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类标准;B、Ⅱ类标准;C、ⅢI类标准; D、IV类标准E、V类标准 59、《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白天Ⅱ类标准值是(C) A、50dB(A):B、55dB(A):C、60dB(A);D、65dB(A) 60、影响地面水环境质量的污染物按排放方式分为(D) A、持久性污染物B、非持久性污染物 C、水体酸碱度和热效应D、点源和面源 61、大气二级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不应小于(B) A、16-20km;B、10-14km;C、4-6km;D、6-10km 62、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是(B) A、污染物的自身特性;B、水体的自净特性: C、水体的水质指标:D、水体的污染特性 3、对于二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监测点通常不应少于(D) A、5个;B、10个:C、3个;D、6个 64、某企业日耗新鲜水量100吨,水的重复利用率为95%,则该企业重复用水量为(D) A、1000吨:B、2000吨;C、1800吨:D、1900吨 65、一河段的K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 QE=19440m/d,C0D(E)=81.4mg/L,河水QP=6.0m3s,C0D(P)=6.16mg/L,如果忽略 污染物质在该段内的降解和沿程河流水量的变化,在距完全混合断面10km的下游某段处, 河流中COD浓度是(B) A、5.32mg/L;B、6.33mg/L:C、8.96mg/L:D、7.79mg/L 66、某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经计算为210米,则在环评中应确定该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为 (C) A、210米: B、250米;C、300米: D、400米 67、环境影响评价的四种基本功能中,处于最重要、核心地位的功能是(D) A.判断功能B.预测功能 C.选择功能 D.导向功能 68、标志着中国正式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法规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69、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阶段和时段的说法,错误的是(D) A.三个阶段:建设阶段、生产运营阶段、服务期满阶段 B.两个时段:冬、夏两季 C.两个时段:丰、枯水期 D.一个时段:水质最差的枯水期或冰封期 70、下列不属于土壤退化现象的是(D)
A.土壤沙化B.土壤盐渍化C.土壤沼泽化D.土壤破坏E.土壤侵蚀 71、一般重金属在土壤中不易被自然淋溶,残留率一般在(D)左右。 A.60% B.70% C.80% D.90% 72、关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一级评价一般不小于8-30km B.一级评价一般不小于8-20km C.二级评价一般不小于2-8km D.三级评价一般不小于1-2km 73、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的确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一般用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和污染物达到标准限制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慨 来确定评价等级 B.P,大于等于80%且D1%大于等于5km时,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 C.P:小于等于10%且D%小于污染源据厂界最近距离时,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D.评价范围一般为以D1%为半径的圆或以2D1%为边长的矩形,直径和边长一般不应 小于5km,不大于50km 7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布点的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一级评价的监测点数一般大于等于12个 B.二级评价的监测点数一般大于等于6个 C.三级评价的监测点数一般在2-4个 D.布点方法一般采用极坐标布点法 75、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不包括下列(D) A.污水的排放量和水质复杂程度 B.受纳水体的规模 C.水环境质量要求 D.国家的法律法规 76、对于河流水文调查的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一级评价一般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B.二级评价一般只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C.二级评价一般只调查枯水期和丰水期 D.三级评价一般只调查枯水期 77、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为15%, D1%为1.3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为10%,D1%为1.1km,污染源距厂 界最近距离为1.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B)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一级或二级
78、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等级和评价范围划分的论述,错误的是(C) A.国家环保部根据评价机构的专业特长和工作能力,确定相应的评价范围 B.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分为甲、乙两个等级 C.环境影响报告表中的特殊项目特指核工业类别建设项目 D.评价范围分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11个小类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2个小类 79、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实行定期登记制度,登记有效期为(B) A.2年 B.3年C.4年 D.5年 80、下列噪声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的叙述,错误的是(D)。 A.一级评价适用于《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0类功能区,项目建设前后敏感目标噪声 级增高5dB(A)(不含5)以上区域 B.三级评价适应于《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3类、4类功能区,项目建设前后敏感日标 噪声级增高3dB(A)(不含3)以下区域 C.建设项目是机场的情况,评价范围根据飞行量计算到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为70 dB的区域,主要飞行航迹下离跑道 6-12千米,侧向1-2千米的范围内。 D.一级评价的评价范围一般在建设项目边界往外200m,铁路等线源项目亦在项目边界 两侧200m以外. 81、下列不属于环境敏感区的是(D) A.饮用水水源地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B.热带雨林等生态敏感与脆弱区 C.文教区等社会关注区 D.跨国或跨省的边界地区 82、反映河流水中溶解氧与BOD关系的预测模式为(C) A.河流完全混合模式B.河流一维稳态模式C.SP模式D.河流二维稳态模式 83、对于二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监测点通常不应少于(D)。 A、5个; B、10个:C、3个: D、6个 84、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行政复议不服的,诉讼时效为(A)。 A.15天 B.30天 C.2个月 D.3个月
《环境影响评价》考试模拟多项选择题 1、《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污染防治对象包括(ABCDE) A、危险废物 B、液态废物 C、工业固体废物 D、城市生活垃圾E、置于容器内的气态废物 2、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ABCDE) A.大气 B.海洋 C.矿藏D.自然保护区 E.人文遗迹 3、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规定的固体废物管理“三化原则”是(ABD) A.无害化 B.减量化 C.工业化 D.资源化 E.回收化 4、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ACDE) A.油类B含热废水C.工业废渣D城市垃圾E放射性固体废弃物 5、"三同时"制度中的三个同时,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 工程(BDE) A、同时立项B、同时设计C、同时申报D、同时施工E、同时投产使用 6、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为(A、B、D)。 A、准备阶段B、正式工作阶段C、汇报阶段D、报告书编制阶段 7、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是(B、C、D)。 A、建设项目的投资 B、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 C、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 D、国家或地方政府领布的法律法规 8、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有(A、C、D)。 A、收集资料法B、类比分析法C、遥感法 D、现场调查法 9、清洁生产指标分析中,下列指标可做定性评价的是(A、C)。 A、产品指标B、资源指标C、原材料指标D污染物指标 10、产污环节分析中,必须要在工艺流程中表明的是(B、D)。 A、主要化学反应式B、污染物的产生位置C、主要副反应D、污染物的类型 11、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对国家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规定(AB) A、地方环境质量标准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地方环保基础标准 D、地方环保方法标准E、地方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12、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对象包括(CE) A制定政策B制定法律C制定规划 D制定计划E.建设项目 13、大气环境调查的主要目的(A、C)。 A为下一步的预侧提供必要的输入参数: B、为环境保护宣传作准备: C、直接为评价提供背景数据和有关信息; D、调查大气中各微量组分的通量。 14、P-T大气稳定度的判别方法是根据(B、C、D)参数进行判别
A、气温 B、地面风速 C、日照量 D、云量 15、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可以划定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的是(ABC) A.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 B.酸雨控制区 C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D烟尘控制区 E.每年空气质量指标高于二级的天数超过200天的区域 16、我国对污染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有(ABCDE) A.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B征收排污费制度 C限期治理制度 D.水污染事故E.对水污染物排放企业实行现场检查 17、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将固体废物分为(BCD) A.可降解废物B.工业固体废物 C城市生活垃圾 D危险废物E.不可降解废物 18、下列规划和建设项目中需要进行环境景影响评价的有(ABCDE) A、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 B、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C、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 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D、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 E、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轻度或很小影响的建设项目 19、编制能源指导性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具体范围是(ABCD) A、设区的市级以上能源重点专项规划 B、设区的市级以上电力发展规划(流域水电规划除外) C、设区的市级以上煤炭发展规划 D、油(气)发展规划 E、设区的市级以上流域水电规划 20、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ABC) A、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B、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C、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D、环境生态影响调查报告 E、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监测报告 21、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 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ABC),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 意见。 A、举行论证会B、举行听证会C、或者采取其他形式 D、经主管领导同意E、经审批部门同意 22、下列建设项目中的(ABCDE),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 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A、原料、产品或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或毒性大、难以在环境中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