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组织界限趋于模糊 C.领导是行动的中心 D.职位和角色之间的差别明显 判断题 1.政府创新是实施电子政务的保证。(√) 2.政府创新是实施电子政务的动力。(√) 3.政府创新贯穿于电子政务的整个过程。(√) 4.政府创新制约电子政务的发展。(×) 5.网络时代的组织结构发展趋势为:组织结构趋于扁平、组织规模趋向极化、组织职务趋 向任务团队、组织弹性虚拟化。(√) 6.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的表现形式是虚拟政府。(√) 7.虚拟政府的表现形式是虚拟政府服务厅和虚拟政务办公室。(√) 8.虚拟政府也是未来政府的发展方向和政府管理的高级阶段。(√) 9.虚拟组织是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临时性的动态联盟。(√) 第三章 3.1单项选择题 1.属于“三网一库”中的内网的是(D)。 A办公业务资源网 B.公共管理和服务网 C.互联网 D.机关内部办公网 2.副省级以上政府节点属于(B)。 A.核密网 B.政务内网 C.政务外网 D.互联网 3.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之间的隔离是(B)。 A.绝对隔离 B.物理隔离 C逻辑隔离 D.相对隔离 4.电子政务标准化支撑系统由六部分组成,下列属应用支撑标准的是(D)。 A.电子公文格式的标准 B.加密算法的标准 C.电子政务工程监理的标准 D.数据库标准 5,下列包含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决策支持系统的是(D)。 A.网络系统层 B.信息管理层 C应用服务层
B.组织界限趋于模糊 C.领导是行动的中心 D.职位和角色之间的差别明显 判断题 1.政府创新是实施电子政务的保证。( √ ) 2.政府创新是实施电子政务的动力。( √ ) 3.政府创新贯穿于电子政务的整个过程。( √ ) 4.政府创新制约电子政务的发展。( × ) 5.网络时代的组织结构发展趋势为:组织结构趋于扁平、组织规模趋向极化、组织职务趋 向任务团队、组织弹性虚拟化。( √ ) 6.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的表现形式是虚拟政府。( √ ) 7.虚拟政府的表现形式是虚拟政府服务厅和虚拟政务办公室。( √) 8.虚拟政府也是未来政府的发展方向和政府管理的高级阶段。( √ ) 9.虚拟组织是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临时性的动态联盟。(√ ) 第三章 3.1 单项选择题 1.属于“三网一库”中的内网的是( D )。 A.办公业务资源网 B.公共管理和服务网 C.互联网 D.机关内部办公网 2.副省级以上政府节点属于( B )。 A.核密网 B.政务内网 C.政务外网 D.互联网 3.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之间的隔离是( B )。 A.绝对隔离 B.物理隔离 C.逻辑隔离 D.相对隔离 4.电子政务标准化支撑系统由六部分组成,下列属应用支撑标准的是( D )。 A.电子公文格式的标准 B.加密算法的标准 C.电子政务工程监理的标准 D.数据库标准 5.下列包含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决策支持系统的是( D )。 A.网络系统层 B.信息管理层 C.应用服务层
D.应用业务层 6.企业属于电子政务用户的(C)。 A.核心层 B.连接层 C受众层 D.服务层 3.2多项选择题 1.政府部门信息系统的基础是(B A政府内网 B.局域网 C.政府外网 D.互联网 2.政务内网可包括(ABCD )。 A.局域网 B.园区网 C.城域网 D.广域网 3.政府门户网站对公众的最佳服务模式是(BC)。 A.网上信息发布 B.永远在线的“自助式”服务 C.永远在线的“一站式”服务 D.网上办公服务 4.GDC所储存的基础性信息是指(AD)。 A.自然资源信息 B.城市建设信息 C宏观经济数据 D.空间地理 5.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包括(ABCD)。 A.网络基础设施支撑系统 B.业务应用系统 C.公共监管与服务系统 D.标准化和安全支撑系统 6.电子政务结构模型的三个基础是指(AcD )。 A.网络与系统基础设施 B.综合服务基础设施 C信息资源库 D.安全基础设施 判断题 1.“三网”指内网、外网和专网。(√) 2.“一库”指内网、外网和专网。(×) 3.“一库”指政务信息资源库。(√) 4.“三网”指政务信息资源库。(×)
D.应用业务层 6.企业属于电子政务用户的( C )。 A.核心层 B.连接层 C.受众层 D.服务层 3.2 多项选择题 1.政府部门信息系统的基础是( B )。 A.政府内网 B.局域网 C.政府外网 D.互联网 2.政务内网可包括( ABCD )。 A.局域网 B.园区网 C.城域网 D.广域网 3.政府门户网站对公众的最佳服务模式是( BC )。 A.网上信息发布 B.永远在线的“自助式”服务 C.永远在线的“一站式”服务 D.网上办公服务 4.GDC 所储存的基础性信息是指( AD )。 A.自然资源信息 B.城市建设信息 C.宏观经济数据 D.空间地理 5.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包括( ABCD )。 A.网络基础设施支撑系统 B.业务应用系统 C.公共监管与服务系统 D.标准化和安全支撑系统 6.电子政务结构模型的三个基础是指( ACD )。 A.网络与系统基础设施 B.综合服务基础设施 C.信息资源库 D.安全基础设施 判断题 1.“三网”指内网、外网和专网。( √ ) 2.“一库”指内网、外网和专网。( × ) 3.“一库”指政务信息资源库。( √ ) 4.“三网”指政务信息资源库。( × )
5.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之间必须物理隔离。(√) 6.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之间可以采用防火墙、代理服务器或安全网关进行逻辑隔离。(√) 7.电子政务系统的层次模型自下而上可分为网络系统层、信息管理层、应用服务层、应用 业务层四层基本结构。(√) 8.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GDC)是一个数据中心,在数据存储、备份的基础上,利用汇 集的海量数据,可以发展为认证中心、导航中心等各种服务中心,为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和社 会公众提供数据共享、数据交换和决策支持服务。(√) 9.我国电子政务结构经历了“三网一库”向政务内外网结构转变的过程。(√) 第四章 4.1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硬件基础的是(C)。 A.操作系统 B.中间件 C.网络平台 D.数据库管理系统 2.电子政务系统中最基本的用户操作终端是(C)。 A.小型终端 B.无线终端 C.PC工作站 D.专业工作站 3.适合入门级的电子政务系统的服务器是(D)。 A.应用服务器 B.机架式服务器 C刀片式服务器 D.塔式服务器 4.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位是(B A比特 B.帧 C数据包 D.数据段 5.目前运行硬件平台最多的操作系统是(B)。 A.UNIX B.Linux C.Windows XP D.Windows Server 2003 6.适合投入较小的中小型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库是(C)。 A.Oracle B.Sybase C.MySql D.DB2 4.属于有线传输介质的是(A)
5.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之间必须物理隔离。( √ ) 6.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之间可以采用防火墙、代理服务器或安全网关进行逻辑隔离。( √ ) 7.电子政务系统的层次模型自下而上可分为网络系统层、信息管理层、应用服务层、应用 业务层四层基本结构。( √ ) 8.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GDC)是一个数据中心,在数据存储、备份的基础上,利用汇 集的海量数据,可以发展为认证中心、导航中心等各种服务中心,为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和社 会公众提供数据共享、数据交换和决策支持服务。( √ ) 9.我国电子政务结构经历了“三网一库”向政务内外网结构转变的过程。( √ ) 第四章 4.1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硬件基础的是( C)。 A.操作系统 B.中间件 C.网络平台 D.数据库管理系统 2.电子政务系统中最基本的用户操作终端是( C )。 A.小型终端 B.无线终端 C.PC 工作站 D.专业工作站 3.适合入门级的电子政务系统的服务器是( D )。 A.应用服务器 B.机架式服务器 C.刀片式服务器 D.塔式服务器 4.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位是( B )。 A.比特 B.帧 C.数据包 D.数据段 5.目前运行硬件平台最多的操作系统是( B )。 A.UNIX B.Linux C.Windows XP D.Windows Server 2003 6.适合投入较小的中小型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库是( C )。 A.Oracle B.Sybase C.MySql D.DB2 4.属于有线传输介质的是( A )
A.光纤 B.微波 C.红外线 D.激光 6.以下不属于数据备份的策略有(B)。 A全备份 B.周期备份 C.增量备份 D.差分备份 4.2多项选择题 1.硬件基础主要包括(CD)。 A.中继器 B.网络协议 C.用户终端 D.服务器 2.按功能可将服务器分为(ABC )。 A.Web服务器 B.应用服务器 C数据库服务器 D.塔式服务器 3.常用的应用层协议有(BC)。 A.TCP B.HTTP C.FTP D.IP 4.属于无线传输介质的是(BCD)。 A.光纤 B.微波 C红外线 D.激光 5.在物理层工作的传输设备有(AB )。 A.中继器 B.集成器 C.交换机 D.路由器 6.数据备份的策略有(ACD)。 A.全备份 B.周期备份 C增量备份 D.差分备份 7.下列属于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软件基础的是(AB)。 A.操作系统
A.光纤 B.微波 C.红外线 D.激光 6.以下不属于数据备份的策略有( B )。 A.全备份 B.周期备份 C.增量备份 D.差分备份 4.2 多项选择题 1.硬件基础主要包括( CD )。 A.中继器 B.网络协议 C.用户终端 D.服务器 2.按功能可将服务器分为( ABC )。 A.Web 服务器 B.应用服务器 C.数据库服务器 D.塔式服务器 3.常用的应用层协议有( BC )。 A.TCP B.HTTP C.FTP D.IP 4.属于无线传输介质的是( BCD )。 A.光纤 B.微波 C.红外线 D.激光 5.在物理层工作的传输设备有( AB )。 A.中继器 B.集成器 C.交换机 D.路由器 6.数据备份的策略有( ACD )。 A.全备份 B.周期备份 C.增量备份 D.差分备份 7.下列属于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软件基础的是(AB )。 A.操作系统
B.中间件 C.网络平台 D.数据库管理系统 判断题 1.网络技术是电子政务的核心技术,是电子政务系统得以实施的基础保障。(√) 2.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软件平台及相关数据库系统。(√ 3.数据库系统为整个电子政务系统提供了数据的存储、修改等数据处理的相关操作。 (√) 4.软件平台为整个电子政务系统提供了数据的存储、修改等数据处理的相关操作。(×) 5.数据存储备份的策略有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分备份。(√ ) 6,数据备份是指为防止系统出现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而将全系统或部分数 据集合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他的存储介质的过程。(√) 第五章 5.1单项选择题 1.为公务员和领导提供办公和决策方面支持的是(B)。 A.电子政务专网的业务体系 B.电子政务内网的业务体系 C.电子政务外网的业务体系 D.互联网的业务体系 2.表示组织之间角色一对多的公文流转模式的是(B)。 A直流模式 B.分流模式 C.合流模式 D.回流模式 3.属于部门绩效评估指标的是(D)。 A.工作指标 B.学习指标 C.发展指标 D.经济指标 4.鼠疫属于(C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害 C.公共卫生灾害 D.社会安全灾害 5.黄色代表突发公共事件的(C)。 A.I级 B.I级 C.级 D.V级 6.基于位置应用的移动技术的是(C)
B.中间件 C.网络平台 D.数据库管理系统 判断题 1.网络技术是电子政务的核心技术,是电子政务系统得以实施的基础保障。( √ ) 2.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软件平台及相关数据库系统。( √ ) 3.数据库系统为整个电子政务系统提供了数据的存储、修改等数据处理的相关操作。 ( √ ) 4.软件平台为整个电子政务系统提供了数据的存储、修改等数据处理的相关操作。( × ) 5.数据存储备份的策略有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分备份。( √ ) 6.数据备份是指为防止系统出现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而将全系统或部分数 据集合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他的存储介质的过程。( √ ) 第五章 5.1 单项选择题 1.为公务员和领导提供办公和决策方面支持的是(B )。 A.电子政务专网的业务体系 B.电子政务内网的业务体系 C.电子政务外网的业务体系 D.互联网的业务体系 2.表示组织之间角色一对多的公文流转模式的是( B )。 A.直流模式 B.分流模式 C.合流模式 D.回流模式 3.属于部门绩效评估指标的是( D )。 A.工作指标 B.学习指标 C.发展指标 D.经济指标 4.鼠疫属于( C )。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害 C.公共卫生灾害 D.社会安全灾害 5.黄色代表突发公共事件的( C )。 A.I 级 B.II 级 C.III 级 D.IV 级 6.基于位置应用的移动技术的是(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