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s cu E 图3-9混凝土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 当E≤E时 0-(1-8oy (3-2) 当E正ce≤E1时 3-3)
当εc≤ ε0时 σc =fc [1-(1- εc / ε 0 ) n ] (3-2) 当ε0≤ εc ≤ εcu时 σc=fc (3-3)
n=2-f 50) 60 (3-4) eo=0.002+0.5(fm×-50)×105 (3-5) a=0.003-(fmk-50)×105 式中σ。对应于混凝土应变E时的混凝土压应力 对应于混凝土压应力刚达到时的混凝土压应 变,当计算的ε值小于0.002时,应取为0.002; 正截面处于非均匀受压时的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当计算的ε值大于0.0033时,应取为0.0033; ∫a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n—系数,当计算的n大于20时,应取为20。 n,Eo.B的取值见表31
(3-4) (3-5) (3-6) 式中 σ c——对应于混凝土应变ε c时的混凝土压应力; ε0 ——对应于混凝土压应力刚达到fc时的混凝土压应 变,当计算的ε0值小于0.002时,应取为0.002; ε cu——正截面处于非均匀受压时的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当计算的ε cu值大于0.0033时,应取为0.0033;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n——系数,当计算的n大于2.0时,应取为2.0。 n,ε0,ε cu的取值见表3—1
表3-1n,e,c取值 ≤C50 C55 C60 C65 C70 C75 C80 2 1.917 1.833 1.750 1.667 1.583 1.500 Eo 0.0020000.0020250.0020500.0020750.0021000.0021250.002150 0.003300.003250.003200.003150.003100.003050.00300 由表3-可见,当混凝士的强度等级小于和等于C30时 n,B和e均为定值。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C50时,随 着混凝士强度等级的提高,εn的值不断增大,而E值却逐渐 减小,即3-8中的水平区段逐渐缩短,材料的脆性加大 4钢筋的应力取等于钢筋应变与其弹性模量的乘积,但其 绝对值不应大于相应的强度设计值,受拉钢筋的极限拉应 取0.01,即
由表3-1可见,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和等于C50时, n,ε0和ε cu均为定值。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C50时,随 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ε0的值不断增大,而εcu值却逐渐 减小,即3-8中的水平区段逐渐缩短,材料的脆性加大。 4.钢筋的应力取等于钢筋应变与其弹性模量的乘积,但其 绝对值不应大于相应的强度设计值,受拉钢筋的极限拉应变 取0.01,即
a=E,E。≤fy n=E≤f mx=0.01 332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单筋矩形截面一在截面的受拉区配有纵向受力钢筋的矩 形截面,称为单筋矩形截面 双筋矩截面一不但在截面的受拉区,而且在截面的受压 区同时配有纵向受力钢筋的矩形截面,称为双筋矩形截 面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构造上的原因例如为了形成钢 骨架),梁的受压区通常也需要配置纵向钢筋,这种纵向 钢筋称为架立钢筋
3.3.2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6) 单筋矩形截面--在截面的受拉区配有纵向受力钢筋的矩 形截面,称为单筋矩形截面 双筋矩截面--不但在截面的受拉区,而且在截面的受压 区同时配有纵向受力钢筋的矩形截面,称为双筋矩形截 面。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构造上的原因(例如为了形成钢筋 骨架),梁的受压区通常也需要配置纵向钢筋,这种纵向 钢筋称为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与受力钢筋的区别是:架立钢筋是根据构造要求 设置,通常直径较细、根数较少;而受力钢筋则是根据受 力要求按计算设置,通常直径较粗、根数较多。受压区配 有架力钢筋的截面,不属于双筋截面。 架立筋 箍筋 受力钢筋 图3-1单筋矩形截面梁配筋
架立钢筋与受力钢筋的区别是:架立钢筋是根据构造要求 设置,通常直径较细、根数较少;而受力钢筋则是根据受 力要求按计算设置,通常直径较粗、根数较多。受压区配 有架力钢筋的截面,不属于双筋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