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区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统一练习(一) 语文试卷 2009.5 考/本试卷分1、Ⅱ两卷,六道大题,25道小题,共7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生 须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按要求认真填写和填涂学校名、班级名、姓名、考号 /知,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共60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正确答案 对应的字母涂黑涂满。(共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与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惩罚( cheng)憎恶(zeng)无精打采(cai)层峦叠嶂(zhng) B.倔强(jue) 赈灾(zhen) 滥竽充数(yu) 迥然不同( Jiong) C.瞥见(pie) 宿营(s) 愁莫展(chou)焕然一新(huan) D.魁梧(w) 翘首(qio) 不可救药(ydo)再接再励(li)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举措举世闻名 B.琐屑不屑置辩 C.称职称心如意 D.单薄厚此薄彼 3.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水 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 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 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这个时候便是我们喝酒的时候。我们说话很少;上了灯话才 多些,但大家都已微有醉意。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若有月光也许还得徘徊一会;若是黑夜, 便在暗里摸索醉着回去。 A.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 小马路边上的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星 B.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 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 C.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 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 D.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 小马路边上的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星。 4.下列作家作品属于同一朝代的是 ①欧阳修 ②吴敬梓 ③刘禹锡 ④辛弃疾 ⑤《望岳》 ⑥《登飞来峰》⑦《使至塞上》⑧《天净沙·秋思》 初三语文试卷第1页(共7页)
初三语文试卷 第1页(共 7 页) 崇文区 2008—2009 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统一练习(一) 语 文 试 卷 2009.5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分Ⅰ、Ⅱ两卷,六道大题,25 道小题,共 7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按要求认真填写和填涂学校名、班级名、姓名、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共 60 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把正确答案 对应的字母涂黑涂满。(共 8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与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惩.罚(chénɡ) 憎.恶(zènɡ) 无精打采.(cǎi) 层峦叠嶂.(zhànɡ) B.倔.强(jué) 赈.灾(zhèn) 滥竽.充数(yú) 迥.然不同(jiǒnɡ) C.瞥.见(piē) 宿.营(sù) 一愁.莫展(chóu) 焕然一新(huàn) D.魁梧.(wú) 翘.首(qiào) 不可救药.(yào) 再接再励.(l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举.措 举.世闻名 B.琐屑. 不屑.置辩 C.称.职 称.心如意 D.单薄. 厚此薄.彼 3.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水 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 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 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这个时候便是我们喝酒的时候。我们说话很少;上了灯话才 多些,但大家都已微有醉意。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若有月光也许还得徘徊一会;若是黑夜, 便在暗里摸索醉着回去。 A.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 小马路边上的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星。 B.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 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 C.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 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 D.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 小马路边上的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星。 4.下列作家作品属于同一朝代的是 ①欧阳修 ②吴敬梓 ③刘禹锡 ④辛弃疾 ⑤《望岳》 ⑥《登飞来峰》 ⑦《使至塞上》 ⑧《天净沙·秋思》
A.②④⑥ B.①③⑦ C.③⑤⑧ D.①④⑥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第5-6题,共8分) 默写。(5分) ,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2)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3)《钱塘湖春行》中以鸟儿描绘春天的语句是 (4)艰苦磨炼对立志成才的人来说有着巨大的作用,这正如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所说“……行拂乱其所为 曾益其所不能。” 6.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除了头领宋江,文有 、公孙胜等人的运筹谋 划,武有鲁智深 等人的浴血奋战,屡次大败官军,比如 填写相 关情节)。这正验证了那句著名的俗语“ 三、综合性学习。(本题包括第7—9题,共7分) 2009年2月23日,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不顾中国政府反对,强行拍卖来自圆明园的 兔首和鼠首铜像。拍卖当天,以总计2837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得两尊兽首的中华抢救流 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收藏顾问蔡铭超称不会付款。一时间,兽首回归成为学生们热议的 个话题。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发起了关于“文物回归”的大讨论。如果你是小组成员,请帮 助完成如下任务 7.为了向前来参与讨论的同学们介绍有关情况,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材料主要信息。(2分 【材料一】3月2日,中国收藏家蔡铭超拒付款的消息发出后,《费加罗》报网站在法国、 新浪网在中国的网民中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是否应该把新浪网:是否支持蔡铭超拒付拍 度L铜器归还中国 卖款 支持 不支持 支持 不支持 所占百分比 8148% 18.52% 24.5% 25.5% 【材料二】法新社北京3月3日电中国媒体对于流拍事件持有不同反应。文化部艺术品 评估委员会副主任赵榆说,蔡铭超在佳士得拍卖行上周举行的拍卖会期间及其 后的行为并没有给同胞帮上忙。赵榆说:“蔡铭超打着中国人责任的名义出尔 反尔,实际上是中国人在国际大型拍卖会上失信于人。 8.阅读以下材料,请就“你是否支持回购圆明园兽首”得出自己的结论并阐述理由(60字 以内)。(3分) 【材料一】圆明园铜兽首只是我国海外流失文物的一个缩影。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 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 包括民间收藏在内的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总数,至少在1700万件以上,远远 超出我国本土博物馆藏品总量 初三语文试卷第2页(共7页)
初三语文试卷 第2页(共 7 页) A.②④⑥ B.①③⑦ C.③⑤⑧ D.①④⑥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第 5—6 题,共 8 分) 5.默写。(5 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⑵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⑶《钱塘湖春行》中以鸟儿描绘春天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艰苦磨炼对立志成才的人来说有着巨大的作用,这正如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所说“……行拂乱其所为, ,曾益其所不能。” 6.名著阅读。(3 分) 《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除了头领宋江,文有____________、公孙胜等人的运筹谋 划,武有鲁智深、_________等人的浴血奋战,屡次大败官军,比如 (填写相 关情节)。这正验证了那句著名的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三、综合性学习。(本题包括第 7—9 题,共 7 分) 2009 年 2 月 23 日,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不顾中国政府反对,强行拍卖来自圆明园的 兔首和鼠首铜像。拍卖当天,以总计 28372 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得两尊兽首的中华抢救流 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收藏顾问蔡铭超称不会付款。一时间,兽首回归成为学生们热议的一 个话题。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发起了关于“文物回归”的大讨论。如果你是小组成员,请帮 助完成如下任务: 7.为了向前来参与讨论的同学们介绍有关情况,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材料主要信息。(2 分) 【材料一】3 月 2 日,中国收藏家蔡铭超拒付款的消息发出后,《费加罗》报网站在法国、 新浪网在中国的网民中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是否应该把 铜器归还中国 新浪网:是否支持蔡铭超拒付拍 卖款 支持 不支持 支持 不支持 所占百分比 81.48% 18.52% 74.5% 25.5% 【材料二】法新社北京 3 月 3 日电 中国媒体对于流拍事件持有不同反应。文化部艺术品 评估委员会副主任赵榆说,蔡铭超在佳士得拍卖行上周举行的拍卖会期间及其 后的行为并没有给同胞帮上忙。赵榆说:“蔡铭超打着中国人责任的名义出尔 反尔,实际上是中国人在国际大型拍卖会上失信于人。” 8.阅读以下材料,请就“你是否支持回购圆明园兽首”得出自己的结论并阐述理由(60 字 以内)。(3 分) 【材料一】圆明园铜兽首只是我国海外流失文物的一个缩影。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 全统计,在全世界 47 个国家 200 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中国文物 164 万件, 包括民间收藏在内的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总数,至少在 1700 万件以上,远远 超出我国本土博物馆藏品总量。 网 民 态 数 度 据
【材料二】国际统一私法协会1995年制定的《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等国际 条约,是追讨流失文物的依据。但是,公约规定追溯时限最多只有50年,并不 适用于中国大部分被盗抢的文物。而且,追讨仅能在公约签订国间进行,而拥有 中国文物最多的英美两国并没有加入公约。 【材料三】铜牛首、铜猴首与铜虎首1985年发现时以人民币1万元卖出,1987年卖价 也仅人氏币68万元,到了2000年,保利集团花费人民币近2610万元拍得; 铜猪首和铜马首是澳门爱国人士何鸿燊于2003年和2007年,分别斥资人民币 609万元和6011万元买回捐献祖国。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多次运用法律和外交手 段,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先后从英国、美国等地成功索回中国文物3000余件。 9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同学准备出一期有关“圆明园兽首回归”的黑板报,请根据 有关内容仿照示例为其中两个版块拟定名称。(2分) 【示例】 版块内容:1860年英法联军对囻明园的毁灭性洗劫 名称:国宝之殇 (1)版块一内容:文学作品中对于圆明园十二兽首的描写名称 (2)版块二内容:目前已回归祖国的五个兽首的归国历程 四、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完成第11-14题。(共9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初三语文试卷第3页(共7页)
初三语文试卷 第3页(共 7 页) 【材料二】国际统一私法协会 1995 年制定的《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等国际 条约,是追讨流失文物的依据。但是,公约规定追溯时限最多只有 50 年,并不 适用于中国大部分被盗抢的文物。而且,追讨仅能在公约签订国间进行,而拥有 中国文物最多的英美两国并没有加入公约。 【材料三】铜牛首、铜猴首与铜虎首 1985 年发现时以人民币 1 万元卖出,1987 年卖价 也仅人民币 68 万元,到了 2000 年,保利集团花费人民币近 2610 万元拍得; 铜猪首和铜马首是澳门爱国人士何鸿燊于 2003 年和 2007 年,分别斥资人民币 609 万元和 6011 万元买回捐献祖国。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多次运用法律和外交手 段,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先后从英国、美国等地成功索回中国文物 3000 余件。 9.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同学准备出一期有关“圆明园兽首回归”的黑板报,请根据 有关内容仿照示例为其中两个版块拟定名称。(2 分) 【示例】 版块内容:1860 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毁灭性洗劫 名称:国宝之殇 ⑴版块一内容:文学作品中对于圆明园十二兽首的描写 名称: ⑵版块二内容:目前已回归祖国的五个兽首的归国历程 名称: 四、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完成第 11—14 题。(共 9 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心乐之 (2)斗折蛇行 (3)以其境过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3分 (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2.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得出小石潭“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的结论。(3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冬云》一文,完成第13-16题。(共12分) 冬云 ①在天柱峰顶,原是要观日出的。然而,经过长时间的等待,那轮于想象中彤红的太阳, 却像是位失约的情人迟迟未来———冷硬的山风刮得浑身凉嗖嗖的我们的心仿佛比风更 冷。当许多人失望地转下山时,我与朋友索性就赖在一块岩石上,静静地看着日出的地方。 隐隐地,我们预感到这一次观日的不同寻常。 ②这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准确地说,为了抢占这块观日的岩石,我们几乎半夜就起了床 开始,大家充满期盼地等待着,仿佛吃了一种兴奋剂,并没感觉出身上的寒意。但很快又都 失望了———远处,那本该日出的地方尽管也显出了一丝光亮,但日头如同一只被敲碎的鸡 蛋,蛋黄已无声地滑落在无涯的云海里,只剩下那滑腻的白了。天空低沉,大片的云彩斑驳 着,如同—位画家正用心勾勒出的底色。天际之下,尘世的一切都被云海消弭。再近处 云海里青峰数点,恍惚孤帆迒影,恍惚沉浮不定的岛屿,若隐若现着。面前的松树朵朵霜花, 已凝聚成球状。我们从半夜就陪伴着它们,谁也未曾留意这些“花朵”的开放。一阵山风, 在耳边迅疾地掠过,那白色的花朵微微地颤抖了几下,溅下些许的花瓣,然后又耸然地挺立, 使面前显现出一种格外的凝重与肃穆,似乎有种“白云回合望,青霭入看无″的意境了。 初三语文试卷第4页(共7页)
初三语文试卷 第4页(共 7 页)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 分) ⑴心乐.之 ⑵斗折蛇.行 ⑶以.其境过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3 分) ⑴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⑶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2.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得出小石潭“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的结论。(3 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一)阅读《冬云》一文,完成第 13—16 题。(共 12 分) 冬 云 徐迅 ①在天柱峰顶,原是要观日出的。然而,经过长时间的等待,那轮于想象中彤红的太阳, 却像是一位失约的情人迟迟未来———冷硬的山风刮得浑身凉嗖嗖的,我们的心仿佛比风更 冷。当许多人失望地转下山时,我与朋友索性就赖在一块岩石上,静静地看着日出的地方。 隐隐地,我们预感到这一次观日的不同寻常。 ②这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准确地说,为了抢占这块观日的岩石,我们几乎半夜就起了床。 开始,大家充满期盼地等待着,仿佛吃了一种兴奋剂,并没感觉出身上的寒意。但很快又都 失望了———远处,那本该日出的地方尽管也显出了一丝光亮,但日头如同一只被敲碎的鸡 蛋,蛋黄已无声地滑落在无涯的云海里,只剩下那滑腻的白了。天空低沉,大片的云彩斑驳 着,如同一位画家正用心勾勒出的底色。天际之下,尘世的一切都被云海消弭①。再近处, 云海里青峰数点,恍惚孤帆远影,恍惚沉浮不定的岛屿,若隐若现着。面前的松树朵朵霜花, 已凝聚成球状。我们从半夜就陪伴着它们,谁也未曾留意这些“花朵”的开放。一阵山风, 在耳边迅疾地掠过,那白色的花朵微微地颤抖了几下,溅下些许的花瓣,然后又耸然地挺立, 使面前显现出一种格外的凝重与肃穆,似乎有种“白云回合望,青霭入看无”的意境了
③记忆里也有过冬天观云的经历的。那是在福建连城的石门湖。那里冬天暖洋洋的,像 是四月的小阳春。我们撑着一叶扁舟静静划在绿幽幽的湖面上,总也扯不断的乳白色的水汽 在四围蒸腾、缭绕着,那样子似乎是在温泉里浑心无碍地沐浴。抬头望天,低首观湖,竟都 是蓝天云彩,一朵朵白云锃亮地变幻和飘荡。苍狗浮云,犹如人与狗在湖面上嬉戏、追逐。 手掬一捧清水,如同拧起小狗的耳朵;篙撑湖心,又像是打捞着-方仙人失落的纱巾…….只 是那狗在跑,纱巾在飞,一切都如雾里看灯,镜里观花。那种倚云难抓的妙趣却搅得心头痒 痒的 虽然也曾有过生命流逝的惘然,可一份活泼泼的欣喜却留在心头了。 ④相比较而言,与天柱山冬云的邂逅,我此时的心境就显得苍凉、凝重了些。摩诘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看着面前的情状,倒是觉得稍需将那“水″改成“日”字, 凑巧,就暗合了眼前的这一切。只是这浮起的大块的云,在灰蒙蒙的天空中的黯淡,就让我 们不知不觉,心里陡然就染上了一种颓废和沉重,以至体会到的竟是“不觉碧山暮,秋云暗 几重”的意味了 无端地,我想起青莲的《听蜀僧浚(jn)弹琴》里的诗句,立即, 心里很疑心他是错把“冬云”当“秋云”了。当然,青莲居士不仅听过蜀僧弹琴,也是吟过 天柱山的,这有他的诗句为证:“奇峰出奇云,秀水含秀气……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说的就是天柱山。他一辈子终没归来,就只当他是“丹″未还成罢!……现在我们坐看云起 看着、看着,心里倏而一亮,就有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然了:这冬云,虽然没有日出 的磅礴和蔚为大观,但它在山峰间轻盈飘渺,它与山峰的亲吻,透岀的竟是缠绵的爱意;它 在树丛里走动,忽而又不见,就如衣袂飘飘的仙人。纵然,它那猛然间的云翻波涌,诡谲 无常,我觉察到它透出的也还是生命的本相③———在山风呼啸,云海滚涌的那-刹那,我 就有一种驾驶一叶扁舟行驶在江心的感觉:人生种种原就是自然种种,难怪连圣人也惊呼富 贵“于我如浮云”! ⑤“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我想,面对永远的落日和浮云,古人的浮想联翩 初三语文试卷第5页(共7页)
初三语文试卷 第5页(共 7 页) ③记忆里也有过冬天观云的经历的。那是在福建连城的石门湖。那里冬天暖洋洋的,像 是四月的小阳春。我们撑着一叶扁舟静静划在绿幽幽的湖面上,总也扯不断的乳白色的水汽 在四围蒸腾、缭绕着,那样子似乎是在温泉里浑心无碍地沐浴。抬头望天,低首观湖,竟都 是蓝天云彩,一朵朵白云锃亮地变幻和飘荡。苍狗浮云,犹如人与狗在湖面上嬉戏、追逐。 手掬一捧清水,如同拧起小狗的耳朵;篙撑湖心,又像是打捞着一方仙人失落的纱巾……只 是那狗在跑,纱巾在飞,一切都如雾里看灯,镜里观花。那种倚云难抓的妙趣却搅得心头痒 痒的———虽然也曾有过生命流逝的惘然,可一份活泼泼的欣喜却留在心头了。 ④相比较而言,与天柱山冬云的邂逅,我此时的心境就显得苍凉、凝重了些。摩诘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看着面前的情状,倒是觉得稍需将那“水”改成“日”字, 凑巧,就暗合了眼前的这一切。只是这浮起的大块的云,在灰蒙蒙的天空中的黯淡,就让我 们不知不觉,心里陡然就染上了一种颓废和沉重,以至体会到的竟是“不觉碧山暮,秋云暗 几重”的意味了———无端地,我想起青莲的《听蜀僧浚(jùn)弹琴》里的诗句,立即, 心里很疑心他是错把“冬云”当“秋云”了。当然,青莲居士不仅听过蜀僧弹琴,也是吟过 天柱山的,这有他的诗句为证:“奇峰出奇云,秀水含秀气……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说的就是天柱山。他一辈子终没归来,就只当他是“丹”未还成罢!……现在我们坐看云起, 看着、看着,心里倏而一亮,就有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然了:这冬云,虽然没有日出 的磅礴和蔚为大观,但它在山峰间轻盈飘渺,它与山峰的亲吻,透出的竟是缠绵的爱意;它 在树丛里走动,忽而又不见,就如衣袂飘飘的仙人。纵然,它那猛然间的云翻波涌,诡谲② 无常,我觉察到它透出的也还是生命的本相③———在山风呼啸,云海滚涌的那一刹那,我 就有一种驾驶一叶扁舟行驶在江心的感觉:人生种种原就是自然种种,难怪连圣人也惊呼富 贵“于我如浮云”! ⑤“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我想,面对永远的落日和浮云,古人的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