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多种网络体系结构。针对 这一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著名的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ISO/OSIRM OSI采用了如图2-4所示的七层参考模型 设备A 设备B 端到端协议 应用层 应用层 表示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会话层 传输层 传输层 网络层 网络层 网络层 网络层 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物理层 物理层 物理层 中间结点 中间结点 图2-4O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多种网络体系结构。针对 这一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著名的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ISO/OSI-RM。 ◼ OSI采用了如图2-4所示的七层参考模型。 … 图 2-4 ISO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中间结点 中间结点 …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设备 A 设备 B 端到端协议 7 6 5 4 3 2 1
214局域网技术 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促进了局域网的形 成。局域网的特点是:网络覆盖范围较小; 数据传输速率较高;误码率低;一般为一个 单位所独有。 以太网是当前占主导地位的分组交换局域网 技术,是由 Xerox公司的 Palo alto研究中心在 20世纪70年代早期发明的。 Xerox公司, Intel 公司和DEC公司于1978年将以太网进行了标 准化。IEEE802组织用IEEE8023发布了 个与这个标准兼容的标准版本
2.1.4 局域网技术 ◼ 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促进了局域网的形 成。局域网的特点是:网络覆盖范围较小; 数据传输速率较高;误码率低;一般为一个 单位所独有。 ◼ 以太网是当前占主导地位的分组交换局域网 技术,是由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在 20世纪70年代早期发明的。Xerox公司,Intel 公司和DEC公司于1978年将以太网进行了标 准化。IEEE 802组织用IEEE 802.3发布了一 个与这个标准兼容的标准版本
以太网最初的设计采用总线结构,用同轴电 缆作为传输介质。每根以太网电缆直径约为 05英寸,长度约为500米。以太网的传输介 质经历了由粗同轴电缆到细同轴电缆,再到 双绞线( Twisted pair)的发展过程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时,计算机的能力迅 速增强,10Mbps的以太网就难以继续胜任主 干的角色了。 快速以太网(100Base-T) 10/100以太网 千兆(吉比特)以太网 数据帧的格式都是一样的
◼ 以太网最初的设计采用总线结构,用同轴电 缆作为传输介质。每根以太网电缆直径约为 0.5英寸,长度约为500米。以太网的传输介 质经历了由粗同轴电缆到细同轴电缆,再到 双绞线 (Twisted pair) 的发展过程。 ◼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时,计算机的能力迅 速增强,10Mbps的以太网就难以继续胜任主 干的角色了。 ◼ 快速以太网(100Base-T) ◼ 10/100以太网 ◼ 千兆(吉比特)以太网 数据帧的格式都是一样的
以太网为每个硬件网络接口指定一个惟一的48位二 进制数作为以太网地址,该地址又称为硬件地址、 物理地址、MAC地址或第二层地址。 保证以太网地址全球惟一的方法是由IEEE负责分配 48位地址中的前24位,生产以太网网卡和设备的 商向IEE购买三字节的号码,作为厂商的地址块, 地址的后三个字节再由厂商进行分配。 以太网目的地址可以有三种形式:单播地址、广播 地址和组播地址。 以太网帧大小不小于64字节,不大于1518字节 字节 6 46-1500 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 数据 CRC 6 46-1500 目的地址源地址|0x0800 IP数据报 CRC 6 6 28 目的地址源地址0x0806ARP请求应答 PAD CRC 图2-5以太网帧格式
◼ 以太网为每个硬件网络接口指定一个惟一的48位二 进制数作为以太网地址,该地址又称为硬件地址、 物理地址、MAC地址或第二层地址。 ◼ 保证以太网地址全球惟一的方法是由IEEE负责分配 48位地址中的前24位,生产以太网网卡和设备的厂 商向IEEE购买三字节的号码,作为厂商的地址块, 地址的后三个字节再由厂商进行分配。 ◼ 以太网目的地址可以有三种形式:单播地址、广播 地址和组播地址。 ◼ 以太网帧大小不小于64字节,不大于1518字节。 目的地址 源地址 类型 数 据 CRC 0x0806 ARP 请 求/应答 PAD 字节 6 6 2 46~1500 4 2 28 18 图 2-5 以太网帧格式 CRC 4 目的地址 源地址 0x0800 CRC 6 6 2 46~1500 4 IP 数据报 目的地址 源地址 6 6
215广域网技术 作为第一个广域网, ARPANET在研究网络寻 址和路由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ARPANET是分组交换的实验床。 连接 ARPANET的设备是称为分组交换结点 PSN的小型机,最初PSN采用1822协议在 ARPANET上传输数据,但1822协议未能得到 厂商的支持,因此PSN后来采用了X,25标准。 ARPANET的寻址采用了层次化的地址结构, 地址的一部分二进制位用于表示目的PSN,而 另一部分二进制位用于表示与PSN相连的目的 主机的端口
2.1.5 广域网技术 ◼ 作为第一个广域网,ARPANET在研究网络寻 址和路由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ARPANET是分组交换的实验床。 ◼ 连接ARPANET的设备是称为分组交换结点 PSN的小型机,最初PSN采用1822协议在 ARPANET上传输数据,但1822协议未能得到 厂商的支持,因此PSN后来采用了X.25标准。 ◼ ARPANET的寻址采用了层次化的地址结构, 地址的一部分二进制位用于表示目的PSN,而 另一部分二进制位用于表示与PSN相连的目的 主机的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