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地表水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 D.当地的气象资料 E地表水的污染来源 21,在对建设项目所在地进行环境现状调查时,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理位置的描述应包括 )。 A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 B.行政区位置 C交通位置 D.建设项目所处的平面图 E地区经济区位 22.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的方法主要有( A数学模型法 B物理模型法 C类比调查法 D专业判断法 25.确定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和内容取决于( A评价等级 B项目大小 C工程特性 D环境特性 E所在地环保要求 26.以下可以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判断依据的有( A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B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 C当地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D项目的性质 E项目投资、产值 27.等标排放量P在大气坏境影响工作等级判断中是主要依据之一,在其计算中需参照的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Coi一般选用的是GB3095中( )级标准的一次采样浓度允许 值。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8,对一个平原地区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选取了两种主要污染物计算其等标排放量P 分别为6.0x10°m3h和5.3x103mh,若据此判断,该项目应进行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级别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9.对于某二级评价项目,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应在以下哪个范围( )。 A16-20km B 6-10km C12-16km D.10-14km 30.以下属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的是( ) A.评价项目的级别 B评价区内有关区域的地形、地理特征 C.评价区边界外有关区域的地形、地理特征
D.区域内是否有环境保护敏感区 E评价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31.在一个沿海城市城区的某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计算其主要污染物的等标 排放量Pi为5.0x10mh,则一般情况下,该项目评价范围的边长不应小于( )。 A16-20km B10-14km C 6-10km D 4-6km 34.对于一个平原地区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确定其工作等级为二级,则其评价范围 的边长一般不应小于( )。 A.20km B.16km C 14km D 10km 35.对于某二级改建评价项目,其大气污染源调查对象应包括( A.该项目新污染源 B.评价区内工业污染源 C.评价区内民用污染源D,项目原有污染源 36.开展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首先要对所在地区大气污染源现状进行调查,下列对大气 污染源调查中污染因子筛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污染源调查中应根据项目特点和当地大气污染状况对污染因子进行筛选 B主要污染因子的主要判断依据是等标排放量 C如果条件允许,污染源调查中的污染因子数目可尽量多些 D污染因子的筛选还应考虑评价区内已经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E以上都正确 37.某拟建项目所在地的大气污染类型比较复杂,现在要对其现状污染源进行调查,其污 染因子数一般不宜多于()个。 A2B3 C5 D10 38.在对污染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时,筛选污染因子时需考虑的因素是( )。 A评价项目污染特征 B当地大气污染现状 C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D污染物排放的地方标准 E污染治理工艺 40.下列属于一级项目的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内容是( A.工程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 B.有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C.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D.毒性较大污染物的非正常排放量 E.污染物排放方式统计 41.对改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按()计算最终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