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栽培学》课后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牧草: 2、饲料作物: 二、填空题 1、牧草栽培属于 范畴,为第一性生产,是种植业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不仅直接服务于」 一,而且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环境保护方面,是 一门紧密联系」 _的综合性学科。 2、牧草栽培学的任务是运用现代生物科学及农业科学技术成就,揭示牧草 饲料作物在各种丰产技术条件的综合作用下 的规律,从而为畜牧业 生产提供高产、优质的牧草饲料,同时使牧草以及饲料作物在 和 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论述题 1.简述国内外饲草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2.如何理解饲草生产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牧草的分布和区划 一、名词解释并举例 1、放牧型牧草 2、刈割型牧草: 3、上繁草: 4、下繁草: 5、莲座状草: 6.根茎型禾草: 7.疏从型禾草: 8.根茎-疏丛型禾草 9.密从型禾草: 10.轴根型豆草: 11.根蘖型豆草
《牧草栽培学》课后习题集 第一章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牧草: 2、饲料作物: 二、填空题 1、牧草栽培属于 范畴,为第一性生产,是种植业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不仅直接服务于 ,而且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环境保护方面,是 一门紧密联系 的综合性学科。 2、牧草栽培学的任务是运用现代生物科学及农业科学技术成就,揭示牧草 饲料作物在各种丰产技术条件的综合作用下 的规律,从而为畜牧业 生产提供高产、优质的牧草饲料,同时使牧草以及饲料作物在 和 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论述题 1.简述国内外饲草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2.如何理解饲草生产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 牧草的分布和区划 一、名词解释并举例 1、放牧型牧草: 2、刈割型牧草: 3、上繁草: 4、下繁草: 5、莲座状草: 6.根茎型禾草: 7.疏丛型禾草: 8.根茎-疏丛型禾草: 9.密丛型禾草: 10.轴根型豆草: 11.根蘖型豆草:
12.御匐型牧草: 二、填空题 1、人类最早栽培牧草是用于 后又从这些牧草中分出 用于农田肥地,故在近代牧草栽培中, _牧草较 牧草有了更大的 发展。 2、美国学者J.R.Harlan(1981)对目前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区利用的栽培 牧草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收集和整理,并就其起源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 为栽培牧草在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区有如下四个起源中心: (1) 中心:(2) 中心: (3) _中心:(4) 中心。 3、根据牧草区划的原则、依据和命名方法,将全国分为我国共分为 个栽培区和 个亚区。 4、地球陆地表面按接收太阳能热量的不同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气候 带,其中寒带因处于北极圈和南极圈之内而几乎没有植物能够生长,所以牧草仅 在 和 有分布。 5、依据区域气候特点,可将牧草划分为: 、和过渡 型牧草。 三、简述题 1、简述牧草的类型划分。 2.简述牧草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3.举例说明牧草区划的命名方法。 第二章牧草饲料作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一、名词解释: 1生长: 2发育: 3.生育期: 4.生育时期: 5春化现象:
12.匍匐型牧草: 二、填空题 1、人类最早栽培牧草是用于 ,后又从这些牧草中分出 用于农田肥地,故在近代牧草栽培中, 牧草较 牧草有了更大的 发展。 2、美国学者 J.R.Harlan(1981)对目前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区利用的栽培 牧草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收集和整理,并就其起源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 为栽培牧草在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区有如下四个起源中心: (1) 中心 ;(2) 中心; (3) 中心; (4) 中心。 3、根据牧草区划的原则、依据和命名方法,将全国分为我国共分为 个栽培区和 个亚区。 4、地球陆地表面按接收太阳能热量的不同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气候 带,其中寒带因处于北极圈和南极圈之内而几乎没有植物能够生长,所以牧草仅 在 和 有分布。 5、依据区域气候特点,可将牧草划分为: 、 、和过渡 型牧草。 三、简述题 1、简述牧草的类型划分。 2.简述牧草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3.举例说明牧草区划的命名方法。 第二章 牧草饲料作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一、名词解释: 1.生长: 2.发育: 3.生育期: 4.生育时期: 5.春化现象:
6.光周期现象: 二、填空题 1、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 和土壤。 2、影响生育期长短的因素主要有 和 3、种子萌发的条件有充足的 和适当的 三、简述题 1、简述牧草种子的特点。 2、简述牧草种子萌发的条件 3、牧草种子萌发的过程。 4、简述变温有利于发芽的原因。 5、禾本科牧草及豆科牧草的生育时期有哪些? 6、什么叫分蘖?影响分蘖的因素有哪些? 7、简述阶段发育理论的内容及实践意义 8、简述豆科和禾本科牧草的开花习性。 9、简述牧草根系发育的的特点。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有哪些? 10、什么叫植物生长大周期?在生产上有何意义? 11、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因子有哪些? 12、简述各营养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第三章牧草地小气候(自学) 一、名词解释 1、小气候: 2、植物气候 3、免耕留茬: 二、填空题 1、垄作是在整地时将耕作层筑起 和 ,然后在垄 台上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这是 地区牧草增产的一种栽培方式。 垄作的主要效应是」 2、浅锄和深耕的主要效应是 ,,浅锄深耕导致土壤温度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饲草饲料的
6.光周期现象: 二、填空题 1、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 、 、 、 和土壤。 2、影响生育期长短的因素主要有 、 和 。 3、种子萌发的条件有充足的 、 和适当的 。 三、简述题 1、简述牧草种子的特点。 2、简述牧草种子萌发的条件 3、牧草种子萌发的过程。 4、简述变温有利于发芽的原因。 5、禾本科牧草及豆科牧草的生育时期有哪些? 6、什么叫分蘖?影响分蘖的因素有哪些? 7、简述阶段发育理论的内容及实践意义。 8、简述豆科和禾本科牧草的开花习性。 9、简述牧草根系发育的的特点。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有哪些? 10、什么叫植物生长大周期?在生产上有何意义? 11、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因子有哪些? 12、简述各营养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第三章 牧草地小气候(自学) 一、名词解释 1、小气候: 2、植物气候: 3、免耕留茬: 二、填空题 1、垄作是在整地时将耕作层筑起 和 ,然后在垄 台上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这是 地区牧草增产的一种栽培方式。 垄作的主要效应是 。 2、浅锄和深耕的主要效应是 ,浅锄深耕导致土壤温度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饲草饲料的
3、保留残茬可减小风力,减弱能量交换,减少地面热量损失,平缓田间气 温变化,阻留积雪,这些作用对防御有着积极作用,其作用的大小随 的增加而增加。 4、密植是否合理取决于 和 其指 标用田间 _表示,这与植物的株高、株型、叶型、冠幅和根幅有关。 三、简述题 1、间作套种增产理论。 2、地膜覆盖栽培作物对农田小气候的效应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 第四章土壤耕作及其耕作制 一、名词解释: 1、间作: 2、套种: 3、复种: 4、种植指数 5、中耕: 6、压青休闲: 7、绿肥休闲: 8、少耕: 二、填空题 1、土壤耕作是指在牧草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农具的物理机械作用来改 变耕层土壤的 ,使士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得到改善,为牧草 播种出苗、茁壮成长、丰产丰收创造一个良好的 。它是调节 最有力的手段,也是 的一个重要措施。 2、根据对土壤作用范围和影响程度不同,可将其划分为耕作和 耕作。 三、简述题 1、什么叫土壤质地?我国土壤质地的分类及特点。 2、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理想的结构类型? 3、简述土壤的水分状况及其调节
3、保留残茬可减小风力,减弱能量交换,减少地面热量损失,平缓田间气 温变化,阻留积雪,这些作用对防御 有着积极作用,其作用的大小随 的增加而增加。 4、密植是否合理取决于 和 ,其指 标用田间 表示,这与植物的株高、株型、叶型、冠幅和根幅有关。 三、简述题 1、间作套种增产理论。 2、地膜覆盖栽培作物对农田小气候的效应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 第四章 土壤耕作及其耕作制 一、名词解释: 1、间作: 2、套种: 3、复种: 4、种植指数: 5、中耕: 6、压青休闲: 7、绿肥休闲: 8、少耕: 二、填空题 1、土壤耕作是指在牧草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农具的物理机械作用来改 变耕层土壤的 ,使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得到改善,为牧草 播种出苗、茁壮成长、丰产丰收创造一个良好的 。它是调节 最有力的手段,也是 的一个重要措施。 2、根据对土壤作用范围和影响程度不同,可将其划分为 耕作和 耕作。 三、简述题 1、什么叫土壤质地?我国土壤质地的分类及特点。 2、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理想的结构类型? 3、简述土壤的水分状况及其调节
4、土壤各类耕作措施的作用及特点。 四、论述题 1、试论间作套种的增产作用。 2、试论间作套种的技术特点。 第五、八章牧草地建植和管理技术及种子生产 一、名词解释: 1、种用价值 2、发芽率: 3、发芽势: 4、保护播种: 5、种子休眠 二、填空题 1、人工草地是指将退化草地或荒地开垦后,选择优良牧草进行播种并采用 科学管理方法进行合理经营利用的草地。 经营是其发展方向。 2、农田草地是指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农田中建植的草地。依据草地利用方 式的不同可分为:」 和 三类。 3、种子粒级的大小通常用 这个指标来衡量。 4、在众多气候因子中,」 是第一位的,是建植人工草地成败的关 键因子。」 是第二位因子,它决定牧草的栽培方式和生产能力。 5、反映种子生活力强弱的指标常用」 和 表示。 三、简答题 1、简述建植人工草地时,牧草种和品种的选择原则 2、简述豆科牧草硬实种子处理的方法。 3、简述根瘤菌接种的关键技术及注意事项。 4、什么是保护播种?保护作物应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5、简述牧草播种当年的越冬保护措施。 6、简述旱地及盐碱地的种草关键技术。 7、牧草种子生产区域应具备什么条件? 8、简述牧草种子生产田间的几个关键环节
4、土壤各类耕作措施的作用及特点。 四、论述题 1、试论间作套种的增产作用。 2、试论间作套种的技术特点。 第五、八章 牧草地建植和管理技术及种子生产 一、名词解释: 1、种用价值: 2、发芽率: 3、发芽势: 4、保护播种: 5、种子休眠: 二、填空题 1、人工草地是指将退化草地或荒地开垦后,选择优良牧草进行播种并采用 科学管理方法进行合理经营利用的草地。 经营是其发展方向。 2、农田草地是指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农田中建植的草地。依据草地利用方 式的不同可分为: 、 和 三类。 3、种子粒级的大小通常用 这个指标来衡量。 4、在众多气候因子中, 是第一位的,是建植人工草地成败的关 键因子。 是第二位因子,它决定牧草的栽培方式和生产能力。 5、反映种子生活力强弱的指标常用 和 表示。 三、简答题 1、简述建植人工草地时,牧草种和品种的选择原则。 2、简述豆科牧草硬实种子处理的方法。 3、简述根瘤菌接种的关键技术及注意事项。 4、什么是保护播种?保护作物应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5、简述牧草播种当年的越冬保护措施。 6、简述旱地及盐碱地的种草关键技术。 7、牧草种子生产区域应具备什么条件? 8、简述牧草种子生产田间的几个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