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 编程与作 谭洪 苏州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数 控 车 床 编 程 与 操作 谭洪 苏州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第一节设计与编程 基本概念部分 典型轴类零件的编程
典型轴类零件的编程 程序编制基础 基本概念部分 第一节 设计与编程
基本概念部分 1、主运动 1数控定义 2、进给运动 采用数值数据对机床的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 制的一种方法。英文简称NC 主运动主轴的旋转运动 机床运动{进给运动-刀具相对于工件的位移 辅助运动主轴启停、冷却液开/咲、换刀等 零部件加工可进行外圆柱面、内圆柱面、端面 任意锥面、圆弧面、球体螺纹、钻孔、 镗孔、切断、割等各种车削加工。 对复杂异形面、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更能显示其优性
一、基本概念部分 1.数控定义 采用数值数据对机床的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 制的一种方法。英文简称NC 零部件加工------ 可进行外圆柱面、内圆柱面、端面、 任意锥面、圆弧面、球体螺纹、钻孔、 镗孔、 切断、割等各种车削加工。 机床运动 主 运 动 ------ 主轴的旋转运动 辅助运动 ------ 主轴启/停、冷却液开/关、换刀等 进给运动 ------ 刀具相对于工件的位移 对复杂异形面、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更能显示其优性。 1、主运动 2、进给运动
2数控技术的发展过程 在世界上首次|在中国首次 数控系统名称 生产的年代生产的年代 第一代电子管数控系统(NC) 1952年 1958年 第二代晶体管数控系统(NC) 1959年 1964年 第三代集成电路数控系统 1965年 1972 年 第四代小型计算机数控系统(CNC)970年 1978年 第五代微型处理器数控系统(MNC)|1974年 1981年 第六代基于工控PC机的通用CNC系统1990 1992年
2.数控技术的发展过程 数控系统名称 在世界上首次 生产的年代 在中国首次 生产的年代 第一代电子管数控系统(NC) 1952年 1958年 第二代晶体管数控系统(NC) 1959年 1964年 第三代集成电路数控系统 1965年 1972年 第四代小型计算机数控系统(CNC) 1970年 1978年 第五代微型处理器数控系统(MNC) 1974年 1981年 第六代基于工控PC机的通用CNC系统 1990年 1992年
3数控机床加工特点 1)加工精度高、尺寸一致性好 机床传动装置釆用了滚珠丝杠螺母副,精度可达±0.01mm。 配置了四工位自动回转刀架,重复定位精度可达±005mm。取 消了进给箱、小拖板、光杠等部件,利用数控系统的补偿功能, 如:轴向运动误差补偿、丝杠螺距误差补偿、齿轮间隙补偿、热 补偿、和空间误差补偿等,对伺服系统可进行多种补偿。 2)生产效率高,一人多机操作 数控机床结构刚性好、功率大,能自动进行切削加工,所以 能选择较大的、合理的切削用量,并自动连续完成整个切削加工 过程,不仅能大大缩短机动时间。还能大大缩短加工准备时间, 减少了停机检测时间
3.数控机床加工特点 1)加工精度高、尺寸一致性好 机床传动装置采用了滚珠丝杠螺母副,精度可达±0.01mm。 配置了四工位自动回转刀架,重复定位精度可达 ±0.005mm。取 消了进给箱、小拖板、光杠等部件,利用数控系统的补偿功能, 如:轴向运动误差补偿、丝杠螺距误差补偿、齿轮间隙补偿、热 补偿、和空间误差补偿等,对伺服系统可进行多种补偿。 2)生产效率高,一人多机操作 数控机床结构刚性好、功率大,能自动进行切削加工,所以 能选择较大的、合理的切削用量,并自动连续完成整个切削加工 过程,不仅能大大缩短机动时间。还能大大缩短加工准备时间, 减少了停机检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