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只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10.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A.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B.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 C.引进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D.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答案】A 【分析】本题考点: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大深化发展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末80年 代初兴经济特区。80年代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沿海地区,设立经济技术开 发区、保税区。进入9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形成 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因此选项A正确。 选项B、C涉及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所取得的重大成果,D项是我国多层次对外开 放的具体表现,均不符合题意。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答案】A 【分析】本题考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根本特点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 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因此选项A正确。 选项B是依法治国的含义,C项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重要体现
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只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10.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A.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B.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 C.引进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D.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答案】A 【分析】本题考点: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大深化发展的过程,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 代初兴经济特区。80 年代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沿海地区,设立经济技术开 发区、保税区。进入 90 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形成 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因此选项 A 正确。 选项 B、C 涉及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所取得的重大成果,D 项是我国多层次对外开 放的具体表现,均不符合题意。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答案】A 【分析】本题考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根本特点。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 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因此选项 A 正确。 选项 B 是依法治国的含义,C 项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重要体现
D项是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均不符合题意。 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答案】B 【分析】本题考点: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地位。 1997年”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重新定位,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再一次强调了这一定位。因此选项B正确。 选项A是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C项包含国 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D项是改革前"左"的做法 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增强综合国力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党的十六 大报告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 选项C正确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 选项A、D错误;B项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根本出发点
D 项是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均不符合题意。 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答案】B 【分析】本题考点: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地位。 1997 年“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重新定位,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 年“***”再—次强调了这一定位。因此选项 B 正确。 选项 A 是 1978 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C 项包含国 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D 项是改革前“左”的做法, 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13.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增强综合国力 【答案】C 【分析】本题考点: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党的十六 大报告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 选项 C 正确。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 选项 A、D 错误;B 项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根本出发点
14.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重要思想,本质在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执政为民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2002年度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 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说法,科学地揭示了 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选项D正确 选项A、B、C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主要内容的简单表述:A项是核 ,B项是立国之本,C项是强国之路。 15.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 因素是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D.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答案】A 【分析】本题考点:2002年度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 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 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因此选项A正确
14.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重要思想,本质在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执政为民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2002 年度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 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说法,科学地揭示了 “****”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选项 D 正确。 选项 A、B、C 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主要内容的简单表述:A 项是核 心,B 项是立国之本,C 项是强国之路。 15.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 因素是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D.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答案】A 【分析】本题考点:2002 年度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 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 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因此选项 A 正确
选项B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C项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 成功的基本经验:D项对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具有决定性意义。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16.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 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 B.对立面的同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 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答案】ABCE 【分析】本题考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和实生物,同则不断“强调的是对立统一而反对绝对等同:"以它平它谓之和,故 能丰长而物归之“强调的是相反相成并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并产生新生事物。因此 选项A、B、C、E正确。 D项强调的是矛盾一方的单方面发展,不符合辩证法,也不是材料所包含的思想 17.下列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人人创造历史 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 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选项 B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C 项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 成功的基本经验;D 项对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6.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 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同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答案】ABCE 【分析】本题考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和实生物,同则不断”强调的是对立统一而反对绝对等同;“以它平它谓之和,故 能丰长而物归之”强调的是相反相成并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并产生新生事物。因此 选项 A、B、C、E 正确。 D 项强调的是矛盾一方的单方面发展,不符合辩证法,也不是材料所包含的思想。 17.下列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人人创造历史 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 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