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废水中的污染物与污染指标 (五)生物污染物 水质标准中的卫生学指标有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两项 后者反映水体中受到动物粪便污染的状况。除致病体外 废水中若生长铁菌、硫菌、藻类、水草、或贝壳类动物时, 会堵塞管道和用水设备等,有时还腐蚀金属和损害木质, 也属于生物污染。 生物污染物中,病毒的个体甚小,约20~300nm。其它 生物污染物(如细菌的个体为0.7~10μm、藻类和寄生虫 卵等)的个体均甚大,它们在水中呈悬浮状态
1.3 废水中的污染物与污染指标 ◼ (五)生物污染物 ◼ 水质标准中的卫生学指标有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两项, 后者反映水体中受到动物粪便污染的状况。除致病体外, 废水中若生长铁菌、硫菌、藻类、水草、或贝壳类动物时, 会堵塞管道和用水设备等,有时还腐蚀金属和损害木质, 也属于生物污染。 ◼ 生物污染物中,病毒的个体甚小,约20~300nm。其它 生物污染物(如细菌的个体为0.7~10μm、藻类和寄生虫 卵等)的个体均甚大,它们在水中呈悬浮状态
13废水中的污染物与污染指标 ■(六)感官污染物色度、臭味、浊度、漂浮物 (七)酸碱污染物pH值 (八)油类污染物石油类、动植物油,两者还 构成CoD值 (九)热污染温度
1.3 废水中的污染物与污染指标 ◼ (六)感官污染物 色度、臭味、浊度、漂浮物 ◼ (七) 酸碱污染物 pH值 ◼ (八)油类污染物 石油类、动植物油,两者还 构成COD值 ◼ (九)热污染 温度
14废水水质控制标准 控制废水水质有三个基本目的 ■(1)满足废水再用(循环再用或接续再用)对水质 的要求; (2)满足有价物质回收工艺对水质的要求 (3)满足废水排放对水质的要求
1.4 废水水质控制标准 ◼ 控制废水水质有三个基本目的: ◼ (1)满足废水再用(循环再用或接续再用)对水质 的要求; ◼ (2) 满足有价物质回收工艺对水质的要求; ◼ (3)满足废水排放对水质的要求
1.4废水水质控制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 就污染物危害性质而言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污染物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积蓄,对人类的健 康产生长远的不良影响。含此类污染物的废水一律在车间或 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处取样分析,并要求其含量必须符合表 2-2的规定。 第二类污染物的影响小于第一类污染物,规定的取样地点 为排污单位的排放口,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按地面水使用 功能的要求和污水排放去向,分别执行表23中的 三级标准
1.4 废水水质控制标准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 ◼ 就污染物危害性质而言可分为两大类。 ◼ 第一类污染物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积蓄,对人类的健 康产生长远的不良影响。含此类污染物的废水一律在车间或 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处取样分析,并要求其含量必须符合表 2-2的规定。 ◼ 第二类污染物的影响小于第一类污染物,规定的取样地点 为排污单位的排放口,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按地面水使用 功能的要求和污水排放去向,分别执行表2-3中的一,二, 三级标准
表2-1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质(单位:mg/L 序 浓度 序 浓度 指标 指标 中常低 高 中常低 总固体(TS) 1200 720 350 15 悬浮性 600 250 150 溶解性总固体 850 16可生物降解750 200 部分 非挥发性 525 145 17 溶解性 375 150 挥发性 325 200 105 悬浮性 375 150 100 5悬浮物(Ss) 350 220 19总氮(N) 85 40 6 非挥发性 75 55 20 20 有机氮 35 15 8 挥发性 275 165 21 游离氨 25 12 可沉降物 20 10 5 22 亚硝酸盐 0 0 0 生化需氧 400 200 100 23 硝酸盐 0 0 0 (BOD 溶解性 200 100 24 总磷(P) 15 悬浮性 200 有机磷 5 3 总有机碳 290 160 26 无机磷 10 (TOC) 化学需氧量 1000 400 氯化物 200 10060 (COD) CL 溶解性 400 150 100 碱度 200 100 (Caco 油脂 150 100
表2-1 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质(单位:mg/L) 序 号 指 标 浓 度 序 号 指 标 浓 度 高 中常 低 高 中常 低 1 总固体(TS) 1200 720 350 15 悬浮性 600 250 150 2 溶解性总固体 850 500 250 16 可生物降解 部分 750 300 200 3 非挥发性 525 300 145 17 溶解性 375 150 100 4 挥发性 325 200 105 18 悬浮性 375 150 100 5 悬浮物(SS) 350 220 100 19 总氮(N) 85 40 20 6 非挥发性 75 55 20 20 有机氮 35 15 8 7 挥发性 275 165 80 21 游离氨 50 25 12 8 可沉降物 20 10 5 22 亚硝酸盐 0 0 0 9 生化需氧 (BOD5) 400 200 100 23 硝酸盐 0 0 0 1 0 溶解性 200 100 50 24 总磷(P) 15 8 4 1 1 悬浮性 200 100 50 25 有机磷 5 3 1 1 2 总有机碳 (TOC) 290 160 80 26 无机磷 10 5 3 1 3 化学需氧量 (COD) 1000 400 250 27 氯化物 (CL-) 200 100 60 1 4 溶解性 400 150 100 28 碱度 (CaCO3 ) 200 100 50 29 油脂 150 10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