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两首》导学提纲 课型:新授课主备:辛安一中于风伟审核:于立明李蕾年级:初一时间:2008.11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3、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4、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天上的街市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且解释词语。 缥()缈(): 鲛()人 疏()星 定然 陈列 2、《天上的街市》和《静夜》的作者是 原名 ,是我国现 代著名的 代表作有诗集《 剧《 3、《天上的街市》一诗以 和 描绘了一幅天上的美景,把读 者带进了神话的境界。诗中主要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 和对理想生活的 ,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4、《静夜》全诗紧扣住一个“ ”字,对人间世界和天上世界进行了 描写,以笼罩天地的“ ”营造出 的氛围,使这首诗成为一个和 谐、统一的整体。 5、朗读诗歌《天上的街市》,并注意节奏和重音。 课堂学习 、情境导入: 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 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 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二、自主合作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
1 《郭沫若诗两首》导学提纲 课型:新授课 主备:辛安一中 于风伟 审核:于立明 李蕾 年级:初一 时间:2008.11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3、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4、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天上的街市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且解释词语。 缥.( )缈.( ): 鲛.( )人 : 疏.( )星: 定然: 陈列: 2、《天上的街市》和《静夜》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是我国现 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话 剧《________》。 3、《天上的街市》一诗以________和________描绘了一幅天上的美景,把读 者带进了神话的境界。诗中主要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________和对理想生活的 ________,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4、《静夜》全诗紧扣住一个“_______”字,对人间世界和天上世界进行了 描写,以笼罩天地的“_______”营造出_________的氛围,使这首诗成为一个和 谐、统一的整体。 5、朗读诗歌《天上的街市》,并注意节奏和重音。 课堂学习: 一、 情境导入: 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 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 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二、自主合作学习: 1、 出示学习目标
2、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 3、放录音。听完录音后,再请学生根据听录音的印象试读。老师再明确 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阵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4、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a.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 b.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像的内容及想像过程 5、交流点拨,精读诗歌,深入思考: a.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b.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 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c.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2 2、 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 3、 放录音。听完录音后,再请学生根据听录音的印象试读。老师再明确 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阵列的/—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4、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a.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 b.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像的内容及想像过程。 5、交流点拨,精读诗歌,深入思考: a.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b.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 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c.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三、点拨讲解: 1、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过程。客观事物 总是相互联系的。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联想,有相似特点的事 物形成类似联想,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对比联想,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因果 联想等等。所谓想像,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也 就是创造性的想出新的事物或形象。 2、板书 天上的街市 街灯—明星—一街市——物品——珍奇美丽、繁华 天河——牛郎织女——来往——闲游 自由、幸福 四、练习测评: 读《天上的街市》,回答问题。 1、第一节的“闪”字和“点”字用得好,绝不能互换,也不宜换别的字,请 说说好在哪里 2、定然”一词在诗中出现了四次,还有一次是用了“定”,加起来是五次 “天上的街市”当然是子虚乌有的,用“也许”不是更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并说说理由 3、“你看”,这是对谁说?为什么不说“我看”?它眼下面哪两个字相呼应? 答: 4、作者从街灯写到明星,又从明星写到街灯,这样写的作用是 A、描绘一幅迷人的夜景,抒发诗人的苦闷悲伤 B、驰骋想象,给景色增加一层神秘色彩 C、吸引读者把视线从地上转移天上,为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铺垫 D、渲染气氛,使天上和人间形成鲜明对比 5、对《天上的街市》的中心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表达了对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向往 的感情 B、通过对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 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C、作者由现实生活联想到美好的天街生活,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感情 D、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告诉读者那不过是缥缈的幻想,表 达了自己郁闷的感情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会默写。 2、发挥想像,将这首诗改写成散文,要注意具体情节的描写 资料: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著名诗人、作家、学者。(让学生看注释,掌握要
3 三、点拨讲解: 1、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过程。客观事物 总是相互联系的。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联想,有相似特点的事 物形成类似联想,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对比联想,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因果 联想等等。所谓想像,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也 就是创造性的想出新的事物或形象。 2、板书: 天上的街市 街灯──明星──街市──物品──珍奇 美丽、繁华 天河──牛郎织女──来往──闲游 自由、幸福 四、练习测评: 读《天上的街市》,回答问题。 1、第一节的“闪”字和“点”字用得好,绝不能互换,也不宜换别的字,请 说说好在哪里。 答: 2、定然”一词在诗中出现了四次,还有一次是用了“定”,加起来是五次。 “天上的街市”当然是子虚乌有的,用“也许”不是更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并说说理由。 答: 3、“你看”,这是对谁说?为什么不说“我看”?它眼下面哪两个字相呼应? 答: 4、作者从街灯写到明星,又从明星写到街灯,这样写的作用是( ) A、描绘一幅迷人的夜景,抒发诗人的苦闷悲伤 B、驰骋想象,给景色增加一层神秘色彩 C、吸引读者把视线从地上转移天上,为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铺垫 D、渲染气氛,使天上和人间形成鲜明对比 5、对《天上的街市》的中心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表达了对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向往 的感情 B、通过对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 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C、作者由现实生活联想到美好的夭街生活,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感情 D、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告诉读者那不过是缥缈的幻想,表 达了自己郁闷的感情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会默写。 2、发挥想像,将这首诗改写成散文,要注意具体情节的描写。 资料: 1.郭沫若,四川乐山人。著名诗人、作家、学者。(让学生看注释,掌握要
点。)他的诗歌的代表作是诗集《女神》和《星空》。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写于1919年至1920年,诗集中充满了“五 四”时期的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充满了爱国主义和革命浪漫 主义激情。 《星空》写于1921年至1922年,当时是五四运动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两度回国。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 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但五四时期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 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的失望和悲愁情绪,但也 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本课两首诗都是选自《星空》。 2.《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10月24日,当时中国虽然已经受过“五四” 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战斗洗礼,但仍处于军阀混战、列强掠夺、民不聊生的黑暗之 中。郭沬若在其著名诗篇《凤凰涅槃》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展示已准备好的字 幅) 凤凰鸟活不下去了,不得不架上香木,把自己活活烧死,临死之前,凤凰鸟 唱着歌,诅咒这个黑暗的世界: 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铁! 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 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 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 茫茫的宇宙,腥秽如血 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 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 昂头我问天 你到底为什么存在? 天徒矜高,莫有点儿知识。 我们飞向西方, 低头我问地, 西方同是一座屠场。 地已死了,莫有点儿呼吸。 我们飞向东方, 伸头我问海,海正扬声而呜咽。东方同是一座囚牢! 我们飞向南方 啊啊! 南方同是一座坟墓! 生在这样个阴秽的世界当中,我们飞向北方 便是把金刚石的宝刀也会生锈!北方同是一座地狱! 宇宙呀,宇宙 我们生在这样个世界当中 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 只好学着海洋哀哭 这就是当时的社会,当时的人世 诗人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感到失望和痛苦,他恨黑暗的现实,向往 光明的未来。他有自己美丽的幻想和希望,《天上的街市》就表现了这种幻想和希 望 第二课时静夜 情境导入: 《天上的街市》写的是美丽的夜景引发了作者无尽的遐思,想像出天上的一 幅美丽幸福自由的生活图景,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今天我们来学 习郭沫若写的另外一首诗《静夜》,也是写于1921年,在日本留学时的一个夜 晚,面对朦胧的月色,引发了诗人的联想和想像,抒发了诗人无尽的情怀
4 点。)他的诗歌的代表作是诗集《女神》和《星空》。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写于 1919 年至 1920 年,诗集中充满了“五 四”时期的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充满了爱国主义和革命浪漫 主义激情。 《星空》写于 1921 年至 1922 年,当时是五四运动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两度回国。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 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但五四时期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 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的失望和悲愁情绪,但也 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本课两首诗都是选自《星空》。 2.《天上的街市》写于 1921 年 10 月 24 日,当时中国虽然已经受过“五四” 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战斗洗礼,但仍处于军阀混战、列强掠夺、民不聊生的黑暗之 中。郭沫若在其著名诗篇《凤凰涅槃》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展示已准备好的字 幅) 凤凰鸟活不下去了,不得不架上香木,把自己活活烧死,临死之前,凤凰鸟 唱着歌,诅咒这个黑暗的世界: “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铁! 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 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 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 茫茫的宇宙,腥秽如血! 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 …………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 昂头我问天, 你到底为什么存在? 天徒矜高,莫有点儿知识。 我们飞向西方, 低头我问地, 西方同是一座屠场。 地已死了,莫有点儿呼吸。 我们飞向东方, 伸头我问海,海正扬声而呜咽。 东方同是一座囚牢! …………我们飞向南方, 啊啊! 南方同是一座坟墓! 生在这样个阴秽的世界当中, 我们飞向北方, 便是把金刚石的宝刀也会生锈! 北方同是一座地狱! 宇宙呀,宇宙, 我们生在这样个世界当中 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 只好学着海洋哀哭!” 这就是当时的社会,当时的人世。 诗人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感到失望和痛苦,他恨黑暗的现实,向往 光明的未来。他有自己美丽的幻想和希望,《天上的街市》就表现了这种幻想和希 望。 第二课时静夜 一、 情境导入: 《天上的街市》写的是美丽的夜景引发了作者无尽的遐思,想像出天上的一 幅美丽幸福自由的生活图景,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今天我们来学 习郭沫若写的另外一首诗《静夜》,也是写于1921年,在日本留学时的一个夜 晚,面对朦胧的月色,引发了诗人的联想和想像,抒发了诗人无尽的情怀
自主合作学习 1、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a.这首诗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像?写实与想像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b.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c.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d.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2、交流点拨,精读课文,深入思考: 第一节写的是哪些景物? b.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C.第二节写了哪些景物? d.第二节的“天河何处”起什么作用?与第一节有关联吗? 三、点拨讲解: 板书: 静夜 郭沫若 月光——松林——白云—疏星 朦胧、恬静的美 天河 海雾一一鲛人一一流珠 一个凄美的故事,抒发了作 者对现实的失望,对祖国 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 四、练习测评: 1、读诗歌,回答问题。 下面回答了“天河何处”的问题吗? 作者为什么着一“海”字?用得好吗? c.看注释,理解最后两句。 d.“鲛人在岸”,岸在何处? ε.为什么写“对月流珠”呢?是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呢? 2、指导学生练习,学习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 发挥联想与想像,续写句子。 牵牛花开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5 二、自主合作学习 1、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a.这首诗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像?写实与想像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b.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c.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d.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2、交流点拨,精读课文,深入思考: a.第一节写的是哪些景物? b. 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c.第二节写了哪些景物? d.第二节的“天河何处”起什么作用?与第一节有关联吗? 三、点拨讲解: 板书: 静夜 郭沫若 月光──松林──白云──疏星 朦胧、恬静的美 天河── 海 雾 ─ ─ 鲛 人 ─ ─ 流 珠 一个凄美的故事,抒发了作 者对现实的失望,对祖国、 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 四、练习测评: 1、读诗歌,回答问题。 a.下面回答了“天河何处”的问题吗? b.作者为什么着一“海”字?用得好吗? c.看注释,理解最后两句。 d.“鲛人在岸”,岸在何处? e.为什么写“对月流珠”呢?是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呢? 2、指导学生练习,学习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 a.发挥联想与想像,续写句子。 牵牛花开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