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理解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 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描写景象是为 了引出“览物之情”。 B.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 而引发情一悲一喜。这是作者反对的“以物喜,以己 悲〃的情感态度。 C.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 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极其自然,抒发了 作者强烈的悲喜之情。 D.文中大量运用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 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结构相同,整齐对 称,增强了表达效果
课文理解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虽名为“记” ,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 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描写景象是为 了引出“览物之情” 。 B.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 而引发情一悲一喜。这是作者反对的“以物喜,以己 悲”的情感态度。 C.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 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极其自然,抒发了 作者强烈的悲喜之情。 D.文中大量运用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 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结构相同,整齐对 称,增强了表达效果。 c
课文理解 6.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伟人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对此,你怎么看? 【示例】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 命运而努力奋斗,为天下人民的幸福出汗、流血是我们 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课文理解 6.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伟人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对此,你怎么看? 【示例】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 命运而努力奋斗,为天下人民的幸福出汗、流血是我们 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课文理解 7.作者对待“忧”与“乐”的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 【示例】作者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所忧所乐的是 国家和民族,不是个人得失。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他 的这种精神,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得失,要多为集体和他 人着想,要吃苦在先,享乐在后
课文理解 7.作者对待“忧”与“乐”的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 【示例】作者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所忧所乐的是 国家和民族,不是个人得失。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他 的这种精神,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得失,要多为集体和他 人着想,要吃苦在先,享乐在后
课文理解 8.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 《小石潭记》中任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 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 【示例】醉翁亭清幽秀美(桃花源恬静优美/石潭凄漬 幽邃)
课文理解 8.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 《小石潭记》中任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 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 【示例】醉翁亭清幽秀美(桃花源恬静优美/小石潭凄清 幽邃)
醉翁亭记 字词 (1)环滁 (2)望之蔚然 (3)峰回路转 (4)名之者谁 (5)饮少辄醉 (6)林霏开 (7)岩穴暝 (9)至于负者 (10行者休于树 (11)伛偻提携 (12)临溪而渔
醉翁亭记 字词 (1)环滁 环(环绕) (2)望之蔚然 蔚然(茂盛的样子) (3)峰回路转 回(曲折,回环) (4)名之者谁 名(取名,命名) (5)饮少辄醉 辄(就) (6) 林霏开 霏(弥漫的云气)开(消散 (7)岩穴暝 暝(昏暗) (9)至于负者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0)行者休于树 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11)伛偻提携 伛偻(弯腰曲背,指老人; 提携(牵扶,指儿童) (12)临溪而渔 渔(捕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