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至善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命题人:赵曰涛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每一个文字就像一朵花,但它只会在你最美的心情里()芬芳。 心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开得娇艳或者黯浹。你一瞬间的执念,都 会改变文字之花开放的氛围和方向。那里是天堂,也或者是地狱。 每一朵花,优雅而生,最后颓废着落入天堂。每朵谢落的花,都如静谧的脸 庞,()而舒展。 每一个人也是在文字下盛开的花。人把心隐藏在文字里,坚强抵御风雨,也 寂寞忍受凋零。落尽一生一世的繁华,名留青史。也或者只是一迹墨痕 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文字 (1)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摇晃摇曳 安详安静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根据上下文,仿照“(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这一句式,为横线处续写 一个句子。 2.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好诗如 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③①④② ②③①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 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 B.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了汉语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 作者的高度重视。 C“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 习惯
2014-2015 至善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命题人:赵曰涛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 分) 每一个文字就像一朵花,但它只会在你最美的心情里( )芬芳。 心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开得娇艳或者黯淡。你一瞬间的执念,都 会改变文字之花开放的氛围和方向。那里是天堂,也或者是地狱。 每一朵花,优雅而生,最后颓废着落入天堂。每朵谢落的花,都如静谧的脸 庞,( )而舒展。 每一个人也是在文字下盛开的花。人把心隐藏在文字里,坚强抵御风雨,也 寂寞忍受凋零。落尽一生一世的繁华,名留青史。也或者只是一迹墨痕。 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文字 。 (1)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摇晃 摇曳 安详 安静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根据上下文,仿照“(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这一句式,为横线处续写 一个句子。 2.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好诗如 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 ③④②① B. ④③①② C. ③①④② D. ④②③①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 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 B.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了汉语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 作者的高度重视。 C“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 习惯
D.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 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孔庙之行,习近平总书记直言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说:“中华 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 B.D彭德怀边走边说:“少奇同志,快问问那个睡着的小同志,周团长去什么地 方了” C.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部署2014年重点工作时提出“三最”以保障“舌尖上的 安全”:最严格的监督、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D那条路两侧的枫叶落了一地,深红色的、浅红色的、红黄相间的、红黄莫辨 的……或一片片贴在路上,或一叠叠铺在路旁,令人不忍落脚 5、下列陈述(或做法)不得体的一项是()(2分) 为了欢迎来访的兄弟省教师代表参观团,学校挂出了欢迎标语:“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说乎!”。 B.毕业了,张小明在王丽丽的毕业留言本上写下一则赠言:“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C.小芳过生日,小燕送个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她天天 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D.李华将写好的作品送给出版社的季老师审查,并 附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那一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问题。”“问题”名词用作形容词。 B、“细陈衷悃,美轮美奂,静影成壁,窈窕淑女”四个短语的书写完全正确 C、如果把“绿树成荫,微风轻抚,彩蝶曼舞,百草丰茂,薄雾浓云、猛浪若奔” 六个词语按结构分类,“薄雾浓云”应当单独归为一类。 D、“正值豆蔻年华的青年们充满活力”,“愤怒的小区居民将小偷绳之以法”,两 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是不正确的 7.名著阅读 右边是某名著的插图,请认真观察,完成下面的填空。(4分) 插图出自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中的 》。本书通过 等情
2 D.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 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孔庙之行,习近平总书记直言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说:“中华 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 B. D.彭德怀边走边说:“少奇同志,快问问那个睡着的小同志,周团长去什么地 方了”? C.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部署 2014 年重点工作时提出“三最”以保障“舌尖上的 安全”:最严格的监督、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D.那条路两侧的枫叶落了一地,深红色的、浅红色的、红黄相间的、红黄莫辨 的……或一片片贴在路上,或一叠叠铺在路旁,令人不忍落脚。 5、下列陈述(或做法)不得体的一项是( )(2 分) 为了欢迎来访的兄弟省教师代表参观团,学校挂出了欢迎标语:“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说乎!”。 B.毕业了,张小明在王丽丽的毕业留言本上写下一则赠言:“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C.小芳过生日,小燕送个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她天天 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D.李华将写好的作品送给出版社的季老师审查,并 附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那一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问题。”“问题”名词用作形容词。 B、“细陈衷悃,美轮美奂,静影成壁,窈窕淑女”四个短语的书写完全正确。 C、如果把“绿树成荫,微风轻抚,彩蝶曼舞,百草丰茂,薄雾浓云、猛浪若奔” 六个词语按结构分类,“薄雾浓云”应当单独归为一类。 D、“正值豆蔻年华的青年们充满活力”,“愤怒的小区居民将小偷绳之以法”,两 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是不正确的。 7.名著阅读。 右边是某名著的插图,请认真观察,完成下面的填空。(4 分) 插 图 出自 中国 古 代小 说“ 四 大名 著” 中 的 《 》。 本 书 通 过 \ 、 等情
节事件(含插图中表现的内容)塑造了画面中的主人公 这一侠义英雄 的形象。 8.古诗文填空.(10分) (1)“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表达了诗人望月思人的美好期待,而苏轼《水调歌头》中 。”祝愿之意与此相近,但意境上更胜一筹。 (2)5月22日,新疆突发暴力事件,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党中央迅速排除公安部 长郭声琨同志前往新疆指导维稳工作,郭声琨同志可谓是 。”(用《出师表》中的句子回答) (3)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4)柳宗元《渔翁》中从视觉听觉描写旭日初升、青山绿水的景色的句 (5) 波撼岳阳城 (6)吴楚东南坼 (7)寄言立身者,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隆中对(12分) 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 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 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 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 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 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 而民富,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 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 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 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3 节事件(含插图中表现的内容)塑造了画面中的主人公 这一侠义英雄 的形象。 8. 古诗文填空.(10 分) (1)“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表达了诗人望月思人的美好期待,而苏轼《水调歌头》中 的 “ , 。”祝愿之意与此相近,但意境上更胜一筹。 (2)5 月 22 日,新疆突发暴力事件,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党中央迅速排除公安部 长 郭 声 琨 同 志 前 往 新 疆 指 导 维 稳 工 作 , 郭 声 琨 同 志 可 谓 是 “ , 。”(用《出师表》中的句子回答) (3)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4) 柳 宗 元 《 渔 翁 》 中 从 视 觉 听 觉 描 写 旭 日 初 升 、 青 山 绿 水 的 景 色 的 句 子 , 。 (5) ,波撼岳阳城. (6)吴楚东南坼 , 。 (7)寄言立身者, 。 二、阅读理解。(45 分) (一)隆中对(12 分) 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 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 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 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 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 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 而民富,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 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 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 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 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 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 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屏: (2)欲信大义于天下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4)愿诸君勿复言 信日愿 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之:犹鱼之有水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而: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C、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 命》) D、于:曹操比于袁绍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l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译文: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文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隆中对策”前,作者先采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 非凡才智。 B、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 业的基地。 C、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 贤的重要。 D、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 远见卓识
4 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 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 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 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 屏:_____________ (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_____________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_____________ (4)愿诸君勿复言 愿:_____________ 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之:犹鱼之有水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而: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C、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 命》) D、于:曹操比于袁绍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在“隆中对策”前,作者先采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 非凡才智。 B、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 业的基地。 C、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 贤的重要。 D、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 远见卓识
(二)孔乙已(9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3-15题。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 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 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 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 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 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 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 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 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 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 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吃茴香 豆,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 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 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鲁迅《孔乙己》 13.根据文意,说说孔乙己“极高兴”“极惋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14.在给小孩分吃茴香豆这个情节上,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孔乙己这 个形象的?表现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15.本文与《我的叔叔于勒》一样,都是运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有什么好处?并 请分别说说两篇小说中“我”这一形象的意义与作用。(3分)
5 (二)孔乙己(9 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 13—15 题。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 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 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 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 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 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 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 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 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 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 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吃茴香 豆,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 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 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鲁迅《孔乙己》) 13.根据文意,说说孔乙己“极高兴”“极惋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给小孩分吃茴香豆这个情节上,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孔乙己这 个形象的?表现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点?(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与《我的叔叔于勒》一样,都是运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有什么好处?并 请分别说说两篇小说中“我”这一形象的意义与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