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YPHOID BACILLUS O ANTIGEN This is a diagrammatic Vi ANTIGEN H ANTIGEN illustration of the typhoid bacillus showing the 3 common antigens.These are O body or somatic antigen,the H antigen on the flagellae,and the Vi or virulence antigen. Fw.13
This is a diagrammatic illustration of the typhoid bacillus showing the 3 common antigens. These are O body or somatic antigen, the H antigen on the flagellae, and the Vi or virulence antigen
(1)菌体“0”抗原诱生相应“0抗体 (2)鞭毛“H抗原诱生相应 “H抗体 (3)表面“V抗原诱生相应 “Vi”抗体
(1)菌体“0”抗原诱生相应 “O”抗体 (2)鞭毛“H”抗原诱生相应 “H”抗体 (3)表面“Vi”抗原诱生相应 “Vi”抗体
三种抗原的意义:H、O、Vi 菌组 菌名 菌体抗原■ 鞭毛抗原V抗原 (O) (H) A 副甲 A B 副乙 B 副丙 C Vi 伤寒杆菌 H Vi
三种抗原的意义:H、O、Vi 菌组 菌名 菌体抗原 (O) 鞭毛抗原 (H) Vi抗原 A 副甲 O A - B 副乙 O B - C 副丙 O C Vi D 伤寒杆菌 O H Vi
测定病人血清中的“0及“H抗体有助于 临床诊断。“Vi抗体的效价较低,临床诊断价 值不大,但90%带菌者“Vi”抗体阳性,因此, 有助于发现伤寒的慢性带菌者。伤寒的慢性带 菌者是引起伤寒不断传播或流行的重要传染源 ,因此测定“V抗体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测定病人血清中的“O”及“H”抗体有助于 临床诊断。 “Vi”抗体的效价较低,临床诊断价 值不大,但90%带菌者“Vi”抗体阳性,因此, 有助于发现伤寒的慢性带菌者。伤寒的慢性带 菌者是引起伤寒不断传播或流行的重要传染源 ,因此测定“Vi”抗体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流行病学 1.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暴发流行往往是水源受 污染的结果。 3.易感人群:儿童及青壮年发病较多,老年人少 见。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2%的病人可再 次得病。 4流行特征:温带、热带,夏秋季多见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暴发流行往往是水源受 污染的结果。 3.易感人群: 儿童及青壮年发病较多,老年人少 见。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2%的病人可再 次得病。 4.流行特征 :温带、热带,夏秋季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