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 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 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 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 、(6小题,19分) 1.下面是一个同学整理常用字读音的作业,请指出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3分) 序号 加点字读音 烘托 哄堂大笑 ABCD 销声匿迹 抗议 引吭高歌 嗓音 躁动不安 2.下面对同学习作中错别字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门分 创意有如泌人心脾的甘淋,滋润人们的心田;创意有如崔璨夺目的焰火,照亮人们的生活 创意有如稍纵既逝的流星,划破长长的夜空. A.“泌人心脾”改为“沁人心脾”B.“甘淋”改为“甘琳” C.“崔璨”改为“璀璨” D.“稍纵既逝”改为“稍纵即逝” 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替换为括号内的成语而不改变句子原意的一组是(3分) ①新春佳节来临,羊城处处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行人络绎不绝(a川流不息b喜气洋洋),呈 现出一片欢乐的景象 ②有些地方为增产粮食而盲目毁林开荒,结果事与愿违(a事半功倍b适得其反),不仅粮食没 增产,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A.①a②a B.①a②b C.①b②b D.①b②a 4.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过第六次全国铁路运行大提速,使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修改: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2007 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 8 页,分三部分,共 22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 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 2B 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 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 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34 分) 一、(6 小题,19 分) 1.下面是一个同学整理常用字读音的作业,请指出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3 分) 序 号 加点字读音 例 词 A hōng 烘.托 拱.桥 哄堂大笑 B xiāo 云霄. 俏.丽 销.声匿迹 C háng 航.行 抗.议 引吭.高歌 D zào 干燥. 嗓.音 躁.动不安 2.下面对同学习作中错别字的修改不正确 ...的一项是门分) 创意有如泌人心脾的甘淋,滋润人们的心田;创意有如崔璨夺目的焰火,照亮人们的生活; 创意有如稍纵既逝的流星,划破长长的夜空…… A.“泌.人心脾”改为“沁.人心脾” B.“甘淋.”改为“甘琳.” C.“崔.璨”改为“璀.璨” D.“稍纵既.逝”改为“稍纵即.逝” 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替换为括号内的成语而不改变句子原意的一组是(3 分) ①新春佳节来临,羊城处处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行人络绎不绝 ....(a 川流不息 b 喜气洋洋),呈 现出一片欢乐的景象。 ②有些地方为增产粮食而盲目毁林开荒,结果事与愿违 ....(a 事半功倍 b 适得其反),不仅粮食没 增产,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A.①a②a B.①a②b C.①b②b D.①b②a 4.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通过第六次全国铁路运行大提速,使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修改: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B.大多数人们对水果蔬菜上残留的农药给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 修改:在“大多数”后加上“的 C.这个富有创意的雕塑,作者是出自一位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之手 修改:将“一位”移到“农民”前 D.有着鲜明深刻文化底蕴的广州老字号茶楼是具有岭南特色的人文景观。 修改:将“底蕴”改为“沉淀” 5.请以“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要求字数、句意保持不变。(3分) 王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6.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之与上下文组成排比句。(4分) 谅解,是一种胸怀,也是种修养。它是缕和煦的春风,能拂去蒙在心头的阴影;它是 的细雨, 它是 的阳光, 有 了谅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类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B.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昔人己乘黄鹤去,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 D.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触畴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E.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F.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能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筋《望江南》) ⑥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名句。(本题有4分为附加分。第7题分数累加 不超过10分。) 我爱生活,我爱四季。我爱春天,在桃红柳绿的江南,感受“舂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的勃勃生机;我爱夏天,在碧波荡漾的荷塘享受① 无限乐趣;我爱秋天,在高远澄明的天地,抒发② 豪迈之情;我爱冬天,在白雪皑皑的原野,领略③ 的苍
B.大多数人们对水果蔬菜上残留的农药给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 修改:在“大多数”后加上“的”。 C.这个富有创意的雕塑,作者是出自一位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之手。 修改:将“一位”移到“农民”前。 D.有着鲜明深刻文化底蕴的广州老字号茶楼是具有岭南特色的人文景观。 修改:将“底蕴”改为“沉淀”。 5.请以“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要求字数、句意保持不变。(3 分) 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6.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之与上下文组成排比句。(4 分) 谅解,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修养。它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拂去蒙在心头的阴影;它是 的细雨, ;它是 的阳光, 。有 了谅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类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二、(2 小题,15 分) 7.古诗文默写(10 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B.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昔人己乘黄鹤去,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 D.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触畴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E.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F.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能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⑤ ,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筋《望江南》) ⑥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名句。(本题有 4 分为附加分。第 7 题分数累加 不超过 10 分。) 我爱生活,我爱四季。我爱春天,在桃红柳绿的江南,感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的勃勃生机;我爱夏天,在碧波荡漾的荷塘享受①“ , ”的 无限乐趣;我爱秋天,在高远澄明的天地,抒发②“ , ”的 豪迈之情;我爱冬天,在白雪皑皑的原野,领略③“ , ”的苍
茫壮阔。 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5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判论战》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词中。(《陈涉世家》)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 三、(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 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辶 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 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履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鮮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 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走送之,不敢稍逾约B.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C.手自笔录,计日以还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1.第二段作者通过自己与他人哪两方面的对比来说明精神的富有可以弥补物质的贫乏?(2分) 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陵春李清照
茫壮阔。 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5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判论战》)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词中。(《陈涉世家》)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6分) 三、(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 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 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 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履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 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B.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C.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1.第二段作者通过自己与他人哪两方面的对比来说明精神的富有可以弥补物质的贫乏?(2分) 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舂尚好,也拟泛 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阙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 (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怡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四、(9小题,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 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的动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 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 吸收溶解于水中。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 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O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 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 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起过了过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森林被乱砍乱伐,大量的农 田建成了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浙 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 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 球的年平均气温会比目前降低20°C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度逐 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气体。其中二氧化碳 约占巧5%,氟氨代烷约占15%-20%,此外还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多种。 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増加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如果二氧化碳 含量比现在增加倍,全球气温将升髙3℃-5℃,两极地区可能升髙l°C,气候将明显变暖。气温升 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岀现干早,飕风力量增强,岀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 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 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 13.下列不属于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动态平衡”的一项是(3分) A.湖泊、河流等地表水域逐渐地缩小。 B.人口急剧增加,森林遭到乱砍乱伐 C.工业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 D.部分地表热最有时能辐射到太空中。 1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 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阙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 (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四、(9 小题,40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 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的动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 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 吸收溶解于水中。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 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O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 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 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起过了过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森林被乱砍乱伐,大量的农 田建成了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浙 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 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 球的年平均气温会比目前降低20℃.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度逐 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气体。其中二氧化碳 约占75%,氟氯代烷约占l5%-20%,此外还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多种。 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如果二氧化碳 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5℃,两极地区可能升高lO℃,气候将明显变暖。气温升 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早,飕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 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 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 13.下列不属于 ...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动态平衡”的一项是(3分) A.湖泊、河流等地表水域逐渐地缩小。 B.人口急剧增加,森林遭到乱砍乱伐。 C.工业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 D.部分地表热最有时能辐射到太空中。 1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与地球气温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 B.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动态平衡是防止温室效应的有效方法。 C.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植物转化为有机物质。 D.两极地区冰川融化已使许多城市、岛屿遭海水威胁甚至吞没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5-16题 【甲】托尔斯泰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 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 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 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麑从高空朝-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 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 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皛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 视上帝;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 头。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 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亨乐。眼皮刚一睁开,这时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 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适不过这一对眼睛, 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 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 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 (选自课文《列夫·托尔斯泰》有删改 【乙】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关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 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 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 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 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现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夏天,风 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问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 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或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 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 扣人心弦: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干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 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 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 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 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A.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与地球气温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 B.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动态平衡是防止温室效应的有效方法。 C.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植物转化为有机物质。 D.两极地区冰川融化已使许多城市、岛屿遭海水威胁甚至吞没。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l5-16题。 【甲】托尔斯泰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 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 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 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 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 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 视上帝;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 头。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 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时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 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适不过这一对眼睛, 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 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 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选自课文《列夫·托尔斯泰》有删改 【乙】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关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 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 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 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 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现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夏天,风 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问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 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或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 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 扣人心弦: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 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 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 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 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