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适筋受弯构件截面受力的三阶段 试验证明,对于配筋量适中的受弯构件,从开始加载到正 截面完全破坏,截面的受力状态可以分为下面三个大的阶段 1.第一阶段—未裂阶段 当荷载很小时,截面上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应力分布为直 线(图3-8a),称为第I阶段。 当荷载不断增大时,受拉区混凝士出现塑性变形,受拉区 应力图形呈曲线。当荷载增大到某一数值时,受拉区边缘的混 凝士达其实际的抗拉强度和拉极限应变值、截面处在开裂前的 临界状态(图3-8b),这种受力状态称为第I阶段 2第二阶段——从截面开裂到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开始屈 服的阶段 截面受力达Ⅰa阶段后,荷载只要稍许增加截面立即开裂3
3.2.2 适筋受弯构件截面受力的三阶段 试验证明,对于配筋量适中的受弯构件,从开始加载到正 截面完全破坏,截面的受力状态可以分为下面三个大的阶段 1. 第一阶段——未裂阶段 当荷载很小时,截面上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应力分布为直 线(图3-8a), 称为第I阶段。 当荷载不断增大时,受拉区混凝土出现塑性变形,受拉区 应力图形呈曲线。当荷载增大到某一数值时,受拉区边缘的混 凝土达其实际的抗拉强度和拉极限应变值、截面处在开裂前的 临界状态(图3-8b),这种受力状态称为第Ia阶段. 2. 第二阶段——从截面开裂到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开始屈 服的阶段 截面受力达Ia阶段后,荷载只要稍许增加截面立即开裂
截面上应力发生重分布,裂缝处混凝土不再承受拉应 力,钢筋的拉应力突然增大,受压区混凝土出现明显的塑性 变形,应力图形呈曲线(图3-8c)。这种受力阶段称为第Ⅱ阶段 荷载继续增加,裂缝进一步开展,钢筋和混凝士的应力 不断增大。当荷载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 开始屈服,钢筋应力达到其屈服强度(图38d这种特定的受 力状态称为Ⅱa阶段。 3、第三阶段—破坏阶段 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屈服后,截面的承载力无明显的增 加,但塑性变形急速发展,裂缝迅速开展并向受压区延伸, 受压区面积减小,受压区混凝士压应力迅速增大,这是截面 受力的第Ⅲ阶段(图3-8e)。 在荷载几乎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裂缝进一步急剧开展 受压区混凝土出现纵向裂缝,混凝土被完全压碎,截面发生 破坏(图3-8f),这种特定的受力状态称为第Ⅲa阶段
截面上应力发生重分布,裂缝处混凝土不再承受拉应 力,钢筋的拉应力突然增大,受压区混凝土出现明显的塑性 变形,应力图形呈曲线(图3-8c)。这种受力阶段称为第Ⅱ阶段。 荷载继续增加,裂缝进一步开展,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 不断增大。当荷载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 开始屈服,钢筋应力达到其屈服强度(图3-8d)。这种特定的受 力状态称为Ⅱa阶段。 3、第三阶段——破坏阶段 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屈服后,截面的承载力无明显的增 加,但塑性变形急速发展,裂缝迅速开展并向受压区延伸, 受压区面积减小,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迅速增大,这是截面 受力的第Ⅲ阶段(图3-8e)。 在荷载几乎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裂缝进一步急剧开展, 受压区混凝土出现纵向裂缝,混凝土被完全压碎,截面发生 破坏(图3-8f),这种特定的受力状态称为第Ⅲa阶段
(f) C M(÷-Ma M M 京京成 Ⅲ 图3-8梁在各受力阶段的应力、应变图 C一受压区合力;T一受拉区合力
图3-8 梁在各受力阶段的应力、应变图 C-受压区合力;T-受拉区合力
试验同时表明,从开始加载到构件破坏的整 个受力过程中,变形前的平面,变形后仍保持平 面 进行受弯构件截面受力工作阶段的分析,不 但可以使我们详细地了解截面受力的全过程,而 且为裂缝、变形以及承载力的计算提供了依据。 往后将会看到,截面抗裂验算是建立在第I段 的基础之上,构件使用阶段的变形和裂缝宽度的 验算是建立在第阶Ⅱ段的事础之上,而截面的为 载力计算则是建立在第Ⅲa阶段的基础之上的
试验同时表明,从开始加载到构件破坏的整 个受力过程中,变形前的平面,变形后仍保持平 面。 进行受弯构件截面受力工作阶段的分析,不 但可以使我们详细地了解截面受力的全过程,而 且为裂缝、变形以及承载力的计算提供了依据。 往后将会看到,截面抗裂验算是建立在第Ⅰa阶段 的基础之上,构件使用阶段的变形和裂缝宽度的 验算是建立在第阶Ⅱ段的事础之上,而截面的承 载力计算则是建立在第Ⅲa阶段的基础之上的
§33建筑工程中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331基本假定 建筑工程中在进行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 算时,引人了如下几个基本假定; 1截面应变保持平面; 2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混凝土受压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按下列 规定取用图3-9)
§3.3 建筑工程中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3.3.1 基本假定 建筑工程中在进行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 算时,引人了如下几个基本假定; 1.截面应变保持平面; 2.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混凝土受压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按下列 规定取用(图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