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2011年(春)八年级期末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分为A卷和B卷,A卷满分为100分,B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 钟。A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答在答题卡上,其余的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地方。 卷 B卷 全卷 总分 三四五总分 四总分 号得分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基础知识(共9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但他也偶有使我为(wei)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 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j)形。 B.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 wanyan)游动,一晃( huang) 就消失了。 C.罗布泊(po)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x)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 如神仙一般。 D.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的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xuan)而上 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zuan)去。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个句子是() A.一个人长着一张在俄罗斯随处可见的脸,既有可能在台上主持大臣会议,也有可能 在酒肄同一帮酒徒鬼混。 B.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跃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 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C.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 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题第1页(共12页)
八年级·下 语文期末测试题 第 1 页 (共 12 页) 新都区 2011 年(春)八年级期末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说明:1.全卷分为 A 卷和 B 卷,A 卷满分为 100 分,B 卷满分为 5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 钟。A 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答在答题卡上,其余的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用 2B 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地方。 题 号 A 卷 B 卷 全 卷 总 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 分 A 卷(共 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8 分) 一、基础知识(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但他也偶有使我为.(wéi)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 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jī)形。 B.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wānyán)游动,一晃.(huǎng) 就消失了。 C.罗布泊.(pō)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xù)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 如神仙一般。 D.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的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xuàn)而上, 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zuān)去。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个句子是( ) A.一个人长着一张在俄罗斯随处可见的脸,既有可能在台上主持大臣会议,也有可能 在酒肄同一帮酒徒鬼混。 B.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跃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 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C.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 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D.今年,我如法泡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 喝下去又长大一岁。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忽然间风云突变,太阳的温暖完全消失了,天空乌云密布,泥土里散发出一股怪味 D.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 C.(叫卖,)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 左右逢源 D.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共9分,每小题3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 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恺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心乐之(乐:以……为乐。) B.水尤清洌(尤:格外。) C.以其境过清(过:过于。) D.不可久居(居:居住。) 5.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卷石底以出,为坻 以其境过清 山峦为晴雪所洗 策之不以其道 乃记之而去 乃记之而去 乃重修岳阳楼 足肤皲裂而不知 6.下面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题第2页(共12页)
八年级·下 语文期末测试题 第 2 页 (共 12 页) D.今年,我如法泡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 喝下去又长大一岁。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忽然间风云突变 ....,太阳的温暖完全消失了,天空乌云密布,泥土里散发出一股怪味。 D.最不可思议 ....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 象。 C.(叫卖,)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 左右逢源 ....。 D.八宝酒,顾名思义 ....,是八样东西泡的酒。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6 题。(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 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心乐.之(乐:以……为乐。) B.水尤.清洌(尤:格外。) C.以其境过.清(过:过于。) D.不可久居.(居:居住。) 5.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卷石底以出,为.坻 以.其境过清 山峦为.晴雪所洗 策之不以.其道 乃.记之而去 乃记之而.去 乃.重修岳阳楼 足肤皲裂而.不知 6.下面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 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2分) 得分评卷人 三、(共10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默写填空。(6分,任选六句作答) (1)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3)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6)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7)尝趋百里外,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8)兴,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得分评卷人」四、阅读下面的课文文段,完成9~12题。(12分)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题第3页(共12页)
八年级·下 语文期末测试题 第 3 页 (共 12 页)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 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82 分) 三、(共 10 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4 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 8.默写填空。(6 分,任选六句作答) (1)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3)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6)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7)尝趋百里外,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8)兴,百姓苦;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四、阅读下面的课文文段,完成 9~12 题。(12 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 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 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 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图经据典,当事人照例本册,滚 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 易搭腔。那次听到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 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 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嬴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 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张 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 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 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干(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干条,悬挂在高树上), 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中的“这”指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答: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一句中的“多”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 答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题第4页(共12页)
八年级·下 语文期末测试题 第 4 页 (共 12 页)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 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 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 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 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 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 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 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 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 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 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 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 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9.“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中的“这”指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 答: 10.“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一句中的“多”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3 分) 答:
1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2.下面的两首民歌分别属于文中所提到的哪种方式?(4分) (1)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采, (1)生下一个蓝花花,实实的爱死人。(《蓝花花》) 答 (2)什么水面打跟斗?什么水面起高楼? (1)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刘三姐》) 得分评卷人 五、作文(60分)(两题任选一题 13.题目:真正的朋友 要求: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有许多的朋友,请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你心目中的真正朋友 文体不限:6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不得抄袭 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时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它可能是 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 声礼貌的道谢……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题第5页(共12页)
八年级·下 语文期末测试题 第 5 页 (共 12 页) 1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12.下面的两首民歌分别属于文中所提到的哪种方式?(4 分) (1)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采, (1)生下一个蓝花花,实实的爱死人。(《蓝花花》) 答: (2)什么水面打跟斗?什么水面起高楼? (1)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刘三姐》) 答: 五、作文(60 分)(两题任选一题) 13. 题目:真正的朋友 要求: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有许多的朋友,请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你心目中的真正朋友。 文体不限;600 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不得抄袭。 1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时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它可能是 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 声礼貌的道谢……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 得分 评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