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25 X25是CCIT于1976年给出的建议书。是网络与网络 外部的数据终端设备DTE的接口标准。 X25自底向上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分组层构成。 X25的物理层直接采用CCIT的X21建议作为接口标准。 .25在数据链路层使用了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的子 集:平衡型链路接入规程LAPB。 X25的分组层在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端接设备 DCE之间建立逻辑信道。X,25支持呼叫虚电路和永久虚电路 即m 高层协议 高层 分组层 多逻每信導 分组层 「分组层 多重逻辑信道高层 数据链路层4AE接几 分组层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L△EE接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x接口-物理层 物理层 X21接口 物理层 X25接口 X.25分组交换网 X25接口 DTE DCE lDCE DTE 虚电路 图26X25接口与虚电路
1.X.25 ◼ X.25是CCITT于1976年给出的建议书。是网络与网络 外部的数据终端设备DTE的接口标准。 ◼ X.25自底向上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分组层构成。 ◼ X.25的物理层直接采用CCITT的X.21建议作为接口标准。 ◼ X.25在数据链路层使用了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的子 集:平衡型链路接入规程LAPB。 ◼ X.25的分组层在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端接设备 DCE之间建立逻辑信道。X.25支持呼叫虚电路和永久虚电路。 X.25 分组交换网 DTE DCE DCE DTE 图 2-6 X.25 接口与虚电路 虚电路 X.25 接 口 X.25 接 口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分组层 高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分组层 高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分组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分组层 高层协议 X.21 接 口 LAPB 接 口 多重逻辑信道 X.21 接 口 LAPB 接 口 多重逻辑信道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分组层 高层
帧中继FR 帧中继是在X25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通信线 路的逐步数字化和光纤化,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大 大降低。为了降低信息的传输延迟,帧中继技术简 化了中间结点在数据链路层对数据帧的差错处理, 并省略了分组层的处理。帧中继的交换结点一旦识 别出目的地址就立刻进行帧的转发。如果检测出差 错,则将该帧丢弃。错误由两端高层协议进行恢复。 源站 目的站 源站 目的站 〓〓〓==〓〓〓=〓 结点处理时间 结点处理时间 mmmmt (a)X,25的传输延迟 (b)帧中继的传输延迟 图2-7X.25与帧中继传输延迟的比较
2.帧中继FR ◼ 帧中继是在X.25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通信线 路的逐步数字化和光纤化,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大 大降低。为了降低信息的传输延迟,帧中继技术简 化了中间结点在数据链路层对数据帧的差错处理, 并省略了分组层的处理。帧中继的交换结点一旦识 别出目的地址就立刻进行帧的转发。如果检测出差 错,则将该帧丢弃。错误由两端高层协议进行恢复。 源站 目的站 源站 目的站 结点处理时间 结点处理时间 图 2-7 X.25 与帧中继传输延迟的比较 (a) X.25 的传输延迟 (b) 帧中继的传输延迟
3.异步传输模式ATM 异步传输模式是一种信元中继协议,采用面 向连接的连网技术,ATM结合了电路交换的 实时性和分组交换的灵活性 ATM的传输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光纤甚至可 以是无线信道,ATM交换机之间的连接通常 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ATM既可以构成局 域网,也可以构成城域网或广域网。ATM网 络的底层使用称为信元(ce)的分组。 ATM信元的特点是:长度较短,并且大小固 定。每个ATM信元长度为53字节。信元包 含5个字节的首部和48字节的数据
3.异步传输模式ATM ◼ 异步传输模式是一种信元中继协议,采用面 向连接的连网技术,ATM结合了电路交换的 实时性和分组交换的灵活性。 ◼ ATM的传输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光纤甚至可 以是无线信道,ATM交换机之间的连接通常 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ATM既可以构成局 域网,也可以构成城域网或广域网。ATM网 络的底层使用称为信元(cell)的分组。 ATM信元的特点是:长度较短,并且大小固 定。每个ATM信元长度为 53字节。信元包 含5个字节的首部和48字节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