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二章两相流流型2.2两相流型分类流型图与转变准则垂直上升管内流型种类(不加热流道)泡状流特点:大块弹状气泡与含有弥散小气泡的液块间隔出现,在弹状弹状流气泡的外围,液相呈降落膜状态。搅浑流泡状流向弹状流过渡:α=0.3。环状流发生在饱和泡核沸腾区,通常情况下液相速度不能太大。液束环状流
第二章 两相流流型 17 特点:大块弹状气泡与含有弥散 小气泡的液块间隔出现,在弹状 气泡的外围,液相呈降落膜状态。 泡状流向弹状流过渡:α = 0.3。 发生在饱和泡核沸腾区,通常情 况下液相速度不能太大。 弹状流 搅浑流 环状流 液束环状流 泡状流 2.2 两相流型分类、流型图与转变准则 垂直上升管内流型种类(不加热流道)
18第二章两相流流型2.2两相流型分类流型图与转变准则垂直上升管内流型种类(不加热流道)泡状流特点:在孔径较大的流道中,液相呈不定型形状做上下震荡运动弹状流呈搅浑状态。搅浑流弹状流流型下,增大液体流速即环状流可转变为搅浑流。小孔径流道中不一定会发生。液束环状流
第二章 两相流流型 18 特点:在孔径较大的流道中,液 相呈不定型形状做上下震荡运动, 呈搅浑状态。 弹状流流型下,增大液体流速即 可转变为搅浑流。 小孔径流道中不一定会发生。 弹状流 搅浑流 环状流 液束环状流 泡状流 2.2 两相流型分类、流型图与转变准则 垂直上升管内流型种类(不加热流道)
19第二章两相流流型2.2两相流型分类流型图与转变准则E垂直上升管内流型种类(不加热流道)泡状流特点:液相沿管壁呈膜状流动,气相在流道芯部流动。弹状流纯环状流工况的参数范围很窄搅浑流通常呈弥散环状流状态,即部分环状流液相以液滴状混在在连续气芯中一起流动。液束环状流
第二章 两相流流型 19 弹状流 液束环状流 泡状流 搅浑流 环状流 特点:液相沿管壁呈膜状流动, 气相在流道芯部流动。 纯环状流工况的参数范围很窄, 通常呈弥散环状流状态,即部分 液相以液滴状混在在连续气芯中 一起流动。 2.2 两相流型分类、流型图与转变准则 垂直上升管内流型种类(不加热流道)
20第二章两相流流型2.2两相流型分类流型图与转变准则E垂直上升管内流型种类(不加热流道)泡状流特点:当液相流量进一步增大,弹状流气液交界面呈波状流动,气芯搅浑流卷吸的液量增加,使气芯内的夹带液滴浓度增大,聚合成束环状流状液块。液束环状流
第二章 两相流流型 20 弹状流 环状流 液束环状流 泡状流 搅浑流 特点:当液相流量进一步增大, 气液交界面呈波状流动,气芯 卷吸的液量增加,使气芯内的 夹带液滴浓度增大,聚合成束 状液块。 2.2 两相流型分类、流型图与转变准则 垂直上升管内流型种类(不加热流道)
21第二章两相流流型流型图与转变准则国2.2两相流型分类一垂直上升管内流型图Hewitt和Roberts流型图105工质:空气-水两相104环状流细束环状流压力:0.14~0.54MPa103zs.ard管径:31.2mm102搅混流泡状流10工质:蒸汽-水两相压力:3.45~6.90MPa泡状-弹状流弹状流管径:12.7mm10-1102103104105106101p.ji/kgmls-2
第二章 两相流流型 21 2.2 两相流型分类、流型图与转变准则 垂直上升管内流型图 工质:空气-水两相 压力:0.14~0.54 MPa 管径:31.2 mm 工质:蒸汽-水两相 压力:3.45~6.90 MPa 管径:12.7 mm Hewitt和Roberts流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