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土壤镉污染 镉对土壤污染是镉对环境污染的主要方 面。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气型污染,水型 污染和肥料污染 总之,环境中镉的主要污染源是“三 废”,随着工业“三废”的排放镉进入 生物圈,大气、水体和土壤中,并随着 大自然循环,经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
3、土壤镉污染 ⚫ 镉对土壤污染是镉对环境污染的主要方 面。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气型污染,水型 污染和肥料污染。 总之,环境中镉的主要污染源是“三 废” ,随着工业“三废”的排放镉进入 生物圈,大气、水体和土壤中,并随着 大自然循环,经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
(四)镉的代谢与毒性 1、吸收途径 ●镉不是人体必需元素,新生儿体内几乎 无镉,人体内镉是出生后从外环境摄取 而蓄积的 ●镉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 消化道的吸收率一般在1%~2% ●呼吸道的吸收率为10-40%。每支烟含镉 1~2μg,10%可被吸收 ●Ca、Zn、Fe、蛋白质等抑制镉的吸收
(四)镉的代谢与毒性 1、吸收途径 ⚫ 镉不是人体必需元素,新生儿体内几乎 无镉,人体内镉是出生后从外环境摄取 而蓄积的。 ⚫ 镉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 ⚫ 消化道的吸收率一般在1%~·2%; ⚫ 呼吸道的吸收率为10-40%。每支烟含镉 1~2µg, 10%可被吸收 。 ⚫ Ca、Zn、Fe、蛋白质等抑制镉的吸收
2、分布与排泄 ●镉进入人体后,可分布到全身各个器官,主要 与富含半胱氨酸的胞浆蛋白相结合,形成金属 硫蛋白而存在,这种金属硫蛋白对镉在体内的 分布,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成年人体内含镉20~30mg,肾占1/3,肝16,其 次分布于肺、胰、甲状腺、睾丸等。 ●血镉<10μg/L。 ●蓄积性强,主要经肾分泌由尿液排出,正常人 尿镉<2μg/L。 ●肾皮质镉临界浓度:200ug/g(FW) ●生物半衰期:肾18年,肝6.2年,全身13年
2、分布与排泄 ⚫ 镉进入人体后,可分布到全身各个器官,主要 与富含半胱氨酸的胞浆蛋白相结合,形成金属 硫蛋白而存在,这种金属硫蛋白对镉在体内的 分布,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 成年人体内含镉20~30mg, 肾占1/3, 肝1/6,其 次分布于肺、胰、甲状腺、睾丸等。 ⚫ 血镉<10 µg/L。 ⚫ 蓄积性强,主要经肾分泌由尿液排出,正常人 尿镉 <2 µg/L。 ⚫ 肾皮质镉临界浓度:200µg/g (FW) ⚫ 生物半衰期:肾18年,肝6.2年,全身13年
3、毒性机理 金属镉毒性很小,但镉的化合物毒性较 大,尤其是镉的氧化物。镉的毒性作用 除干扰镉、钴和锌的代谢外,还直接抑 制某些酶系统,特别是需要锌等微量元 素来激发的酶系统。由于镉与巯基、羧 基、羟基等结合,其亲和力比锌大,因 此体内一些含锌酶中的锌被镉取代就会 丧失其固有功能
3、毒性机理 ⚫ 金属镉毒性很小,但镉的化合物毒性较 大,尤其是镉的氧化物。镉的毒性作用 除干扰镉、钴和锌的代谢外,还直接抑 制某些酶系统,特别是需要锌等微量元 素来激发的酶系统。由于镉与巯基、羧 基、羟基等结合,其亲和力比锌大,因 此体内一些含锌酶中的锌被镉取代就会 丧失其固有功能
(五)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肾脏损害 ●镉集中在肾小管,使近曲肾小管和部分 远曲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改变,线粒体 肿胀和变性,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通透 性改变,可使肾近曲小管再吸收发生障 碍,患者可出现低分子量的蛋白尿,还 可出现糖尿和氨基酸尿,钙排出也增加。 肾小球功能多正常
(五)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肾脏损害 ⚫ 镉集中在肾小管,使近曲肾小管和部分 远曲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改变,线粒体 肿胀和变性,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通透 性改变,可使肾近曲小管再吸收发生障 碍,患者可出现低分子量的蛋白尿,还 可出现糖尿和氨基酸尿,钙排出也增加。 肾小球功能多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