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一处就是,愚公反问他,“何苦而不平”?这个时候,智叟可以说,他 会说一番话;还有一处,就在文章的结尾,等到“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的这个时候,智叟还是可以站出来,再来说一番话,是不是? 好,那分一下工好不好,我们这样吧,一二两组,探讨一下,上面智叟如果 他应一应,他应该怎么说,他可以怎么说?三四两组,探讨,最后山搬掉了,智 叟如果再跳出来,再叽里呱啦叽里呱啦,永远做一个反对者,他会怎么说?想 想,独立思考。 学生:(思考约一分钟) 师:(插句)不要忘记,智叟智叟,他智商很高噢,他说的话很有水平的。 师:好,我们讨论一下,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约两分钟。 师:好,请转过来。首先请这边两组的同学,“河曲智叟曰”,你来应对一 下,怎么说比较好,怎样才能说得有针对性,有说服力?谁想发言,举一下手 好,请那位同学,(递话筒)简单谈一谈,请你来“应”一下 生:我觉得,首先智叟可能会说,你能保证你的子子孙孙全部都是男的吗? (众人笑) 师:万一不小心生了个…… 生:生了个女儿,然后就断子绝孙了 (众人大笑) 师:生了女儿嫁人了,怎么办?非常好!这是一个基本前提一一不但每一代 都要有小孩,而且必须保证是男的一—这太难了吧?(示意)请继续讲,好像还 有话要讲。 生:还有的话,智叟可以认为,移山这是愚公他本人的行为,而他的子孙可 能会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比如说读书、当朝廷大臣之类的。可能有些人不愿意去 参加搬山这么傻的活动。 师:(点头)说得太好了。说不定他的哪一代想移民到美国去了呢,你还要 定叫他在这里搬山?好像有点困难。所以说,这里他有着双重的要求:第 血缘的不断。第二,思想的不变。对吧,只有符合这两个前提,这个工作才可能 继续下去,愚公的观点才得以成立。这边还有同学要补充吗?哦,这边有位同学 要补充(属于三四组的一位同学),你是补充他们的观点? 生:是的
师:一处就是,愚公反问他,“何苦而不平”?这个时候,智叟可以说,他 会说一番话;还有一处,就在文章的结尾,等到“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的这个时候,智叟还是可以站出来,再来说一番话,是不是? 好,那分一下工好不好,我们这样吧,一二两组,探讨一下,上面智叟如果 他应一应,他应该怎么说,他可以怎么说?三四两组,探讨,最后山搬掉了,智 叟如果再跳出来,再叽里呱啦叽里呱啦,永远做一个反对者,他会怎么说?想一 想,独立思考。 学生:(思考约一分钟) 师:(插句)不要忘记,智叟智叟,他智商很高噢,他说的话很有水平的。 师:好,我们讨论一下,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约两分钟。 师:好,请转过来。首先请这边两组的同学,“河曲智叟曰”,你来应对一 下,怎么说比较好,怎样才能说得有针对性,有说服力?谁想发言,举一下手。 好,请那位同学,(递话筒)简单谈一谈,请你来“应”一下。 生:我觉得,首先智叟可能会说,你能保证你的子子孙孙全部都是男的吗? (众人笑) 师:万一不小心生了个…… 生:生了个女儿,然后就断子绝孙了。 (众人大笑) 师:生了女儿嫁人了,怎么办?非常好!这是一个基本前提——不但每一代 都要有小孩,而且必须保证是男的——这太难了吧?(示意)请继续讲,好像还 有话要讲。 生:还有的话,智叟可以认为,移山这是愚公他本人的行为,而他的子孙可 能会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比如说读书、当朝廷大臣之类的。可能有些人不愿意去 参加搬山这么傻的活动。 师:(点头)说得太好了。说不定他的哪一代想移民到美国去了呢,你还要 一定叫他在这里搬山?好像有点困难。所以说,这里他有着双重的要求:第一, 血缘的不断。第二,思想的不变。对吧,只有符合这两个前提,这个工作才可能 继续下去,愚公的观点才得以成立。这边还有同学要补充吗?哦,这边有位同学 要补充(属于三四组的一位同学),你是补充他们的观点? 生:是的
师:太好了。(递话筒) 生:我还认为,他完全可以这么说,引用现代人的,邓小平的话。 师:哦,用邓小平的话来反驳愚公。 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你能完全靠你们家族的力量,搬 掉这座山,如果我还能看见,我就会相信。 师:说得是非常好,但是让我想起两句话,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 已百年身”啊,你们移山事业的成功要等到很多年以后,在这个时候,这两个人 恐怕老早就已经作古了,对吧? 旁边有一位同学,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生:河曲智叟会说,不要忘记地球还在不断地进行造山运动。 (众生笑) 师:喜玛拉雅每年都还在增高几厘米,说得也有道理。 好,那么请这边两组的同学来谈一谈。最后,我们继续刚才这位同学的话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结局出来了,山被搬走了,他们在有生之年就看到 了山被搬走,就看到了这样的坦途。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智叟继续站出来,他还 要再说一番话,他还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可以批判什么,怎样才能讲得又合情 又合理呢?谁来? 怎么老是这么几位同学举手呢?我请一个不太爱说话的。(递话筒)你来! 生:因为当初愚公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 见他是想依靠自己的能力和他的子孙,来搬掉这两座山,而结果是他的行为感动 了天帝,天帝来帮助他完成了这样的愿望。最后实际根本不是由他自己来完成的, 所以说……那个……(沉默,笑) 师:没事,请坐。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归结为一句话一一没错,山是移走 了,但是,是靠你自己的力气的吗?靠别人帮忙的呀,有什么了不起的!是这个 意思吧? 生:(点头) 师:还有没有?喔,那么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同学。那就不把话筒递给你了, 请你站起来,大声地说,好不好? 生:我觉得智叟会说,俗话说,“靠山吃山”,你现在把山移走了,我们靠 什么吃饭呀?
师:太好了。(递话筒) 生:我还认为,他完全可以这么说,引用现代人的,邓小平的话。 师:哦,用邓小平的话来反驳愚公。 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你能完全靠你们家族的力量,搬 掉这座山,如果我还能看见,我就会相信。 师:说得是非常好,但是让我想起两句话,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 已百年身”啊,你们移山事业的成功要等到很多年以后,在这个时候,这两个人 恐怕老早就已经作古了,对吧? 旁边有一位同学,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生:河曲智叟会说,不要忘记地球还在不断地进行造山运动。 (众生笑) 师:喜玛拉雅每年都还在增高几厘米,说得也有道理。 好,那么请这边两组的同学来谈一谈。最后,我们继续刚才这位同学的话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结局出来了,山被搬走了,他们在有生之年就看到 了山被搬走,就看到了这样的坦途。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智叟继续站出来,他还 要再说一番话,他还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可以批判什么,怎样才能讲得又合情 又合理呢?谁来? 怎么老是这么几位同学举手呢?我请一个不太爱说话的。(递话筒)你来! 生:因为当初愚公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 见他是想依靠自己的能力和他的子孙,来搬掉这两座山,而结果是他的行为感动 了天帝,天帝来帮助他完成了这样的愿望。最后实际根本不是由他自己来完成的, 所以说……那个……(沉默,笑) 师:没事,请坐。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归结为一句话——没错,山是移走 了,但是,是靠你自己的力气的吗?靠别人帮忙的呀,有什么了不起的!是这个 意思吧? 生:(点头) 师:还有没有?喔,那么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同学。那就不把话筒递给你了, 请你站起来,大声地说,好不好? 生:我觉得智叟会说,俗话说,“靠山吃山”,你现在把山移走了,我们靠 什么吃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