =v, b= A(v 4x++x2)b 版权所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上一页下一页节首
版权所有: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上一页 下一页 节首 离子强度 == ∑i iizbI 2 2 def 1 == ∑i iizcI 2 2 def 1 bvb = ii 第一类电解质溶液 第一类电解质溶液 ( )bzvzvI 2 2 21 += −−++ lgγ ± ∝ b lgγ ± −= 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