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更具体准确科学地说明了这种翅膀的构造是“节约的典型 模仿训练: (一)三峡博物馆 ①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建筑主体长1573米宽98085米高3米总建筑面积 为4万多平方米。这座建筑物外型本身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 ②三峡博物馆依山而建,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站在人民广场仰望,博物馆就像雄伟的长江三峡大 坝。博物馆外形最显眼的是大面积的弧形蓝色玻璃幕墙和古朴方正的砂岩外墙。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 外墙则代表着山,它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很像一个巨大的承 露盘,一方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泄而下,与人民广场相连,体 现了三峡博物馆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③三峡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3225平方米,有4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反映三峡历史、三峡文化和三峡 精神的“壮丽三峡”:反映重庆地方历史文化源流的“远古巴渝”:反映20世纪重庆城市变迁的“重庆·城 市之路”:反映重庆抗战文化的“抗战岁月”。这里重点介绍前两个展厅。 ④“壮丽三峡”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一楼右侧,是博物馆的招牌展厅。走进展厅,参观者就仿佛来到 了壮美的瞿塘峡。迎面是一幅长9米、高6米的三峡壁画,它与摆放有致的各种三峡石一起,构成了雄伟 的夔门、秀美的桃子峰。而此刻参观者的脚下,正踩在一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江水拍岸的 声音,川江号子的声音,以及长江三峡特有的猿啼声,构成了一个真实壮丽的三峡。 ⑤“壮丽三峡”展厅摆放了大量天然三峡石。瞿塘峡口切割来的瀑石,瞿塘峡中段的黑石,巫峡切割 来的纤夫石、纤夫路,以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题刻,也被部分切割 厅。目前 在全国的博物馆中,还没有放如此大规模大型天然石头的先例 ⑥与“壮丽三峡”展厅相比,“远古巴渝”展厅则显得古朴而厚重。“远古巴渝”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 楼左侧,展厅面积1160多平方米,展品逾1000件。这是三峡博物馆文物最丰富的一个展厅,里面的文 物80%以上都是1997年以来重庆三峡考古的新发现,这次是首度公之于众,比如巫山龙骨坡出土的巫山 人牙齿和下颌骨化石、兴隆洞遗址发现的剑齿象牙石刻、奉节鱼腹浦发现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鸟形尊等。 这个展厅主要靠文物来说话,它要展示远古巴渝文化的客观存在和无穷魅力。 1.请从选文第、第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分析它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说明方法: 表达效果: §1·3分析说明的顺序和结构 应考策略 常见的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主要有以 下几种:①从现象到本质、②从结果到原因、③从特点到用途、④从整体到局部、⑤从概括到具体、⑥从 主要到次要、⑦从一般到个别。 2.说明文的总结结构,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引出说明对象:(2)阐述说明对象;(3)总结说明对 象。说明文的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式: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总分式。总分式结构形式大致有三种 情况:①总一一分式、②总一一分一一总式、③分一一总式 3.怎样确定说明的顺序 首先应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其次,把握语言的标志,最后还要分清主次,综合归纳。从说明 对象分析来看,一般事物说明文采用空间或时间顺序,而事理说明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从语言标志看, 空间顺序有东西南北、上下左右等方位词的标志语:时间顺序有表时间的发展、事物各个阶段的标志语
6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更具体准确科学地说明了这种翅膀的构造是“节约的典型”。 模仿训练: (一)三峡博物馆 ①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建筑主体长 157.3 米,宽 98.085 米,高 32 米,总建筑面积 为 4 万多平方米。这座建筑物外型本身,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 ②三峡博物馆依山而建,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站在人民广场仰望,博物馆就像雄伟的长江三峡大 坝。博物馆外形最显眼的是大面积的弧形蓝色玻璃幕墙和古朴方正的砂岩外墙。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 外墙则代表着山,它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很像一个巨大的承 露盘,一方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泄而下,与人民广场相连,体 现了三峡博物馆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③三峡博物馆展厅面积为 23225 平方米,有4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反映三峡历史、三峡文化和三峡 精神的“壮丽三峡”;反映重庆地方历史文化源流的“远古巴渝”;反映20世纪重庆城市变迁的“重庆·城 市之路”;反映重庆抗战文化的“抗战岁月”。这里重点介绍前两个展厅。 ④“壮丽三峡”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一楼右侧,是博物馆的招牌展厅。走进展厅,参观者就仿佛来到 了壮美的瞿塘峡。迎面是一幅长 9 米、高 6 米的三峡壁画,它与摆放有致的各种三峡石一起,构成了雄伟 的夔门、秀美的桃子峰。而此刻参观者的脚下,正踩在一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江水拍岸的 声音,川江号子的声音,以及长江三峡特有的猿啼声,构成了一个真实壮丽的三峡。 ⑤“壮丽三峡”展厅摆放了大量天然三峡石。瞿塘峡口切割来的瀑石,瞿塘峡中段的黑石,巫峡切割 来的纤夫石、纤夫路,以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题刻,也被部分切割搬进展厅。目前 在全国的博物馆中,还没有放如此大规模大型天然石头的先例。 ⑥与“壮丽三峡”展厅相比,“远古巴渝”展厅则显得古朴而厚重。“远古巴渝”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 二楼左侧,展厅面积 1160 多平方米,展品逾 1000 件。这是三峡博物馆文物最丰富的一个展厅,里面的文 物 80%以上都是 1997 年以来重庆三峡考古的新发现,这次是首度公之于众,比如巫山龙骨坡出土的巫山 人牙齿和下颌骨化石、兴隆洞遗址发现的剑齿象牙石刻、奉节鱼腹浦发现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鸟形尊等。 这个展厅主要靠文物来说话,它要展示远古巴渝文化的客观存在和无穷魅力。 1.请从选文第、第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分析它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说明方法: 表达效果: 。 §1·3 分析说明的顺序和结构 应考策略: 1.常见的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主要有以 下几种:①从现象到本质、②从结果到原因、③从特点到用途、④从整体到局部、⑤从概括到具体、⑥从 主要到次要、⑦从一般到个别。 2.说明文的总结结构,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引出说明对象;(2)阐述说明对象;(3)总结说明对 象。说明文的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式: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总分式。总分式结构形式大致有三种 情况:①总――分式、②总――分――总式、③分――总式。 3.怎样确定说明的顺序 首先应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其次,把握语言的标志,最后还要分清主次,综合归纳。从说明 对象分析来看,一般事物说明文采用空间或时间顺序,而事理说明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从语言标志看, 空间顺序有东西南北、上下左右等方位词的标志语;时间顺序有表时间的发展、事物各个阶段的标志语;
而逻辑顺序有“首先”、“其次”、“为什么”、“原来”、“因此”等标志语。最后还要注意慎定说明文的顺序, 不能以偏概全,因为一篇说明文可心意遥目的和对象,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它顺序 4.怎样分析说明的结构 说明文结构层次的划分,往往跟说明顺序密切相关。如果文章是按照由古到今的顺序来说明的,那么其结 构层次就可以按照时间的变换而划分。如果是按照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写的说明文,其结构则为 分”或“总一一分一一总 说明文自然段层次的划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说明文的一个语段说明的中心往往是很明显的, 其语句间的关系常常是中心句与支撑句的关系,其层次也比较好划分。 历史回音 (2007赤峰) 水萌芦之灾 (1)水葫芦学名凤眼莲,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 水葫芦外表并不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人,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上偶尔可见黄、蓝斑点,作为 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 (2)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每株分出多支匍匐茎, 茎端再长新株,八九天翻一番,∞0天内可分出25万棵新株。但养分低。猪吃了饿不死也不长膘。 (3)自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声名狼藉,到处遭到斩杀。孟加拉人将引自德国的水葫芦称 “德国恶草”。南非的引自美国佛罗里达,人称“佛罗里达恶魔”。斯里兰卡的引自日本,被骂作“日本烦恼”。 印度则称它为“紫色恶魔 水葫芦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泰国湄南河一发洪汛,一座座盘根错 节的水葫芦“岛屿ˆ浮游而下,猛冲桥洞,直接威胁首都曼谷的安全。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20世纪 80年代水葫芦泛滥成灾,覆满湾口。一些船只夜泊开阔水面,夜间起风,一早起来就开不动了,四周被几 万平方米的水葫芦团团包围,许多航线瘫痪。未经处理的各种废水排入湖中,湖水富营养化,水葫芦疯长 成半人高的“森林”,致使鱼类死亡,湖水发臭。当地水产锐减,渔民失业。人们生活用水也发生困难,用 湖水洗澡还会导致皮肤瘙痒。 5)深受水葫芦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战。南亚各国采用人工捞取、火焰喷射、药剂喷杀、炸药爆破 等手段加以销毁,可是过了三个月它依旧欣欣向荣。维多利亚湖畔人们采用生物防治法,在湖区放养吃水 葫芦的象鼻虫,但以繁衍100亿只象鼻虫计算,起码也要日夜不停吃上20年,才能吃光水葫芦。象鼻虫 吃水葫芦还可能酿成更严重的虫灾 (6)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将水葫芦当作度荒青饲料引入,后泛滥成灾,以闽台粤为甚。福建的水葫 芦覆盖面积达300平方千米,盘踞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湖塘库沟水域。目前,福建已打响了专项整治水葫芦 的战役。 (7)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啊! 1、本文重点说明了水葫芦的哪一个特点?(2分) 2、第(4)段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2分) 3、文章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2分) 思路点拨:1此题考查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要仔细阅读全文。本题很容易从第2段中找出答案 2此题考査对说明文结构的理解。第4段段首概括介绍了水葫芦的危害(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
7 而逻辑顺序有“首先”、“其次”、“为什么”、“原来”、“因此”等标志语。最后还要注意慎定说明文的顺序, 不能以偏概全,因为一篇说明文可心意遥目的和对象,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它顺序。 4.怎样分析说明的结构 说明文结构层次的划分,往往跟说明顺序密切相关。如果文章是按照由古到今的顺序来说明的,那么其结 构层次就可以按照时间的变换而划分。如果是按照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写的说明文,其结构则为 “总――分”或“总――分――总”。 说明文自然段层次的划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说明文的一个语段说明的中心往往是很明显的, 其语句间的关系常常是中心句与支撑句的关系,其层次也比较好划分。 历史回音 (2007 赤峰) 水葫芦之灾 (1)水葫芦学名凤眼莲,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界上 60 多个国家。 水葫芦外表并不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人,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上偶尔可见黄、蓝斑点,作为 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 (2)它生命力旺盛,在 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每株分出多支匍匐茎, 茎端再长新株,八九天翻一番,90 天内可分出 25 万棵新株。但养分低。猪吃了饿不死也不长膘。 (3)自上世纪 60 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声名狼藉,到处遭到斩杀。孟加拉人将引自德国的水葫芦称 “德国恶草”。南非的引自美国佛罗里达,人称“佛罗里达恶魔”。斯里兰卡的引自日本,被骂作“日本烦恼”。 印度则称它为“紫色恶魔”。 (4)水葫芦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泰国湄南河一发洪汛,一座座盘根错 节的水葫芦“岛屿”浮游而下,猛冲桥洞,直接威胁首都曼谷的安全。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20 世纪 80 年代水葫芦泛滥成灾,覆满湾口。一些船只夜泊开阔水面,夜间起风,一早起来就开不动了,四周被几 万平方米的水葫芦团团包围,许多航线瘫痪。未经处理的各种废水排入湖中,湖水富营养化,水葫芦疯长 成半人高的“森林”,致使鱼类死亡,湖水发臭。当地水产锐减,渔民失业。人们生活用水也发生困难,用 湖水洗澡还会导致皮肤瘙痒。 (5)深受水葫芦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战。南亚各国采用人工捞取、火焰喷射、药剂喷杀、炸药爆破 等手段加以销毁,可是过了三个月它依旧欣欣向荣。维多利亚湖畔人们采用生物防治法,在湖区放养吃水 葫芦的象鼻虫,但以繁衍 100 亿只象鼻虫计算,起码也要日夜不停吃上 20 年,才能吃光水葫芦。象鼻虫 吃水葫芦还可能酿成更严重的虫灾。 (6)上世纪 60 年代,我国曾将水葫芦当作度荒青饲料引入,后泛滥成灾,以闽台粤为甚。福建的水葫 芦覆盖面积达 300 平方千米,盘踞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湖塘库沟水域。目前,福建已打响了专项整治水葫芦 的战役。 (7)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啊! 1、本文重点说明了水葫芦的哪一个特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4)段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1.此题考查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要仔细阅读全文。本题很容易从第 2 段中找出答案。 2.此题考查对说明文结构的理解。第 4 段段首概括介绍了水葫芦的危害(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
危害健康),之后举了泰国湄南河、维多利亚湖相关例子具体说明了水葫芦在这几方面的危害。解答此类 题要在整体感知基础上思考。3说明顺序有三种,根据文章内容和相关知识即可解答 答案要点:1.生命力旺盛(答“繁殖快”或“疯长”也可)。2.总分结构(先概括说明,后具体说明)。 3.逻辑顺序 模仿训练 (一)小品建筑 ①小品,是一种文体的名称,凡属随笔、杂感、散文一类的小文章统称为小品。"小品建筑"是借用文体 小品"之名,专指那些小而简的建筑。 ②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建筑相比,有它鲜明的特点:除了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体系以 外,建筑的群体性也是重要特点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性表现为一个建筑往往是由许多单幢建筑组合 而成的,从老百姓的住宅到皇帝宫殿莫不如此。明清两代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作为当时地位最重要、规模 最大的建筑也就是一幢平面为长方形、内部也没有分割的单层大殿。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单幢建筑组合 成紫禁城这个建筑群体。 ③这些建筑群体除了有连成一体的殿堂、廊屋、门楼等,还有不少形形色色的相对独立的小建筑与之相 配。例如,一座宫殿、一组寺院或者坛庙,甚至大型的住宅,人们都可以看到在建筑群的最外面往往竖立 着牌楼:在建筑群大门的前面立有华表、石狮子;在建筑群的主要殿堂前面排列着香炉、日晷以及龟、鹤 等兽像。人们熟悉的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大门,九开间的大殿坐落在高大的城台之上。它的形体已经 够宏伟的了,但是还不够,在天安门前金水河上有几座金水桥,在桥的左右两边又各安放了一尊石雕狮子 和一根华表。正是这威武的狮子、高耸的华表,装点了这座气势恢宏的皇城大门。可见,这些小品建筑在 整个建筑群中虽然不是主要部分,但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自然,所谓小品建筑,只是相对大建筑而言,二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例如,在重要建筑群中, 作为标态的牌楼应属小品。而一般建筑群的一些院门虽然形体并不大,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但是,因为 这类院门都附在院墙上,并非独立存在,所以不属于小品建筑。中国古代众多的小品建筑都有着特殊的形 态和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们在我国古代建筑发展中也是相当有成就的。(有删改) 注释:①日晷(gui)]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1.文章开头从一种文体的名称"小品"写起,有什么作用 答 2.第②段的说明层次是:先说明 (不超过20个字),再说明 (不超过10个字),最后 (不超过15个宇)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答 4第③段属于什么结构形式?请按此给文段划分层次。 答 §1·4品味说明文的语言 应考策略: 1关于说明文语言品味 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科学,准确性是说明语言的先决条件,主要体现在:(1)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 度、特征、性质、数量等有关词语要准确无误,如“基本”“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主要” 等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2)注意约数和确数。无论使用的是约数还是确数,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8 危害健康),之后举了泰国湄南河、维多利亚湖相关例子具体说明了水葫芦在这几方面的危害。解答此类 题要在整体感知基础上思考。3.说明顺序有三种,根据文章内容和相关知识即可解答。 答案要点:1.生命力旺盛(答“繁殖快”或“疯长”也可)。2.总分结构(先概括说明,后具体说明)。 3.逻辑顺序。 模仿训练: (一)小品建筑 ①小品,是一种文体的名称,凡属随笔、杂感、散文一类的小文章统称为小品。"小品建筑"是借用文体 "小品"之名,专指那些小而简的建筑。 ②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建筑相比,有它鲜明的特点:除了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体系以 外,建筑的群体性也是重要特点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性表现为一个建筑往往是由许多单幢建筑组合 而成的,从老百姓的住宅到皇帝宫殿莫不如此。明清两代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作为当时地位最重要、规模 最大的建筑也就是一幢平面为长方形、内部也没有分割的单层大殿。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单幢建筑组合 成紫禁城这个建筑群体。 ③这些建筑群体除了有连成一体的殿堂、廊屋、门楼等,还有不少形形色色的相对独立的小建筑与之相 配。例如,一座宫殿、一组寺院或者坛庙,甚至大型的住宅,人们都可以看到在建筑群的最外面往往竖立 着牌楼;在建筑群大门的前面立有华表、石狮子;在建筑群的主要殿堂前面排列着香炉、日晷以及龟、鹤 等兽像。人们熟悉的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大门,九开间的大殿坐落在高大的城台之上。它的形体已经 够宏伟的了,但是还不够,在天安门前金水河上有几座金水桥,在桥的左右两边又各安放了一尊石雕狮子 和一根华表。正是这威武的狮子、高耸的华表,装点了这座气势恢宏的皇城大门。可见,这些小品建筑在 整个建筑群中虽然不是主要部分,但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自然,所谓小品建筑,只是相对大建筑而言,二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例如,在重要建筑群中, 作为标态的牌楼应属小品。而一般建筑群的一些院门虽然形体并不大,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但是,因为 这类院门都附在院墙上,并非独立存在,所以不属于小品建筑。中国古代众多的小品建筑都有着特殊的形 态和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们在我国古代建筑发展中也是相当有成就的。(有删改) 注释: ①[日晷(guǐ)]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1.文章开头从一种文体的名称"小品"写起,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② 段的 说明 层次 是: 先说 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 超过 20 个 字 ),再 说 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 10 个字),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 15 个宇)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属于什么结构形式?请按此给文段划分层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品味说明文的语言 应考策略: 1.关于说明文语言品味 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科学,准确性是说明语言的先决条件,主要体现在:(1)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 度、特征、性质、数量等有关词语要准确无误,如“基本”、“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主要” 等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2)注意约数和确数。无论使用的是约数还是确数,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3)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语言风格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生活活泼。 2.中考题型 品味说明文语言主要有三种题型: (1)理解重要词句,词语主要是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句子主要指结构比较复杂内涵较为丰富的句 子和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句子的理解答题角度:①表达的 内容、②说明方法、③文采(修辞)、④语言风格(朴实准确、生动活泼一一文学性与趣味性)。 (2)“××”词好在哪里?(加点词有何作用?)答题模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对象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3)“×Ⅹ”词能不能删掉?(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答题模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准 确)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使说明文语言生动活泼,增强文学性(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②不能,“Ⅹ×”词表示……意思,如果删掉(替换)“××”词,意思就变成了……意思,与实际情况不 符合,语言表达不准确,所以不能删掉(替换)。 历史回音 (2008山东) ①汉字书法艺术不但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而且以它特有的才蕴影响了左右芳邻。 ②它首先影响的是中国画。国画骨子里其实也是一种线的艺术。所谓“衣带当风”,非线而何?所谓白 描手法,又非线而何?中国传统画不以形取胜,而以意取胜;不以美骄人,而以境争先。内有其意,外有 其形:心有其源,画有其境。然而,它的具体操作与表达方式则是线式的。 ③汉字书法又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古建筑必有题字,必有匾额,必有楹联,必有中堂,必有山名、 水名、堂名、亭名,没有这些,就仿佛美人头上缺簪,公子额前少玉,就会觉得心不明,眼不亮,意未到, 情未尽。 ④汉字书法又是与武术相通相连的。武与字通,自古而然。君不见电影《英雄》与《卧虎藏龙》中都 有武家书法的镜头在,虽然不免有些艺术的夸张,但绝非凭空臆断。别的且不言,只说书法与武术两者的 境界与追求,就有绝大的相似之处。两者都非常讲究功、法、气、韵、美。 ⑤汉字书法也影响到中国古典小说。中国古典小说以线式结构为主,虽然它的空间感十分自由,甚至 自由到了无所不至其极的程度,一时天上,一时地下,一时鬼域,一时神宫,且不但神怪小说如此,即使 写实性小说也常常如此,如《红楼梦》的太虚幻境,如《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玉泉山显圣,如《水浒传》 中的神女天书,如《三侠五义》中的游仙枕、探阴山,但以时间而论,它的结构形态依然是线式的。它不 喜欢甚至拒绝时空颠倒,而坚持依时而作,依时而行,依时而叙,依时而言。小说的结构固然有繁有简, 基本形态却万变不离其宗 ⑥简单成一线的,如《西游记》就属于单一型线式结构。孙悟空就是引线的金针,猴子出世,便是金 针出现,此后孙悟空“走”到哪里,那故事便“跟”到哪里,猴子成了斗战胜佛,这故事便随之戛然而止。复 杂一点的如《水浒传》,则呈水脉系结构,但本质上也属于线式结构,不过不是一个线端而已,而是百水 千河归于一系。更复杂的则是《红楼梦》。《红楼梦》的结构形态是网状的,千头万绪,网络天成。但那线 的构思与价值,依然宛在。无线何以有网,网成愈见线功 ⑦可以这样说,汉字书法是一切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虽然它对其他种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大小有差, 彰隐有别,多少有异,但那基础性作用则是毋庸置疑的。 17.从全文看第①段中“芳邻”指什么?(2分) 18结合第③段,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及作用。(3分) 思略点拨:1此题考查根据文意理解词语的是。一般的方法是,先解释这个词语本来的意义,然后再
9 性。(3)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语言风格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生活活泼。 2.中考题型 品味说明文语言主要有三种题型: (1)理解重要词句,词语主要是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句子主要指结构比较复杂内涵较为丰富的句 子和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句子的理解答题角度:①表达的 内容、②说明方法、③文采(修辞)、④语言风格(朴实准确、生动活泼――文学性与趣味性)。 (2)“××”词好在哪里?(加点词有何作用?)答题模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对象的 …… 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3)“××”词能不能删掉?(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答题模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准 确)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使说明文语言生动活泼,增强文学性(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②不能,“××”词表示……意思,如果删掉(替换)“××”词,意思就变成了……意思,与实际情况不 符合,语言表达不准确,所以不能删掉(替换)。 历史回音 (2008 山东) ①汉字书法艺术不但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而且以它特有的才蕴影响了左右芳邻..。 ②它首先影响的是中国画。国画骨子里其实也是一种线的艺术。所谓“衣带当风”,非线而何?所谓白 描手法,又非线而何?中国传统画不以形取胜,而以意取胜;不以美骄人,而以境争先。内有其意,外有 其形;心有其源,画有其境。然而,它的具体操作与表达方式则是线式的。 ③汉字书法又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古建筑必有题字,必有匾额,必有楹联,必有中堂,必有山名、 水名、堂名、亭名,没有这些,就仿佛美人头上缺簪,公子额前少玉,就会觉得心不明,眼不亮,意未到, 情未尽。 ④汉字书法又是与武术相通相连的。武与字通,自古而然。君不见电影《英雄》与《卧虎藏龙》中都 有武家书法的镜头在,虽然不免有些艺术的夸张,但绝非凭空臆断。别的且不言,只说书法与武术两者的 境界与追求,就有绝大的相似之处。两者都非常讲究功、法、气、韵、美。 ⑤汉字书法也影响到中国古典小说。中国古典小说以线式结构为主,虽然它的空间感十分自由,甚至 自由到了无所不至其极的程度,一时天上,一时地下,一时鬼域,一时神宫,且不但神怪小说如此,即使 写实性小说也常常如此,如《红楼梦》的太虚幻境,如《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玉泉山显圣,如《水浒传》 中的神女天书,如《三侠五义》中的游仙枕、探阴山,但以时间而论,它的结构形态依然是线式的。它不 喜欢甚至拒绝时空颠倒,而坚持依时而作,依时而行,依时而叙,依时而言。小说的结构固然有繁有简, 基本形态却万变不离其宗。 ⑥简单成一线的,如《西游记》就属于单一型线式结构。孙悟空就是引线的金针,猴子出世,便是金 针出现,此后孙悟空“走”到哪里,那故事便“跟”到哪里,猴子成了斗战胜佛,这故事便随之戛然而止。复 杂一点的如《水浒传》,则呈水脉系结构,但本质上也属于线式结构,不过不是一个线端而已,而是百水 千河归于一系。更复杂的则是《红楼梦》。《红楼梦》的结构形态是网状的,千头万绪,网络天成。但那线 的构思与价值,依然宛在。无线何以有网,网成愈见线功。 ⑦可以这样说,汉字书法是一切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虽然它对其他种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大小有差, 彰隐有别,多少有异,但那基础性作用则是毋庸置疑的。 17.从全文看,第①段中“芳邻”指什么?(2 分) 18.结合第③段,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及作用。(3 分) 思路点拨:1.此题考查根据文意理解词语的是。一般的方法是,先解释这个词语本来的意义,然后再
根据文意推测其在文中的意思即可。这个“芳邻”应该指受汉字书法艺术影响的一些其他的艺术,即文章 后面依次介绍的中国画、中国传统建筑、武术和中国古典小说等。2此题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特色。本题 比上一题难度提升了一些,需要先认真阅读,综合分析,再根据具体的例子来概括主要特点及其作用。 谷案要点:1.中国画、中国传统建筑、武术和中国古典小说。2整句与散句相结合,并运用了排比、对 偶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既简洁又生动。 模仿训练 (一)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①我国明朝的李时珍(1518-1593),是世界上伟大的药学家。他的名著《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92 种,附方1109%6则,先后被译成英、法、俄、德、日、拉丁等10余种文字,成为国际一致推崇和引用的 主要药典。这部巨著不仅对医药,而且对生物、矿物和化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李时珍的学术见解是高超 的,他的分类方法符合现代的科学原则。该书于15%6年问世,比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自然系统》要早 个多世纪 ②李时珍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固然由于他批判地总结了前人的成果,“搜罗百氏”,旁征博引 参考八百余家;更主要的,还在于他忠心为百姓服务的精神。他认识到这项工作对百姓有利,因而用了近 30年的时间,三次改写,才最后成书。在写作过程中,他不辞辛苦,深入实际,“访采四方”,先后到河南 江西、江苏、安徽等地,收集标本与药材。他治学态度严谨,一丝不苟。例如,为了证实前人所说“穿山 甲诱蚁而食”,便亲自动手,解剖穿山甲,结论是:“腹内脏腑俱全,而胃独大,常叶舌,诱蚁食之,曾剖 其胃,约蚁升许也。 ③李时珍写《蕲蛇传》,也是一个有益的故事。他父亲李言闻,研究了蕲州的特产艾叶,写成了《蕲 艾传>,他读后很受启发,便决心写一本《蕲蛇传》。开始他只是从蛇贩子那里观察白花蛇,有人告诉他, 这不是真正的蕲州蛇,真蕲蛇“其走如飞,牙利而毒”,人被咬后会迅速致死,是当时皇帝指定进贡的制药 珍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时珍不顾危险,几次爬上龙峰山去观察蕲蛇,目睹了它吃石南藤及被捕 情形,了解了它的形体与习性上的特点,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李时珍很重视这种研究方法, 认为这样可以“二一采视,颇得其真”。 (作者:王梓坤选自《科学发现纵横谈》,有删改) 青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这部巨著不仅对医药,而且对生物、矿物和化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2)李时珍不顾危险,……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 2.解释第③段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含义,并说说它体现了李时珍的什么精神 3.文中②③两段中的划线句均引用了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经典语句,请你分析引用这些句子的作用。 4.下列加点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他认识到这项工作对百姓有利,因而用了近30年的时间,三次改写,才最后成书 升华训练:
10 根据文意推测其在文中的意思即可。这个“芳邻”应该指受汉字书法艺术影响的一些其他的艺术,即文章 后面依次介绍的中国画、中国传统建筑、武术和中国古典小说等。2.此题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特色。本题 比上一题难度提升了一些,需要先认真阅读,综合分析,再根据具体的例子来概括主要特点及其作用。 答案要点:1. 中国画、中国传统建筑、武术和中国古典小说。2.整句与散句相结合,并运用了排比、对 偶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既简洁又生动。 模仿训练: (一)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①我国明朝的李时珍(1518—1593),是世界上伟大的药学家。他的名著《本草纲目》,记载药物 1892 种,附方 11096 则,先后被译成英、法、俄、德、日、拉丁等 10 余种文字,成为国际一致推崇和引用的 主要药典。这部巨著不仅对医药,而且对生物、矿物和化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李时珍的学术见解是高超 的,他的分类方法符合现代的科学原则。该书于 1596 年问世,比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自然系统》要早 一个多世纪。 ②李时珍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固然由于他批判地总结了前人的成果,“搜罗百氏”,旁征博引, 参考八百余家;更主要的,还在于他忠心为百姓服务的精神。他认识到这项工作对百姓有利,因而用了近 30 年的时间,三次改写,才最后成书。在写作过程中,他不辞辛苦,深入实际,“访采四方”,先后到河南、 江西、江苏、安徽等地,收集标本与药材。他治学态度严谨,一丝不苟。例如,为了证实前人所说“穿山 甲诱蚁而食”,便亲自动手,解剖穿山甲,结论是:“腹内脏腑俱全,而胃独大,常吐舌,诱蚁食之,曾剖 其胃,约蚁升许也。” ③李时珍写《蕲蛇传》,也是一个有益的故事。他父亲李言闻,研究了蕲州的特产艾叶,写成了《蕲 艾传>,他读后很受启发,便决心写一本《蕲蛇传》。开始他只是从蛇贩子那里观察白花蛇,有人告诉他, 这不是真正的蕲州蛇,真蕲蛇“其走如飞,牙利而毒”,人被咬后会迅速致死,是当时皇帝指定进贡的制药 珍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时珍不顾危险,几次爬上龙峰山去观察蕲蛇,目睹了它吃石南藤及被捕 情形,了解了它的形体与习性上的特点,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李时珍很重视这种研究方法, 认为这样可以“一一采视,颇得其真”。 (作者:王梓坤选自《科学发现纵横谈》,有删改) 1.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这部巨著不仅..对医药,而且..对生物、矿物和化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2)李时珍不顾危险,……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 2.解释第③段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含义,并说说它体现了李时珍的什么精神? 3.文中②③两段中的划线句均引用了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经典语句,请你分析引用这些句子的作用。 4.下列加点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他认识到这项工作对百姓有利,因而用了近.30 年的时间,三次改写,才最后成书。 升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