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127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一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学专业 药剂学(2)试题 2007年1月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粘合剂 2.首过效应 3.治疗药物监测 4.固体分散体 5.纳米粒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填写下列物质在片剂生产中的用途 羧甲基淀粉钠 ,稀乙醇 微晶纤维素 ,交联聚维酮 ,微粉硅胶 2.在片剂制备中,制颗粒的目的主要有 ,和 等。 709
._.仁 习左 LJ乌 亡1 0 1 0勺 ti}} } }-} } .二G1G l 座位号口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学专业 药剂学(2) 试题 2007年 1月 题 号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每小题 3分,共 IJ分j 1.粘合剂 2.首过效应 3.治疗药物监测 4.固体分散体 5.纳米粒 得 分 评卷人 二 、填空题(每空 1分 ,共 20分 ) 1.填写下列物质在片剂生产中的用途 梭 甲 基 淀 粉 钠 稀 乙 醇 微 晶 纤 维 素 ,交联聚维酮 ,微粉硅 胶 2.在片 剂制 备 中,制颗 粒的 目的 主要 有 ,和 等 709
3.固体石蜡和液体石蜡在软膏剂中主要用于 4.栓剂的作用可分为全身作用和局部作用,前者要求基质能 释放药物,后者要 求基质能 释放药物。 5.药物经过肾脏排泄的机制有 和 6.缓释、控释制剂的辅料包括 和 增稠剂等。 得 分 评卷人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造成裂片的原因不包括( ) A.片剂的弹性复原 B.压片速度过慢 C.颗粒细粉过多 D.黏合剂选择不当 2.对于湿热稳定的药物一般选用( A.结晶药物直接压片 B.粉末直接压片 C.干法制粒压片 D.湿法制粒压片 3.药典规定片重差异检查时,称取( )片求平均片重 A.10片 B.15片 C.20片 D.25片 4.片剂包衣目的不包括( A.快速释放药物 B.隔绝配伍变化 C.掩盖药物的不良味道 D.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5.膜控释片的包衣液中加入PEG的目的是() A.助悬剂 B.致孔剂 C.乳化剂 D.润湿剂 6.常用的眼膏基质是() A.白凡士林 B.黄凡士林 C白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8:1:1的混合物 D.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81:1的混合物 710
3.固体石蜡和液体石蜡在软膏剂中主要用于 4.栓剂的作用可分为全身作用和局部作用,前者要求基质能_ 释放药物,后者要 求基质能 释放药物。 5.药物经过肾脏排泄的机制有 和 6.缓释、控释制剂的辅料包括 , ,_ 和 增稠剂等。 得 分 评卷人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 .造成裂片的原因不包括( ) A.片剂的弹性复原 B.压片速度过慢 C.颗粒细粉过多 D.豁合剂选择不当 .对于湿热稳定的药物一般选用( ) A.结晶药物直接压片 B.粉末直接压片 C.干法制粒压片 U.湿法制粒压片 .药典规定片重差异检查时 ,称取( )片求平均片重 A. 10片 B. I J片 C. 20片 D. 2 5片 .片剂包衣 目的不包括( ) A.快速释放药物 B.隔绝配伍变化 C.掩盖药物的不 良味道 D.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膜控释片的包衣液中加人 PEG的目的是( ) A.助悬剂 B.致孔剂 c.乳化剂 D.润湿剂 .常用的眼膏基质是( ) A.白凡士林 t3.黄凡士林 C.白凡士林 、液体石蜡 、羊毛脂 D.黄凡士林 、液体石蜡 、羊毛脂 的混合物 的混合物 710
7.生物药剂学用于阐明的关系是() A.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 B.吸收、分布与消除之间的关系 C.代谢、排泄与消除之间的关系 D.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8.多晶型药物中生物利用度的顺序是() A.亚稳定型>稳定型>无定型 B.亚稳定型>无定型>稳定型 C.无定型>稳定型>亚稳定型 D.无定型>亚稳定型>稳定型 9.关于脂质体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靶向性 B.提高药物稳定性 C.速释作用 D.降低药物毒性 1O.关于膜剂的成膜材料PVA,正确的叙述是( ) A.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水溶性越差 B.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水溶液黏度越小 C.PVA05一88中,05代表醇解度 D.PVA05一88中,88代表聚合度 11.造成片剂崩解迟缓的因素不包括() A.黏合剂粘性强 B.Tween80的用量过多 C.硬脂酸镁用量过多 D.片剂硬度过大 12.可减少或避免肝脏首过作用的剂型是() A,薄膜衣片 B.缓释片 C.胶襄剂 D.舌下片 13.关于生物利用度试验设计正确的叙述是( A.采用双周期交叉随机试验设计 B.受试者人数一般为12例 C.总采样点不少于15个 D.采样时间至少为7个半衰期 711
7.生物药剂学用于阐明的关系是( ) A.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 B.吸收、分布与消除之间的关系 C.代谢 、排泄与消除之间的关 系 D.剂型因素 、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8.多晶型药物中生物利用度的顺序是( ) A.亚稳定型>稳定型>无定型 I3. C.无定型>稳定型>亚稳定型 D. 9.关于脂质体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靶 向性 13. C.速释作用 D. 10.关于膜剂的成膜材料 PVA,正确的叙述是( A.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水溶性越差 B.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水溶液勃度越小 C. PVA05-88中,05代表醇解度 D. PVA05-88中,88代表聚合度 11.造成片剂崩解迟缓的因素不包括( ) }1. 合剂粘性强 13. Tween8。的用量过多 C.硬脂酸镁用量过多 D.片剂硬度过大 12.可减少或避免肝脏首过作用的剂型是( A.薄膜衣片 B.缓释片 C.胶囊剂 l.舌下片 13.关于生物利用度试验设计正确的叙述是 ( A.采用双周期交叉随机试验设计 I3.受试者人数一般为12例 C.总采样点不少于 1 个 D.采样时间至少为 7个半衰期 亚稳定型>无定型>稳定型 无定型>亚稳定型>稳定型 提高药物稳定性 降低药物毒性 711
14.以下具有缓释作用的剂型有() A.舌下片 B.气雾剂 C.分散片 D.不溶性骨架片 15.经皮吸收制剂的特点不包括( A,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 B.血药浓度平稳,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C,适于药理作用弱,给药剂量大的药物 D.延长作用时间,减少服药次数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共25分) 1.分析下列处方,并简述制备工艺与注意事项(15分) 乳剂型软膏基质 硬脂酸 120g 单硬脂酸甘油酯 35g 液体石蜡 60g 凡士林 10g 羊毛脂 50g 三乙醇胺 4g 羟苯乙酯 1.5g 甘油 50g 蒸馏水 适量 共制成 1000g 2.简述渗透泵式控释片的组成与释药原理。(10分) 得 分 评卷人 五、计算题(共10分)】 1.病人体重50kg,静脉注射某药,V=140L,t1y2=4.0h,若每4h给一次药,要达到平均稳 态血药浓度为6ug/ml,应给多少剂量? 712
14.以下具有缓释作用的剂型有( ) A.舌下片 B。气雾剂 C.分散片 D.不溶性骨架片 15.经皮吸收制剂的特点不包括( ) A.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 13.血药浓度平稳 ,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c.适于药理作用弱,给药剂量大的药物 U.延长作用时间,减少服药次数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共 25分) 分析下列处方,并简述制备工艺与注意事项(15分) 乳剂型软膏基质 硬脂酸 1209 单硬脂酸甘油醋 359 液体石蜡 60g 凡士林 lOg 羊毛脂 50g 三乙醇胺 4g 轻苯乙酉旨 1.59 甘油 50g 蒸馏水 适 量 共制成 1000g 2.简述渗透泵式控释片的组成与释药原理。<10分) 得 分 评卷人 五 、计算题(共 10分) 1.病人体重50kg,静脉注射某药,V=140L,t2= 4. Oh,若每4h给一次药,要达到平均稳 态血药浓度为6}g/mI,应给多少剂量? 712
试卷代号:212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一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学专业药剂学(2)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7年1月 一、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粘合剂系指使粘性较小的物料聚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有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 体。 2.药物在吸收过程中受到胃肠道中消化液的破坏及黏膜中酶及肝中药物代谢酶等的作用 而造成损失,称为首过效应。 3.是以药物动力学与药效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借助先进分析技术与计算手段检测血药浓 度,探讨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以提高药物的疗效.避 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同时也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和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4.是固体药物高度分散在固体载体(或基质)中形成的体系。 5.是高分子物质组成的固态胶体粒子,粒径多在1~100m范围内,可分散在水中形成近 似胶体的溶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崩解剂)(润湿剂) (粉末直接压片的填充剂) (崩解剂) (助流剂) 2.(改善药物和原辅料流动性,减少片重差异) (剂量小的药物可以通过制粒达到含量 准确、分散良好和色泽均匀)(粉末中加人了粘合剂而增加了粉末的粘和性和可压性,故在 压片时仅需较低的压力,有利于延长设备的寿命) (增大物料的松密度,使空气易溢出,减 少裂片现象) (避免粉末分层,使产品中药物含量均匀) (避免粉尘飞扬)答出5点即 可。 3.(调节基质的稠度) 4.(迅速) (缓慢) 5.(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的分泌) 6.(阻滞剂) (骨架材料)· (包衣材料) (致孔剂) 三、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B 2.D 3.C 4.A 5.B 6.D 7.D 8.D 9.C 10.A 11.B 12.D 13.A 14.D 15.C 713
试卷代号:212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学专业 药剂学(2)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7年 1月 一、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 (每小题 3分 ,共 15分) 1.粘合剂系指使粘性较小的物料聚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有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 体 。 2.药物在吸收过程中受到胃肠道中消化液的破坏及豁膜中酶及肝中药物代谢酶等的作用 而造成损失 ,称为首过效应。 3.是以药物动力学与药效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借助先进分析技术与计算手段检测血药浓 度,探讨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使给药方案个体化 ,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避 免或减少不 良反应 ,同时也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和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4.是固体药物高度分散在固体载体(或基质)中形成的体系。 5.是高分子物质组成的固态胶体粒子 ,粒径多在 1-}-100 n t}、范围内,可分散在水中形成近 似胶体的溶液。 二、填空题 (每空 1分 ,共 20分) 1.(崩解剂) (润湿剂) (粉末直接压片的填充剂) (崩解剂) (助流剂) 2.(改善药物和原辅料流动性 ,减少片重差异) (剂量小的药物可 以通过制粒达到含量 准确、分散良好和色泽均匀 ) (粉末中加人 了粘合剂而增加了粉末的粘和性和可压性 ,故在 压片时仅需较低 的压力,有利于延长设备的寿命) (增大物料的松密度 ,使空气易溢 出,减 少裂片现象) (避免粉末分层,使产品中药物含量均匀) (避免粉尘飞扬)答出 5点即 可 。 3.(调节基质的稠度) 4.(迅速) (缓慢) 5.(’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的分泌) 6.(阻滞剂) (骨架材料) (包衣材料) (致孔剂) 三、单选题 (每小题 2分,共 30分) 1.B 2.D 3. C;' 4.A 5.B 6.[) 7.D 8.D 9. C' 10.A 11.B 12.D 13.A 14.D 15.C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