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两相流动概述六、临界流和压力波传播二、 两相流流型七、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八、沸腾传热基本原理三、 两相流基本数学模型交九、池内沸腾传热四、空泡份额五、两相流动压降十、流动沸腾传热
一、两相流动概述 二、两相流流型 三、两相流基本数学模型 四、空泡份额 五、两相流动压降 目 录 六、临界流和压力波传播 七、两相流动不稳定性 八、沸腾传热基本原理 九、池内沸腾传热 十、流动沸腾传热
第二章两相流流型2.1概述2.2两相流型分类、流型图与转变准则2.3两相流型测量方法2.4小结
第二章 两相流流型 2.1 概述 2.2 两相流型分类、流型图与转 变准则 2.3 两相流型测量方法 2.4 小结
4第二章两相流流型图2.1概述单相流体质点作有条不紊的线层流状运动,各层或各微小流束上的质点彼此互不混掺。流体微团互相掺混,在流动的每一点上压强速度等随机瑞流脉动的流动,又称紊流。两相不仅与每一相是层流或瑞流有关,还与两相交界面的变化和组合密切相关,对两相流动换热有重要的影响
第二章 两相流流型 2.1 概述 4 层流 湍流 流体质点作有条不紊的线 状运动,各层或各微小流 束上的质点彼此互不混掺。 流体微团互相掺混,在流动 的每一点上压强速度等随机 脉动的流动,又称紊流。 两相不仅与每一相是层流或湍流有关,还与两相交界面的变 化和组合密切相关,对两相流动换热有重要的影响。 单相
5第二章两相流流型图2.1概述早期,人们直接运用层流瑞流概念研究气液两相流动,但随着试验技术的进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不同的相交界面构型反映了不同的热工水力特性,流型变化意味着相交界面形状变化,因而意味着相之间动量传递模式和热传递模式的变化。描述流型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是形态学方法,按照两种相的相对形态确定流型的类别以及各流型之间相互转换的过渡条件。但发表的流型图几平都是定型的图线。1966年Hubber和Dukler提出了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但仍然未完全解决问题,其主要困难是:
第二章 两相流流型 2.1 概述 5 早期,人们直接运用层流湍流概念研究气液两相流动,但随着试验技术的 进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不同的相交界面构型反映了不同的热工水 力特性,流型变化意味着相交界面形状变化,因而意味着相之间动量传递 模式和热传递模式的变化。 描述流型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是形态学方法,按照两种相的相对形态确定 流型的类别以及各流型之间相互转换的过渡条件。但发表的流型图几乎都是 定型的图线。1966年Hubber和Dukler提出了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但仍然未完 全解决问题,其主要困难是:
6第二章两相流流型国2.1概述1)描述两相流动形态的参数过多,难以用简单二维坐标表达。从试验和理论分析可知,影响两相流动特性的参数有系统压力,热流密度、每一相的体积流量、密度和黏度、相交界面表面张力、流道几何形状等12个变量。显然简单的二维平面坐标无法综合这些参数的影响
第二章 两相流流型 2.1 概述 6 1)描述两相流动形态的参数过多,难以用简单二维坐标表达。 从试验和理论分析可知,影响两相流动特性的参数有系统压力、 热流密度、每一相的体积流量、密度和黏度、相交界面表面张 力、流道几何形状等12个变量。显然简单的二维平面坐标无法 综合这些参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