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2014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 同时建立健全了两个工作站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推进我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学 校教育、企业实践、研究生个人成长新机制,更好的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 3、格尽职守、认真完成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各项工作 2013级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情况:2013年报考我校工程硕士报考总人数1837人,MBA148 人,MPA192人,学校根据教育指导委员会为加强自律,确保质量而制定的有关录取政策和建议分数 线,确定总成绩百分比30%为录取线。2013年工程硕士录取968人,MBA录取40人,MPA录取63人, 总计1071人。录取规模再次创新高。 2014级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情况:2014年我校工程硕士、MBA、MPA招生均采取网上报名 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2014年7月完成我校报考点的现场确认工作,我校报考点参加确认的考 生,工程硕士483人,MBA99人,MPA64人,共计646人。生源情况较好,大部分考生来自地矿企业, 初步统计有安徽地勘系统、福建地勘系统、广东地勘工程公司、甘肃地勘院、江西地勘系统、贵州 地勘局、广东核工业、海南地质调查院、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黑龙江地调院、黑龙江水文 地质工程勘察院、浙江地矿系统、河北、湖北、内蒙、四川、湖南等地勘单位,金坛城市建设开发 总公司、中石油、中海油等大型企业单位。 为保证学生报考信息的准确,2014年下半年,研究生院利用教育部学历认证信息网,对全国报 考我校且总成绩百分位达到30%及以上考生,共计958人进行了网上学历认证,其中工程硕士852 人,BA49人,MPA57人,从根本上排除学历造假的考生。 面对国家对在职招生指标限额的新形势,工程硕士和MPA都面临复试淘汰的问题,出台了《中 国地质大学(武汉)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录取办法》,会同财务处统一在职专业学位研究 生学费收取标准,制定出适应形势发展的招生录取复试方案。公平公开公正的进行招生录取工作成 为工作的重点。以完成在职招生改革的顺利过渡,加快专业学位发展,促进专业学位教育培养质量 不断提高,提高专业学位的社会认可度。 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文件精神认真组织2014年各工程领域专业课命题、阅卷、考试和面试 工作。2014年面试小组由工程领域专家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并做到每人一份面试记录表,由面试 小组给出评语和评分,以保证面试的规范性和真实性。复试工作在12月下旬布置。 根据学院、任课教师、学生的需求对新的研究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修改和完善,进一步实 现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和成绩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人性化,精简化。每学期开始两周内,组织 各学院上报《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单独开课汇总表》,实现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上课管理的 规范化。通过管理系统下半年共审核学院单独开课67门次,成绩审核2732人次。 办学合同管理是我校实施专业学位教育办学规范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手段。2014年,进一步 规范了合同文本、办理流程和办理时间,杜绝社会中介等学校禁止的机构参与办学,进一步规范了 各学院的办学行为。全年共审核、办理培养协议书985份。2014年在职专业学位学费累计到账 1531,3832(一千五百三十多万) 4、做好地质工程领域协作组秘书处日常工作 完成《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的制定工作。 积极组织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点课题的申报工作。确定申报选题为《开展相关产业 行业对未来十年工程专业学位的知识、能力、素养要求,及人才需求规模预测的调查与研究》的课 题研究。2014年11月该课题获批
第一部分 2014 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 5 同时建立健全了两个工作站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推进我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学 校教育、企业实践、研究生个人成长新机制,更好的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 3、恪尽职守、认真完成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各项工作 2013 级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情况:2013 年报考我校工程硕士报考总人数 1837 人,MBA148 人,MPA192 人,学校根据教育指导委员会为加强自律,确保质量而制定的有关录取政策和建议分数 线,确定总成绩百分比 30%为录取线。2013 年工程硕士录取 968 人,MBA 录取 40 人,MPA 录取 63 人, 总计 1071 人。录取规模再次创新高。 2014 级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情况:2014 年我校工程硕士、MBA、MPA 招生均采取网上报名 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2014 年 7 月完成我校报考点的现场确认工作,我校报考点参加确认的考 生,工程硕士 483 人,MBA99 人,MPA64 人,共计 646 人。生源情况较好,大部分考生来自地矿企业, 初步统计有安徽地勘系统、福建地勘系统、广东地勘工程公司、甘肃地勘院、江西地勘系统、贵州 地勘局、广东核工业、海南地质调查院、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黑龙江地调院、黑龙江水文 地质工程勘察院、浙江地矿系统、河北、湖北、内蒙、四川、湖南等地勘单位,金坛城市建设开发 总公司、中石油、中海油等大型企业单位。 为保证学生报考信息的准确,2014 年下半年,研究生院利用教育部学历认证信息网,对全国报 考我校且总成绩百分位达到 30%及以上考生,共计 958 人进行了网上学历认证,其中工程硕士 852 人,MBA49 人,MPA57 人,从根本上排除学历造假的考生。 面对国家对在职招生指标限额的新形势,工程硕士和 MPA 都面临复试淘汰的问题,出台了《中 国地质大学(武汉)2014 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录取办法》,会同财务处统一在职专业学位研究 生学费收取标准,制定出适应形势发展的招生录取复试方案。公平公开公正的进行招生录取工作成 为工作的重点。以完成在职招生改革的顺利过渡,加快专业学位发展,促进专业学位教育培养质量 不断提高,提高专业学位的社会认可度。 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文件精神认真组织 2014 年各工程领域专业课命题、阅卷、考试和面试 工作。2014 年面试小组由工程领域专家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并做到每人一份面试记录表,由面试 小组给出评语和评分,以保证面试的规范性和真实性。复试工作在 12 月下旬布置。 根据学院、任课教师、学生的需求对新的研究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修改和完善,进一步实 现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和成绩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人性化,精简化。每学期开始两周内,组织 各学院上报《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单独开课汇总表》,实现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上课管理的 规范化。通过管理系统下半年共审核学院单独开课 67 门次,成绩审核 2732 人次。 办学合同管理是我校实施专业学位教育办学规范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手段。2014 年,进一步 规范了合同文本、办理流程和办理时间,杜绝社会中介等学校禁止的机构参与办学,进一步规范了 各学院的办学行为。全年共审核、办理培养协议书 985 份。2014 年在职专业学位学费累计到账 1531,3832(一千五百三十多万)。 4、做好地质工程领域协作组秘书处日常工作 完成《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的制定工作。 积极组织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点课题的申报工作。确定申报选题为《开展相关产业 行业对未来十年工程专业学位的知识、能力、素养要求,及人才需求规模预测的调查与研究》的课 题研究。2014 年 11 月该课题获批
第一部分2014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 成功召开第十二届全国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本次会议由长安大学承办,全 国34个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的有关领导及专家共98人出席了会议。 (五)、综合管理工作 1、继续开展调研,深化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 围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继续组织好校内外的调研与交流学习工作。交流的高校有: 厦门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 子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11所。 组织两次分别面向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工作人员以及研究生导师的研究生教育调研和政策解读 报告会,进行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宣讲和交流。 2、加强行政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流程 2014年继续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根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办 法(修订版)》和《党政职能部门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以及研究生院党风廉政建设 小组成员责任分工的具体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牢记节俭原则,提倡绿色办公,不 搞铺张浪费。在财经管理等方面,严格按照《研究生院关于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办法》的 规定,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坚持院务公开,完善会议纪要制度,坚持重要会议有记录、有档案, 严格遵守各项规定。 坚持研究生秘书每周例会制度,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及时传达给学院。做好 新生入学的研究生秘书的培训工作,保证注册报到的新生能顺利开展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生活。通 过多种通讯方式与各学院研究生秘书交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经验,促进我校研究生教育管 理工作的精细化,定期组织研究生秘书的业务培训,提高我校研究生秘书的业务能力。 编印了《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年鉴》,梳理了校院各级培养单位的工作进展 及重大事项,系统、全面的反映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全年业绩。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我校 研究生教育的对外影响力,扩大对外联系。 根据培养机制改革方案,研究生答辩经费按照硕士生800元/人、博士生1800元/人标准划拨, 博士生学位论文送外评审按人均1000元/人划拨。年度划拨2012级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答辩经 费1909600元。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档案管理工作是记录保存各项工作和资料的重要程序, 我院一直根据我校档案馆的要求及时对各种归档资料进行整理、立卷、装订、提交。具体包括:研 究生院的各类文件:研究生招生录取名册;学位授予信息;学籍异动信息等等,保证了各项资料的 真实性、可查性。 3、完成研究生日常学籍管理工作 学籍管理工作包括新生入学注册、在校生学年注册、休学、复学、退学、个人身份信息异动等 多项内容。本年度共完成毕业研究生学历注册、2014级新生学籍注册、在校研究生学年注册等学籍 管理工作,累计1万余人次:完成40余人次的研究生休学、复学、退学、个人身份信息变更等学籍 异动管理工作。 毕业研究生电子图像是研究生网上学位信息验证的重要依据,因此,做好该项工作对于广大毕 业研究生而言十分重要。我院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做好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即时电子注 册的通知》(教学司〔2011)6号)规定,组织完成2015年毕业研究生电子摄像采集的组织工作, b
第一部分 2014 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 6 成功召开第十二届全国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本次会议由长安大学承办,全 国 34 个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的有关领导及专家共 98 人出席了会议。 (五)、综合管理工作 1、继续开展调研,深化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 围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继续组织好校内外的调研与交流学习工作。交流的高校有: 厦门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 子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 11 所。 组织两次分别面向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工作人员以及研究生导师的研究生教育调研和政策解读 报告会,进行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宣讲和交流。 2、加强行政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流程 2014 年继续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根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办 法(修订版)》和《党政职能部门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以及研究生院党风廉政建设 小组成员责任分工的具体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牢记节俭原则,提倡绿色办公,不 搞铺张浪费。在财经管理等方面,严格按照《研究生院关于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办法》的 规定,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坚持院务公开,完善会议纪要制度,坚持重要会议有记录、有档案, 严格遵守各项规定。 坚持研究生秘书每周例会制度,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及时传达给学院。做好 新生入学的研究生秘书的培训工作,保证注册报到的新生能顺利开展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生活。通 过多种通讯方式与各学院研究生秘书交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经验,促进我校研究生教育管 理工作的精细化,定期组织研究生秘书的业务培训,提高我校研究生秘书的业务能力。 编印了《中国地质大学 2013 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年鉴》,梳理了校院各级培养单位的工作进展 及重大事项,系统、全面的反映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全年业绩。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我校 研究生教育的对外影响力,扩大对外联系。 根据培养机制改革方案,研究生答辩经费按照硕士生 800 元/人、博士生 1800 元/人标准划拨, 博士生学位论文送外评审按人均 1000 元/人划拨。年度划拨 2012 级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答辩经 费 1909600 元。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档案管理工作是记录保存各项工作和资料的重要程序, 我院一直根据我校档案馆的要求及时对各种归档资料进行整理、立卷、装订、提交。具体包括:研 究生院的各类文件;研究生招生录取名册;学位授予信息;学籍异动信息等等,保证了各项资料的 真实性、可查性。 3、完成研究生日常学籍管理工作 学籍管理工作包括新生入学注册、在校生学年注册、休学、复学、退学、个人身份信息异动等 多项内容。本年度共完成毕业研究生学历注册、2014 级新生学籍注册、在校研究生学年注册等学籍 管理工作,累计 1 万余人次;完成 40 余人次的研究生休学、复学、退学、个人身份信息变更等学籍 异动管理工作。 毕业研究生电子图像是研究生网上学位信息验证的重要依据,因此,做好该项工作对于广大毕 业研究生而言十分重要。我院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做好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即时电子注 册的通知》(教学司〔2011〕6 号)规定,组织完成 2015 年毕业研究生电子摄像采集的组织工作
第一部分2014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 顺利为1745名研究生进行了相片采集。 完成报表统计工作。根据教育部的统一安排,对研究生的毕业人数、学籍异动和其他有关数据 进行统计,完成了《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分学科、分专业人数统计表》、《在校学生来源统 计表》、《在校学生年龄统计表》等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研究生教育收入预算表、2014年收费项 目及标准、行政事业经费预算表等的统计报送工作
第一部分 2014 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 7 顺利为 1745 名研究生进行了相片采集。 完成报表统计工作。根据教育部的统一安排,对研究生的毕业人数、学籍异动和其他有关数据 进行统计,完成了《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分学科、分专业人数统计表》、《在校学生来源统 计表》、《在校学生年龄统计表》等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研究生教育收入预算表、2014 年收费项 目及标准、行政事业经费预算表等的统计报送工作
第二部分2014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大事记
第二部分 2014 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大事记
第二部分2014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大事记 2014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大事记 一月 2日,报送2013年度工作成效、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工作要点。 3日,召开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务工作培训会议,唐辉明副校长出席并讲话,常务副 院长杜远生主持会议。 4日一5日,进行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共112个考场,3351人。 5日,布置各部门、各学院提交2014年度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和大事记。 6日,收到湖北省学位办文件《关于做好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位授予信息报送工作的 通知》(鄂学位办[2014]1号),文件明确了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2月29日期间授予的所有博 士、硕士学位信息上报的内容与方式及时间等要求。 8日,发布《关于公布我校2014年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名单的通知》, 贺跃等46名申请人通过本次评审,被确定为我校2014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同日,发布《关于申报2014年博士生导师短期出国交流项目的通知》, 文件明确了今后将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审核录取”的方式进行选拔。 9日,发布《关于2014年“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资助计划”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申报工 作的通知》,全面启动了学校资助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申报工作。 10日,赴厦门大学调研,学习有关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15日,发布《关于做好2014年上半年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的通知》(中地大(汉) 研字[2014]5号)。 21日,学校召开2014年寒假留校研究生新春座谈会,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唐辉明教授、研 工部各位老师与6名寒假留校学生代表欢聚一堂,恭贺新春。 二月 发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截至2013年12月31日, 2013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5.64%(含升学、出国等)。 18日,发布《2014年上半年(春季)研究生课表及公共英语选课说明》,对2014年春季研究生 选课相关工作进行布置并作详细说明。 18日,收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 别动态调整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学位[2014]1号)文件。 18日,开通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查询。 19日,发布《关于我校研究生申请2014年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的通知》。 19日,向相关培养单位下发《关于上报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的通知》。 19日,下发《中国地质大学关于2014级非全日制专业学位跟读生报名工作的通知》(中地大(汉) 研字[2014]7号),以规范非全日制专业学位跟读生的管理工作。 20日,发布《关于2012级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通知》,就2012级硕士研究生 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工作布置方案。 9
第二部分 2014 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大事记 9 2014 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大事记 一月 2 日,报送 2013 年度工作成效、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工作要点。 3 日,召开 2014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务工作培训会议,唐辉明副校长出席并讲话,常务副 院长杜远生主持会议。 4 日—5 日,进行 2014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共 112 个考场,3351 人。 5 日,布置各部门、各学院提交 2014 年度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和大事记。 6 日,收到湖北省学位办文件《关于做好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位授予信息报送工作的 通知》(鄂学位办[2014]1 号),文件明确了 2013 年 9 月 1 日至 2014 年 2 月 29 日期间授予的所有博 士、硕士学位信息上报的内容与方式及时间等要求。 8 日,发布《关于公布我校 2014 年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名单的通知》, 贺跃等 46 名申请人通过本次评审,被确定为我校 2014 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同日,发布《关于申报 2014 年博士生导师短期出国交流项目的通知》, 文件明确了今后将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审核录取”的方式进行选拔。 9 日,发布《关于 2014 年“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资助计划”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申报工 作的通知》,全面启动了学校资助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申报工作。 10 日,赴厦门大学调研,学习有关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15 日,发布《关于做好 2014 年上半年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的通知》(中地大(汉) 研字[2014]5 号)。 21 日,学校召开 2014 年寒假留校研究生新春座谈会,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唐辉明教授、研 工部各位老师与 6 名寒假留校学生代表欢聚一堂,恭贺新春。 二月 发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 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截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 2013 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 95.64%(含升学、出国等)。 18 日,发布《2014 年上半年(春季)研究生课表及公共英语选课说明》,对 2014 年春季研究生 选课相关工作进行布置并作详细说明。 18 日,收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 别动态调整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学位[2014]1 号)文件。 18 日,开通 2014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查询。 19 日,发布《关于我校研究生申请 2014 年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的通知》。 19 日,向相关培养单位下发《关于上报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的通知》。 19 日,下发《中国地质大学关于 2014 级非全日制专业学位跟读生报名工作的通知》(中地大(汉) 研字[2014]7 号),以规范非全日制专业学位跟读生的管理工作。 20 日,发布《关于 2012 级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通知》,就 2012 级硕士研究生 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工作布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