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筒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l、地理位置 项目地属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观湖街道地处龙华区行政中心所在地,北 接观澜,南接龙华街道、龙岗坂田,西接福城,东接龙岗平湖。 2、地质地貌 龙华街道地层历经各个构造运动阶段,第四系地层广泛分布,岩土层分布较 均匀。地貌形态以剥蚀堆积和侵蚀堆积为主,土质多属黄泥沙酸锈土,地基承载 力较高,约为10-25m2。本街道位于地震列度6度和7度过渡区,据此,本街道 的地震列度定为7度。因此该街道建设用地条件较好,适宜各种建筑物、构筑物 建设 龙华街道为典型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丘陵山区,街道内为丘陵地貌,地 势呈南高北低,东西两侧高,中间低。丘陵地区平均高程80m,平原地区高程在 30~60m之间。观澜大道西北部地层形成于侏罗系,东北部属白垩系下统塘夏群, 街道南部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斑岩脉。 3、气象与气候 深圳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全年温和暖湿,夏长而不酷热,冬暖 有阵寒,无霜期长。该区日照充足,光热资源十分丰富,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54 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平均为49%,7-12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多。太阳年辐射量为 54049兆焦耳m2。多年平均气温224℃,最高为366℃,最低为14℃。日最高 气温大于30℃的天数多年平均123天,相对湿度79%。年平均降水量为1930mm, 且热季和雨季为同一时期。雨季主要集中在4-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5%,最大 24小时降水量310mm。暴雨多,暴雨日占降水日数的51%。11月至来年1月为 干季,降雨量只占全年总雨量的3.8%,年平均相对湿度80%。受南亚热带季风的 影响,在年风向频率中,EN最大,频率为15%,其次分别为NNE、E,分别为 14%和13%。年平均风速为2.50m/s,冬季稍强,夏季稍弱,8级以上大风日数年 平均73天,多数出现在7-9月,夏、秋常有雷暴雨 4、水文与流域 该地区属于观澜河流域,属东江水系。观澜河是东江支流石马河的上游,发
二、 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项目地属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观湖街道地处龙华区行政中心所在地,北 接观澜,南接龙华街道、龙岗坂田,西接福城,东接龙岗平湖。 2、地质地貌 龙华街道地层历经各个构造运动阶段,第四系地层广泛分布,岩土层分布较 均匀。地貌形态以剥蚀堆积和侵蚀堆积为主,土质多属黄泥沙酸锈土,地基承载 力较高,约为 10-25t/m2。本街道位于地震列度 6 度和 7 度过渡区,据此,本街道 的地震列度定为 7 度。因此该街道建设用地条件较好,适宜各种建筑物、构筑物 建设。 龙华街道为典型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丘陵山区,街道内为丘陵地貌,地 势呈南高北低,东西两侧高,中间低。丘陵地区平均高程 80m,平原地区高程在 30~60m 之间。观澜大道西北部地层形成于侏罗系,东北部属白垩系下统塘夏群, 街道南部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斑岩脉。 3、气象与气候 深圳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全年温和暖湿,夏长而不酷热,冬暖 有阵寒,无霜期长。该区日照充足,光热资源十分丰富,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154 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平均为 49%,7-12 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多。太阳年辐射量为 5404.9 兆焦耳/m2。多年平均气温 22.4℃,最高为 36.6℃,最低为 1.4℃。日最高 气温大于 30℃的天数多年平均 123 天,相对湿度 79%。年平均降水量为 1930mm, 且热季和雨季为同一时期。雨季主要集中在 4-9 月,占全年降雨量的 85%,最大 24 小时降水量 310mm。暴雨多,暴雨日占降水日数的 51%。11 月至来年 1 月为 干季,降雨量只占全年总雨量的 3.8%,年平均相对湿度 80%。受南亚热带季风的 影响,在年风向频率中,EN 最大,频率为 15%,其次分别为 NNE、E,分别为 14%和 13%。年平均风速为 2.50m/s,冬季稍强,夏季稍弱,8 级以上大风日数年 平均 7.3 天,多数出现在 7-9 月,夏、秋常有雷暴雨。 4、水文与流域 该地区属于观澜河流域,属东江水系。观澜河是东江支流石马河的上游,发
源于龙华区东南部的鸡公头。该河的分支能力较强,低级河道显著地比高级河道 多,河道平均分支比例很在。该河主要由龙华河、瓦窑排河、岗头河、浪头河等 支流汇合而成。水系呈树枝状,纵向比降为14‰,集水面积202平方公里,年径 流量192亿m3。流域内有高峰、牛嘴、赖屋山、民乐、大坑等小型水库8座,控 制集水面积约15平方公里。该河流向由南向北,主干河道长17公里,河宽一般 为2~10米,水深一般为0.1~0.5米,属于窄浅型河流。具有生活工业用供水 排污等功能。地下水埋深较浅,富水性中等,为块状岩类裂隙水,含水层为侏罗 系火山岩及燕山期花岗岩,地下径流模数一般为6~10升秒公里2。 5、区域排水设施 本项目生活污水属于观澜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观澜污水处理厂位于观澜街 道办桂花村观光路旁。观澜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总规模36万m3d,其中一期规模 6万m3ld,二期扩建规模20万m3/d,三期扩建规模10万m3/d, 期工程于203年9月开始运行,主要处理观澜河上游观澜镇的生活污水及 部分工业废水,占地面积约107万m2,服务人口约35万。实际进水水质COD 157mg/、BOD:70.7mg/、SS:139mg/l、NH3-N:208mg/、T-N:25.80mg/l T-P:9.84mgl。该工程2010年底进行改造,改造后采用“汉氏SBR(CASS污 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2) 级A标准。 期扩建工程位于观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用地的东北面,西侧紧靠观澜河, 用地面积9184626m2,工程服务范围为观澜街道及光明新区的白花洞社区。二期 工程主体工艺为预处理+改良A2O生化+沉淀池+D型滤池深度处理,过滤后水进 行紫外消毒,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J8918-2002) 级A标准,排入观澜河用于河道的生态景观用水。该工程于2011年1月正式动 工建设,2012年9月15日通水,9月25日投入试运行,2013年1月通过环保验 三期扩建工程尚未进行建设 6、植被和土壤 本地区土壤分为自成土和运积土两种。自成土主要为赤红壤,广泛分布于山
源于龙华区东南部的鸡公头。该河的分支能力较强,低级河道显著地比高级河道 多,河道平均分支比例很在。该河主要由龙华河、瓦窑排河、岗头河、浪头河等 支流汇合而成。水系呈树枝状,纵向比降为 1.4‰,集水面积 202 平方公里,年径 流量 1.92 亿 m 3。流域内有高峰、牛嘴、赖屋山、民乐、大坑等小型水库 8 座,控 制集水面积约 15 平方公里。该河流向由南向北,主干河道长 17 公里,河宽一般 为 2~10 米,水深一般为 0.1~0.5 米,属于窄浅型河流。具有生活工业用供水、 排污等功能。地下水埋深较浅,富水性中等,为块状岩类裂隙水,含水层为侏罗 系火山岩及燕山期花岗岩,地下径流模数一般为 6~10 升/秒·公里 2。 5、区域排水设施 本项目生活污水属于观澜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观澜污水处理厂位于观澜街 道办桂花村观光路旁。观澜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总规模 36 万 m 3 /d,其中一期规模 6 万 m 3 /d,二期扩建规模 20 万 m 3 /d,三期扩建规模 10 万 m 3 /d。 一期工程于 2003 年 9 月开始运行,主要处理观澜河上游观澜镇的生活污水及 部分工业废水,占地面积约 10.7 万 m 2,服务人口约 35 万。实际进水水质 COD: 157mg/l、BOD:70.7mg/l、SS:139mg/l、NH3‐N:20.8 mg/l、T‐N:25.80mg/l、 T‐P:9.84mg/l。 该工程 2010 年底进行改造,改造后采用“汉氏 SBR(CASS)污 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2) 一级 A 标准。 二期扩建工程位于观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用地的东北面,西侧紧靠观澜河, 用地面积 91846.26m2,工程服务范围为观澜街道及光明新区的白花洞社区。二期 工程主体工艺为预处理+改良 A 2 /O 生化+沉淀池+D 型滤池深度处理,过滤后水进 行紫外消毒,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2) 一级 A 标准,排入观澜河用于河道的生态景观用水。该工程于 2011 年 1 月正式动 工建设,2012 年 9 月 15 日通水,9 月 25 日投入试运行,2013 年 1 月通过环保验 收。 三期扩建工程尚未进行建设。 6、植被和土壤 本地区土壤分为自成土和运积土两种。自成土主要为赤红壤,广泛分布于山
地、丘陵和台地。它是由于气候及生物条件的影响,常年高温多雨,化学风化及 淋溶作用强烈,红色风化壳发育深厚,在其上不同成土过程而形成,属于深圳市 地带型土壤。土壤构成剖面为A-AB-B-C型,呈红褐色。A为耕作层或表层,B为 淀积层或心土层,C为母质层。花岗岩赤红壤面积分布较广,母质风化层较厚, 砂页岩母质风化层则普遍较薄。土壤表层有机质多在2.0%左右,而土壤流失严重 的侵蚀赤红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仅0.2-04%,土壤中的磷、钾等矿物质含量高低因 母质的不同而差异很大。土壤50-60。耕型赤红壤由于耕作粗放,有机质分解快, 其含量多数低于1.0%。此外,磷、钾等含量,也因母质不同及施肥差异而相差甚 大。本区处华南南亚热带和热带过渡区,植被组成种类、外貌结构、群落组合和 分布均表现出热带和亚热带的过渡性。其中,热带成分比例较大,主要的科有桃 金娘科、野牡丹科、大戟科、桑科、梧桐科、芸香科、山榄科、豆科和棕榈科等 7、选址区环境功能区划 项目选址区环境功能区划见表7。项目选址与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关系见 附图2,项目所在区域水系图见附图5,项目选址与水源保护区位置关系图见附图 6,项目选址与大气功能区划关系见附图见8,项目所在位置噪声功能区划见附图 9,项目所在区域污水管网图见附图7,项目所在区土地利用规划10。 表7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 编号 功能区划名称 项目所属类别 属观澜河流域,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深 圳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批复》粤府函2015]93号, 水环境功能区 本项目选址不属于水源保护区,观澜河流域参照饮 用水准水源保护区实施环境管理,执行《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2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根据《关于调整深圳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的通 知》深府[2008]98号,属空气质量二类区域 声环境功能区 根据深府[2008]99号《关于调整深圳市环境噪声标 准适用区划分的通知》,属2类噪声功能适用区 4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 属于观澜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 5是否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 6是否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 不占用深圳市基本农田 7 风景保护区 不在深圳市风景保护区 土地利用规划 工业用地
地、丘陵和台地。它是由于气候及生物条件的影响,常年高温多雨,化学风化及 淋溶作用强烈,红色风化壳发育深厚,在其上不同成土过程而形成,属于深圳市 地带型土壤。土壤构成剖面为 A-AB-B-C 型,呈红褐色。A 为耕作层或表层,B 为 淀积层或心土层,C 为母质层。花岗岩赤红壤面积分布较广,母质风化层较厚, 砂页岩母质风化层则普遍较薄。土壤表层有机质多在 2.0%左右,而土壤流失严重 的侵蚀赤红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仅 0.2-0.4%,土壤中的磷、钾等矿物质含量高低因 母质的不同而差异很大。土壤 5.0-6.0。耕型赤红壤由于耕作粗放,有机质分解快, 其含量多数低于 1.0%。此外,磷、钾等含量,也因母质不同及施肥差异而相差甚 大。本区处华南南亚热带和热带过渡区,植被组成种类、外貌结构、群落组合和 分布均表现出热带和亚热带的过渡性。其中,热带成分比例较大,主要的科有桃 金娘科、野牡丹科、大戟科、桑科、梧桐科、芸香科、山榄科、豆科和棕榈科等。 7、选址区环境功能区划 项目选址区环境功能区划见表 7。项目选址与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关系见 附图 2,项目所在区域水系图见附图 5,项目选址与水源保护区位置关系图见附图 6,项目选址与大气功能区划关系见附图见 8,项目所在位置噪声功能区划见附图 9,项目所在区域污水管网图见附图 7,项目所在区土地利用规划 10。 表 7 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 编号 功能区划名称 项目所属类别 1 水环境功能区 属观澜河流域,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深 圳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批复》粤府函[2015]93 号, 本项目选址不属于水源保护区,观澜河流域参照饮 用水准水源保护区实施环境管理,执行《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2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根据《关于调整深圳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的通 知》深府[2008]98 号,属空气质量二类区域 3 声环境功能区 根据深府[2008]99 号《关于调整深圳市环境噪声标 准适用区划分的通知》,属 2 类噪声功能适用区 4 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 属于观澜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 5 是否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 否 6 是否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 不占用深圳市基本农田 7 风景保护区 不在深圳市风景保护区 8 土地利用规划 工业用地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 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项目位于龙华区,根据《深圳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5年)监测数据,距离项 目最近的监测点为观澜监测点,其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如下表: 表8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统计表 单位:ug/m3 项目监测值(年平均值)二级标准(年平均值)占标准值百分比(%) PM 70 914 PM 1057 SO, 15 77.5 由监测数据可知,评价区PM10、NO2、SO2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 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PM2s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 的二级标准要求。说明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一般,超标原因主要是工业生 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和城市交通排放的尾气导致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深圳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批复》粵府函[2015]9 3号,本项目选址属于观澜河流域,观澜河流域参照饮用水准保护区实施环境管理,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本报告水环境现状评价引用深圳市《2015年深圳市环境质量报告书》中观澜河 清湖桥、放马埔和企坪3个监测断面及全河段的监测数据。监测结果如下 表9观澜河水质监测数据统计表单位:mg/L(标准指数除外) 污染因子 COD BODs NH3-N TP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化剂 标准限值≤20≤4≤1.0≤02≤05 ≤0.2 清湖桥 26.7 5.7 3.70 0.711 0.02 0.056 水质指数 1.335 3.555 0.4 0.28 放马埔 15.2 0.064 水质指数 1.325 6.895 19.9 4.66 1481 0.139 水质指数 0.995 1.175 4.66 7.405 全河段 726 3.99 1.190 0.02 0.100 水质指数036315339959504
三、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 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项目位于龙华区,根据《深圳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5 年)监测数据,距离项 目最近的监测点为观澜监测点,其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如下表: 表 8 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统计表 单位:ug/m3 项目 监测值(年平均值) 二级标准(年平均值) 占标准值百分比(%) PM10 64 70 91.4 PM2.5 37 35 105.7 SO2 9 60 15 NO2 31 40 77.5 由监测数据可知,评价区 PM10、NO2、SO2 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 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PM2.5 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 的二级标准要求。说明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一般,超标原因主要是工业生 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和城市交通排放的尾气导致。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深圳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批复》粤府函[2015]9 3 号,本项目选址属于观澜河流域,观澜河流域参照饮用水准保护区实施环境管理,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本报告水环境现状评价引用深圳市《2015 年深圳市环境质量报告书》中观澜河 清湖桥、放马埔和企坪 3 个监测断面及全河段的监测数据。监测结果如下: 表 9 观澜河水质监测数据统计表 单位:mg/L(标准指数除外) 污染因子 COD BOD5 NH3-N TP 石油类 阴离子表面活化剂 标准限值 ≤20 ≤4 ≤1.0 ≤0.2 ≤0.05 ≤0.2 清湖桥 26.7 5.7 3.70 0.711 0.02 0.056 水质指数 1.335 1.425 3.7 3.555 0.4 0.28 放马埔 15.2 5.3 3.6 1.379 0.03 0.064 水质指数 0.76 1.325 3.6 6.895 0.6 0.32 企坪 19.9 5.5 4.66 1.481 0.02 0.139 水质指数 0.995 1.175 4.66 7.405 0.4 0.695 全河段 7.26 6.21 3.99 1.190 0.02 0.100 水质指数 0.363 1.553 3.99 5.95 0.4 0.5
由上表可知,观澜河3个监测断面及全河段水质均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除石 油类、挥发酚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质标准,其 余污染因子均不同程度超标,清湖桥断面超标尤为严重,均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 量标准》(GB3838-202)ⅢI类水质标准要求,超标主要是因为观澜河接纳了未经 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生活及工业废水导致。 3、声环境质量现状 为了解项目声环境现状,本次环评于2018年03月30日09:00-11:30对项目 厂界噪声及项目区域环境噪声进行监测。项目厂界噪声及区域环境噪声进行监测时, 项目处于未运转状态,监测方法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 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监测结果统计见表10: 表10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dB(A 测点位置 昼间 项目厂房东侧厂界外1米处1# 57.1 项目厂房南侧厂界外1米处2 59.0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厂房西侧厂界外1米处3# (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 项目厂房北侧厂界外1米处4# 58.8 即:昼间60dB(A) 西面员工宿舍楼外西面1米处5# 58.3 注:项目夜间不进行生产,故不设监测 通过监测数据可知,各监测点昼间噪声均达标,选址所在工业区声环境质量状 况较好,其昼间噪声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 外环境可能对本项目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所在区域主要为工业区,周围皆为污染较轻的生产加工企业,无重污染的 大型企业或重工业,区域声、大气环境质量良好,现场调查没有严重环境污染问题
由上表可知,观澜河 3 个监测断面及全河段水质均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除石 油类、挥发酚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 类水质标准,其 余污染因子均不同程度超标,清湖桥断面超标尤为严重,均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 量标准》(GB3838-2002)III 类水质标准要求,超标主要是因为观澜河接纳了未经 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生活及工业废水导致。 3、声环境质量现状 为了解项目声环境现状,本次环评于 2018 年 03 月 30 日 09:00-11:30 对项目 厂界噪声及项目区域环境噪声进行监测。项目厂界噪声及区域环境噪声进行监测时, 项目处于未运转状态,监测方法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监测结果统计见表 10: 表 10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dB(A)] 测点位置 昼间 备 注 项目厂房东侧厂界外 1 米处 1# 57.1 执 行 《 声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GB3096-2008)2 类标准要求, 即:昼间 60dB(A) 项目厂房南侧厂界外 1 米处 2# 59.0 项目厂房西侧厂界外 1 米处 3# 58.5 项目厂房北侧厂界外 1 米处 4# 58.8 西面员工宿舍楼外西面 1 米处 5# 58.3 注:项目夜间不进行生产,故不设监测。 通过监测数据可知,各监测点昼间噪声均达标,选址所在工业区声环境质量状 况较好,其昼间噪声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要求。 外环境可能对本项目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所在区域主要为工业区,周围皆为污染较轻的生产加工企业,无重污染的 大型企业或重工业,区域声、大气环境质量良好,现场调查没有严重环境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