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2012年(春)八年级期末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分为A卷和B卷,A卷满分为100分,B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 钟。A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答在答题卡上,其余的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地方。 B卷 全卷 总分 三四五总分 四总分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基础知识(共9分,每小题3分)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及笄(正) 缥(pido)碧 挂胃(juan 倩(qian)女 家醅(pei) 即物起兴(xng)哂(shen)笑 稽(q1)首 C.荷(he)戟独彷徨脂粉奁(lian) 广袤(mo) 颔(hdn)首低眉 D.禁锢(gu) 诘(jie)责 食(sh1)马者 衔觞( shang)赋诗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到了需要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柁、左右逢源的时候,就更指着杨巴那张好嘴 B.在微风动荡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C.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排列的走向,看到苍海桑田的痕迹。 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装着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样子关掉了扩音机 B.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 C.我从每一件东西的名称慢慢学起,由期期艾艾地发音,进展到可以在莎士比亚的十四 行诗中,进行无限美妙的想象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题第1页(共12页)
八年级·下 语文期末测试题 第 1 页 (共 12 页) 新都区 2012 年(春)八年级期末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说明:1.全卷分为 A 卷和 B 卷,A 卷满分为 100 分,B 卷满分为 5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 钟。A 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答在答题卡上,其余的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用 2B 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地方。 题 号 A 卷 B 卷 全 卷 总 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 分 A 卷(共 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8 分) 一、基础知识(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 ....的一项是( ) A.及笄.(jī) 缥.(piāo)碧 挂罥.(juàn) 倩.(qiàn)女 B.家醅. (pēi) 即物.起兴 (xīng) 哂.(shèn)笑 稽.(qí)首 C.荷.(hè)戟独彷徨 脂粉奁. (lián) 广袤.(mào) 颔.(hàn)首低眉 D.禁锢. (gù) 诘.(jié)责 食.(shí)马者 衔觞.(shāng)赋诗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 ....的一项是( ) A.到了需要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柁、左右逢源的时候,就更指着杨巴那张好嘴 了。 B.在微风动荡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C.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排列的走向,看到苍海桑田的痕迹。 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炪。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 ....的一项是( ) A.他装着镇定自若、胸有成竹 ....的样子关掉了扩音机。 B.八宝酒,顾名思义 ....,是八样东西泡的酒。 C.我从每一件东西的名称慢慢学起,由期期艾艾地发音,进展到可以在莎士比亚的十四 行诗中,进行无限美妙 ....的想象
D.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入胜的可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孑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 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迒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 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空,皓月干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 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B.而或长烟一空 或凭或立 C.属予作文以记之以此自终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贻余核舟 5.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有去国怀乡 去:离开 B.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没有 C.前人之述备矣 备:准备 D.登斯楼也 6.下面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以单行散句为主,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 B.文章开篇切入正题,叙述事情本末缘起,说滕子京“谪守”,已暗寓对仕途沉浮的悲 慨,为后文抒情设伏 C.第三、四段逐渐递进,悲喜交加,由情及景,道出了“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 D.范仲淹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题第2页(共12页)
八年级·下 语文期末测试题 第 2 页 (共 12 页) D.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 ....、引人入胜的可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 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 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 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B.而或.长烟一空. 或.凭或立 C.属予作文以.记之 以.此自终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贻余核舟一 5.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则有去.国怀乡 去:离开 B.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没有 C.前人之述备.矣 备:准备 D.登斯.楼也 斯:这 6.下面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 ...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以单行散句为主,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 。 B.文章开篇切入正题,叙述事情本末缘起,说滕子京“谪守”,已暗寓对仕途沉浮的悲 慨,为后文抒情设伏。 C.第三、四段逐渐递进,悲喜交加,由情及景,道出了“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 D.范仲淹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82分) 得分评卷人 三、(共10分) 7.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2)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在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任选一首默写。(4分) 得分评卷人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2题。(12分)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 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 是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 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 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题第3页(共12页)
八年级·下 语文期末测试题 第 3 页 (共 12 页)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 共 82 分) 三、(共 10 分) 7.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每小题 2 分) (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 (2)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 分)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④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在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任选一首默写。(4分) 题目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9~12 题。(12 分)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 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 是: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 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 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 “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 是亳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 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 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未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感。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 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 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 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 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 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9.作者详细介绍“你改悔吧!”这一句话的来历,用意何在?你是怎样理解的,试简释。(3 10.“‘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 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一一你 认为漏字圈的可笑么?圈的用意是否在讥刺“我”?(3分) 1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对于这句话你如何理解?(2分) 12.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试简说作者意见是如何变化的。(4分)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题第4页(共12页)
八年级·下 语文期末测试题 第 4 页 (共 12 页) 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 “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 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 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 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 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 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 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 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 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9.作者详细介绍“你改悔吧!”这一句话的来历,用意何在?你是怎样理解的,试简释。(3 分) 10.“‘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 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你 认为漏字圈的可笑么?圈的用意是否在讥刺“我”? (3 分) 1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对于这句话你如何理解?(2 分) 12.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试简说作者意见是如何变化的。(4 分)
得分评卷人 五、作文。(60分)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作一题。 13.千百年来,我国传统节日源源不断地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春节寄予着人们对新春 开始的欢欣,清明抒发了生者对逝者的挂念,端午表达了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哀悼,中 秋蕴涵着亲人相聚团圆的真情……每一次庆祝传统节日,我们都在有意无意中延续这种文 请以“我记忆中的传统节日”为话题,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感 受: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毕淑敏说:“人可能没有爱情,没有自由,没有健康,没有金钱,但我们必须 有心情。如果你渴望健康和美丽,如果你珍惜生命的毎一寸光阴,如果你愿为这个世界增 添晴朗和欢乐,如果你即使倒下也面向太阳,那么,请锻造心情。让我们沉稳宁静广博透 明的心,覆盖生命的每一个清晨和夜晚。” 请以“有个好心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有自 己的体验和感悟,不能抄袭和套作,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题第5页(共12页)
八年级·下 语文期末测试题 第 5 页 (共 12 页) 五、作文。(60 分)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作一题。 13.千百年来,我国传统节日源源不断地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春节寄予着人们对新春 开始的欢欣,清明抒发了生者对逝者的挂念,端午表达了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哀悼,中 秋蕴涵着亲人相聚团圆的真情……每一次庆祝传统节日,我们都在有意无意中延续这种文 化。 请以“我记忆中的传统节日”为话题,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感 受;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毕淑敏说:“人可能没有爱情,没有自由,没有健康,没有金钱,但我们必须 有心情。如果你渴望健康和美丽,如果你珍惜生命的每一寸光阴,如果你愿为这个世界增 添晴朗和欢乐,如果你即使倒下也面向太阳,那么,请锻造心情。让我们沉稳宁静广博透 明的心,覆盖生命的每一个清晨和夜晚。” 请以“有个好心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有自 己的体验和感悟,不能抄袭和套作,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得分 评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