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金融学 课程号APEC3203 课程类型 4得论学时 54 实验学时 分 会计学、投资学 《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也是非金融专业 作为一门社合科 学,它是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为基础 运用历史难物主义和证 果程简介 物主义的思想观和方法论,研究有关货币、信用、利率、银行 宏观金融调控等经济金融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同时介绍了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及国际 融的创新与发展,其内容涵盖面广,涉及范多。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金雕学》的教学目标在于讲授给学生有关金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提现代 货币金融范砖的基本概 、基本原理以 行制度的发展演 内外 。具体牙 对金融 面的 不理形 货币政策等望 瞒有 较系 使学 和解 的 步学习其他专 下必要的基础。同时,通过学习使学 分析 上述目的,在本大的实施中提出如下要求 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观点,讲授中要突出重点,讲深讲透,并钻合 介绍西方货币金融理论,使学生学提该课程的基本体系和耿络 ,金融适应并不断推动着经济的发展。讲授中应紧紧围绕市场经济发展这一主线,突出现代 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的新要求以及金融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创新。 3。理论讲述要与我国经济金融实际密切结合,要注意从理论的高度分析与闲述现实的金融现象与金融问避,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腰、分析问圈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由于本课程通盖面广,讲授中应祥略得当,尤其是注意与后续课程的内容衔接,防止过度重复。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节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实践合计 货币与货币制 第三 利息和 利率 第四 金驶市 弟九写 金机构体系 商业银 第七章 中央银行 第八有 货币供求均衡 第九章 货币政策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合计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0 《金融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金融学 课程编号 APEC3203 英文名称 Finance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总学时 54 理论学时 54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学 分 3 预修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适用对象 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 课程简介 《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也是非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为基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 物主义的思想观和方法论,研究有关货币、信用、利率、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运行、 宏观金融调控等经济金融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同时介绍了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及国际金 融的创新与发展,其内容涵盖面广,涉及范畴多。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金融学》的教学目标在于讲授给学生有关金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 货币金融范畴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主要西方国家货币银行制度的发展演变,并结合实际了解当前国内外货 币金融领域新问题、新现象和新发展。具体来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金融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 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货币政策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 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科 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 解决现实金融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大纲的实施中提出如下要求: 1.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重点介绍货币金融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观点,讲授中要突出重点,讲深讲透。并结合 介绍西方货币金融理论,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体系和脉络。 2.经济决定金融,金融适应并不断推动着经济的发展。讲授中应紧紧围绕市场经济发展这一主线,突出现代 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的新要求以及金融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创新。 3.理论讲述要与我国经济金融实际密切结合,要注意从理论的高度分析与阐述现实的金融现象与金融问题,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由于本课程涵盖面广,讲授中应祥略得当,尤其是注意与后续课程的内容衔接,防止过度重复。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 节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实践 合计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5 5 第二章 信用 6 6 第三章 利息和利率 6 6 第四章 金融市场 6 6 第五章 金融机构体系 5 5 第六章 商业银行 5 5 第七章 中央银行 4 4 第八章 货币供求均衡 7 7 第九章 货币政策 5 5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5 5 合 计 54 54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滴变 起源学 紫二节货币的 克思的货币起源的过程,货币形态演变的过程 中关于你币职能的表话 2.马克思对货币的职能的表述 习题要点:货币五大职能 第三节货币制度 1作而生暗的形成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索 3,货币制度的演变 习题要点:了解货币制度构成要素,以及货币制度演变过程。 本章重点: 货币的职能及其相互关系:货币形态的发展:货币制度及其发展滴进。 本津难点: 为什么说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居发展的产物: 信用货币条件下,货币的诺职能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货币制度虽由国家法定,但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本童数学要求: 本章根据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分析了货币的起源,揭示了货币的本质及其发展。闸明了货币的诸种职能,并通 过对历史的回顾,使学生理解和认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其体内容和基本特征,了解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进程, 明确历史上曾有过哪些货币制度,为什么诸多货币制度都己成为了历史。 第二章信用 2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导致了信用的产生 2银行信用 4.消费信用 5。国家信用 习题要点:商业信用是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信用的主要形式。 第三节信用工具 1恒期信用下王 2.长期信用工具 习题要点:信用工具特点,短期信用工具和长期信用工具包含内容 本章重点: 1.借贷资本的形成及其特点。 2.现代信用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3.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4.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种类 本童准点: 1.为什么说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2。倍用与货币的关系及金融范畴的形成。 3。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体系的基础,银行信用则是现代信用体系的主体
金融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1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演变 1.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 2.货币形态的演变 习题要点: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的过程,货币形态演变的过程。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1.西方经济学中关于货币职能的表述 2.马克思对货币的职能的表述 习题要点:货币五大职能 第三节 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的形成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3.货币制度的演变 习题要点:了解货币制度构成要素,以及货币制度演变过程。 本章重点: 货币的职能及其相互关系;货币形态的发展;货币制度及其发展演进。 本章难点: 为什么说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信用货币条件下,货币的诸职能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货币制度虽由国家法定,但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本章教学要求: 本章根据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分析了货币的起源,揭示了货币的本质及其发展,阐明了货币的诸种职能,并通 过对历史的回顾,使学生理解和认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具体内容和基本特征,了解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进程, 明确历史上曾有过哪些货币制度,为什么诸多货币制度都已成为了历史。 第二章 信用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1.信用产生的原因 2.信用的发展 习题要点: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导致了信用的产生。 第二节 信用形式 1.商业信用 2.银行信用 3.国家信用 4.消费信用 5.国家信用 习题要点:商业信用是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信用的主要形式。 第三节 信用工具 1.短期信用工具 2.长期信用工具 习题要点:信用工具特点,短期信用工具和长期信用工具包含内容。 本章重点: 1.借贷资本的形成及其特点。 2.现代信用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3.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4.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种类。 本章难点: 1.为什么说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2.信用与货币的关系及金融范畴的形成。 3.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体系的基础,银行信用则是现代信用体系的主体
金融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本教学目的与要求 生和发尾。我风运工养有衣木和 信用与货币 基本的几 种信用工 第三章利息与利室 第一节利息与利率 1利自的性居 )利率及甘纯米 习题要点:了解利总和利率的定义,以及利率划分 第二节利息的计算 1.单利和复利 2.现值和终值 3.到期收益率 习题要点:分别了解单利、复利、现值、终值、到期收益率计算方法 第三节利率的决定 1.马克思的利常决定论 2,古具的利率理论 3.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4.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LM曲线分析模型 习题要点 了解各种利率决定利率主要内容 第四节利率的 2. 利率的期 实解利结的相关定 本兼 本质及计品 2.利 有种类及基 4.利率作用于经济的涂经 5.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苹 本章难点: 1,利息是收益的一般形态及收益的资本化 2.1S一LM分析的利率理论 3利家的期明结均理论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利息和利息率是与信用相伴随的两个基本范畴,利率理论主要是利率决定理论。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利息的 本质及其计算,利率的种类及其决定,我国的利率体制及其政革。通过对各种利率理论的学习,要明确利率是现 代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掌握利率变动影响经济的途径,并结合上一章的学习,对信用范畴有更深入、更 完整的理解。 第四章金融市场 第一节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1.金胜市场的含义 2,金陆市场的基本要务 3,金融市场的类型和功所 习题要点:从不同角度对金融市场的划分 第二节金融工具 .金工具的概 2.金融工具的特征 12
金融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2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通过对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现代信用形式和工具的介绍,使学生掌握有关信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明确信用是从属于商品货币经济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市场经济中发挥者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掌握信用与货币的 关系,理解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认识并掌握基本的几种信用工具。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 第一节 利息与利率 1.利息的性质 2.利率及其种类 习题要点:了解利息和利率的定义,以及利率划分 第二节 利息的计算 1.单利和复利 2.现值和终值 3.到期收益率 习题要点:分别了解单利、复利、现值、终值、到期收益率计算方法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1.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2.古典的利率理论 3.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4.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5.IS—LM 曲线分析模型 习题要点:了解各种利率决定利率主要内容 第四节 利率的结构 1.利率的风险结构 2.利率的期限结构 习题要点:了解利率结构相关理论 本章重点: 1.利息的本质及计量 2.利率的种类及基准利率 3.决定与影响利率的因素 4.利率作用于经济的途径 5.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本章难点: 1.利息是收益的一般形态及收益的资本化 2.IS—LM 分析的利率理论 3.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利息和利息率是与信用相伴随的两个基本范畴,利率理论主要是利率决定理论。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利息的 本质及其计算,利率的种类及其决定,我国的利率体制及其改革。通过对各种利率理论的学习,要明确利率是现 代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掌握利率变动影响经济的途径,并结合上一章的学习,对信用范畴有更深入、更 完整的理解。 第四章 金融市场 第一节 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1.金融市场的含义 2.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 3.金融市场的类型和功能 习题要点:从不同角度对金融市场的划分 第二节 金融工具 1.金融工具的概念 2.金融工具的特征
念融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3.金融工具的种类 ,市场体 了解同业拆信市场、回购协议市场等主要货币市场, 四节资本市子 2。资本市场体系 习腿要点:了解服票市场相关内容 本求重点: 1,金融市场的特征、构成要素及其功能, 2.直接融格与间接雕格 3证券发行市场与证券流通市场】 4.行生金融产品。 本津难点: 1.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较。 2,金能产品的交易价格。 3.证券行市及影响因素, .衍生金融产品交易的套期保值、规避风险功能。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在介绍金融市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衍生金融市场,使学生们在掌据 金融市场架构及运行机理的前提下,对我国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亦有所了解。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 第一节金融机构体系 的产生 中介机构 4政策性银行 了解我因银行性金融机构体系包令内塑 第三节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 习师顶占 了解非银行金融机构包含内容 第四节我国金脸机构体系 1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油变的历程 2。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习趣要点:了解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发展历程 本津重点: 1,目前绝大多数因家都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并存而相互竞争的金融 机构体系。 2.我国金融机构体惜的建立与改革发展。 3,政策性金融机构及非银行金融机构 本章难点: 1,中央银行为什么是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商业银行为什么处于金融机构体系的主体地位? 2金融机构的功能与作用 3。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政革与发展
金融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3 3.金融工具的种类。 习题要点:了解衍生性金融工具 第三节 货币市场 1.货币市场概述 2.货币市场体系 习题要点:了解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协议市场等主要货币市场。 第四节 资本市场 1.资本市场概述 2.资本市场体系 习题要点:了解股票市场相关内容 本章重点: 1.金融市场的特征、构成要素及其功能。 2.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3.证券发行市场与证券流通市场。 4.衍生金融产品。 本章难点: 1.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较。 2.金融产品的交易价格。 3.证券行市及影响因素。 4.衍生金融产品交易的套期保值、规避风险功能。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在介绍金融市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金融市场,使学生们在掌握 金融市场架构及运行机理的前提下,对我国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亦有所了解。 第五章 金融机构体系 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1.金融机构的一般界定 2.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习题要点:了解金融机构的产生 第二节 银行金融中介机构 1.中央银行 2.商业银行 3.专业银行 4.政策性银行 习题要点:了解我国银行性金融机构体系包含内容 第三节 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 习题要点:了解非银行金融机构包含内容 第四节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 1.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演变的历程 2.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习题要点:了解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发展历程 本章重点: 1.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都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并存而相互竞争的金融 机构体系。 2.我国金融机构体惜的建立与改革发展。 3.政策性金融机构及非银行金融机构 本章难点: 1.中央银行为什么是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商业银行为什么处于金融机构体系的主体地位? 2.金融机构的功能与作用。 3.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金融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本学目的与要 融活动的运作主休, 机枸体系 它对 第六章商业银 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 1,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 】第业银行的性质知即能 3,离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习腿要点: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职能、组织形式, 第二节商业银行业务 一、负债业务 二、资产业务 三、中间业务 四、表外业务 习腿要点:重点了解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包含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原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 习愿要点: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遵循的原则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理论, 本華重点: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取能 2. 商业银行的基 原则 本锋点代银行的产生及其特 与分支行制的比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假定条件、机制及影响因素 组行的业条创 5.商业银行经皆管理理论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米: 商业银行是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主体,在信用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其业务活动极大地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 本章在介绍商业银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于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经营管理原则及其信用创造机制的介绍, 让学生对商业银行作为一个重要的信用中介机构有较为全面的理解, 第七章中央银行 第一节中央限行概述 1.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2。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3.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习题要点:了解中央银行产生途径和职能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业务 1.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 2。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3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4.中央银行的支付算业 习题要点 重点了解中央银行资产和负债业务主要内容 第三节中央限行与政府的关系 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14
金融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4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金融机构是金融活动的运作主体,现代社会中,各国均有一个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样而复杂的金融 机构体系,它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与发展起着独特而无法替代的作用。本章主要讲述金融机构的一般原理及其 构成,侧重于我国金融机构如何在改革中生成及目前的架构。 第六章 商业银行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1.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2.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3.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习题要点: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职能、组织形式。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 一、负债业务 二、资产业务 三、中间业务 四、表外业务 习题要点:重点了解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包含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一、商业银行经营原则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 习题要点: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遵循的原则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理论。 本章重点: 1.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2.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 3.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 4.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本章难点: 1.现代银行的产生及其特征 2.单一银行制与分支行制的比较 3.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假定条件、机制及影响因素 4.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5.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商业银行是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主体,在信用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其业务活动极大地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 本章在介绍商业银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于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经营管理原则及其信用创造机制的介绍, 让学生对商业银行作为一个重要的信用中介机构有较为全面的理解。 第七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1.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2.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3.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习题要点:了解中央银行产生途径和职能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1.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2.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3.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4.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 习题要点:重点了解中央银行资产和负债业务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