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产品维护资料汇编 TELLIN智能网维护资料 其他相关技术入门 89“视点通” ViewPoint8000电信级公众视讯系统 8.10c&c08信令转接点(STP)设备 8.11 SYNLOCK通信综合定时供给系统 207 第9章缩略语
华为产品维护资料汇编 TELLIN 智能网维护资料 其他相关技术入门 目 录 vi 8.9 “视点通”ViewPoint 8000 电信级公众视讯系统 ............................................................. 206 8.10 C&C08 信令转接点(STP)设备.................................................................................... 207 8.11 SYNLOCK 通信综合定时供给系统.................................................................................. 207 第 9 章 缩略语........................................................................................................................ 209
华为产品维护资料汇编 TELLIN智能网维护资料 通信技术概论 其他相关技术入门 第1章信号与通信系统 第1章信号与通信系统 提供客户化宽带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为运营商增强核心竞争力服务是我 们的理念 通信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巨大动力。现在,人类社会进入了 信息时代,通信业务已从传统的电话,发展到集声音、影视、图文和数据为 体的各种综合信息服务。现代通信网使全球正变成地球村。网络已深入人 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甚至将生活在网上。显然,网络将成为人类文明跃 进的平台,无网将难成社会!这对作为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我们是一个挑 战,一个机迂,更是一份责任。因此,让我们一起来勤奋学习,掌握先进的 通信技术,为客户提供更优化的网络解决方案和服务吧! 本章主要内容 信息量及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通信系统 数字信号的时分复用 光纤的特性及带宽资源 1.1信息和信号 在通信中,通常把语言和声音、音乐、文字和符号、数据、图像等统称为消 息( Message)。这些消息所给予收信者的新知识称为信息( Information)。这 些非电形式的消息可以变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电信号通常分为模拟信号和数 字信号两大类 如果收信者对传给他(她)的消息或信号事前一无所知,则这样的消息或信 号对收信者而言包含有较多的信息,反之,收信者事前已知的消息或信号就 无任何信息可言。因此,有必要对一个消息或信号所载荷的信息量予以度量。 1.1.1信息量 信息量可用它所表示事件的发生概率P( Probability)的倒数之对数来度量 I log (1/P)=-logP 若对数以2为底,则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bt)。 鉴于二进制码元序列中“1”和“0”出现的概率各为50%,由上式可知,码 元“1”或“0”的信息量都是1比特(bit)
华为产品维护资料汇编 TELLIN 智能网维护资料 其他相关技术入门 通信技术概论 第 1 章 信号与通信系统 1 第1章 信号与通信系统 ——提供客户化宽带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为运营商增强核心竞争力服务是我 们的理念! 通信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巨大动力。现在,人类社会进入了 信息时代,通信业务已从传统的电话,发展到集声音、影视、图文和数据为 一体的各种综合信息服务。现代通信网使全球正变成地球村。网络已深入人 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甚至将生活在网上。显然,网络将成为人类文明跃 进的平台,无网将难成社会! 这对作为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我们是一个挑 战,一个机迂,更是一份责任。 因此,让我们一起来勤奋学习,掌握先进的 通信技术,为客户提供更优化的网络解决方案和服务吧! 本章主要内容: z 信息量及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z 通信系统 z 数字信号的时分复用 z 光纤的特性及带宽资源 1.1 信息和信号 在通信中,通常把语言和声音、音乐、文字和符号、数据、图像等统称为消 息(Message)。这些消息所给予收信者的新知识称为信息(Information)。这 些非电形式的消息可以变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电信号通常分为模拟信号和数 字信号两大类。 如果收信者对传给他(她)的消息或信号事前一无所知,则这样的消息或信 号对收信者而言包含有较多的信息,反之,收信者事前已知的消息或信号就 无任何信息可言。因此,有必要对一个消息或信号所载荷的信息量 予以度量。 1.1.1 信息量 信息量可用它所表示事件的发生概率 P (Probability)的倒数之对数来度量: I = log(1/P) = -logP 若对数以 2 为底,则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bit)。 鉴于二进制码元序列中“1”和“0”出现的概率各为 50%,由上式可知,码 元“1”或“0”的信息量都是 1 比特(bit)
华为产品维护资料汇编 TELLIN智能网维护资料 通信技术概论 其他相关技术入门 第1章信号与通信系统 传输信号的通道称为信道。信道中每秒钟所传输的信息量称为信息传输速率。 信息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s、kb/s(103bis)、Mbs(105bs)、Gbs(109 bi/s)、Tb/s(1012bis)等。 1.1.2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是指某一电参量(如幅度、频率、相位)在一定的取值范围内连续 变化的信号,如话筒产生的话音电压信号,摄像机产生的图像电流信号等 模拟信号通常是时间连续函数,也有时间离散函数的情况。无论时间上是否 连续,模拟信号的取值一定是连续的,即在一定的取值范围内,可有无限多 个取值。最简单的模拟信号如图1-1所示,图1-2为时间离散的模拟信号 图1-1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 图1-2时间离散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的结构比较复杂,易受外界干扰,所占用的带宽较窄。 1.1.3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是指某一电参量在一定的取值范围内跳跃变化,仅有有限个取值的 信号,如电报信号、数据信号、遥测指令等。图13是二进制数字信号示意图。 00111101001 图1-3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结构简单,抗干扰性强,易整形和再生,所占用的带宽较宽
华为产品维护资料汇编 TELLIN 智能网维护资料 其他相关技术入门 通信技术概论 第 1 章 信号与通信系统 2 传输信号的通道称为信道。信道中每秒钟所传输的信息量称为信息传输速率。 信息传输速率的单位是 bit/s、kb/s(103 bit/s)、Mb/s(106 bit/s)、Gb/s(109 bit/s)、Tb/s(1012 bit/s)等。 1.1.2 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是指某一电参量(如幅度、频率、相位)在一定的取值范围内连续 变化的信号,如话筒产生的话音电压信号,摄像机产生的图像电流信号等。 模拟信号通常是时间连续函数,也有时间离散函数的情况。无论时间上是否 连续,模拟信号的取值一定是连续的,即在一定的取值范围内,可有无限多 个取值。最简单的模拟信号如图 1-1所示,图 1-2为时间离散的模拟信号。 u 0 t T/2 T 图1-1 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 u t 图1-2 时间离散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的结构比较复杂,易受外界干扰,所占用的带宽较窄。 1.1.3 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是指某一电参量在一定的取值范围内跳跃变化,仅有有限个取值的 信号,如电报信号、数据信号、遥测指令等。图 1-3是二进制数字信号示意图。 |T| 0 A 0 0 1 1 1 1 0 1 0 0 1 图1-3 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结构简单,抗干扰性强,易整形和再生,所占用的带宽较宽
华为产品维护资料汇编 TELLIN智能网维护资料 通信技术概论 其他相关技术入门 第1章信号与通信系统 1.2通信系统 为把用户非电形式的消息传送到远方,现代通信技术在发送端以用户终端设 备将作为信源的消息转换成电信号,并令其经信道传送到远方的接收端,接 收端用户终端设备再从所接收信号中还原出受信消息(信宿)。 1.2.1通信系统的结构 上述通信流程,可用图1-4所示一个单向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表示。它由信源 (即消息源)、发送变换器(发送终端)、信道、接收变换器(接收终端) 和信宿(收信者)等五部分组成。通信过程中的失真和差错一律相当于进入 信道的噪声。 信源段送变换器伯号「信道]倍号小接收变换器伯息「信宿 「噪声 图1-4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图 通常,通信具有双向和双工的属性,因此,两端的用户终端设备同时具有发 送和接收功能,而连接两用户终端的信道也同时具有双向传送功能。 此外,为了高效地利用信道资源,以较少的信道为较多的用户服务,信道的 两端应包括具有用户信号汇集、转接和分配功能的交换设备。这样的包括全 部通信设备和设施的端到端消息传送系统称之为通信系统。 一个实际的通信系统往往由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系统或链路三大部分 组成。 1.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除完成消息和信号的相互转换功能外,还应该有产生、识别和处理 信令(按某种协议控制交换连接的信号)以及信道适配的功能。不同的通信 业务有不同的终端设备,如电话业务的终端设备电话机,传真业务的传真机, 数据业务的数据终端机等。 2.交换设备 交换设备是现代通信网的核心,其基本功能是汇集、转接和分配用户信号, 实现用户间的选择性连接和自由通信。不同属性的通信业务要求不同的交换 设备。实时性强的电话业务要求能直接接续话路的电路交换设备(电话交换 机),而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数据业务,可采用分组交换设备把数据信号分组
华为产品维护资料汇编 TELLIN 智能网维护资料 其他相关技术入门 通信技术概论 第 1 章 信号与通信系统 3 1.2 通信系统 为把用户非电形式的消息传送到远方,现代通信技术在发送端以用户终端设 备将作为信源的消息转换成电信号,并令其经信道传送到远方的接收端,接 收端用户终端设备再从所接收信号中还原出受信消息(信宿)。 1.2.1 通信系统的结构 上述通信流程,可用图 1-4所示一个单向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表示。它由信源 (即消息源)、发送变换器(发送终端)、信道、接收变换器(接收终端) 和信宿(收信者)等五部分组成。通信过程中的失真和差错一律相当于进入 信道的噪声。 信源 信息 发送变换器 信号 信道 信号 接收变换器 信息 信宿 噪声 图1-4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图 通常,通信具有双向和双工的属性,因此,两端的用户终端设备同时具有发 送和接收功能,而连接两用户终端的信道也同时具有双向传送功能。 此外,为了高效地利用信道资源,以较少的信道为较多的用户服务,信道的 两端应包括具有用户信号汇集、转接和分配功能的交换设备。这样的包括全 部通信设备和设施的端到端消息传送系统称之为通信系统。 一个实际的通信系统往往由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系统或链路三大部分 组成。 1. 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除完成消息和信号的相互转换功能外,还应该有产生、识别和处理 信令(按某种协议控制交换连接的信号)以及信道适配的功能。不同的通信 业务有不同的终端设备,如电话业务的终端设备电话机,传真业务的传真机, 数据业务的数据终端机等。 2. 交换设备 交换设备是现代通信网的核心,其基本功能是汇集、转接和分配用户信号, 实现用户间的选择性连接和自由通信。不同属性的通信业务要求不同的交换 设备。实时性强的电话业务要求能直接接续话路的电路交换设备(电话交换 机),而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数据业务,可采用分组交换设备把数据信号分组
华为产品维护资料汇编 TELLIN智能网维护资料 通信技术概论 其他相关技术入门 第1章信号与通信系统 存储和交换,并以分组为单位,利用各信道的空闲时隙,“见缝插针”地传 送 安装交换设备的局所称为交换节点或交换中心(交换局)。有不同层次或级 别的交换局,并大体可分为接入用户的端局和疏导局间业务的各级汇接局 3.传输系统和传输网 传输系统或链路是连接交换节点,提供传输信号通道(Path)的系统,通常由 置于系统两端的传输终端设备、通信线路和间插在线路中,补偿线路衰耗 延长传输距离的中继器组成。 为了提高传输系统的效率,现代通信采用了各种先进的复用技术,使一个传 输系统不仅能在点到点间提供许多宽带信号通道,而且可以在线路中串入分 出/插入复用设备,沿线上/下部份通道,扩大一个通信系统的服务范围或覆盖 在若干个通信系统或链路汇聚的枢纽节点上,可以采用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DXC),实现通道的交叉互连和调配。 由通信系统或链路按一定的层次连接各级枢纽节点和分支节点以及终端节点 所构成的网络称为传输网。不同层次传输网的组织结构和装备有所不同。 覆盖一个地区,连接区内各级交换节点的传输网称为本地中继传输网( Trunk network)。 覆盖若干地区或全国,连接各地区中心汇接节点和其上级汇接节点的传输网 称之为骨干传输网( Backbone network)。 处于用户和端局之间,接入用户,汇集用户信号,扩展端局覆盖的传输网和 相关设施称为接入网 1.2.2通信系统的分类 通信系统可按所用的传输媒介、信源的种类、所传信号的属性、结构和复用 方式等特征进行分类。 按传输媒介分有:有线通信系统(包括铜双绞线和电缆,光纤和光缆等)和 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微波和卫星通信链路,无线本地环路ⅥL等)。 按信源的种类即业务类别分有:电话通信系统,计算机(数据)通信系统和 图像或多媒体通信系统等。 按传输信号属性分有:电气通信系统,光通信系统等。 按信号的结构分有: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和分组数据通信系统等
华为产品维护资料汇编 TELLIN 智能网维护资料 其他相关技术入门 通信技术概论 第 1 章 信号与通信系统 4 存储和交换,并以分组为单位,利用各信道的空闲时隙,“见缝插针”地传 送。 安装交换设备的局所称为交换节点或交换中心(交换局)。有不同层次或级 别的交换局,并大体可分为接入用户的端局和疏导局间业务的各级汇接局。 3. 传输系统和传输网 传输系统或链路是连接交换节点,提供传输信号通道(Path)的系统, 通常由 置于系统两端的传输终端设备、通信线路和间插在线路中,补偿线路衰耗, 延长传输距离的中继器组成。 为了提高传输系统的效率,现代通信采用了各种先进的复用技术,使一个传 输系统不仅能在点到点间提供许多宽带信号通道,而且可以在线路中串入分 出/插入复用设备,沿线上/下部份通道,扩大一个通信系统的服务范围或覆盖。 在若干个通信系统或链路汇聚的枢纽节点上,可以采用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DXC), 实现通道的交叉互连和调配。 由通信系统或链路按一定的层次连接各级枢纽节点和分支节点以及终端节点 所构成的网络称为传输网。不同层次传输网的组织结构和装备有所不同。 覆盖一个地区,连接区内各级交换节点的传输网称为本地中继传输网(Trunk network)。 覆盖若干地区或全国,连接各地区中心汇接节点和其上级汇接节点的传输网 称之为骨干传输网(Backbone network)。 处于用户和端局之间,接入用户,汇集用户信号, 扩展端局覆盖的传输网和 相关设施称为接入网。 1.2.2 通信系统的分类 通信系统可按所用的传输媒介、信源的种类、所传信号的属性、结构和复用 方式等特征进行分类。 按传输媒介分有:有线通信系统(包括铜双绞线和电缆,光纤和光缆等)和 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微波和卫星通信链路,无线本地环路 WLL 等)。 按信源的种类即业务类别分有:电话通信系统,计算机(数据)通信系统和 图像或多媒体通信系统等。 按传输信号属性分有:电气通信系统,光通信系统等。 按信号的结构分有: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和分组数据通信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