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记录数据可保存时间长以及安全可靠等优点,但其存取数据的速度目前比硬盘慢。 (3)高速缓冲存储器。因为CPU的速度要高于主存储器的存取速度,为了解决数据传输 时的拥堵问题,在CPU和主存储器之间插入高速缓冲存储器,可以利用Cache技术将部分数 据暂存在缓冲存储器中,以提高CPU的利用率。 3.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负责将信息(数据和程序)通过人工键入或磁盘自动输入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设 备是键盘、鼠标器、触摸屏等。 键盘是一种向计算机输入数据的基本输入设备,它通过电缆与主机相连,使用舒适方便。 键盘内装有一块低档微处理器芯片,该芯片既可控制键盘工作,还能对键盘进行自检。如果击 键较快而系统的CPU来不及处理,则键入的内容可以暂时保存在该芯片的缓冲区里(可保存 20次击键内容)。该芯片的作用是把键盘上的按键动作转换成相应的ASCⅡ码并输送给计算机 主机。 鼠标器是一种小巧的人机交互式输入设备,由于其形似老鼠而得名。鼠标器通过专用电缆 与计算机主机连接,当手持鼠标器在平板上滑动时,鼠标器自身的机构可测出滑动的方向和距 离,配合其软件可控制屏幕上的光标移动。它是便利、灵活的人机对话和交互式作图工具,也 是图形操作系统(Vindows)必不可少的操作设备。根据鼠标的工作原理可分机械式鼠标器和 光电式鼠标器。机械式鼠标器由机械装置在平板上滑动来定位:光电式鼠标则由光线感应在平 板上的滑动来定位。 4.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负责将计算机加工处理后的结果输出,以供人们查阅和使用的设备。常见的输 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显示器是显示字符和图形的设备。显示器屏幕上的一个画面称为一帧:每帧有若干条扫描 线,如200线、512线等:每线又分为若干个点,形成许多像素。若每个像素用一位二进制数 存储信息,则只能表示该像素是黑还是白:当需要表示每个像素的亮度等级(即灰度)或彩色 时,就得用几位二进制数的存储信息来描述一个像素。如用3位二进制数,就可以表示8个灰 度等级或8种不同颜色。如果需要256种颜色,则每个像素至少需要8位(一个字节)二进制 数表示。 显示器有单色显示器和彩色显示器两种。单色显示器又分字符显示器和图形显示器,字符 显示器每屏可显示80列×25行字符,每个字符块的大小为9×14点,字符块中的字符由7×9 点组成,能显示(或处理)8位的256种不同编码的字符输出。彩色显示器经过多年来的发展 己经形成了系列化产品,其发展趋势是高分辨率、多色彩的新型显示器。 显示适配器是驱动显示器工作的硬件插卡,它的主要功能是使计算机主机与显示器相互协 调。显示器适配器分为如下几种: (I)CGA:彩色图形适配器(Color Graphic Adapter),是最早的彩色显示器适配器,适 用于低分辨率的彩色图形显示器。它支持4种颜色的彩色显示,其图形分辨率为320×200, 就是说水平方向有320像素,垂直方向有200像素。 (2)EGA:增强图形适配器(Enhance Graphic Adapter),是改进型的彩色图形适配器, 适用于中分辨率的彩色图形显示器。它支持16种颜色的彩色显示,其图形分辨率为640×350。 (3)VGA:视频图形阵列(Video Graphic Array),是IBM引入的一种新的图形标准,适 用于高分辨率的彩色图形显示器。它支持256种颜色的彩色显示,其图形分辨率为640×480
30 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记录数据可保存时间长以及安全可靠等优点,但其存取数据的速度目前比硬盘慢。 (3)高速缓冲存储器。因为 CPU 的速度要高于主存储器的存取速度,为了解决数据传输 时的拥堵问题,在 CPU 和主存储器之间插入高速缓冲存储器,可以利用 Cache 技术将部分数 据暂存在缓冲存储器中,以提高 CPU 的利用率。 3.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负责将信息(数据和程序)通过人工键入或磁盘自动输入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设 备是键盘、鼠标器、触摸屏等。 键盘是一种向计算机输入数据的基本输入设备,它通过电缆与主机相连,使用舒适方便。 键盘内装有一块低档微处理器芯片,该芯片既可控制键盘工作,还能对键盘进行自检。如果击 键较快而系统的 CPU 来不及处理,则键入的内容可以暂时保存在该芯片的缓冲区里(可保存 20 次击键内容)。该芯片的作用是把键盘上的按键动作转换成相应的 ASCII 码并输送给计算机 主机。 鼠标器是一种小巧的人机交互式输入设备,由于其形似老鼠而得名。鼠标器通过专用电缆 与计算机主机连接,当手持鼠标器在平板上滑动时,鼠标器自身的机构可测出滑动的方向和距 离,配合其软件可控制屏幕上的光标移动。它是便利、灵活的人机对话和交互式作图工具,也 是图形操作系统(Windows)必不可少的操作设备。根据鼠标的工作原理可分机械式鼠标器和 光电式鼠标器。机械式鼠标器由机械装置在平板上滑动来定位;光电式鼠标则由光线感应在平 板上的滑动来定位。 4.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负责将计算机加工处理后的结果输出,以供人们查阅和使用的设备。常见的输 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显示器是显示字符和图形的设备。显示器屏幕上的一个画面称为一帧;每帧有若干条扫描 线,如 200 线、512 线等;每线又分为若干个点,形成许多像素。若每个像素用一位二进制数 存储信息,则只能表示该像素是黑还是白;当需要表示每个像素的亮度等级(即灰度)或彩色 时,就得用几位二进制数的存储信息来描述一个像素。如用 3 位二进制数,就可以表示 8 个灰 度等级或 8 种不同颜色。如果需要 256 种颜色,则每个像素至少需要 8 位(一个字节)二进制 数表示。 显示器有单色显示器和彩色显示器两种。单色显示器又分字符显示器和图形显示器,字符 显示器每屏可显示 80 列×25 行字符,每个字符块的大小为 9×14 点,字符块中的字符由 7×9 点组成,能显示(或处理)8 位的 256 种不同编码的字符输出。彩色显示器经过多年来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系列化产品,其发展趋势是高分辨率、多色彩的新型显示器。 显示适配器是驱动显示器工作的硬件插卡,它的主要功能是使计算机主机与显示器相互协 调。显示器适配器分为如下几种: (1)CGA:彩色图形适配器(Color Graphic Adapter),是最早的彩色显示器适配器,适 用于低分辨率的彩色图形显示器。它支持 4 种颜色的彩色显示,其图形分辨率为 320×200, 就是说水平方向有 320 像素,垂直方向有 200 像素。 (2)EGA:增强图形适配器(Enhance Graphic Adapter),是改进型的彩色图形适配器, 适用于中分辨率的彩色图形显示器。它支持 16 种颜色的彩色显示,其图形分辨率为 640×350。 (3)VGA:视频图形阵列(Video Graphic Array),是 IBM 引入的一种新的图形标准,适 用于高分辨率的彩色图形显示器。它支持 256 种颜色的彩色显示,其图形分辨率为 640×480
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31 此外还有超级视频图形阵列(SVGA)、扩展图形阵列适配卡(XGA)等。 计算机常用的打印机有针式打印机(或称点阵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和喷墨式打印机三 类。目前喷墨式打印机使用最广泛。 (1)激光打印机(Laser Printer):是一种高质量的非击打式印字输出打印机。激光打印 机采用了激光和电子照相技术,其主要优点是噪声低、质量高。 (2)喷墨打印机(Ink Vapor Printer):是一种可以使用普通打印纸的非击打式打印机,具 有低成本、低噪声的优点。这种打印机是将墨水通过喷墨管喷射到普通打印纸上实现印字,喷 墨打印机还具有印字质量好等优点。如果把红、绿、蓝三基色的墨水喷头安装在一台喷墨打印 机上,便可以实现彩色图像的打印。 (3)针式打印机(Dot Matrix Stylus Printer):是利用钢针撞击色带和记录纸,从而用点 阵组成字符图形的一种打印机。其特点是运行可靠、操作简单、耗材价格低廉,但速度慢、噪 声大。按打印头钢针的多少,分为9针打印机和24针打印机。 汉字打印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打印机直接接收汉字图形(字形),按图形方式打印, 如EPSON LQ100打印机:另一种是打印机本身存储有汉字点阵字库,计算机只需传递汉字内 码到打印机,由打印机转换为汉字字型打印,如EPSON LQ1600K打印机。第一种方法的打印 机简单、造价低、打印速度慢,第二种方法的打印机需配置汉字库、成本高、打印速度快。 2.1.3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程序、程序所使用的数据以及有关的文档资料的集合。软件的作用在 于确定计算机做什么以及如何做。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软件是用户与硬件之间的使用界面。为 了让计算机完成某种处理或计算,用户必须编制软件或程序来指定硬件所应采取的动作或算 法。软件的发展使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变得非常宽广,也使用户能够更方便、更有效地使用计算 机硬件资源。 根据计算机软件的总体结构和表现形式,软件一般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它 们之间的关系如图2-1所示。 系统软件是直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外部设备的软件。这类软件一般紧靠 硬件,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第一层界面。它们与具体应用无关,只是在系统一级提供服务。 操作系统就是典型的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中还包括语言处理程序(如把汇编语言转换为机器语言的汇编程序,把高级语言 转换为机器语言的编译程序或解释程序)、作为软件研制开发工具的编辑程序、调试程序、装 配和链接程序、测试程序,以及适应事务处理需要的数据库管理程序等。 应用软件是直接完成某种具体应用的软件。这类软件的范围最广,产品最多,从简单的工 资管理程序到某一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都是应用软件的范畴。应用软件一般是供最终用户使 用的,如图形软件、文字处理软件、财会软件、计划报表软件、辅助设计软件、程序开发软件 及模拟仿真软件等。 l.操作系统(Operation System,简称OS)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 提供服务的软件。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工作是靠操作系统的统一控 制和管理才能得以实现的,同时它又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重要界面。任何一个用户都不 可能直接操纵计算机硬件,而是通过操作系统来使用计算机
第 2 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31 此外还有超级视频图形阵列(SVGA)、扩展图形阵列适配卡(XGA)等。 计算机常用的打印机有针式打印机(或称点阵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和喷墨式打印机三 类。目前喷墨式打印机使用最广泛。 (1)激光打印机(Laser Printer):是一种高质量的非击打式印字输出打印机。激光打印 机采用了激光和电子照相技术,其主要优点是噪声低、质量高。 (2)喷墨打印机(Ink Vapor Printer):是一种可以使用普通打印纸的非击打式打印机,具 有低成本、低噪声的优点。这种打印机是将墨水通过喷墨管喷射到普通打印纸上实现印字,喷 墨打印机还具有印字质量好等优点。如果把红、绿、蓝三基色的墨水喷头安装在一台喷墨打印 机上,便可以实现彩色图像的打印。 (3)针式打印机(Dot Matrix Stylus Printer):是利用钢针撞击色带和记录纸,从而用点 阵组成字符图形的一种打印机。其特点是运行可靠、操作简单、耗材价格低廉,但速度慢、噪 声大。按打印头钢针的多少,分为 9 针打印机和 24 针打印机。 汉字打印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打印机直接接收汉字图形(字形),按图形方式打印, 如 EPSON LQ100 打印机;另一种是打印机本身存储有汉字点阵字库,计算机只需传递汉字内 码到打印机,由打印机转换为汉字字型打印,如 EPSON LQ1600K 打印机。第一种方法的打印 机简单、造价低、打印速度慢,第二种方法的打印机需配置汉字库、成本高、打印速度快。 2.1.3 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程序、程序所使用的数据以及有关的文档资料的集合。软件的作用在 于确定计算机做什么以及如何做。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软件是用户与硬件之间的使用界面。为 了让计算机完成某种处理或计算,用户必须编制软件或程序来指定硬件所应采取的动作或算 法。软件的发展使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变得非常宽广,也使用户能够更方便、更有效地使用计算 机硬件资源。 根据计算机软件的总体结构和表现形式,软件一般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它 们之间的关系如图 2-1 所示。 系统软件是直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外部设备的软件。这类软件一般紧靠 硬件,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第一层界面。它们与具体应用无关,只是在系统一级提供服务。 操作系统就是典型的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中还包括语言处理程序(如把汇编语言转换为机器语言的汇编程序,把高级语言 转换为机器语言的编译程序或解释程序)、作为软件研制开发工具的编辑程序、调试程序、装 配和链接程序、测试程序,以及适应事务处理需要的数据库管理程序等。 应用软件是直接完成某种具体应用的软件。这类软件的范围最广,产品最多,从简单的工 资管理程序到某一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都是应用软件的范畴。应用软件一般是供最终用户使 用的,如图形软件、文字处理软件、财会软件、计划报表软件、辅助设计软件、程序开发软件 及模拟仿真软件等。 1.操作系统(Operation System,简称 OS)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 提供服务的软件。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工作是靠操作系统的统一控 制和管理才能得以实现的,同时它又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重要界面。任何一个用户都不 可能直接操纵计算机硬件,而是通过操作系统来使用计算机
32 管理信息系统 微型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以前是使用命令执行方式的DOS,目前使用的基本上都是微软公 司生产的图形界面的Windows。.操作系统因用户个数、处理方式、所处环境的不同有各种不 同的特点。通常有如下类型: (1)单用户操作系统。单用户操作系统指支持一个用户作业的操作系统,这个用户独占 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软件资源,一般作为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单用户操作系统还分为单任 务和多任务两类,现在单用户操作系统几乎都具有多任务的处理功能。 (2)分时操作系统。即多用户操作系统,它是一种允许多个联机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 机(通常称作主机)的操作系统,主机的CPU按照预先分配给各个终端的时间片轮流为各个 用户服务,即各个联机用户终端在各自的时间片内占有CPU,分时共享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分时系统具有交互会话的功能,可以随时进行人机对话。当用户不是太多时,用户感受不到分 时,每个用户就像是自己独占整台计算机一样。常见的分时操作系统有UNX等。 (3)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是一种时间性强、反应迅速快的操作系统,是对外部 输入的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处理完并输出结果的系统。对它的要求一个是实时性,一个是可 靠性。此类系统多用于实时控制和自动控制系统中,如订票系统,当接到各售票窗口发来的订 票信息后,能即时检索出是否还有旅客要订的票,并给出回答。 (4)网络操作系统。前面介绍的三种操作系统,都是控制和管理一台计算机工作的,而 网络操作系统是用来管理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多个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它是比单机操作系统 更高一级的系统软件。 2.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与开发工具 程序设计语言用来书写计算机可以执行的程序。由于计算机不能识别人类的自然语言(只 能够接受和处理二进制代码所表示的数据),所以为了实现对计算机的有效控制,人类发明了 各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来编制程序。常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如下: (1)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直接用二进制代码指令表达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它可被计算 机直接识别和执行。由于每条语句都是一条二进制形式的指令代码,故执行速度快、效率高。 但是人阅读困难,编程烦琐,容易出错,而且不能移植。 (2)汇编语言。汇编语言用能够反映指令功能的助记符表示二进制形式的指令代码,它是符 号化的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程序虽然比机器语言程序直观,也比较容易编写和修改,但是汇编语 言程序在计算机上不能直接运行,必须用特殊的翻译程序把它翻译成机器语言后,计算机才能够 执行。这个翻译过程就叫做汇编,原来的程序叫做源程序,汇编后的程序叫做目标程序。 (3)高级语言。高级语言的描述方法接近于人们的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是自然语言化 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目前计算机高级语言有许多种,如FORTRAN、PASCAL、C、PROLOG、 BASC等。高级语言直观方便,但是高级语言也不能在计算机中直接运行,必须翻译成机器 语言后计算机才能够识别。高级语言一般有两种翻译方法:一种是编译,另一种是解释。编译 是把源程序先翻译成目标程序,以后再执行目标程序:而解释是边翻译,边执行,逐句完成。 (4)第四代语言(4GL)。第四代语言是为降低程序开发工作难度和提高程序开发效率而 设计的通用语言。用第四代语言编写程序时,往往只要用类似于自然语言的交互方式描述用户 的信息处理需求,编写出来的程序是非过程化的,即程序指令只要告诉计算机需要“做什么”, 而不必详述“怎么做”的具体细节,这使得非计算机专业的用户无须借助技术人员的力量也能 够自行开发所需的应用软件。第四代语言开发工具往往包括一些可以直接为最终用户使用的软 件包,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大且方便使用的软件开发环境。如某些数据库系统的查询语言和
32 管理信息系统 微型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以前是使用命令执行方式的 DOS,目前使用的基本上都是微软公 司生产的图形界面的 Windows。操作系统因用户个数、处理方式、所处环境的不同有各种不 同的特点。通常有如下类型: (1)单用户操作系统。单用户操作系统指支持一个用户作业的操作系统,这个用户独占 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软件资源,一般作为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单用户操作系统还分为单任 务和多任务两类,现在单用户操作系统几乎都具有多任务的处理功能。 (2)分时操作系统。即多用户操作系统,它是一种允许多个联机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 机(通常称作主机)的操作系统,主机的 CPU 按照预先分配给各个终端的时间片轮流为各个 用户服务,即各个联机用户终端在各自的时间片内占有 CPU,分时共享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分时系统具有交互会话的功能,可以随时进行人机对话。当用户不是太多时,用户感受不到分 时,每个用户就像是自己独占整台计算机一样。常见的分时操作系统有 UNIX 等。 (3)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是一种时间性强、反应迅速快的操作系统,是对外部 输入的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处理完并输出结果的系统。对它的要求一个是实时性,一个是可 靠性。此类系统多用于实时控制和自动控制系统中,如订票系统,当接到各售票窗口发来的订 票信息后,能即时检索出是否还有旅客要订的票,并给出回答。 (4)网络操作系统。前面介绍的三种操作系统,都是控制和管理一台计算机工作的,而 网络操作系统是用来管理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多个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它是比单机操作系统 更高一级的系统软件。 2.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与开发工具 程序设计语言用来书写计算机可以执行的程序。由于计算机不能识别人类的自然语言(只 能够接受和处理二进制代码所表示的数据),所以为了实现对计算机的有效控制,人类发明了 各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来编制程序。常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如下: (1)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直接用二进制代码指令表达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它可被计算 机直接识别和执行。由于每条语句都是一条二进制形式的指令代码,故执行速度快、效率高。 但是人阅读困难,编程烦琐,容易出错,而且不能移植。 (2)汇编语言。汇编语言用能够反映指令功能的助记符表示二进制形式的指令代码,它是符 号化的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程序虽然比机器语言程序直观,也比较容易编写和修改,但是汇编语 言程序在计算机上不能直接运行,必须用特殊的翻译程序把它翻译成机器语言后,计算机才能够 执行。这个翻译过程就叫做汇编,原来的程序叫做源程序,汇编后的程序叫做目标程序。 (3)高级语言。高级语言的描述方法接近于人们的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是自然语言化 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目前计算机高级语言有许多种,如 FORTRAN、PASCAL、C、PROLOG、 BASIC 等。高级语言直观方便,但是高级语言也不能在计算机中直接运行,必须翻译成机器 语言后计算机才能够识别。高级语言一般有两种翻译方法:一种是编译,另一种是解释。编译 是把源程序先翻译成目标程序,以后再执行目标程序;而解释是边翻译,边执行,逐句完成。 (4)第四代语言(4GL)。第四代语言是为降低程序开发工作难度和提高程序开发效率而 设计的通用语言。用第四代语言编写程序时,往往只要用类似于自然语言的交互方式描述用户 的信息处理需求,编写出来的程序是非过程化的,即程序指令只要告诉计算机需要“做什么”, 而不必详述“怎么做”的具体细节,这使得非计算机专业的用户无须借助技术人员的力量也能 够自行开发所需的应用软件。第四代语言开发工具往往包括一些可以直接为最终用户使用的软 件包,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大且方便使用的软件开发环境。如某些数据库系统的查询语言和
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33 一些应用软件包的宏语言就具有第四代语言的特征。由于第四代语言易学易用、开发速度快 效率高、便于维护等特点,它将成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 (5)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发展的程序设计语言,它不 同于以往的高级语言将数据与对数据的操作相分离,而是将它们合成为对象。对象包含数据和 对数据的操作,这样的对象可以重用,从而大大提高编程效率。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面向对象 语言是C++和Java,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也常有应用。 (6)标记语言。由于Internet的风靡全球,标记语言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中超文 本标记语言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应用最为广泛,它已经成为Web的通用语 言:几乎所有的Wb页面都是用HTML编写的。HTML简单易学、简明紧凑,能够对文字、 图表以及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但是HTML中表示文件格式的标签 集是固定的,在处理许多需要专门格式的文件(如数学公式和化学分子式等)时显得无能为力。 这就促使人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产生了可扩展标记语言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侧重于数据本身,它的标签集不是固定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义任 何一种标签来描述自己文档中的数据元素,它的出现使网上的信息查询、数据交换更加便利, 有助于人们更加有效地利用网络。 (7)开发工具。随着人们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 信息技术迅速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社会对各种软件的需求也日益紧迫。为了满足这 种需求,各个软件厂商都在争先恐后地开发新的软件开发工具。软件开发工具以计算机自身处 理信息的强大能力为基础,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对软件开发的各个方面提供各种帮助,是 软件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重要技术手段。软件开发工具的概念大致可以描述为:在高级程序设 计语言(第三代语言)的基础上,为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从规划、分析、设计、测试、 成文和管理各方面,对软件开发者提供各种不同程度的帮助的一类广泛的软件。 对于软件开发工具这个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它是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第三 代语言)之后,软件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的目的在于在开发软件过程中给予人们各种不 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支持或帮助:它支持软件开发的全过程,而不是仅限于编码或具他的特定 工作阶段。 目前,在市场上就有很多开发工具以满足不同的开发要求。除了功能较全的集成化开发工 具PowerBuilder、Visual Basic、Delphi、InterDev等,还涌现出了一批专用开发工具,比如网 页制作工具Dreamweaver、.Fireworks.、FrontPage、HomePage等:多媒体制作工具Authorware 等;基于网页的开发工具ASP(Active Server Pages)、JSP(Java Server Pages)、PHP(Personal Home Page)以及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简称CASE) 工具Rational Rose等。 3.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对数据记录进行综合管理的软件,对数据文件结构的定义、数据记 录的更新、数据记录的查询以及对数据记录的各种运算提供全面的支持。许多数据库系统都提 供了功能强大的数据库操作语言和应用开发工具,可直接用来开发信息处理和数据管理应用系 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基础,本书将在下一节作专门介绍。 4.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具体应用的软件。应用软件以操作系统为基础,用程序设 计语言编写,或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构造,用于满足用户对计算机应用的各种具体要求。由于计
第 2 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33 一些应用软件包的宏语言就具有第四代语言的特征。由于第四代语言易学易用、开发速度快、 效率高、便于维护等特点,它将成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 (5)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这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新发展的程序设计语言,它不 同于以往的高级语言将数据与对数据的操作相分离,而是将它们合成为对象。对象包含数据和 对数据的操作,这样的对象可以重用,从而大大提高编程效率。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面向对象 语言是 C++和 Java,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也常有应用。 (6)标记语言。由于 Internet 的风靡全球,标记语言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中超文 本标记语言 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应用最为广泛,它已经成为 Web 的通用语 言;几乎所有的 Web 页面都是用 HTML 编写的。HTML 简单易学、简明紧凑,能够对文字、 图表以及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但是 HTML 中表示文件格式的标签 集是固定的,在处理许多需要专门格式的文件(如数学公式和化学分子式等)时显得无能为力。 这就促使人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产生了可扩展标记语言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 侧重于数据本身,它的标签集不是固定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义任 何一种标签来描述自己文档中的数据元素,它的出现使网上的信息查询、数据交换更加便利, 有助于人们更加有效地利用网络。 (7)开发工具。随着人们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 信息技术迅速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社会对各种软件的需求也日益紧迫。为了满足这 种需求,各个软件厂商都在争先恐后地开发新的软件开发工具。软件开发工具以计算机自身处 理信息的强大能力为基础,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对软件开发的各个方面提供各种帮助,是 软件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重要技术手段。软件开发工具的概念大致可以描述为:在高级程序设 计语言(第三代语言)的基础上,为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从规划、分析、设计、测试、 成文和管理各方面,对软件开发者提供各种不同程度的帮助的一类广泛的软件。 对于软件开发工具这个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它是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第三 代语言)之后,软件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的目的在于在开发软件过程中给予人们各种不 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支持或帮助;它支持软件开发的全过程,而不是仅限于编码或具他的特定 工作阶段。 目前,在市场上就有很多开发工具以满足不同的开发要求。除了功能较全的集成化开发工 具 PowerBuilder、Visual Basic、Delphi、InterDev 等,还涌现出了一批专用开发工具,比如网 页制作工具 Dreamweaver、Fireworks、FrontPage、HomePage 等;多媒体制作工具 Authorware 等;基于网页的开发工具 ASP(Active Server Pages)、 JSP(Java Server Pages)、 PHP(Personal Home Page)以及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简称 CASE) 工具 Rational Rose 等。 3.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对数据记录进行综合管理的软件,对数据文件结构的定义、数据记 录的更新、数据记录的查询以及对数据记录的各种运算提供全面的支持。许多数据库系统都提 供了功能强大的数据库操作语言和应用开发工具,可直接用来开发信息处理和数据管理应用系 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基础,本书将在下一节作专门介绍。 4.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具体应用的软件。应用软件以操作系统为基础,用程序设 计语言编写,或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构造,用于满足用户对计算机应用的各种具体要求。由于计
34 管理信息系统 算机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因此应用软件的种类很多,但总体来看,应用软件主要分为两大类。 (1)通用应用软件(包)。它是指提供某些通用信息处理功能的商品化软件。这种软件对 某类应用具有通用性,因此可以被许多具有此类应用需求的用户所使用。通用应用软件一般具 有较强的通用性,所提供的功能或处理往往可以选择、设置和调配,便于用户可以灵活地配置 软件以满足其特定的需求。例加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数值统计分析软件、财务核算 软件、人事档案管理软件等都是通用应用软件。通用应用软件一般是由计算机软件开发商开发 的商品化软件,用户购买这类软件后,要经过一定的配置过程才能满足用户的特定要求。某些 大型、复杂的通用应用软件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装、配置和调试,而大多数通用应用软件, 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应用软件,其安装和调配往往是由最终用户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进行 的,他们只要按照软件说明书的要求输入所需的基础数据就可以直接应用于具体业务了。例如, 用户购买了财务核算软件包后,只要先用软件中的建账功能设置各级各类科目,建立起账户, 然后就可以输入记账凭证,进行电算化的财务管理了。 (2)专用应用软件。有时也被称为用户定制软件。在许多应用场合中,用户对数据处理 的功能需求具有很大特殊性,通用软件不能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由专业人员采取管理信 息系统开发的方法与技术,为用户单独开发具有特定功能的专用应用软件。 通用软件大多是面向广大用户的商品化软件,而专用软件往往是定点开发,用户数和应用 范围比较小,但通用应用软件与专用应用软件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只是通用性与专用性的程 度不同而己。通用软件也要通过配置过程实现用户的具体功能需求,同时还提供一些特殊的专 用功能以扩大其应用范围:而专用软件往往也有许多通用性考虑,以适应应用环境的调整与变 化,并且可能随着应用对象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而发展成为通用软件。 2.2计算机网络技术 2.2.1计算机网络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更复杂的信息处理手段的需求增长得很快,而计算机技术和通 信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为解决这些需求提供了可能,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便是计算 机网络。 从广义上说,计算机网络是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它 通过软、硬件互联以实现交互通信、信息交换以及资源共享的目的。它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 至今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发展很快,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个局域网通信到全球网络 互联的发展过程。如今,计算机网络己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工作、经济、贸易等各个方面不可 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应用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远程的资源共享。许多机构都有一定的计算机在运行,这些计算机的地理范围可能 相距甚远,最初每台计算机都独立工作,但是管理部门可能需要将这些计算机连接起来,以获 取和核对整个公司的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让网络上的用户,无论他处在何方,也无论 资源的物理位置,都能够在计算机间进行文件传送,使用远程计算机上的数据以及运行或设置 程序等,从而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网络间的通信和合作。现代社会信息量激增,信息的交换也日益增多,每年有几百 万吨信件要快递。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信件是一种全新的电子传递方式,它与现在的通信工具
34 管理信息系统 算机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因此应用软件的种类很多,但总体来看,应用软件主要分为两大类。 (1)通用应用软件(包)。它是指提供某些通用信息处理功能的商品化软件。这种软件对 某类应用具有通用性,因此可以被许多具有此类应用需求的用户所使用。通用应用软件一般具 有较强的通用性,所提供的功能或处理往往可以选择、设置和调配,便于用户可以灵活地配置 软件以满足其特定的需求。例加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数值统计分析软件、财务核算 软件、人事档案管理软件等都是通用应用软件。通用应用软件一般是由计算机软件开发商开发 的商品化软件,用户购买这类软件后,要经过一定的配置过程才能满足用户的特定要求。某些 大型、复杂的通用应用软件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装、配置和调试,而大多数通用应用软件, 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应用软件,其安装和调配往往是由最终用户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进行 的,他们只要按照软件说明书的要求输入所需的基础数据就可以直接应用于具体业务了。例如, 用户购买了财务核算软件包后,只要先用软件中的建账功能设置各级各类科目,建立起账户, 然后就可以输入记账凭证,进行电算化的财务管理了。 (2)专用应用软件。有时也被称为用户定制软件。在许多应用场合中,用户对数据处理 的功能需求具有很大特殊性,通用软件不能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由专业人员采取管理信 息系统开发的方法与技术,为用户单独开发具有特定功能的专用应用软件。 通用软件大多是面向广大用户的商品化软件,而专用软件往往是定点开发,用户数和应用 范围比较小,但通用应用软件与专用应用软件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只是通用性与专用性的程 度不同而已。通用软件也要通过配置过程实现用户的具体功能需求,同时还提供一些特殊的专 用功能以扩大其应用范围;而专用软件往往也有许多通用性考虑,以适应应用环境的调整与变 化,并且可能随着应用对象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而发展成为通用软件。 2.2 计算机网络技术 2.2.1 计算机网络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更复杂的信息处理手段的需求增长得很快,而计算机技术和通 信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为解决这些需求提供了可能,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便是计算 机网络。 从广义上说,计算机网络是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它 通过软、硬件互联以实现交互通信、信息交换以及资源共享的目的。它出现在 20 世纪 50 年代, 至今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发展很快,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个局域网通信到全球网络 互联的发展过程。如今,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工作、经济、贸易等各个方面不可 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应用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远程的资源共享。许多机构都有一定的计算机在运行,这些计算机的地理范围可能 相距甚远,最初每台计算机都独立工作,但是管理部门可能需要将这些计算机连接起来,以获 取和核对整个公司的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让网络上的用户,无论他处在何方,也无论 资源的物理位置,都能够在计算机间进行文件传送,使用远程计算机上的数据以及运行或设置 程序等,从而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网络间的通信和合作。现代社会信息量激增,信息的交换也日益增多,每年有几百 万吨信件要快递。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信件是一种全新的电子传递方式,它与现在的通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