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五中2009级第一次模拟考试(201110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8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 ,奉命于危难之间 (3)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过渡句是: (4)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用形象的比喻,表达自己的仕进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 法实现的语句是: (5)把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下片默写完整。 人不寐 2、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词语。(4分) (1)山 lang run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2)一到求神拜佛,可就 xuan xu之至了。( (3)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 yi yang dun cuo的话来。( (4)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 zi zi bu juan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修改:把“不要”删去) B、到了退休年龄的他,身体和精力还很健壮 (修改:将“健壮”改为“充沛”) C、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篮球,所以姚明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修改:把“姚明”和“我”的位置互换) 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 (修改:删去“通过”) 4、在下列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描写父亲爱我的一个片段。(3分) 焦灼悠闲沙哑怒不可遏温声细语 5.看图会意。(3分) 碣石五中2009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第1页共6页
碣石五中 2009 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第 1 页 共 6 页 碣石五中 2009 级第一次模拟考试(2011.10)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8 分) 1、古诗文默写(10 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 。 (2) ,奉命于危难之间。 (3)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过渡句是: , 。 (4)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用形象的比喻,表达自己的仕进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 法实现的语句是: , 。 (5)把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下片默写完整。 , , ,人不寐, 。 2、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词语。(4 分) (1)山 lǎng rùn 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 (2)一到求神拜佛,可就 xuán xú之至了。( ) (3)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 yì yáng dùn cuò的话来。( ) (4)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 zī zī bù juàn 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修改:把“不要”删去) B、到了退休年龄的他,身体和精力还很健壮。 (修改:将“健壮”改为“充沛”) C、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篮球,所以姚明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修改:把“姚明”和“我”的位置互换) 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 (修改:删去“通过”) 4、在下列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描写父亲爱我的一个片段。(3 分) 焦灼 悠闲 沙哑 怒不可遏 温声细语 5.看图会意。(3 分)
班级开展“共建绿色家园”专题活动,A组同学搜集到下面一组图,请你根据下面问题写一段解 说词,作为小组汇报发言之用 变化 1979 2009 问题:(1)从组图可见,我国国民日常使用交通工具有什么变化?(2)1979年一2009年的变化体现了 什么?专家对2019年的预测表明了什么? 下面是《解放日报》2009年4月28日的一篇报道的节选,阅读相关文字,仿照例句,从不同的 角度用一句话对其进行评价。(6分) 23日,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把38岁的蔡伟列入了2009年度博土生 拟录取名单。导师为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 38岁读博士并不樑罕,稀罕的是蔡伟只有高中学历,下岗十余年;8个月前,他还在辽宁锦州蹬 轮养家糊口 角度一:(从蔡伟的角度)一个人,永远不能放弃对学问的执著。 角度二:(从学科的角度) 角度三:(从裘锡圭的角度) 角度四:(从复旦大学的角度) 二、阅读(42分) (一)陈涉世家(节选)(10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 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 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 碣石五中2009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第2页共6页
碣石五中 2009 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第 2 页 共 6 页 班级开展“共建绿色家园”专题活动,A 组同学搜集到下面一组图,请你根据下面问题写一段解 说词,作为小组汇报发言之用。 问题:(1)从组图可见,我国国民日常使用交通工具有什么变化?(2)1979 年一 2009 年的变化体现了 什么?专家对 2019 年的预测表明了什么? 6、下面是《解放日报》2009 年 4 月 28 日的一篇报道的节选,阅读相关文字,仿照例句,从不同的 角度用一句话对其进行评价。(6 分) 23 日,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把 38 岁的蔡伟列入了 2009 年度博士生 拟录取名单。导师为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 38 岁读博士并不稀罕,稀罕的是蔡伟只有高中学历,下岗十余年;8 个月前,他还在辽宁锦州蹬 三轮养家糊口。 角度一:(从蔡伟的角度)一个人,永远不能放弃对学问的执著。 角度二:(从学科的角度) 。 角度三:(从裘锡圭的角度) 。 角度四:(从复旦大学的角度) 。 二、阅读(42 分) (一)陈涉世家(节选)(10 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 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 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
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 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 语,皆指目陈胜。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会天大雨 (2)扶苏以数谏故 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3分) A、怅恨久之 B、二世杀之 C、楚人怜之 D、固以怪之矣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14分)触摸春天吴玉楼 邻居的小孩安静,是个盲童。 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 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昨天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因为常在其间流连,她走得很流 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终于,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 安静是个细腻的女孩子。我相信,她的没有视觉的世界,和我们一样丰富,甚至可能有比我们 更丰富的地方。我们用眼睛看到浅绿深红的世界,安静用她的心来感受和理解。安静的面前,同样 是一个层次浓淡有致的春天 安静极缓极缓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她的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 灵性抓住了 蝴蝶在安静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 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碣石五中2009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第3页共6页
碣石五中 2009 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第 3 页 共 6 页 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 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 语,皆指目陈胜。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 分) (1)会.天大雨 (2)扶苏以数.谏故 8、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3 分) A、怅恨久之 B、二世杀之 C、楚人怜之 D、固以怪之矣 9、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14 分) 触摸春天 吴玉楼 邻居的小孩安静,是个盲童。 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 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昨天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因为常在其间流连,她走得很流 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终于,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 安静是个细腻的女孩子。我相信,她的没有视觉的世界,和我们一样丰富,甚至可能有比我们 更丰富的地方。我们用眼睛看到浅绿深红的世界,安静用她的心来感受和理解。安静的面前,同样 是一个层次浓淡有致的春天。 安静极缓极缓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她的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 灵性抓住了。 蝴蝶在安静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 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 着 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 来张望。 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条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 着飞翔的概念 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在这个清香 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11、“安静极缓极缓地伸出她的手”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2、“蝴蝶在安静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请根据这些语句揣摩安静此时的心理活 动,并用第一人称写出来。(4分) 13、下列对本文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标题为《触摸舂天》,巧妙地暗示安静是个盲童,通过触摸蝴蝶来感受充满生命力的舂天。 B、文章以美丽的月季花来营造春天的氛围,而安静就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 C、本文通过安静拢住蝴蝶而后放飞蝴蝶,刻画岀一个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的天真善良的盲 童现象 D、文章卒章显志,告诉人们要热爱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14、文章最后一段写道“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请谈谈你 从中受到的启发。(4分) (三)神奇的人体“天网”(12分) ①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在观察人体免疫系统对付细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在那些被人体灭菌勇 士白血球杀死的细菌周围,经常会看到一些丝体物质。起初,他们以为这是显微镜的镜片不干净导 致的观察错觉。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些丝状体物总是在细菌进入人体后,很快就出现在细菌周围 它们相互缠绕,构成了网。这些网就像蜘蛛网那样,能够迅速把细菌横七竖八地粘在上面,从而将 细菌擒拿。随后,这些网就密切配合人体白细胞里的其他物质,把被擒拿的细菌毒杀或者吞吃掉。 ②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由丝状体物质构成的网还能对人体内健康的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实验发 ,在对付病毒的战斗中,有一种细胞分泌出来的蛋白酶在同细菌作战的时候,有时候会伤及无辜, 给人体健康细胞造成伤害。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伤害事件的发生,这个网凭借自身的粘性,主动把 碣石五中2009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第4页共6页
碣石五中 2009 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第 4 页 共 6 页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 着。 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 来张望。 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条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 着飞翔的概念。 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在这个清香 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11、“安静极缓极缓 ....地伸出她的手”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3 分) 12、“蝴蝶在安静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请根据这些语句揣摩安静此时的心理活 动,并用第一人称写出来。(4 分) 13、下列对本文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标题为《触摸春天》,巧妙地暗示安静是个盲童,通过触摸蝴蝶来感受充满生命力的春天。 B、文章以美丽的月季花来营造春天的氛围,而安静就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 C、本文通过安静拢住蝴蝶而后放飞蝴蝶,刻画出一个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的天真善良的盲 童现象。 D、文章卒章显志,告诉人们要热爱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14、文章最后一段写道“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请谈谈你 从中受到的启发。(4 分) (三)神奇的人体“天网”(12 分) ①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在观察人体免疫系统对付细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在那些被人体灭菌勇 士白血球杀死的细菌周围,经常会看到一些丝体物质。起初,他们以为这是显微镜的镜片不干净导 致的观察错觉。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些丝状体物总是在细菌进入人体后,很快就出现在细菌周围。 它们相互缠绕,构成了网。这些网就像蜘蛛网那样,能够迅速把细菌横七竖八地粘在上面,从而将 细菌擒拿。随后,这些网就密切配合人体白细胞里的其他物质,把被擒拿的细菌毒杀或者吞吃掉。 ②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由丝状体物质构成的网还能对人体内健康的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实验发 现,在对付病毒的战斗中,有一种细胞分泌出来的蛋白酶在同细菌作战的时候,有时候会伤及无辜, 给人体健康细胞造成伤害。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伤害事件的发生,这个网凭借自身的粘性,主动把
这些蛋白酶集中到病菌密集的局部地方,帮助它们认准来犯之敌,同时避免误伤健康细胞 ③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些由丝状体物质编成的网,在发挥完杀敌和护体作用后;就自行化解, 神秘地消失了 ④那么,人体内的“天网”是谁抛出的?它是由什么物质编织的? ⑤科学家对中性粒细胞已经了解得比较透彻了,知道它们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员:正常人 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大约有白血球5000-10000个,这其中,中性粒细胞就占了55%-7 0%。他们也知道,中性粒细胞具有追踪病菌和吞噬,毒杀细菌的能力,是人体内抵御病毒最出色 的勇土。但中性粒细胞究竟与“天网”有没有关系,还是个未知数 ⑥在电子显微镜下,德国科学家对一群中性粒细胞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在 有细菌的环境里,会马上被唤醒并向细菌围拢。当它们靠近细菌后,先前没有出现的“天网”不久 便悄然出现了,但在没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则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唯独不见“天网”的 踪影。那么,“天网”究竟是中性粒细胞抛出的呢,还是细菌抛出的呢?“天网”到底是由什么物质 编织的呢? ⑦德国科学家通过细致观察和辨认,最后揭开了谜底。原来,白血球里的中性粒细胞在发现细 菌入侵的敌情后,会马上奔赴疆场,与细菌拼杀。这些投入到疆场的中性粒细胞注定要成为烈士, 因为它们就像是过河的小卒,从不知道退路在哪里,而且它们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这些投入疆场 的勇士,在与细菌拼杀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便自行“剖腹”解体,从体内抛出丝状体物质。众多勇 士的丝状体物质缠绕在一起,就构成了细菌难逃的“天网”。让人惊讶的是,构成“天网”的丝状体 物质,恰恰就是隐藏在中性粒细胞内部的DNA! ⑧DNA竟然会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织“网”杀敌一这可是长久以来有关DNA的从未有过 的重大发现! ⑨人体内由DNA编织的“天网”被发现后,这种奇特现象立即触发了许多医学家的联想和灵 感。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 15.读①②段,概括什么是人体“天网”?人体“天网”的作用如何?(2分) 16.人体“天网”是怎样形成的?(3分) 7.第⑤段中,“比较”“大约”“勇士”各自的作用如何?(3分) 18.人体“天网”有哪些“神奇”之处?(4分) (四)名著阅读(6分) 碣石五中2009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第5页共6页
碣石五中 2009 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第 5 页 共 6 页 这些蛋白酶 集中到病菌密集的局部地方,帮助它们认准来犯之敌,同时避免误伤健康细胞。 ③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些由丝状体物质编成的网,在发挥完杀敌和护体作用后;就自行化解, 神秘地消失了。 ④那么,人体内的“天网”是谁抛出的?它是由什么物质编织的? ⑤科学家对中性粒细胞已经了解得比较透彻了,知道它们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员:正常人 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大约有白血球5000-10000个,这其中,中性粒细胞就占了55%-7 0%。他们也知道,中性粒细胞具有追踪病菌和吞噬,毒杀细菌的能力,是人体内抵御病毒最出色 的勇士。但中性粒细胞究竟与“天网”有没有关系,还是个未知数。 ⑥在电子显微镜下,德国科学家对一群中性粒细胞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在 有细菌的环境里,会马上被唤醒并向细菌围拢。当它们靠近细菌后,先前没有出现的“天网”不久 便悄然出现了,但在没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则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唯独不见“天网”的 踪影。那么,“天网”究竟是中性粒细胞抛出的呢,还是细菌抛出的呢?“天网”到底是由什么物质 编织的呢? ⑦德国科学家通过细致观察和辨认,最后揭开了谜底。原来,白血球里的中性粒细胞在发现细 菌入侵的敌情后,会马上奔赴疆场,与细菌拼杀。这些投入到疆场的中性粒细胞注定要成为烈士, 因为它们就像是过河的小卒,从不知道退路在哪里,而且它们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这些投入疆场 的勇士,在与细菌拼杀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便自行“剖腹”解体,从体内抛出丝状体物质。众多勇 士的丝状体物质缠绕在一起,就构成了细菌难逃的“天网”。让人惊讶的是,构成“天网”的丝状体 物质,恰恰就是隐藏在中性粒细胞内部的DNA! ⑧DNA竟然会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织“网”杀敌-这可是长久以来有关DNA的从未有过 的重大发现! ⑨人体内由DNA编织的“天网”被发现后,这种奇特现象立即触发了许多医学家的联想和灵 感。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 15.读①②段,概括什么是人体“天网”?人体“天网”的作用如何?(2 分) 16.人体“天网”是怎样形成的?(3 分) 17.第⑤段中,“比较”“大约”“勇士”各自的作用如何?(3 分) 18.人体“天网”有哪些“神奇”之处?(4 分) (四)名著阅读(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