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10分。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评价,如参与课堂讨 论、课堂发言的丽跃程度及正确率并结合出勒情 平时作业(30%) 出勤及课堂表现 况评分 期中考试 20分。主要考核学生学期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笔试,闭卷考试.试卷满分100分。主要题型有 期末考试(70%) 闭卷考试 名词解释、简签颗、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等。其 中,基础知识题约占70%,能力题约占3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主要 教学 对应的 章节 教学要求 内容 方法和手段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了解隋唐历史发展的基本线 索:理解隋唐政治经济改革的 背景、内容和影响:堂挥随由 理论 阅读并查阅 第一章隋唐史 1、2 时期的民族关系:掌握在中外 教学 相关文献。 经济文化交流中隋唐文化的世 界地位。 了解五代十国历史发展的基本 第二章 五代十国 理论 阅读并查阅 线索:理解五代致权的特点: 2 教学 相关文献。 1、2 掌握五代时期的民族关系。 了解辽宋西夏金时期历史发展 的基本线索:理解北宋加强中 央集权措施的母影响:了解了的 发展与宋辽关系、 党项兴起和 宋夏关系。了解北宋的阶级关 了宋西夏系与扑合经济,掌据北宋中 理论阅诗并查阅 第三章 1、2 金中 的统治信机及王安石弯法的内 教学 相关文献。 容和作用:了解金朝政治制度 的改革和女真族的封建化。掌 挥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全国 经济重心的南移:掌握两宋文 化发展的新特点。 了解大蒙古国的建立及其四出 征伐:堂挥忽必列推行汉法及 第四章蒙元史 间读并查阅 其加福统治的措施:堂握元胡 教学 1、2 相关文献。 统治的二元特征 掌握明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统 理论 阅读并查阅 第五章明史 治的措施和影响:掌握明中期 教学 相关文献。 1、2 的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的内 7
7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作业(30%) 出勤及课堂表现 10 分。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评价,如参与课堂讨 论、课堂发言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并结合出勤情 况评分。 期中考试 20 分。主要考核学生学期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期末考试(70%) 闭卷考试 笔试,闭卷考试, 试卷满分 100 分。主要题型有 名词解释、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等。其 中,基础知识题约占 70%,能力题约占 3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 内容 教学要求 学 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第一章 隋唐史 了解隋唐历史发展的基本线 索;理解隋唐政治经济改革的 背景、内容和影响;掌握隋唐 时期的民族关系;掌握在中外 经济文化交流中隋唐文化的世 界地位。 14 理论 教学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2 第二章 五代十国 史 了解五代十国历史发展的基本 线索;理解五代政权的特点; 掌握五代时期的民族关系。 2 理论 教学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2 第三章 辽宋西夏 金史 了解辽宋西夏金时期历史发展 的基本线索;理解北宋加强中 央集权措施的影响;了解辽的 发展与宋辽关系、党项兴起和 宋夏关系。了解北宋的阶级关 系与社会经济;掌握北宋中叶 的统治危机及王安石变法的内 容和作用;了解金朝政治制度 的改革和女真族的封建化。掌 握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全国 经济重心的南移;掌握两宋文 化发展的新特点。 14 理论 教学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2 第四章 蒙元史 了解大蒙古国的建立及其四出 征伐;掌握忽必烈推行汉法及 其加强统治的措施;掌握元朝 统治的二元特征。 8 理论 教学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2 第五章 明史 掌握明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统 治的措施和影响;掌握明中期 的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的内 14 理 论 教学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2
容和作用:理解明朝资本主义 萌芽的表现及其缓慢发展的原 因:了解明后期的黑暗统治 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朝的灭亡: 堂挥郑和下西洋与明朝的对外 关系:掌握西学东渐:掌握明 代文化的新特点。 掌握清朝前期历史发展的基本 线素:堂捏君主专制政体的讲 步加强:了解统 多民族国 清史(鸦 家的巩固:了解清代维护国到 理论阅读并查阅 第六章片战争统一和反对侵略的努力:掌握 1、2 教学 相关文献。 前) 清朝的文化成就及局限:了解 清朝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问 题:了解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的 腐败统治。 合计 64 四、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8 容和作用;理解明朝资本主义 萌芽的表现及其缓慢发展的原 因;了解明后期的黑暗统治、 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朝的灭亡; 掌握郑和下西洋与明朝的对外 关系;掌握西学东渐;掌握明 代文化的新特点。 第六章 清史(鸦 片 战 争 前) 掌握清朝前期历史发展的基本 线索;掌握君主专制政体的进 一步加强;了解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巩固;了解清代维护国家 统一和反对侵略的努力;掌握 清朝的文化成就及局限;了解 清朝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问 题;了解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的 腐败统治。 12 理 论 教学 阅读并查阅 相关文献。 1、2 合 计 64 -- 四、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无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 (Modern History of China1840-1912) 基本信息 代码 B2240003 必修■选修口 学分 4 总学时 64 理论 学时 64 。酬。 学时 课程 公共基础口综合素质口 大类基础口院内平台口 专业基础 类别 专业主干口专业方向口专业任选口项峰课程口 先修 理 中国古代史 开课 历史学院 适用 历史学 单位 专业 课程 负责人 王夏刚 撰写人 王夏刚 审核人 付辛西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中国近代史》是历史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讲授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这一时期历史发展过程。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这段历 史基本内容、基本框架、整体结构,掌握近代历史发展基本线索,了解近代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及其性质,和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进行的不懈 斗争。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分析历史的能力, 继承和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了解近代中国国情,传承和发扬民族 精神,自觉承担历史使命,担负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is a foundation course for history majors,cove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1840 Opium War to May Fourth Movement.Through teaching,the students could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nature of modern Semi-colony an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n the basis of mastering the basic contents,basic framework, overall structure and basic clu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Also,the students would understand that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Chinese People's unremitting struggle to get rid of foreign capitalism,imperialist oppression and their own feudal autocracy, making it clear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are resisting foreign colonial aggression and striving for national independence 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from the West,which is the mainstream of modern history to lead China to democracy and prosperity.Through teaching.students will gradually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study and analyze history with Marxist historical theory,inherit and practice the national spirit with patriotism as its core,grasp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rend,understand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modern China,undertake the historical mission,carry forward the national spirit,as
9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 (Modern History of China1840-1912) 一、基本信息 课程 代码 B2240003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4 总学时 64 理论 学时 64 上机 学时 0 实训 学时 0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中国古代史 开课 单位 历史学院 适用 专业 历史学 课程 负责人 王夏刚 撰写人 王夏刚 审核人 付辛酉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中国近代史》是历史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讲授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这一时期历史发展过程。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这段历 史基本内容、基本框架、整体结构,掌握近代历史发展基本线索,了解近代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及其性质,和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进行的不懈 斗争。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分析历史的能力, 继承和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了解近代中国国情,传承和发扬民族 精神,自觉承担历史使命,担负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is a foundation course for history majors, cove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1840 Opium War to May Fourth Movement. Through teaching, the students could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nature of modern Semi-colony an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n the basis of mastering the basic contents, basic framework, overall structure and basic clu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lso, the students would understand that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Chinese People's unremitting struggle to get rid of foreign capitalism, imperialist oppression and their own feudal autocracy, making it clear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are resisting foreign colonial aggression and striving for national independence 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from the West, which is the mainstream of modern history to lead China to democracy and prosperity. Through teaching, students will gradually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study and analyze history with Marxist historical theory, inherit and practice the national spirit with patriotism as its core, grasp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rend, understand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modern China, undertake the historical mission, carry forward the national spirit, as
well as consciously assuming the historical task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国近代史发 展的基本线索。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鉴别史料、考证史料 的方法和形成中西比较的视角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了解近代中国国情,坚持唯物史观,能够用全面 的、发展的眼光,正确认识中因近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规律,认清近代 历史发展的基本走向,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排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1 2 3 1、掌握历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 史学界的理论前沿和学术发展动态 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提出问愿和分析 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备以书面、口语等 方式向社会传播、普及历史文化与知识的能力。 3、能够运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深入问题的本 质,理解和评价历史现象的共性和内在联系,以及历史现象的个 性和各自特点。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牧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 教材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高等教有出版社、 2017 编写组 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 王文泉、刘天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生活·读书·新知三 陈旭蜡 参考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联出版补 2018 书目 天朝的崩溃 茅海建 生活·读书·新知 联出版社 2002 近代中国史纲 郭廷以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课程网站 中国近代史_华中师范大学_网易公开课 (http://open.163.com/special/cuvocw/jindaishihtml) 中国近代史湖南师范大学_爱课程(http://wwwicourses.en/sCourse/course_6130hml
10 well as consciously assuming the historical task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国近代史发 展的基本线索。 课程目标 2(能力目标):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鉴别史料、考证史料 的方法和形成中西比较的视角。 课程目标 3(素质目标):了解近代中国国情,坚持唯物史观,能够用全面 的、发展的眼光,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规律,认清近代 历史发展的基本走向,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1 2 3 1、掌握历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 史学界的理论前沿和学术发展动态。 √ 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提出问题和分析 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备以书面、口语等 方式向社会传播、普及历史文化与知识的能力。 √ √ 3、能够运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深入问题的本 质,理解和评价历史现象的共性和内在联系,以及历史现象的个 性和各自特点。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 教材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7 参考 书目 中国近代史 王文泉、刘天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 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出版社 2018 天朝的崩溃 茅海建 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出版社 2002 近代中国史纲 郭廷以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2)课程网站 中国近代史_华中师范大学_网易公开课 (http://open.163.com/special/cuvocw/jindaishi.html) 中国近代史_湖南师范大学_爱课程(http://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6130.html)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出勒及课堂表现 学生课堂活动评价,如参与课堂讨论、课堂发言 (权重1/3) 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并结合出勤情况。 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堂挥程度,包 平时成绩(50% 平时作业 (权重1/3) 括小论文、读书报告及发言稿等。每次作业单独 评分。 期中考试 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文献查阅、口头和文字 (权重1/3) 表达能力等。 期末考试(50%) 闭卷考试 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等。 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60%,能力题约占4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勒学 对应 章节 主要 教学要求 学 方法和手段 内容 课内 课后 日标 了解战前的中国和世 界 了解战前中外贸 易与鸦片贸易状况: 阅读黄爵滋 理解清政府禁烟问题 《请严塞漏 地片战争爆发的原 的争论与基烟运动: 后以接培国本 第一章 因与战争进程及对 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 理论 6 折。 茅海建 中国社会的影响。 根本原因:了解战匀 《天朝的崩 经讨、性质:理解中 渍》,撰写小 国战败原因。堂据战 论文1篇 争对中国社会的影 堂据太平天国云动爆 阅读《天朝田 发的原因:了解太平 天国运动前期军事 亩制度》、《资 太平天国各项方到 争情况及定都天京后 政新篇》。对 比《奉天讨胡 第二章 所领布的各项法令制 理论 1、2 政策及历史地位 6 教学 檄》与《讨粤 度:了解太平天国后 期政治 军事状况 匪檄》,撰写 掌握太平天国失败原 读书报告 因及历中意义。 福。 了解第一次鸡片争 闷读《马点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 第三章 爆发的原因 了解 2 理询 恩格斯选集》 清政权殖民地化加 争经过及不平等条约 教学 第2卷相关论 深。 内容、影响:了解北 述。视频:《火
11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50%) 出勤及课堂表现 (权重 1/3) 学生课堂活动评价,如参与课堂讨论、课堂发言 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并结合出勤情况。 平时作业 (权重 1/3) 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包 括小论文、读书报告及发言稿等。每次作业单独 评分。 期中考试 (权重 1/3) 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文献查阅、口头和文字 表达能力等。 期末考试(50%) 闭卷考试 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等。 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 60%,能力题约占 4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 内容 教学要求 学 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 的课 程 目标 课内 课后 第一章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 因与战争进程及对 中国社会的影响。 了解战前的中国和世 界;了解战前中外贸 易与鸦片贸易状况; 理解清政府禁烟问题 的争论与禁烟运动; 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 根本原因;了解战争 经过、性质;理解中 国战败原因,掌握战 争 对 中 国 社 会 的 影 响。 6 理论 教学 阅读黄爵滋 《请严塞漏 卮以培国本 折》,茅海建 《天朝的崩 溃》,撰写小 论文 1 篇。 1 第二章 太平天国各项方针 政策及历史地位。 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爆 发的原因;了解太平 天国运动前期军事斗 争情况及定都天京后 所颁布的各项法令制 度;了解太平天国后 期政治、军事状况; 掌握太平天国失败原 因及历史意义。 6 理论 教学 阅读《天朝田 亩制度》、《资 政新篇》。对 比《奉天讨胡 檄》与《讨粤 匪檄》,撰写 读书报告 1 篇。 1、2 第三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 清政权殖民地化加 深。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 爆发的原因;了解战 争经过及不平等条约 内容、影响;了解北 2 理论 教学 阅读《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 第2卷相关论 述。视频:《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