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1-9 各主要三况汽量、动率和热耗率的保江值 75% 50% 40% 30% 工况 THA THA THA THA 项目 TRL T-MCR VWO THA 高加停 厂用汽 工况 工况 工况 工况 定压 定压 定压 定压 用工况 工况 滑压 滑压 滑压 滑压 54625036870314270249470 再热蒸汽流量(kg/h) 7747407$826084981 746800 7609207t5960 5514103963031455246980 0.00450.00450.00450.0045 排汽压力(0MPa) 0.0118000450.00 0.0045 0.004500045 0.0045000450.00450.0045 4041002459023849189490 排汽流量(kg/h) 564700540570598560534880 57260044940 40879023940248220200310 0 0 0 0 补给水率() 0 0 0 0 0 0 253.4 231.0 220.6 208.2 给水温度(℃)》 276 276 281.2 272.3 176.8 275.8 254.8 233.0 222.6 210.1 4356 3482 3217 2977 给水泵组耗功(kW) 6857 6617 7335 6102 5108 5108 3914 1937 1334 695 静态励磁耗功(kW) 950 1015 1105 960 670 460 388 330 960 960
2 续表 1-9 各主要工况汽量、功率和热耗率的保证值 75% THA 50% THA 40% THA 30% THA 定压 定压 定压 定压 工况 项目 TRL 工况 T-MCR 工况 VWO 工况 THA 工况 滑压 滑压 滑压 滑压 高加停 用工况 厂用汽 工 况 546250 376870 314270 249470 再热蒸汽流量(kg/h) 774740 788260 849810 746800 551410 379630 314550 246980 760920 775960 0.0045 0.0045 0.0045 0.0045 排汽压力(MPa) 0.0118 0.0045 0.0045 0.0045 0.0045 0.0045 0.0045 0.0045 0.0045 0.0045 404100 284590 238490 189490 排汽流量(kg/h) 564700 560570 598560 534880 408790 293940 248220 200310 572600 494940 0 0 0 0 补给水率(%) 3 0 0 0 0 0 0 0 0 0 253.4 231.0 220.6 208.2 给水温度(℃) 276 276 281.2 272.3 254.8 233.0 222.6 210.1 176.8 275.8 4356 3482 3217 2977 给水泵组耗功(kW) 6857 6617 7335 6102 3914 1937 1334 695 5108 5108 静态励磁耗功(kW) 950 1015 1105 960 670 460 388 330 960 960 11
高、中压转子材质 30Cr1Moly 脆性转变温度(FATT)外缘<116℃,内孔<121℃ 低压转子材质 30Cr2Ni4MoV 脆性转变温度(FATT)外缘<13℃,内孔<27℃ 各级叶片材质 高温动叶片 2Cr12NiMoWV,1Cr12Mo 喷嘴组,汽封片,动叶片等 1Cr12Mo 末级,次末级动叶片 末级,次末级静叶片 ZGOCr19Ni9 汽缸螺栓材质 20Cr1Mo1VTiB 25Cr2MoV, 45# 7、行车吊钩至汽轮机中心线的最小距离: 带横担时 10.237m 不带横担时 9.288m 8、转子的转动惯量: 高中压转子 12t·m 低压转子 82.3t·m 9、径向支持轴承和推力轴承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10。 1-10 径向支持由承和推力和承的玉要枝术参救 轴 轴颈尺寸 轴瓦 轴瓦受力 比压 失稳转速 设计袖 对数 直径×宽度 温度 形式 (cm) kgf/cm r/min (C) 衰减率 1中304.8×215.9四瓦可倾 658 16.9不失稳 (90 0.62 2 中355.6×250 四瓦可倾 889 14.4 不失稳 90 0.73 中482.6×405 一瓦可倾 1959 15.2 不失稳 (90 0.65 4 Φ482.6×482 短圆 1351 23.2 >3900 <90 0.52 5 推力轴承 京士伯里943.8 109 <85 10、轴系和轴段临界转速的设计值与试验值见表1-11。 表1-1轴系和段临界速设计值与试路值 一阶临界转速(r/min) 二阶临界转速(r/min) 轴段名称 设计值 试验值 设计值 试验值 轴系 轴段 轴系轴段 轴系 轴段 轴系轴段 高中压转子 1711 1643 1667 4215 4217 低压转子 1632 1615 1580 3831 3768 发电机转子 1313 1257 3463 3450
12 高、中压转子材质 30Cr1Mo1V 脆性转变温度(FATT) 外缘<116℃,内孔<121℃ 低压转子材质 30Cr2Ni4MoV 脆性转变温度(FATT) 外缘<13℃,内孔<27℃ 各级叶片材质 高温动叶片 2Cr12NiMoWV,1Cr12Mo 喷嘴组,汽封片,动叶片等 1Cr12Mo 末级,次末级动叶片 0Cr17Ni4Cu4Nb 末级,次末级静叶片 ZG0Cr19Ni9 汽缸螺栓材质 20Cr1Mo1VTiB, 25Cr2MoV, 45# 7、行车吊钩至汽轮机中心线的最小距离: 带横担时 10.237 m 不带横担时 9.288 m 8、转子的转动惯量: 高中压转子 12 t·m 2 低压转子 82.3 t·m 2 9、径向支持轴承和推力轴承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1-10。 表 1-10 径向支持轴承和推力轴承的主要技术参数 轴 承 号 轴颈尺寸 直径×宽度 (mm). 轴 瓦 形 式 轴瓦受力 面 积 (cm 2) 比 压 kgf/cm2 失稳转速 r/min 设计轴 瓦温度 (℃) 对 数 衰减率 1 φ304.8×215.9 四瓦可倾 658 16.9 不失稳 <90 0.62 2 φ355.6×250 四瓦可倾 889 14.4 不失稳 <90 0.73 3 φ482.6×405 二瓦可倾 1959 15.2 不失稳 <90 0.65 4 φ482.6×482 短 圆 1351 23.2 >3900 <90 0.52 5 推力轴承 京士伯里 943.8 10.9 <85 10、轴系和轴段临界转速的设计值与试验值见表 1-11。 表 1-11 轴系和轴段临界转速设计值与试验值 一阶临界转速(r/min) 二阶临界转速(r/min) 轴 段 名 称 设计值 试验值 设计值 试验值 轴系 轴段 轴系 轴段 轴系 轴段 轴系 轴段 高中压转子 1711 1643 1667 4215 4217 低压转子 1632 1615 1580 3831 3768 发电机转子 1313 1257 3463 3450
11、轴系各阶扭振频率设计值见表1-12, 表1-12抽系扭振频率值 阶次123456789 频率 (HZ) 21.626.537.188.592.4143.1164.$172.7175.2 12、转子轴颈振动双振幅值见表1-13。 表1-13转子轴颈藤动双振悟值(以m) 第一临界转速双振幅 额定转速时双振幅值 轴承 最大值 正常 报警 跳闸 <120 <76 127 254 <120 <76 127 254 3 <120 76 127 254 <120 6 127 254 <120 <76 127 254 6 <120 <76 127 254 第三节 热力系统简介 哈汽N300一16.7/537/537型汽轮机是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凝汽式机组,主要热力系统 采用单元制,即一机对一炉的连接方式。这种单元制连接方式的主要优点是:系统简单, 便于机、炉集中控制,管道最短,管道附件最少,投资最省,同时管道的压力损失及散热 最小,检修工作量也小,系统本身的事故可能性也最小。该系统的不足之处为:相邻单元 之间不能切换运行,单元中任何一个主要设备发生故障,整个单元都要被迫停止运行,运 行灵活性差。 本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如图1-2所示。蒸汽系统采用了一次中间再热,主蒸汽和再热 蒸汽管道都为双管。热力系统中还设置了简易旁路。 全机共有8段非调整抽汽,从汽轮机的高压缸9、13级,中压缸5、9级,低压缸反 向2级,正向4级,正反向5级,正反向6级后抽出,分别送至(按压力高低排列)三个 高压加热器、除氧器和四个低压加热器中去加热给水和凝结水。三台高压加热器均设置了 内置式疏水冷却段。三台高压加热器的疏水逐级自流,最后进入除氧器:四台低压加热器 的疏水亦逐级自流,最后进入凝汽器热水井。 考虑到厂用蒸汽的需要,机组允许供给的厂用蒸汽量,除四段抽汽为50t/h外,还有 五段抽汽35t/h。 13
13 11、轴系各阶扭振频率设计值见表 1-12。 表 1-12 轴系扭振频率值 阶 次 1 2 3 4 5 6 7 8 9 频 率 (HZ) 21.6 26.5 37.1 88.5 92.4 143.1 164.8 172.7 175.2 12、转子轴颈振动双振幅值见表 1-13。 表 1-13 转子轴颈振动双振幅值(μm) 额定转速时双振幅值 轴承 第一临界转速双振幅 最大值 正常 报警 跳闸 1 <120 <76 127 254 2 <120 <76 127 254 3 <120 <76 127 254 4 <120 <76 127 254 5 <120 <76 127 254 6 <120 <76 127 254 第三节 热力系统简介 哈汽 N300—16.7/537/537型汽轮机是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凝汽式机组。主要热力系统 采用单元制,即一机对一炉的连接方式。这种单元制连接方式的主要优点是:系统简单, 便于机、炉集中控制,管道最短,管道附件最少,投资最省,同时管道的压力损失及散热 最小,检修工作量也小,系统本身的事故可能性也最小。该系统的不足之处为:相邻单元 之间不能切换运行,单元中任何一个主要设备发生故障,整个单元都要被迫停止运行,运 行灵活性差。 本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如图 1-2 所示。蒸汽系统采用了一次中间再热,主蒸汽和再热 蒸汽管道都为双管。热力系统中还设置了简易旁路。 全机共有 8 段非调整抽汽,从汽轮机的高压缸 9、13 级,中压缸 5、9 级,低压缸反 向 2 级,正向 4 级,正反向 5 级,正反向 6 级后抽出,分别送至(按压力高低排列)三个 高压加热器、除氧器和四个低压加热器中去加热给水和凝结水。三台高压加热器均设置了 内置式疏水冷却段。三台高压加热器的疏水逐级自流,最后进入除氧器;四台低压加热器 的疏水亦逐级自流,最后进入凝汽器热水井。 考虑到厂用蒸汽的需要,机组允许供给的厂用蒸汽量,除四段抽汽为 50t/h 外,还有 五段抽汽 35t/h
本机组采用单壳体、双流程、单背压、表面式的凝汽器。冷却水双进双出,总有效传 热面积为16000m。可以半边带负荷运行,半边停运清洗。半边停运时可带75%的额定负 荷。凝汽器刚性座落在基础上,它与低压缸排汽口之间由波纹膨胀节弹性连接。在凝汽器 喉部布置有7、8号共壳体的卧式低压加热器。 机组在热耗验收工况下各抽汽点参数见表1-14。 来自汽轮机凝汽器热水井中的主要凝结水,经凝结水泵后进入单元除盐装置,再经轴 封加热器、8号低压加热器、7号低压加热器、6号低压加热器和5号低压加热器进入除氧 器。除氧器水籍中的给水先经过增压泵升压,再用给水泵顺序送至3号高压加热器、2号 高压加热器、1号高压加热器后进入锅炉省煤器。 主给水泵的转速是可变的。本机组配备了2台5O%BMCR容量的汽动给水泵和1台 5O%BMCR容量的电动调速给水泵。 本机组采用开式冷却方式,循环冷却水采自东江,正常冷却水温度为15℃,最高冷却 水温度为25℃。 表1-14 机组额定工况下各抽汽点参敖 抽汽 流量 压力 温度 允许的最大流量 段数 kg/h MPa(a) ℃ kg/h 第一级(至1高加) 64110 5.795 381 82740 第二级(至#2高加) 70420 3.555 316.7 90668 第三级(至3高加) 30260 1.655 434.6 38310 第四级(至除氧器) 36180 0.8379 338.4 45297 第四级(至厂用汽) 50000 0.8032 328.6 50000 第四级侄给水泵汽轮机) 31060 0.8379 338.4 39290 第五级(至#5低加) 37070 0.3546 235.2 44573 第五级(至厂用汽) 35000 0.3018 215.2 35000 第六级(至#6低加) 22530 0.1307 134.5 28200 第七级(至#7低加) 24870 0.06047 87.5 29852 第八级(至8低加) 31400 0.02498 65 40142
14 本机组采用单壳体、双流程、单背压、表面式的凝汽器。冷却水双进双出,总有效传 热面积为 16000 m2。可以半边带负荷运行,半边停运清洗。半边停运时可带 75%的额定负 荷。凝汽器刚性座落在基础上,它与低压缸排汽口之间由波纹膨胀节弹性连接。在凝汽器 喉部布置有 7、8 号共壳体的卧式低压加热器。 机组在热耗验收工况下各抽汽点参数见表 1-14。 来自汽轮机凝汽器热水井中的主要凝结水,经凝结水泵后进入单元除盐装置,再经轴 封加热器、8 号低压加热器、7 号低压加热器、6 号低压加热器和 5 号低压加热器进入除氧 器。除氧器水籍中的给水先经过增压泵升压,再用给水泵顺序送至 3 号高压加热器、2 号 高压加热器、1 号高压加热器后进入锅炉省煤器。 主给水泵的转速是可变的。本机组配备了 2 台 50%BMCR 容量的汽动给水泵和 1 台 50%BMCR 容量的电动调速给水泵。 本机组采用开式冷却方式,循环冷却水采自东江,正常冷却水温度为 15℃,最高冷却 水温度为 25℃。 表 1-14 机组额定工况下各抽汽点参数 抽 汽 段 数 流量 kg/h 压力 MPa(a) 温度 ℃ 允许的最大流量 kg/h 第一级(至#1 高加) 64110 5.795 381 82740 第二级(至#2 高加) 70420 3.555 316.7 90668 第三级(至#3 高加) 30260 1.655 434.6 38310 第四级(至除氧器) 36180 0.8379 338.4 45297 第四级(至厂用汽) 50000 0.8032 328.6 50000 第四级(至给水泵汽轮机) 31060 0.8379 338.4 39290 第五级(至#5 低加) 37070 0.3546 235.2 44573 第五级(至厂用汽) 35000 0.3018 215.2 35000 第六级(至#6 低加) 22530 0.1307 134.5 28200 第七级(至#7 低加) 24870 0.06047 87.5 29852 第八级(至#8 低加) 31400 0.02498 65 40142
整汽 压 园1-2原时性热力系统
3 图 1-2 原则性热力系统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