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 2.2.1 效用与无 差异曲线 2.2.3 2.2.4 主体均衡:在约 约束条件下变化 束条件下效用最 与最佳时间结构 大 2.2.3 的调整 预算约束线
2.2.1 效用与无 差异曲线 2.2.3 主体均衡:在约 束条件下效用最 大 2.2.4 约束条件下变化 与最佳时间结构 2.2.3 的调整 预算约束线 2.2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
概念六:效用是从某种物品的消费中所得的 ,这种满足的程度高即为效用大;反之,就是 用小;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小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在同一平面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 无差异曲线表示效用水平相同,不同的无差异曲线效 用水平不同。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表示的效用 水平越高,即选择顺序在前;反之,则效用水平越低 ,选择顺序在后。 (2)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因为,如果相交,那么在交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表示 相同的效用水平,这与前述特征相矛盾
概念六:效用是从某种物品的消费中所得的满足 ,这种满足的程度高即为效用大;反之,就是效 用小;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小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在同一平面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 无差异曲线表示效用水平相同,不同的无差异曲线效 用水平不同。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表示的效用 水平越高,即选择顺序在前;反之,则效用水平越低 ,选择顺序在后。 (2)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因为,如果相交,那么在交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表示 相同的效用水平,这与前述特征相矛盾
(3)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值、凸向原点的曲线。斜率为 负值,表明主体为了保持或得到相同的效用,增加一种物品的消 费,必须减少另一种物品的消费,两种物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 。凸向原点则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决定的 (4)主体的偏好不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不同,即不同的人具 有劳动收入替代闲暇的不同比率。 a ya △y二- 十 U1 h h △h△h H H 图四:劳动力供给曲线 图五:边际替代率
图四:劳动力供给曲线 (3)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值、凸向原点的曲线。斜率为 负值,表明主体为了保持或得到相同的效用,增加一种物品的消 费,必须减少另一种物品的消费,两种物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 。凸向原点则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决定的。 (4)主体的偏好不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不同,即不同的人具 有劳动收入替代闲暇的不同比率。 图五:边际替代率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即为个 OY劳动收入闲暇从而获得收入的比 ga 资率。另外一方面,亦可 OH时间 是闲暇的机会成本 H h2 H 闲暇 劳动 图六:预算约束线 图七:预算约束线的比较
图六:预算约束线时间 劳动收入 = = OH OY t g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即为个人放弃 闲暇从而获得收入的比率,即工 资率。另外一方面,亦可以看作 是闲暇的机会成本。 图七:预算约束线的比较
图八:主体均衡 入▲ U1 时同 所谓主体均衡,就是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闲暇与 入的组合能使用主体获得最大效用的状态。在上图 :U为选择主体的闲暇一收入的无差异曲线, 算约束线。U与相切于a点,U与B相交 点,U的效用水平为UUU
图八:主体均衡 所谓主体均衡,就是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闲暇与收 入的组合能使用主体获得最大效用的状态。在上图中 :Ui为选择主体的闲暇—收入的无差异曲线,HY为预 算约束线。U2与HY相切于a点,U1与HY相交与b和c两 点,Ui的效用水平为U1 <U2 <U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