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八首 教学目的: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鉴贲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 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时诗人恩想感情的认 制作者:吴江(max575@63,aon
教学目的: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 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近体诗八首 制作者:吴江(Email:wj5575@163.com)
诵读指导 这首诗通篇都是写景,以凄凉 的基调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前 两句“故国”“空城”后宜作一顿 以示六代帝王之都已成空城之意 在 ”二字系诗人感慨所在 宜重读。后两句月抒怀,重音须 落在“旧时月”和“还过”上,要 有讽喻现实的意思
这首诗通篇都是写景,以凄凉 的基调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前 两句“故国”“空城”后宜作一顿, 以示六代帝王之都已成空城之意, “在”“回”二字系诗人感慨所在, 宜重读。后两句借月抒怀,重音须 落在“旧时月”和“还过”上,要 有讽喻现实的意思。 诵读指导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咯阳(现在河南洛阳)人。唐顺宗永 元年(80 度兵权》失败后被贬为朗州(现在湖南常德) 司马。元和十年(815年),被召至京,游玄都 观,写诗讽刺新权贵,复出为连州(现在广东 连县一带)剌史。长庆元年调任夔州刺史, 年后再调为和州(现在安徽和县)刺史,在任 两年复罢去,与白居易相会于扬州。路经金 陵时,写下组诗《金陵五题》,《石头城》 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刘禹锡(772—842)唐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唐顺宗永 贞元年(805年),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谋夺 宦官兵权,失败后被贬为朗州(现在湖南常德) 司马。元和十年(815年),被召至京,游玄都 观,写诗讽刺新权贵,复出为连州(现在广东 连县一带)刺史。长庆元年调任夔州刺史,三 年后再调为和州(现在安徽和县)刺史,在任 两年复罢去,与白居易相会于扬州。路经金 陵时,写下组诗《金陵五题》,《石头城》 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作者简介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青山依旧,环绕着六朝故都。潮水一次次 地拍打着空城,又寂寞地退了回去。 淮水东边旧肘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秦淮河水东边那轮明月仍旧和六朝时一样 深夜穿过女墙,照着这荒凉残破的故都。 这首诗借描写石头城的萧条景象,寄托着 国运衰微的感慨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青山依旧,环绕着六朝故都。潮水一次次 地拍打着空城,又寂寞地退了回去。 秦淮河水东边那轮明月仍旧和六朝时一样, 深夜穿过女墙,照着这荒凉残破的故都。 这首诗借描写石头城的萧条景象,寄托着 国运衰微的感慨
《石头城》和《蜀相》的比较 相同点:《蜀相》和《石头城》都有大量景 物描写,而且都在景物描写中渗入感情。《蜀相 第二联个“自”一个“空”,写出了诸葛墓的 荒凉,也表达了杜甫心中的凄凉;《石头城》的 前两句用“故”和“空”二字表现山河依旧,繁 华不再的景象,三四旬则让月作见证,强化昔盛 今衰的印象。 区别:《石头城》完全寓情于景,写得很含 蓄,《蜀相》则前四联写景,后两联抒情,直接 表达了对古代英豪的怀念崇敬,地表现了作者对 命运和生民的关心
《石头城》和《蜀相》的比较 相同点:《蜀相》和《石头城》都有大量景 物描写,而且都在景物描写中渗入感情。《蜀相》 第二联一个“自”一个“空”,写出了诸葛墓的 荒凉,也表达了杜甫心中的凄凉;《石头城》的 前两句用“故”和“空”二字表现山河依旧,繁 华不再的景象,三四句则让月作见证,强化昔盛 今衰的印象。 区别:《石头城》完全寓情于景,写得很含 蓄,《蜀相》则前四联写景,后两联抒情,直接 表达了对古代英豪的怀念崇敬,也表现了作者对 命运和生民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