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基础(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经济学基下) 课程编号ApFC210 策文名欧 of Economics (I)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 54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学分 预修课程 适用对象 宝实班(经济管理 经济学基础(下)采用国际先进教材,讲授初级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并结 合中国背。分折中国 机制上 的 果程简介 与通货膨张、长期经济增长、总需求总共给分制 变币与行体系对或政策与黄币政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体系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经济学基础(下)是为金善宝实验班(经济管理方向)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学科门类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实 施研究性教学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定位于经济学科的引导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程宏观经济 的基本侵 、基本范畴 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背景,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机制与问 形成对解其 并能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有利于深入学习中级 。的 础上,通过老种形 的训练找体和训练过程,培 养学生运用经》 的教学目标也将有 助于提高学生的辨析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节 章节内容 讲课实验 实践合计 第一章 GDP:总产出和总收入的测量 第二章 失业和通货膨 第三章 经济增长、金融体系和经济周期 第四章 长期经济增长:源泉和政策 第五章 短期的产出和支出 第六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 4 4 期中复习考试 2 2 第七章 货币、银行和联邦第备体系 4 第八意 货币政带 4 4 第九音 时改政带 4 4 第十音 函作影胀。失业和群趣储名制 4 第十音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 4 第十二章 用际金动体系 期末复习老试 合计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入的测 产 产出、收入和循
经济管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33 《经济学基础(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经济学基础(下) 课程编号 APEC2102 英文名称 Essentials of Economics(Ⅱ)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学 分 3 预修课程 适用对象 金善宝实验班(经济管理 方向) 课程简介 经济学基础(下)采用国际先进教材,讲授初级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并结 合中国背景,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机制与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的测量、事业 与通货膨胀、长期经济增长、总需求-总共给分析、货币与银行体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体系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经济学基础(下)是为金善宝实验班(经济管理方向)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学科门类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实 施研究性教学的主干课程。本课程定位于经济学科的引导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宏观经济学 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背景,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机制与问题。 形成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并能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有利于深入学习中级经 济学和理解其他后续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载体和训练过程,培 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判断、分析与解决实际宏观经济问题的能力,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将有 助于提高学生的辨析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未来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素养。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 节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实践 合计 第一章 GDP:总产出和总收入的测量 4 4 第二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 4 4 第三章 经济增长、金融体系和经济周期 4 4 第四章 长期经济增长:源泉和政策 4 4 第五章 短期的产出和支出 6 6 第六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 4 4 期中复习考试 2 2 第七章 货币、银行和联邦储备体系 4 4 第八章 货币政策 4 4 第九章 财政政策 4 4 第十章 通货膨胀、失业和联邦储备制度 4 4 第十一章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 4 4 第十二章 国际金融体系 4 4 期末复习考试 2 2 合 计 54 54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GDP:总产出和总收入的测量 第一节 以国内生产总值测量总产出 1.总产出的测量:国内生产总值 2.产出、收入和循环流图
经济管理学院本科误程教学大纲 3.GDP的组成部分 式号 些实际数子 第二 DP作为 P之比较 1际GD的计信 2.比较实际GDP和名义GDP 3GDp平洁新 第四带其他总产出和总收入的测量方式 1。因民生产点估 2。国民生产净的 3。用民收入 4.个人收入 5.可支配个人收入 习题要点:计算GDP的核算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GDP的含义、名义GDP、实际GDP、总产出与总收入的测量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国民生产总值与回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GDP的计算方法 第二章失业和通货膨胀 第一节失业率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测量 1.家庭调 2.失业常测量时的问题 3,芳动力参与率的相关趋势 4。不同人口统计群体的不同失业半 。人们一般要失业多 作创造和工 )结性 期性失业 第三节对失业的解麻 1。政府政策和失业窄 3效索下路 第四节通货膨联的测量 1,消费价格指数 2.CP1准喻吗 3.生产价格指数 第五节使用价格指数来调整通货率胀效应 第六节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第七节通货膨胀是否使经济增加了成本 1,油货影账最影收人分 2,可俟明迪贤影涨的润慰 3.不可预蝴通货膨胀的问题 习题要点: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的计算 本章重点难点:失业率计算、通货膨胀的概率与计算、失业的种类、利率含义
经济管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34 3.GDP 的组成部分 4.GDP 等式以及一些实际数字 5.附加值方法的 GDP 测量 第二节 GDP 是否实现了我们所希望它测量的 1.GDP 作为总产出测量方式的不足 2.GDP 作为福利测量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实际 GDP 与名义 GDP 之比较 1.实际 GDP 的计算 2.比较实际 GDP 和名义 GDP 3.GDP 平减数 第四节 其他总产出和总收入的测量方式 1.国民生产总值 2.国民生产净值 3.国民收入 4.个人收入 5.可支配个人收入 习题要点:计算 GDP 的核算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GDP 的含义、 名义 GDP、实际 GDP、总产出与总收入的测量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 GDP 的计算方法 第二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 第一节 失业率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测量 1.家庭调查 2.失业率测量时的问题 3.劳动力参与率的相关趋势 4.不同人口统计群体的不同失业率 5.人们一般要失业多久 6.机构调查:另一种就业的测量方式 7.随时间变化的工作创造和工作消亡 第二节 失业的三种类型 1.摩擦性失业和工作搜寻 2.结构性失业 3.周期性失业 4.完全就业 第三节 对失业的解释 1.政府政策和失业率 2.工会 3.效率工资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测量 1.消费价格指数 2.CPI 准确吗 3.生产价格指数 第五节 使用价格指数来调整通货膨胀效应 第六节 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第七节 通货膨胀是否使经济增加了成本 1.通货膨胀影响收入分配 2.可预期通货膨胀的问题 3.不可预期通货膨胀的问题 习题要点: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的计算 本章重点难点:失业率计算、通货膨胀的概率与计算、失业的种类、利率含义
经济管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本整学理解业率值与通货的基木瓶念、了解通货张的计算方法 一节 长期经济增长是提高生活 信增长率和0法测 2”决定长增长率的因 3状在中际厅nD 第二节储营、投资和金融体乘 】个酷体系据如 2.储蓄和投资的宏观经济学 3.可份资会市场 第三书经济周期 1. 此经济周期的基木概 2.在经济周期中发生了什么 3,为什么经济更加稳定 习题要点: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概率理解 本津重点难点: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储益、投资概率理解 本建数学要求:掌捏经济增长的计算方法,了解经济周期基本含义 第四章长期经济增长:源泉和政策 第一节全世界长期经济增长 从公元前100万年到现在的经济增长 2.增长率微小的不同很重要 定了高速经济增长 哪个是经济端长。 更多的资资本还是技术变革 约瑟夫·被特和创造性破坏 三书美国经济增长 1.美国从1950年开始的经济增长:快速,变慢,又变快 2.1973-1995年生产率降低的原因 3生产率高迷,我们是否在“新妈济”由 4。为什么美国生产率增长比其他国家快 第四节为什么不是全世界都言裕 1,赶超:有时候会发生,但不是永远发生 2。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低收入国家经历高速增长 3,全球化的好处 第五节增长政策 1.保障产权利和法治 2.提高健康和教有水平 3。关于技术的政策 4.关于储蓄和投资的政第 5.经济增长是好还是坏 习题要点:增长率换到 本津重点难点长期经济增长理论以及经济增长政策理解 本建散学要求:掌捏长期径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了解经济增长政策含义 草没期的产出 支出 第一节总支出模型 135
经济管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35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失业率值与通货膨胀的基本概念、了解通货膨胀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 经济增长、金融体系和经济周期 第一节 长期经济增长是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 1.计算增长率和 70 法则 2.决定长期增长率的因素 3.潜在实际 GDP 第二节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1.金融体系概貌 2.储蓄和投资的宏观经济学 3.可贷资金市场 第三节 经济周期 1.一些经济周期的基本概念 2.在经济周期中发生了什么 3.为什么经济更加稳定 习题要点: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概率理解 本章重点难点: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储蓄、投资概率理解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经济增长的计算方法,了解经济周期基本含义 第四章 长期经济增长:源泉和政策 第一节 全世界长期经济增长 1.从公元前 100 万年到现在的经济增长 2.增长率微小的不同很重要 3.为什么增长率有影响 4.“富有者越富……” 第二节 什么决定了高速经济增长 1.每个工人生产函数 2.哪个是经济增长更重要的因素:更多的资资本还是技术变革 3.技术变革:持续经济增长的关键 4.内生增长理论 5.约瑟夫•熊彼特和创造性破坏 第三节 美国经济增长 1.美国从 1950 年开始的经济增长:快速,变慢,又变快 2.1973-1995 年生产率降低的原因 3.生产率高涨:我们是否在“新经济”中 4.为什么美国生产率增长比其他国家快 第四节 为什么不是全世界都富裕 1.赶超:有时候会发生,但不是永远发生 2.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低收入国家经历高速增长 3.全球化的好处 第五节 增长政策 1.保障财产权利和法治 2.提高健康和教育水平 3.关于技术的政策 4.关于储蓄和投资的政策 5.经济增长是好还是坏 习题要点:增长率换算 本章重点难点:长期经济增长理论以及经济增长政策理解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长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了解经济增长政策含义 第五章 短期的产出和支出 第一节 总支出模型
经济管理学院本科误程教学大纲 1.总支出 资和实际投资之间的差别 平的 2,消费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3.收入、消费和储蓄 4。计端投资 5。政府购买 6净出口 第三节宏观经济均衡的图示 1,用45。线图描述经济衰退 2,左货的重要性 第四节宏观经济均衡的数学例子 第五节乘数效应 第六节总需求曲线 1.乘数公式 2.归纳一下乘数效应 习题要点:乘数计算、总支出构成、画出需求曲线 本章重点准点:总支出模型、乘数效益、总需求曲线的理角 模型,掌捏乘数效益的计算方法 第六章总需 第一节总 为什 总需求曲线是下倾 曲线自身的移 和沿着总需求曲线的膨 线的变闲 3.短期总供 的移动和沿着它的移或 第三节长期和短期内宏观经济均衡经济表退、扩张和供给冲击 第四节动态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2,经济从2001年衰退的缓慢恢复 3.2003-2004年史快的经济恢复 习愿要点:总需求、总支出 本章重点难点:总支出、总供给均衡模型的理解 本章教学琴求:掌捏总支出总供给模型含义 第七章货币、银行和联邦储备体系 第一节什么是货币?我们为什么需要货币 .物物交换和货币的题生 2.货币的职能 3.什么可以充当货币 第二节如今我们是如何衡量货币的 1.M1:最义的货而供给 2,M2:较宽的货币定义 3.信用卡和借记卡
经济管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36 1.总支出 2.计划投资和实际投资之间的差别 3.宏观经济均衡 4.宏观经济均衡的调整过程 第二节 经济中总支出水平的决定 1.消费 2.消费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3.收入、消费和储蓄 4.计划投资 5.政府购买 6.净出口 第三节 宏观经济均衡的图示 1.用 45°线图描述经济衰退 2.存货的重要性 第四节 宏观经济均衡的数学例子 第五节 乘数效应 第六节 总需求曲线 1.乘数公式 2.归纳一下乘数效应 习题要点:乘数计算、总支出构成、画出需求曲线 本章重点难点:总支出模型、乘数效益、总需求曲线的理解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总支出模型,掌握乘数效益的计算方法 第六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 第一节 总需求 1.为什么总需求曲线是下倾的 2.总需求曲线自身的移动和沿着总需求曲线的眵动 3.移动总需求曲线的变量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1.长期总供给曲线 2.短期总供给曲线 3.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和沿着它的移动 4.移动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变量 第三节 长期和短期内宏观经济均衡经济衰退、扩张和供给冲击 第四节 动态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1.造成通货膨胀通常的原因 2.经济从 2001 年衰退的缓慢恢复 3.2003-2004 年更快的经济恢复 习题要点:总需求、总支出 本章重点难点:总支出、总供给均衡模型的理解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总支出总供给模型含义 第七章 货币、银行和联邦储备体系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我们为什么需要货币 1.物物交换和货币的诞生 2.货币的职能 3.什么可以充当货币 第二节 如今我们是如何衡量货币的 1.M1:最狭义的货币供给 2.M2:较宽的货币定义 3.信用卡和借记卡
经济管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第三节银行如何创造货币 银行资产 型 说明银行如何创造货币 第四节联邦情备体系 联邦储体系的组织结拉 2联储如何管理货币供 3,放在一起:银行外的公众、银行和关联储的决策 第五节货币数量理论 1。格货币和物价联系起来,数量等式 2.货币数量理论对通货膨张的解释 3.高的通货膨胀南 4.阿根廷的高通货膨胀率 习题要点:M1和M2计算、货币数量理论换算 本章重点准点:货币的划分与种类、货币数量计算公式 本津数学要求:掌捏货币数量的计算方法,了解货币种类的划分 第八章货币政策 第一节何调货币政策的目标 第二节费币市场和货币政策对象的选择 货币政策对象 2.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列 管理货币供给:快速回圆 货币市 基金利率的 利 2.货币政策对实际GDP和物价水平的彭响 4,用货币政策反通货膨胀 6,美联储能够把界时机 第四节进一步分析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的制定 1,关联储是否应当町住货币供给 2.为什么美联储不同时盯住利率和货币供绍 3.泰勒法则 4.关联储应当町住通货感张吗 第五节美联情保持独立性是一个好主意吗 1.支持声音 2.反对声音 习题要点: 货币玫策效果测量 本章重点难点:货币玫策的措施 货币政策对经济影响 本童教学墨求:掌握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了解货币政策目标制定 第九草财政政床 第一节财政政策 些是财政政年 2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3
经济管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37 第三节 银行如何创造货币 1.银行资产负债表 2.用 T 型账户说明银行如何创造货币 3.简单的货币乘数 第四节 联邦储备体系 1.联邦储备体系的组织结构 2.联储如何管理货币供给 3.放在一起:银行外的公众、银行和美联储的决策 第五节 货币数量理论 1.将货币和物价联系起来:数量等式 2.货币数量理论对通货膨胀的解释 3.高的通货膨胀率 4.阿根廷的高通货膨胀率 习题要点:M1 和 M2 计算、货币数量理论换算 本章重点难点:货币的划分与种类、货币数量计算公式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货币数量的计算方法,了解货币种类的划分 第八章 货币政策 第一节 何谓货币政策的目标 第二节 货币市场和货币政策对象的选择 1.货币政策对象 2.货币需求 3.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 4.美联储如何管理货币供给:快速回顾 5.货币市场均衡 6.两种利率的故事 7.选择货币政策对象 8.联邦基金利率的重要性 第三节 货币政策和经济活动 1.利率如何影响总需求 2.货币政策对实际 GDP 和物价水平的影响 3.美联储可以消除衰退吗 4.用货币政策反通货膨胀 5.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小结 6.美联储能够把握时机吗 第四节 进一步分析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的制定 1.美联储是否应当盯住货币供给 2.为什么美联储不同时盯住利率和货币供给 3.泰勒法则 4.美联储应当盯住通货膨胀吗 第五节 美联储保持独立性是一个好主意吗 1.支持声音 2.反对声音 习题要点: 货币政策效果测量 本章重点难点:货币政策的措施、货币政策对经济影响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了解货币政策目标制定 第九章 财政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 1.哪些是财政政策 2.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